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军争指的是车循环中的日中见斗,争是已经完成了火凤鼎,意识已经凶了,不过凵还在其位,斗则是争的完成式,斗的时候凵已经倾倒,争斗的关键在于车循环,经历了双重的用行师,凵也禁不住倾倒了,北斗星的斗勺就是斗的字形,已经完成了中行后的中行,可以反归了,所以作为归星,指引归途,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争者引也,引兑时引来了兑为泽,将兑为泽都引导了人位的艮中,所以凵也为之倾倒,“时靡有争,王心载宁”,在争斗了之后在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力量中吾与尔靡之,就可以进入到泽雷随,这个时候王心在车循环之后就安宁了,车循环中的争斗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现实中的争斗,《荀子·尧问》中的:“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其实就是这样的心态,这样的心态非常接近于牧牛图的作者的心态,力指的是嘉遁之力所建立的胜,君子自己的力量就已经足够了,即使尧下世,也必须在车循环中完成问。

合军聚众在艮为山,合军是车循环中的火山旅,聚众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都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聚众的目的是学,也就是将两个自我意识推送到天位的艮中,就学成了,问则是车循环中丹在门中,问还在辨的过程,也就是乘马班如的过程中,这是藉着泽水困来分辨,人生的学问在艮为山中。

交和而舍是交和和两种力量的协作,交指的是直的力量,和指的是兑为泽的和兑,先是和兑,和兑的时候就进入到了车循环的艮为山中,艮为山发展到了山地剥之后再藉着直的力量让火山旅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就可以进入到泽雷随中,这就是出门交有功,交和而舍发生在水雷屯中,“惟入于林中”时隹在“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力量之下被射到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火山旅就发展成为艮为山,事实上“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就是引兑,几是既雨既处中的几,旅于处的时候以人位为几,旅于处不如舍尔灵龟的效果,“日以阳德,月以阴灵。”火凤鼎用的是火天大有的阳德,车循环用的是火水未济的阴灵,灵中的巫指的是十朋之龟的力量,十朋之龟进入到车循环的火山旅中时,人位的艮中就有了灵,而十朋之龟倾倒了凵就产生了民,灵龟指的是车循环中的十朋之龟,中行之后风火家人在吾与尔靡之的时候完成了鸟焚其巢,也一并完成了天山遁,就有了居舍,这个时候就可以明白庄子在《天地》中所说的:“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惑者乱也,大惑者之所以终身不解是因为一直在车循环中,不知道经由雷水解来建立胜,大愚者是火天大有的遇,没有用到车循环的月,所以终身不灵,过犹不及,两者都不是完整的用六,都没有达到用六的精华。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用兵之法莫难于军争,军争难在“盱豫悔”是从直的力量进入到于中,用六一直都在公弋取彼在穴的于中,迂是已经到了结束于的时候就必须藉着直的力量带走于,这个时候就到了回的时节了,如何回到直的力量中是用六最重要的课题,否则就会一直陷在惟十有三祀中,成为不知其彝伦攸叙的鲧,最后被丹所殛死。

利是有终的境界,有终是“论伦无患”的境界,才能利有攸往,患是火凤鼎的中行与车循环的中行的心,经过了双重的中行之后会产生恶、苦和忧,恶是十朋之龟,苦是苦节,忧是既忧之,如果没有完成贯鱼,就无法达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境界,就会不断地“取女,见金夫,无攸利”,如何从无攸利转变成为利有攸往可以说也是军争最主要的课题。

西游记的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谈的都是如何打破少小婴忧患的局面和超越军争的办法,解决了婴儿的懵懂,进入到有终中,才能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开悟境界,西游记正是以开悟作为上下卷的分际,开悟了才进入用六的下半部,军争篇是孙子兵法的第六篇,九变篇则是孙子兵法的第七篇,很显然孙子也是以军争篇和九变篇作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上下部的分界,圣人所见略同,都在指点“论伦无患”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