在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之道中离为火是标准的、制式的自我加持机制,离为火与震为雷并驾齐驱,两者之间可以交叉进行,只要涉及到自我加持,就必然舍此弗由,再也没有其他的自我加持模式,每一个天人都要用上离为火,为什么在希腊神话中离为火变成了诸魔之王提丰的力量?关键就在于获匪其丑。
获匪其丑的获与随有获的获是同一个获,获是天位的一的一只手抓住隹,也就是把天位的离的功能节制住,意味着在时序上进入到离化过程的撞撞往来中;匪字中的非是两个相背的人,而且两个人都没有头,意味着两个意识都处于混沌的状态,两个人被收入匚中,在离化过程的撞撞往来中,无论是兑为泽,或是震为雷,都没有艮,撞撞往来是一种力量的上上下下来来去去,如果进入到了离为火,就会产生咳喘憋痰的效果,尤其是喘,人在睡眠中往往会被咳醒或是憋醒;其和丑谈的是撞撞往来所产生的效果,其是意识混沌的意思,兑为泽-震为雷的撞撞往来是在人位上上上下下,人的自我意识被来回往复地挤压,不断地受到高宗伐鬼方的力量,就会造成其的效果,不仅如此,同时还会造成丑的效果,丑字必须很直观地来理解,如果从甲骨文来看,丑字是天位的一的一只手抓住了一这个一被分成一段一段的,让这一只手看起来像是一个鬼爪,无法分辨这个一到底是什么,如果直观地从丑字上来看反而就可以看的清楚,丑看起来“像是”刃▁,这个▁指的是人位的震,里面包含了生理性的力量,也就是用刀把人位的震割掉,如果亲身经历了离为火的洗礼,就可以确知离为火的这种功能,一下子下肢就没有了力量,所以离为火可以同时影响到人的自我意识和生理性的力量。
对于易经而言所有的力量都是中性的,没有善恶的区别,只有特定的效果,只作吉凶悔吝无咎等等的评价,然而对于希腊神话而言力量也有善恶,每一个角色都具有独特而具体的个性和属性,从大海的愤怒和大海的危险所衍生出来的次级力量都具有往妖怪发展的风险,提丰被称为一切恶魔的王、恶魔之神、妖魔之父,提丰是离为火,所以离为火被归属于魔界的力量,不过,实际上希腊神话把离为火切割为三个角色,王用出征的时候是珀耳瑟福涅,有嘉折首的时候是天后赫拉,获匪其丑的时候才是提丰,在易经中王用出征、有嘉折首和获匪其丑都是离为火在天位的艮中的三种用力的层次,都是离为火,力量的内涵却大不相同,离为火成为魔界的力量是发展到了获匪其丑的层次时才有的现象,因为它动用了来自冥渊的力量,希腊神话中的提丰的离为火是精确地把获匪其丑的力量分离独立出来,并且把它界定为魔界的力量,而易经之中则只是划分为三种用力的层次,这就是天位的离的摇身三变。
天位的离的摇身三变是情感硬化的表现,天人的情感不能硬化,情感一硬化,力量就跟着变异了,天后赫拉的嫉妒心是情感硬化的根源,珀耳瑟福涅的情感是少女的情感,非常温柔,几乎感觉不到火水未济的自我加持,反而能够感觉到火水未济的消陨效果,天后赫拉的力量很强,可是情感中却具有很强的分别对待,属于产生方人的效果,这是因为天后赫拉只忠诚于神王宙斯,具有排他性,赫拉克勒斯的杰出表现,充分地发挥了力量的功能,到了最后就被视为敌人,必欲将赫拉克勒斯的力量卸除了为快,而离为火具有心分离和去钢化的效果,可以达成天后赫拉的心愿,方便神王宙斯的唯我独尊。
为什么普罗米修斯主张不能接受奥林帕斯诸神的馈赠?天人最大的馈赠是性爱的能力,离为火具有雷火丰的底蕴,拥有相同的,甚至更强的性爱能力,所以成为最常见的诱惑,然而,离为火原始而粗野,具有大海的危险的成分,对于心性的侵扰非常显著,很容易让天人合一产生失心疯的效果,容易产生冲动、狂野而愤怒的无名火,而离为火的动力十足,在力量之中很难发现问题的根源,顺势而行就会出问题,天人在九地的修行在于认识和掌控力量,而不是随着力量顺流而下,天人在离为火的力量中时,所作的馈赠就具有一定的风险,而且暗藏玄机,力量过后又会席卷一切,可以诱发糖尿病,代价太高,从此一蹶不振,所以普罗米修斯主张不能接受奥林帕斯诸神的馈赠。
力量没有之中没有尺标,也没有监察,天人往往既不知道最常用的发力机制在获匪其丑的心法之下会出现变异,对人的自我意识和生理性的力量都会造成剥削,也没有人告知获匪其丑的心法可以形成悭吝,而悭吝的后果严重,可以产生七种恶报,唯识发现了利他中不欲行障,也就是悭吝,并且列举了悭吝的七种恶报,但是并没有确定根源,到了易经的层次时我们可以知道悭吝与离为火的关联性,对于天人而言,明白力量的特性很重要,可以避免试误,在泽风大过的环境中千万不要运用离为火。
随有获的观念非常重要,不在离化过程中运用离为火的自我加持才能避免入魔,这些道理易经已经讲得非常明白,可是一直没有人知道,蛮化现象造成了许多后果,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整个世界都要改变,人天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明白而变得更糟,只会因为彼此相互理解而出现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