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退心猿二十难

“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收拾前进。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无已,遂行。”射阳居士将草还丹所具有的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的效果放在第一层次的终了和第二层次的开始,用心至深,可以一笔勾销不节若则嗟若所产生的一切麻烦,并且神爽体健地迈入新的层次。

贬可以从示贬于褒中理解其中的意义,贬是藉着贝的力量来形成之,贬是有孚失是的状态,到了山水蒙-火水未济时一就止住了,到了人位的贝中在用说桎楛的时候又已事遄往,这个时候就形成了贬,贬是贝的贬值,将力量用在褒上,褒是在泽地萃中以衣包裹住十朋之龟所控制的口与身心分离后的身,“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火凤鼎就是一种若保赤子的儒者之道,尤其是第一层次的不节若则嗟若,具有若保赤子的特性,衣和十朋之龟就足以完成所需,从泽地萃中的贬和褒的角度来理解《诗·小雅·正月》:“赫赫宗周,褒姒灭之。”可以得到另外一个高度的结论。

退是观我生进退中的退,进是隹的进,退是艮的退,进退造成了频巽,日踩着两只廿足在页中来回走动,频巽是用六的核心,进退是寿的表现,丹随着寿的旋臂上上下下,羝羊触藩的时候,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无法发挥天人合一的优势,也无法用到震为雷的力量,所以必须进入到泽地萃中,才能利有攸往,所以五福中的第一是寿。

心在这里谈的是时间上的意义,正值“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时节,入于左腹是地雷复在天位的震中发展成为日昃之离,这个时候成为反行的明夷之心,日昃之离反行的时候就必须收起隹了,因为天位的震已经南行,就没有了天位的离,于出门庭是进入到水天需中的水风井,于出是在水天需中于出,门庭是水风井,户庭是水泽节,于出门庭的时候水天需必须先完成拔茅茹,就成为水风井,就进入到了泽地萃的领域,水风井是泽地萃中的卦中卦,两者具有共同的循环性。

猿中的袁是一手曳衣,说明了心与衣的关系,心在泽地萃时成为寿中丹,最后成为泽地萃中包裹住两个混沌的意识的衣,萃中的两个×就是寿的效果,所以谓之心猿,心之所以称为心猿不是因为心会攀缘外境、浮躁不安,有如猿猴,而是心在泽地萃中的表现如衣,寿衣是在泽地萃中卒时所穿的衣,主张天人感应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将猿与寿关联在一起:“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好引其末是将人位的兑的力量引到人位的巽中,重新以四的身份进入到水风井中,一再地发展到火水未济的气中,再重新自我加持,之后再重新循环反复。

贬退心猿中的心猿指的是孙悟空,心不是行者,为什么行者是心猿?原因在于孙悟空所代表的力量是坎为水,坎为水在人位的坎中结合成为士的时候可以控制心,如同黄金网,可以将泽山咸与泽水困的力量捆绑在一起,成为泽风大过,所以出现了三打白骨精,白是两个半日,骨指的是泽风大过,精则是生和月的反行,也就是甫反行了,白骨精第一次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这是巽为风在起凶时的初始面貌,还保有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特性,第二次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老妇人所代表的力量是山风蛊,耂是天位的坎与天位的震反行的时节的特徵,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杖,为什么八旬?因为天位的坎的七入于穴之后就成为八,弯头竹杖标示着这是水风井中的内容,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火凤鼎的方中,第三次变成一个老公公,公是八厶,公是天水讼中的力量,说明已经进入到了车循环中,孙悟空一棒打死老公公之后,留下一堆一堆粉骷髅,就打死了泽风大过,从此王假有庙时期就没有了泽风大过,失去了顶天功能,甫与车结合成为辅,于是就只能在人位上生死流转,车循环就诞生了,三打白骨精的影响深远。

