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炼石补苍天

女娲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不过,山海经中只有女娲之肠,女娲之肠道出了女娲的来时路,《山海经▪大荒西经第十六》:“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有神十人不是有十位神,神是神,人是人,十指的是十朋之龟,有神十人只会出现在山泽损中,山泽损是女娲之肠,肠中的昜同阳,肠中有日有月还有T,T就是有神十人中的神,日月和神皆在肠中,正是回肠荡气之际,山泽损中的人位的兑可以化为人位的离,可以将天位所有的成员都载回天位,一举完成任运,所以女娲的身份是山泽损所化的人位的离,也就是山火贲,先要把天位的震推送到本位,用拯马壮的力量之大造成了舍车而徙,士得以壮,以至于没有完成补天,女娲具有人身蛇尾的造型就是因为用拯马壮使然,天位的震恢复了马的力量才能见金夫,才有火泽睽,不过,这个时候还是无攸利的,必须再经由火雷筮盍完成任运,为什么是火雷筮盍?因为火雷筮盍不以用拯马壮为目的,所以能够履校灭趾,既恢复了天,又保留了人位的震,到了这一步女娲才完成了补天,孚乃利用禴中层层叠叠,不是简单的事情,任重而道远。

在秦汉时共工与女娲并没有交集,要到王充的《论衡▪谈天篇》时才将两个神话人物关联在一起,让共工怒触不周天变成了女娲炼石补苍天的前因,当代有学者不能接受这样的关联性,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感性而智慧的巧安排,从易经看就可以弯道超车。

在易经中有两个取女,天风姤中的取女和山水蒙中的取女,一个是王假有家时期,一个是王假有庙时期,此取女非彼取女,女娲出现在西大荒经就说明了不是天风姤中的取女,而是山水蒙中的取女,天风姤中的取女是火天大有所造成的反行之后的取女,这个时候的女是风火家人,风火家人中只有门,没有西,西大荒经描述的是地天泰的包荒,荒中的亡说明了人位的艮已经消陨,意味着已经经历了火凤鼎的中行,西大荒是山泽损中的内容,这个时候的女是女娲。

女娲补天神话出自于《淮南子·览冥训》: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禽食颛民,鸷乌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往古之时的古是十和日的反行入口,这是天位的大的往,完成了有孚改命之后就是今,这个过程是在水天需的来中完成,四极废是东南西北的意义改变了,九州裂是泽天夬的九州分裂成为孚乃利用禴的两个阶段的时空,天的畴离祉的兼顾功能倾斜了,力量全部涌入到人位,火天大有的周载功能也进一步地发展到火水未济的偏载功能中,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不断地燃烧,水天需变成了水势汹涌的主战场,王用三驱的时候火地晋成为猛禽,造成了饮食衎衎,十朋之龟与日抑制了目,臣子降为民,人位的离抓住经历了火凤鼎的老弱,中行之后就进入到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时空,这个时候民已经老弱不堪,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五色石中的五指的是中行之后的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的吾,这个时候五压在口上,五的×在二中,也就是震为雷夹着交叉的双坎,一起立在口上,这是山水蒙取女之前的状态,交叉的双坎指的是吝,这个时候只能依赖人位的离来解开僵局,色从邑来,此时已经完成了身心分离,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这个时节,石是火地晋的晋如硕鼠的效果,造成了碧空山色,女娲开始了补天的第一阶段,这个时候的重点是重振日的力量,所以风泽中孚的重点是用拯马壮,到了极点就只剩下风水涣,从中行的角度来看取女是从风泽中孚的人位的兑中取女,

