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形指战争中阵势、布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位必须先有了象,也就是有了豫,人位上才有军形,因为有了象,才有白,才能建立三才阵势,所以在敬用五事中“一曰貌”,有了白的力量才能谈胜,所以“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貌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解和白,豸是獬豸,指的是解,皃是白人,白出现了,有解和白才有胜算,“貌曰恭”,共事的成员都送走了,只留下心在人位的震中,这才叫胜,“恭作肃”,肃是在火凤鼎和车循环中用十朋之龟,十朋之龟的出现是获匪其丑的结果,已经完成了山地剥,剥除了九,才能发展到十,还要完成时,也就是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才进入到肃,这是用大牲吉时期才会出现的成果,“余刃恢恢,军容肃穆”描述的就是恭作肃的功德,发展到了“日闲舆卫”的程度就停止了,所以“余刃恢恢”,而“王畿主辰,参后服神”则在提醒着王的真正身份,因为在王假有庙时期天雨在车循环中发展成为狂,狂是王带着天位的大和人位的大结合而成的犬在车循环中运动,如同打猎一般,兑为泽也是孚乃利用禴的关键之卦,兑为泽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所代表的力量,《洪范九畴》的定义与《希腊神话》不谋而合,古往今来的圣哲们的心如同长城一般护卫着后起的生命。
在三才阵势成型之前为不可胜阶段,不可胜阶段还可以划分为两个次阶段,一个是在撞撞往来时期,天位的大具有不可分割性,反行之后自然就在有厉的顶天功德中整体地回归天位,“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人位上没有子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车循环,另外一个是到了朋从尔思的初阶要经历一段婴儿懵懂阶段,天位的坎要经过一番比斗和整合,才能确立火凤鼎,西游记分为上下卷,上卷止于鱼篮现身三十八难的第四十九回,下卷始于金皘山遇怪三十九难的第五十回,就是以火凤鼎的确立为划分,到了下卷军形才完全建立,所以虽然31岁就开始取经了,却要等到三十九岁才完全地进入到用六中。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帝的力量没有成型之前,一切都只是空谈,所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不可胜中一步一步完成火凤鼎的建立,如果单从胜负敌我来解释,就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要“以待敌之可胜”,如果不知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帝力未起就必须善护婴儿懵懂阶段的不可胜,在不可胜的时候忙着胜,就会加重婴儿懵懂阶段的混沌,因而造成学习障碍,铸下起跑点上的失误,有20%的学龄儿童没有器质性的大脑损伤,却面临了学习障碍,必须停止用六,用六的发起是很自然的事情,属于开机程式的高度,在必须先为不可胜的时候,不要试图勉强用六,必须知道敌之必可胜不是操之在我的事情,不到时间就不要介入,“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胜是必然的,却不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来的,先要谨守自己是神的心,才有可能成为神。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不可胜的时候就是守的时候,人才能完成求学、成家、立业,这是六道中的天道时期,天是天,人是人,可胜的时候才是王用出征的时候,这是六道中的阿修罗道,天人变成了王,王带着阿修罗的魔性,王不是很可爱,不会带来安逸,而是带来更上层楼的发展力量,尤其是那种历经沧海难为水的气概和智慧,四十而不惑,王用出征有许多必要条件,不是全凭意志,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不到时候就不要把九地给剥掉,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必须回天的时候不要据守在人位的坎中,“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用六的因缘具足就正式地开始了火凤鼎三十年,人生的黄金阶段,王用出征带来了力量崛起和多样性,在一个逐渐失去活力的岁月中,注入生命力和神圣性,荷马史诗强调生命力,西游记着重神圣性,半神和取经人的境遇有极大的反差,共同点是改变了人生的运程,都在一个已经过往的神仙的祝福中,在力量的加持之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人生所有的神奇都在用六中,没有当过半神是遗憾,没有当过取经人是无修,都应该经历,这个时候再去读荷马史诗和西游记就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