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四十九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九,四十九中已经不谈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而谈的是稽疑的疑,已经打破了合元由的时候了,“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用六自来具有战炼性,尤其是到了第四层次已经初涉真的层次,这个时候已经步入真如之真,而是全真之真,真如容易全真难,合元由是真元合之始,射阳居士藉着芭蕉扇谈真假,孙子则藉着谋攻篇中的攻城谈全破,无平不陂和不遐遗只能获得假的芭蕉扇,必须通过回天之门回归天位才是真芭蕉扇,全破也是同样的概念,孙子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是时寒若的产物,也就是在水风井完成中行之后在风泽中孚-风水涣中涣奔其机,伐谋是最初的用六,也是最原始的车循环,伐交则是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的直的力量,王假有家时期和用大牲吉时期用的都是輹循环,兵是人位的离上阻于反行的大,每一种反行都可以算是伐兵,城指的是邑,攻城是维用伐邑,虽然伐谋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孙子在谈将的时候指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是《诗·敬之》:“日就月将。”中的将,敬之指的是“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所以《敬之》一篇谈的也是用六,日就是升虚邑,就字从京从尤,天龙来到人位的艮中,将城邑变为京城,京也有高的意思,转邑成京是将就,虽然不满意,但是勉强凑合,将就是日月在将就,完成了转邑成京之后还要回天高就,月是丹,月将指的是在车循环中将车,事实上是三在将车,将丹用在用行师,所以三才是“国之辅也”,王的开国承家完全靠三,三在农用八政中具有三司的功德,如同宰辅一般,“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辅是指的是车循环中的归而逋,周是夯具和舟,指的是天位的大的拆分而行,辅周是完成归而逋,让天位充满力量,再进入到风雷益的国中时就非常强而有力,隙是孔隙、间隙,这几个字都是水天需中的用字,在水天需的小有言上下运作日,虽然也是车循环,用的也是天位的大,但是辅隙中所建立的国必弱,只是侯国,无法达到王国的程度,因为不节若则嗟若中没有厉,也就是说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没有发展到最高的程度,另外一个关键在于没有完成遁,以至于对意识的控制反而更强,造成了不出户庭和不出门庭的局面,形同禁闭,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国王在后花园水井中溺水三年描述的就是不节若则嗟若的效果,以至于无法完成真元合,而且不节若则嗟若无法像萃如嗟如那般大跨度地活跃于天地之间,全争于天下,所以不是王者用六的上选,孙子作这样的表述时无疑直接地否定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伐谋,但是辅周则国必强不是必然的结果,前提是“乱军引胜”,在萃如嗟如的车循环所造成的乱局之后要藉着引的功夫来完成胜,也就是完成任运,任运是不可或缺的强国之道,要达到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知胜,也就是知临时明白大君之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谈的是用六的时机,识众寡之用者胜指的是火地晋的众允和火泽睽的睽孤,路阻火焰山三难谈的就是众允和窥远收众,金皘山三难中谈的就是寡,寡是车循环中的既忧之,众和寡都是用六中的大难关,都是诸天神难伏的关节处,上下同欲者谈的正是“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上下就是真元合,同欲是火凤鼎的欠和车循环的谷已经达到了水火均平的层次,谈的不是上下一心那么单纯的事情,虞是风泽中孚的“虞吉”,虞吉才可以吾与尔靡之,“有它不燕”则是不虞者,就进入到了用拯马壮中,将能是三可以驾轻就熟地主掌农用八政的功德,御是三星在天银河回,这是任运的关键,御是士的任务,与君无关,“此五者,知胜之道也”,不可不知,“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射阳居士不着痕迹地将孙子兵法与用六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得出这个人用功之深,功力之厚,如果过不去第四层次,反而造成“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三花不就空劳碌,四大萧条枉费争。土木无功金水绝,法身疏懒几时成!”不如说个透彻,帮助每一个天人合一顺利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开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