鳌足是廿,双廿合一将日牢牢地抓住,困在凵中,所以必须断鳌足,取是把天位的大从倾倒的凵中取出,心中的坎必须先放下,杀黑龙以济翼州中的黑龙是薰心中的黑龙,黑龙将天地的力量都卷藏入密,女娲补天的时候已经是乞化气的当口,已经不是山地剥的时节了,这个时候的杀与山地剥的杀无关,这个时候的杀表面上是戈割除了业,也就是反行的大,实际上是释放人位的兑,所以谓之以济翼州,翼州是垂其翼的地方,也就是整个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所覆盖之处,翼是人位的离小心翼翼地将天位的田和两只羽手向上推送回去,积芦灰以止淫水的芦灰是什么?火凤鼎是天地鼎炉,芦是茅芦的灰,灰通常与心联用,心灰意冷因为心的力量在天地鼎炉中耗尽了,芦灰就是心的残余力量,所以要积,积在人位的贝中,人位的贝力量具足了之后,心就有力了,就就可以完成心之所向,在此之前必须完成任运,也就是止淫水,淫是过多的意思,过多的坎积累在人位的坎中,造成了障碍,所以必须任运,积芦灰以止淫水是第二阶段的补天,补天的补是甫的复归本位,小在上上下下完成摆渡,所以谓之撞撞往来,于是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四极正很重要,北的定位尤其重要,北是相背的两个匕人被任运到天位的艮中的时候虽然是“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的一刻,但是一必须在任运中回归天位,随后才能进入到利有攸往的风雷益中,一在人位的坎中只能造成冥府,怎么也搞不出一个像样的成就,所以四极正是根本。

在一些流传下来的汉代画像里,在伏羲与女娲的旁边,还有另外一位,有的画像中他张开双臂抱着伏羲与女娲,有的画像中他用手臂扶着或托着两位,他是谁?他就是火雷筮盍,女娲补天用劲了力量,火雷筮盍托住了女娲,火雷筮盍不是开天辟地的盘古,在希腊神话中火雷筮盍是与忒修斯一起闯冥府,却被永远地留置在冥府的珀里托俄斯,他与盘古相比只能算是一个无名小卒,只是嘉遁之坎的一只坎手按在人位的震上所形成的胜,补天的力量除了靠女娲自己的力量,还要靠火地晋间歇地为女娲打气。

后羿射日

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什么是彤弓素矰,彤弓指的是先张之弧后说之弧中的弓,具有丹和彡的效果,丹是夯具,彡作用在人上就成为厥宗噬肤中的欠,欠代表火凤鼎,素矰中的素是素来的素,素来,素来,素中有来,素是双重的来,双重的来指的是来反和来连,来反的时候是白马,来连的时候是素车,素车白马都是来,双重的来就构成了垂,垂可以垂在凵中,也可以垂在土上,素是垂下糸,糸中的小代表天位的坎,两个半日代表天位的震,素是垂下了素车白马,矰是古代用来射鸟的拴着丝绳的短箭,指的是公弋取彼在穴的弋,也就是用于水天需中的弋,素矰是水天需中的来反和来连,乃至来誉,以扶下国的下国指的是风雷益的下国,一方面以,一方面扶,以是不戒以孚的以,扶包括了取女和见金夫。

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恤在易经中都是采用勿恤的方式,除了风火家人的勿恤之后其他五个都发生在孚乃利用禴的时空,也就是彤弓素矰的用武之地,所以实际上是去恤,下地是人位,下地不同于下国,下地是地天泰的世界,下国是风雷益的境界,百艰是已经完成了火凤鼎之后的时节,艰是人位的艮中的艰,百则已经进入到了其邑人三百户,这个时候要做的事情是任运,才能以扶下国。

后羿名中的羽道出了后羿在力量中所代表的身份,羽是人位的离的两只坎手到达了天位的艮中时就成为两只羽手,这个时候就可以飞了,就开始羽扇纶巾的南征,后羿的名字代表的是其羽可用为仪,后羿射日是《淮南子》的内容,《淮南子》耶稣诠释易经的大著,藉着后羿射日更进一步地阐明其羽可用为仪的精义。

