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用的是收缚,而不是收服,缚中有一个寸,寸是拿住系和甫,就会造成幕,日和巾挟持了人位的大,成为入幕之宾,累积成为山泽损,这就是寸步千里,寸是双廿合一拿住系和甫,这个时候是悟空在操持一切,收缚是在萃如嗟如中收缚,收缚是用行师,井收勿幕才能运用可用汲的心法,才有王明并受其福,也就是进入到了天雷无妄。
悟空与八戒在积雷山摩云洞前败给了牛魔王,在雷山小过中,牛魔王拥有雷神之锤,具足力量,悟空与八戒联手都不是对手,双方苦斗半日一夜,牛魔王都不见劳困,又得玉面公主的小妖们的助力,更是莽壮,悟空为了龙华会,八戒为了盂兰会,打起精神再战,这个时候八戒已经在风泽中孚中获得了用拯马壮的力量,所以可以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让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羽手进入到了风水涣,开始了涣奔其机,展开各种的变化,这个时候是悟空与牛魔王的神通变化的比拼,双方都有七十二变,不相上下,他两个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赌斗,惊得那过往虚空一切神众与金头揭谛、六甲六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都来围困魔王。牛王不敌,就地一滚,复本象,便投芭蕉洞去,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艮为山。
八戒抖擞威风,举钯照门一筑,忽辣的一声,将那石崖连门筑倒了一边,那牛魔出门来,早有大圣轮棒当头,即驾狂风,跳离洞府,又都在那翠云山上相持,就进入到了火凤鼎的追加部分,进入到了方雨亏悔的方中,
牛王往北败走的时候正遇四大金刚奉佛旨从山泽损中来助,以山火贲的力量追亡逐北,正在仓惶之际,又闻得行者帅众赶来,他就驾云头,望上便走,却好有托塔李天王并哪吒太子,领鱼肚药叉、巨灵神将,幔住空中,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方雨亏悔的雨中,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之下天位的力量都大举南下,天神天将也都来助,牛王急了,依前摇身一变,还变做一只大白牛,山火贲的力量一下子就发展到白贲,牛魔王在白贲中被哪吒三太子收缚,完成了牵复,西游记的收缚魔王四十九难其实是另外一个版本的牧牛图,“牵复”两个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涉及到孚乃利用禴的最高层次,焚如是孚乃利用禴最神秘的地方,只有大神才能明白的内容。
孙行者却会聚了四大金刚、六丁六甲、护教伽蓝、托塔天王、巨灵神将并八戒、土地、阴兵,簇拥着白牛,回至芭蕉洞口,向罗刹女索取了芭蕉扇,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消陨了火山旅的火焰,又搧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于是就完成了山地剥,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于是就进入到了山水蒙,到了这一步十分功行就圆满了,十分功行指的是火凤鼎,接下来就是“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水火相联已经在山泽损中了。
芭蕉扇是师,牛魔王是白,两者是同一个东西,只是在不同的时空发挥了不同的力量,火焰山是薰心之极,收缚牛魔王才能获得芭蕉扇,就完成用行师,收缚魔王的过程就是用行师的次第,用行师的次第是“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非常繁複难懂,形象化之后才能看清楚用行师的整个过程,西游记的形象化远较希腊神话的拟人化更为精确易懂,几次用行师,龙华会的资本就会耗尽,所以必须掌握厚生之道,龙华会才有精实的实力。
四十九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九,第四层次的九是牛魔王所形成的九,“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心猿是悟空最蛮化的一面,再贬心猿四十五难时恢复到了水帘洞时期的大圣状态,导致了牛魔王的出现,造成了九在这个时期的天罗地网化,火焰山的威力达到了八百里,与此同时也蕴育了雷山小过的雷奔云谲,积累的效果可以发展到密云不雨的程度,艮为山中积蕴了天山遁的可能性,所以变得非常诡谲,在玉面公主的世界中是有遁无九,在罗刹女的世界则有九无遁,厚生与利用的力量相辅相成,足以发展到最高层次的真元合,所以也是大道成的另外一个契机,最适合发展外向型的龙华会,但是,稍一不慎就足以发展成为大威至,就可能成为小国寡民,所以行者最后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矢意断绝火根,一霎时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宝贝:有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有离为火的地方就有自我加持,没有火的地方就有生和月的反行,生的力量与风月效果都是厚生的宝贝,无事时打造金刚不坏身,有事时力量具足地赴会,由于罗刹女带着芭蕉扇继续隐姓修行,随时可以转入火凤鼎中,为龙华会铺垫,在这样的利用与厚生相辅相成的管理之下,后来罗刹女也得了正果。
盂兰会是水泽节与山火贲的交会,这里的水泽节是山泽损在“损其疾,使遄有喜”之后的境界,也就是从山泽损转入到泽地萃-水泽节中,为什么要转入到泽地萃-水泽节?目的在于萃如嗟如与不节若则嗟若,两者是同一件事情,兰是具足发展到天山遁的力量基础,为什么两者可以交会在一起?还是为了嗟若,这就是兰艾同焚的道理,将天山遁的力量转入火凤鼎,这就是“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所以谓之鬼节,为什么八戒谈的是盂兰会?因为八戒代表着天位的震,反行入口的时候就是“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其结果就是小人勿用,“是,是,是!去,去,去!”是指的是有孚失是,去指的是血去惕出,是和去都是天位的震带着日反行所造成的结果。
盂兰会的主要仪式是放焰口,火焰山是放焰口的另外一种诠释,饿鬼面燃告诉阿难三天之后命当终结,也将会生在饿鬼道中,佛陀于是为他说《焰口经》,嘱咐阿难按此经中所说施食之法去做,便能施饱食于恒河沙数的饿鬼和诸天仙等,不但不会堕落到饿鬼道,而且能够延年益寿,诸鬼神也会常来护持,遇事吉祥,面燃与小人革面是两种不同的路径,小人革面之后就回遁了,面燃则成西,饿鬼道不是因为生前居心悭吝,贪婪并且不知足,而是因为火焰山是通往天雷无妄的必经之地,无法绕道,火焰山的必然结果是臼的出现,臼是震行无眚的必要条件,人位的鱼和天位的禾都在凵中,凵就成为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梦》:“贾客张瞻将归,梦炊于臼,问王生。生言:‘君归,不见妻矣。臼中炊,固无釜也。’贾客至家,妻果卒已数月。”无釜,谐音“无妇”,这是炊臼之戚的典故,所谓的梦炊于臼是火凤鼎发展到了臼的高度时,就到了无妇时节,无妇指的是已经到了唯用震为雷的时间了,所以能够延年益寿,诸鬼神也会常来护持,遇事吉祥,放焰口的时候就开始了方雨亏悔,芭蕉扇搧了七七四十九下之后就再也没有火焰山了,盂兰会又称佛欢喜日,因为到了可以示与一切众生的时节。
龙华宴是弥勒佛在龙华树下开的法会,龙华因树上花枝如龙头而得名,龙指的是完整的天位,龙华树下的法会在人位的震中,人位的震是佛讲经说法之地,所以龙华宴在天雷无妄中,行满超升极乐天是有条件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牛魔王也必须牺牲,“牺牲独展凶强性”中的牺牲指的就是牛魔王,这个时候牛魔王成为童牛之牿,也就是告公用圭的牛,为了能够承受牺牲,乃有之前与之后的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