二十谈的是第二层次中的十朋之龟,正是“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的时节,一切清静都是吉的,文中的情、清、晴、青,静都是艮为山中的力量,都在吉中,一切造作都会造成凶的结果,都在六极中,也就是都在用行师的风中,这个时候的巽为风已经是泽天夬-水天需的反行和拔茅茹中的巽为风,开始遇见孚乃利用禴中的魔怪,乃至激狂状态中的大圣,休征中的圣变得复杂,圣僧和大圣都在龟筮的影响中,情绪和思量都在往负面发展,容易受到撺唆,尤其是受到二的其欲逐逐的影响,作出错误而极端的判断,龟筮是五福六极的衍生物,所以文中的“五黄六月”是核心,射阳居士用了五回四难来阐释五黄六月,共同性是大圣不在其位,不在取经人之列,五回四难必须一起理解,五黄六月是第一层次的基调,发展到了二十的时候已经到了龟筮共违于人的程度,五黄是五进入到了口中与黄离并作,这是人位的巽中的事情,六月是用六时月反行入口,这是人位的艮中的事情,五黄六月之始在谋,谋是时寒若中的谋,也就是水风井中的谋,“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水泽节是用谋之地,谋的时候已经完成了甘临,可以进入到人位的震中了,谋的是王用享于帝,也就是人位的震中的两点冰的事情,坚冰至,所以寒的不得了,徙是向天位徙,逆是反行,全徙了就是天火同人-天山遁-天地否所建立的大同,其他都徙了,只有卿士和庶民逆,却能够保持吉的局面,那么只有-天泽履-雷泽归妹中的贞吉,身其康强,子孙其逢吉,“卿士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庶民逆,吉”则是泽山咸的局面,“庶民従,龟従,筮従,汝则逆,卿士逆,吉”是风火家人在完成其羽可用为仪的时候,在谈龟筮的时候最关键的地方在作内和作外上,“汝则従,龟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同行,只有在内比之和外比之的时候分开,就不构成十朋之龟了,龟在天位的坎中,筮在人位的坎中,处于坎为水的状态,内比是纳妇,进入到了水风井中,纳妇的时候是吉的,所以作内吉,外比之是占,所以作外凶,为了外比之,这个时候必须让行者回到水帘洞,在水山蹇中完成外比之,因为“卜五,占用二,衍忒”,占用的是二,无论是用五来卜,或是用二来占,都是行的心法,其中都带有武力的性质,不仅是你们,包括神仙在内都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中具有攻击性,因为在力量中无凭无据,可是,在文字中就可以看得清楚,力量的发展方向不是从水山蹇发展到水风井,而是从水风井进入到水山蹇,先齐乎巽,再成言乎艮,连续的五回四难都在说明洪范的五福六极,兼谈庶征和稽疑,五福六极中除了康宁、攸和考没有到,其他的都到齐了,咎征的狂、潜(僭)、急、蒙都在,唯独没有豫,“曰豫,恒燠若”,没有谈到没有火凤鼎,而事实上火凤鼎中所有的成员都已经到齐,九、绿、丑、仇和剥一应俱全,以其他的方式诠释了恒燠若,休征中的成员只到了圣,以圣代表休征,连续的五回四难都在洪范中,一方面说明了圣人言不离往昔的圣人言,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洪范的坚固性,最重要的是说明了力量的全息性千古不易,全息性中具有普适性,力量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搞懂的事情。

蛇回兽怕的白虎岭中的蛇回指的是泽风大过,蛇出现的时候是完成了有它,泽风大过具有顶天功能,自然就回归本位,顺势完成天山遁,回天是两件事情,肥遁是口的回,天是天的回归本位,兽怕指的是水泽节的不节若则嗟若,甲骨文字形从单,从犬,单是两个半日和甲,两个半日结合在一起成为白,马角乌白的时候就到了火水未济的轮中,也就是车循环中,反复在巽为风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频巽中,《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马角乌白的时候已经在王假有庙时期,进入到了蛇回兽怕的车循环,人位的震不断地气四越,“万古常含元气老”,越来越没有力量,不足以成事,乃可许耳,白虎岭是火水未济的人位的坎,白已成马,虎已焚如-死如, 白骨夫人不足为虑,不过,白骨夫人所代表的力量不能见容于车循环中,所以白骨夫人被行者一棒打死,行者打死白骨夫人时处于取经人的身份中,没有蛮化,不是盲目之举,行者见唐僧不受拜,“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随后才进入到了大圣状态中,拜是向上推送的力量,意味着进入到了天山遁-天地否,一也遁走到天位的艮中,大圣则走回来时路,大圣“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上天下地如轮转,跨海飞山第一能。顷刻之间不见影,霎时疾返旧途程。你看他忍气别了师父,纵筋斗云,径回花果山水帘洞去了。独自个凄凄惨惨,忽闻得水声聒耳,大圣在那半空里看时,原来是东洋大海潮发的声响”,海潮音是佛、菩萨应时适机说法的声音和僧众诵经的声音,这个时候的海潮音是东洋大海潮发出的声响,说明了再度回到了天泽履-雷泽归妹的力量中,东洋大海指的是天位的兑,于是又踏上了来时路,再次从风山渐进入到了水山蹇中,就回到了花果山水帘洞,东洋大海潮发出的声响不同于“来时只识菩提路,去时还听海潮音”的海潮音,“去时还听海潮音”是山泽损中的僧众诵经的声音,意味着进入到了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这个时候是去时路,大圣回到了来时路意味着进入到了水山蹇,取经人一行开始了王臣蹇蹇之路。

Comments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