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这里的 尧指的是栋桡中的尧,尧是天位的土的撞撞往来,天位的土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时带来了天位的坎中的十朋之龟与天位的震中的日,这是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的力量,火天大有是隹,天位的震中具有禾的力量,而所激发的人位的离是风火家人,所以谓之焦禾稼,草指的是含章,指的是山风蛊,天风姤-泽风大过-山风蛊-艮为山之后就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之下回归本位,木指的是人位的震,风火家人造成了闲有家,人位的震的木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形成了闲,再造成了天山遁,就进入到了天地否,没有了木,杀不是杀,杀是风火家人完成了天山遁和擎天功能,而民无所食中的民指的是十朋之龟所造成的目,在整个过程中天位的一始终置身于天位的艮中,没有入主人位的艮中,没有食,所以只有人的自我意识受到影响,变成了迷惘的臣子,所以《淮南子·本经训》中的十日并出是发生在天风姤中的事情,十朋之龟和日在泽风大过的顶天功能中自动回天,撞撞往来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天泽履,十朋之龟从来没有发挥十足的效果,羿并没有来得及射日就已经恢复了尧天舜日,后羿射日是发生在六害兴起之后,也就是进入到了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之后,这个时候才进入到正题。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这一段话说明了羿是用行师者,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是用行师中的力量变化,猰貐也就是窫窳,从穴说明了发生在入于穴的时候,也就是不速之客三人来藉着火凤鼎完成约纳户牖的阶段,所以人首蛇身,死后变成了龙首猫身,龙首猫身指的是山泽损;凿齿的凿是业反行入艮,业是天位的大的两次反行,也就是方中和雨中的反行,这个时候凵成为入于坎窞中的臼,齿是口中的四颗牙,这四颗牙是两个坎和两个震,也就是天位的兑和人位的兑都在口中,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畴华之野指的是山地剥;九婴指的是火山旅,九是完成获匪其丑的那一只双廿合一的坎手,婴中的两个贝是“旅琐琐,斯其所以取灾”中的两个贝,杀九婴于凶水之上是发生在人位的艮中,所以出现了凶,水指的是人位的坎,这个时候也成为流沙河,进入到人位的艮中;大风指的是山风蛊,天位的大反行入艮,加入到人位的巽中,成为大风,缴大风于青邱之泽,青邱之泽指的是山泽损,天位的大在孚乃利用禴的第二阶段被纳入人位的兑中;封豨又作封豕,封是原封不动的封,因为天位的土和人位的土都在人位的艮中,豨是大猪,指的是艮为山-山水蒙,擒封豨于桑林也是发生在山泽损中,封豨得到了火泽睽的自我加持之后就进入到了人位的震中,桑林指的是人位的震,这个时候天位的震和人位的震都在一处,所以谓之林,三位不速之客也同聚于此,进入到了来誉的阶段,所以出现了桑;修蛇指的是火凤鼎,修中反行的彡是火凤鼎中的力量,蛇是火凤鼎的结果,指的是有它,断修蛇于洞庭指的是修蛇被一分为二,从人位的巽发展成为人位的坎,因为人位的艮已经消陨了,从入于穴进入到了行其庭不见其人的阶段,所以谓之洞庭,最关键的是上射十日,这是任运的内容,十朋之龟和日都要任运到天位,这个时候后羿已经从用行师者变成了任运者。

共工怒触不周山

认识力量的本质必须先从神谱入手,共工的父亲是祝融,据《山海经》记载:“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兽身指的是占有第二次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中的天位的离,这个时候具有兽的性质,人面指的是占有人位的艮,乘两龙指的是两个木,也就是天位的震和人位的震,两者相会于人位的艮中,指的是焚如,祝融直接听命于天帝,因为出现在山地剥中,祝融所代表的力量是火山旅。

“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这里的处指的是旅于处,这个时候就可以得其资斧,既可以求小得,也可以旅即次,也就是进入到贝中,这个时候夸父就变成了博父,斧中的父是天位的一的一只手持着卜,目的是敲打凵,将凵中的斤释放出来,斤是是震为雷在风山渐时的状态,如同利斧一般,降到了这一步时已经成为乞,只能小狐汔济了,以至于我心不快,我和心都受到薰心和剥的影响,无法继续夬夬独行,而江水指的是人位的坎,祝融降处于江水时就从火山旅发展成为火水未济,从反行的角度来看就是山水蒙,祝融遇水已经无法肆虐,祝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生下了共工,共工的身份是子克家的坎中子,共其实是不共,共是人位的离的两只坎手将廿向上推送,工则是人位的坎中的廿,共工生下来就具有与廿不共戴天的特性,不愿意与廿同在,这是有孚挛如的根源,合并之后的江河之所以成为流沙河,可以流入人位的艮中,也是共工的效果。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出自于《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共工是山水蒙的子克家的坎中子,而颛顼是山泽损的已事遄往中的王,两者争为帝,不约而同地想在人位的震中称帝,共工的前身是人位的震,用拯马壮之后才沦为坎中子,耑王不远千里而来的时候山水蒙自然就不在了,不会成为竞争者,两者相遇的时节是在不周山,这是颛顼还没有完成三人行则损一人的时节,颛顼还没有成为耑王,天柱折和地维绝的时候就进入到了艮为山中,天倾西北是有陨自天之后天反行入艮,西北指的不是乾,而是西和北,这个时候人位的艮是西山,北是两个相背的匕,日月星都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地不满东南是人位的艮在东和南的力量之下,还没有发展到有它的层次,东是天位的坎与天位的震,南是天位的震所形成的夯具,压沉了人位的艮,这个时候人位上的水潦尘埃也要一起涌入人位的艮中,共同完成剥之后只有坎中子在小的摆渡之下降处于人位的坎中,就进入到了山水蒙。

坎中子在一个人子克家的时候是孤独的,只有小为伴,天位的一与心都在勿用中,而坎中子只是一个半日,本身不具有主动性,只有小能够发挥自动性,小是一位习惯性的摆渡者,无论坎中子是否愿意,他都会一并搭载摆渡,所以产生了触,怒不是忿怒,怒是将女从心中取出,从外相上来看好像是天位的一持着坎中子敲打凵,实际上是共工的特性使然,否则勿用中的一如何能够发挥主动性?事实上小一动,频率就变了,天位的一立刻就觉醒了,才能够化乞为气,于是山水蒙的态势就立刻变了,人在早上的觉醒也是一触即发,一点点的力量上的变化就造成了意识的觉醒,小的贡献往往被人天所忽视。

什么是不周山?周是只有在方雨亏悔的雨中才有的现象,周是甫的反行入口,天位的震成为夯具,天位的坎与震合而为舟,有夯具,也有舟,所以是山中行才会出现的反行,方食不周就是强调周是只在雨中才有的现象,到了不周山甫就不再反行,一屁股坐在口中,不周山是山地剥中的凵,事实上,不只是甫陷在不周山中,人位的田也陷在不周山,要不是小具有降处的自动性,不周山就成为一场过于漫长的深沉睡眠。

共工怒触不周山时就解放了女,这就是取女,取女一直是一个很暧昧的观念,天位的一的那一只手是什么时候从凵中伸了出来?如何在高强度的薰心过程中恢复觉醒,薰心是一个非常混沌的时节,处于深沉睡眠,觉醒时仿佛是从深深的泥泞中爬出来,这个时候只有小默默地在黑暗的睡梦中执行着一个旋乾转坤的任务,小降处和驱动了共工,共工怒触了不周山,才有取女,小有自己的节律,与日同在时就是示,不可以任意地设定,以免造成多重的觉醒,一旦出现了多重觉醒震为雷的力量就会渐次涣散,小子自有翻江倒海之能,《淮南子》对力量的拟人化带有很高的情感,属于高情商之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精卫填海

山海经不但在力量的拟人化上与希腊神话一致,同时在神谱的建立上也与希腊神话具有共同性,两者都不约而同地藉着神谱来交代主角在力量中的真实身份,精卫的父亲是炎帝,炎帝所代表的力量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母亲是听訞,听訞的密意在名字中完全地表露无遗,这一点是希腊神话所无法企及的地方,力量在中华文字中可以简单而明晰的一览无遗,听字中包含了耳、十、网、一、心和壬,一举确定了时间点,这个时间点是山水蒙,当力量发展到了听的程度时,已经离圣只剩下一步之遥,完成任运的时候,天位的成员都回归本位的时候,就圣了,訞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入艮到一握为笑,笑是水天需中的发展历程,听刚好在中间的,还没有笑。

听訞发明了尺、秤、斗,尺的重点在尸,到了山水蒙时已经完成了小人剥庐了,正是“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的时节,有庐有户了,秤指的是天位的坎的祗既平的平已经反行,完成了平定鬼方,斗来自于雷火丰的日中见斗,经过了第二次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人位的巽中的争斗性变得更强了,山水蒙时已经终止了争斗,凵已经变成了斗勺,西的时候十朋之龟在口中,斗的时候十朋之龟在倾倒的凵外,成为斗柄,精卫之所以溺于东海,因为已经在薰心过程中进入到了凵中,中行之后再“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这个时候是两只羽手在动作,堙是恢复了西土,有了人位的兑之后,才能取女。

易经与甲骨文相得益彰,许多无法直观的甲骨文可以经由易经的多方位解说而变得透明,而易经的文字在甲骨文中才得以巨细靡遗地呈现出来,如果不从甲骨文中理解易经,就很难一窥原豹,原始的内涵还是要从原始的文字中体悟,在领悟易经和甲骨文方面中国人得天独厚,这样的优势绝对不是其他任何民族可以相比的,从这一点来看中国人无疑是天选民族,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护卫着一个古老的文明,无数的智慧结晶都环绕着易经,发展出来越来越精致的作品,共同地诠释同一个根源,如果不能明白中华文明的根源,那么就只能算是中华文明的边缘人。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了一则“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奖励计划”公告:破解出一个甲骨文,奖励十万元,可是,迄今还有3000余甲骨文没有破解,据悉在过去七年内只有一个字被完全破解,这就是“蠢”字,这个字原来是“屯”,为什么也被用作“蠢”字?

严格地说这个解释是间接的,蠢是十朋之龟入凵所呈现的现象,甲骨文的图形是一个屯字,描述的是天位的坎进入到凵中发展成为十朋之龟的过程,像一个种子慢慢萌发,发展完全之后就进入到了山水蒙,这个时候屯就发展成为西字,事实上蠢已经是一个合成字,涵盖的范围比较广,艸部说明了已经进入到了山中行,屯与日分立,说明了十朋之龟已经成型,而日已经在取女之后离开了凵中,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山泽损,底下的两个虫意味着经历了山风蛊,整个的历程是山风蛊-艮为山-山地剥-山水蒙-山泽损,十朋之龟在凵中,抑制着大脑,所以蠢,有了易经的底蕴可以更容易地理解甲骨文,因为甲骨文和易经谈的都是天道。

精卫的父亲是离为火,母亲是山水蒙,他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人位的巽,二女儿是人位的离,山水蒙时已经完成了火凤鼎,处于勿用中,蠢之极也,这个时候大女儿已经消陨了,精卫也在用拯马壮中化为坎中子,如同精卫在游于东海的时候溺而不返,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西山指的是人位的艮,这个时候已经达到了西的程度,石指的是反行入艮的天位的震,里面包括了日,木则指的是人位的震,东海指的是人位的兑,人位的离代表鸟,所以精卫淹死之后变成了鸟,精卫必须化为鸟,才能打破勿用,精卫所要做的事情就是让日离开了凵,这个程序被称为取女,人位的离可以将反行的日重新推送到天位的震中,对意识来说是一种解锁,天位的离得到了日的力量就可以发挥一定的净化功能,虽然没有震为雷那么强,却可以驱散蠢的程度。

精卫的故事谈的是雷山小过的飞鸟离之,精卫是人位的离,精卫是藉着两只羽手办事情,在风山渐的其羽可用为仪是第一种飞鸟离之,这是“入于穴,不速之客三人来”的过程,而在山水蒙中则是“飞鸟所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时候是第二种飞鸟离之,为什么“不宜上,宜下”,因为这个时候不以遁为目的,如果精卫填的是北海,那么就会形成遁,宜下指的是将人位的艮中的木衔到人位的震中,在取女之后再以人位的离将天位的震推送到天位,不是一下子完成任运,因为这样子就无法用拯马壮,那么就打破了王假有庙的心法,重新进入到王假有家的心法中,取女的目的是用拯马壮,天位的震重新获得了马的力量,才有火泽睽所建立的大吉。 为什么精卫所做的事“可小事,不可大事”?精卫是生的反行所形成的精和两个看守口的两个廿所形成的卫,这个时候小已经来到了人位的坎中,已经完成了求小得了,求小得是小事,天位的大则滞留在凵中,准备反归,如果精卫做的是大事,也就是匪寇和婚媾,就会造成痴重,力量全部集中在下肢,因为士还在人位,造成了障碍,所以必须藉着“取女,见金夫”一上一下地渐次完成任运。

夸父逐日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父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

邓林在其东,二树木。一曰博父。

夸父逐日谈的是天位的一从夸父演变成为博父的过程,夸父是天位的一居于天位的坎时的身份,与日逐走的起始点是天位的震的反行的开始,也就是风天小畜,入日是因为日没有主动性,需要天位的一作为驱动程式,渴欲得饮的渴指的是“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指的是震为雷,簋指的是水泽节,如果天位的一想要用享二或是簋的话就必须饮,饮是饮食衎衎的一部分,饮是火凤鼎中饮,食是火天大有中食,两者都会引发干的反行,干是反行的士,也就是天位的一与十朋之龟的反行。

饮于河渭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已经处于山水蒙,黄河和渭水已经汇集于一处,河渭不足,还要北饮大泽,也就是进入到山泽损中,但是未至,就道渴而死,就已经渴死在道途中,这里指出了匕化的时间点,两个自我意识在进入到山水蒙的时候就已经匕化了,才会形成北,从意识的角度来看这个时候在进入到山泽损的大泽之前两个自我意识就已经死了,也就是说夸父已经死了,也就是渎了。

弃杖是全篇精华,弃是弃如,已经是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前身,弃是把亾和世先任运到天位,杖中的丈人也驱赶着天位的木在如的力量之下与其他的成员一起返回天位,然后震为雷再合体于人位的震,所以必须完成弃杖,这个时候就化为邓林,弃杖是任运的浓缩。

夸父死了,却出现了博父,博父出现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山水蒙,火凤鼎已经结束了,博父国在聂耳东,聂耳是人位的坎中,经历了山风蛊-艮为山-山地剥-山水蒙,这个时候天位的大都在凵中,也就是处于耳中,所以有四个耳,博父国是山水蒙,博是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操控着十朋之龟和甫,这个时候天位的一又手持卜了,所以又恢复了父的身份。

博父是人位的大的一员,其为人大,但是这个时候大还在凵中,严格地说还不能成为人大,这个时候天位的一在人位的坎中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青蛇是天位的坎,黄蛇是人位的坎,两者合而为一就是金箍棒,所以天位的一在这个时候最容易迷惑,容易误以为这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博父国在聂耳东,聂耳在人位的艮中,博父国在人位的坎中,邓林又在其东,所以邓林指的是人位的震中,人位的艮变成了最西边,在邓林中有二树木,一曰博父,博父也在其中,这个时候已经是风雷益的王用享于帝的时节,邓林的邓包括了身心分离之术和任运登天之术,有了邓,才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