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屈人之兵是藉着拔茅茹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此举丧失了遁尾的功德所以谓之屈,而有厉则表现在火凤鼎中的战斗中,善用兵者不是藉着孚乃利用禴来达到屈人之兵的目的,拔人之城是在车循环中反覆地进行大耋之嗟,善用兵者不是藉着车循环的大耋之嗟来达到拔人之城的目的,毁人之国是以入于坎窞的方式造成了臼,造成了国用不足,虽然在持殳敲打之后完成了食旧德,却已经不在回天之门中,所以谓之毁人之国,屈人之兵和毁人之国合起来就是《列子·汤问》中的“毁山一毛。”善用兵者不是藉着过久的食旧德来达到毁人之国的目的,天子用全,必以全争于天下,全争于天下是藉着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来达到天泽履-天雷无妄的境界,輹循环可以避免过涉灭顶,泽风大过也会出现战、攻和久,必须完成鸟焚其巢,达到了天山遁-天地否,才能兵不顿,不至于出现战、攻和久,而所有的力量都可以保全,这是雷水解-火雷筮盍的谋攻之法,只出现在輹循环中。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十则围之是出现了十朋之龟之后就具有了日闲舆卫的条件,五则攻之是天位的大以五的身份进入到车循环就会在小有言的时候出现攻,倍则分之是天位的大反行入口时则拆分而行,从一发展到十,完成约纳户牖,敌则能战之是得敌时能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的火凤鼎中继续作战,少则能逃之是需于沙的时候完成逃遁,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前面的五种用兵之法如果能够不若,那么就能避之,不若是不进入到人位的巽中,就避免了孚乃利用禴,避之是结束泽水困的困于金车,不在车循环的久上面下功夫,以避免国用不足,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一句话与“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是一个意思,这是出自于魏晋无名氏的《乡里为雷义陈重语》中的一句话,不因为无名小卒而有损于这句话的重要性,胶漆之材的胶是其羽可用为仪进入到火凤鼎,漆是孚乃利用禴限制住了遁尾的力量,不如积雷成丹所形成的雷同,从雷火丰发展到天火同人,陈则指的是天位的大以东的身份反行,并且在顶天功德中自动回天,顺势完成天山遁-天地否,有遁尾的力量就像是松鼠一样擅于跳跃,将有厉用在火凤鼎中就如胶似漆,虽小道必有可观焉,无名氏其实是一位高人,小敌之坚指的是在车循环中的小有言是以攻坚的方式拿住臣子,将在中军曰中坚,坚是因为行辟而坚,也就是以泽水困拿臣,造成了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谷是来反的结果,出现在水山蹇,而“公会齐侯、卫侯于坚。”的时候,三星和双廿都进入到火山旅-艮为山,小敌之坚发展到了最后就进入到了山地剥,来反的结果是剥,这样的方法称为间隙法,间隙是小在人位的坎中操作日,造成了勿用,在加上没有了有厉,以至于无法进入到日闲舆卫中,最后只能以井谷射鲋-射雉一矢亡的方式逃亡,也就是藉着人位的离完成逃亡,这就是推背图第12象颂中的“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兆是龟兆,未兆易谋,已经兆了就必须反归了,反兆是带着十朋之龟反归,出入皆无主的时候只有在小的自动性中无意识地运行,最后在风火家人中带着臣子一起进入到天地否,在有疾中进入到泽雷随,才能转入水雷屯,輹循环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则是以擒的方式擒住臣子,这样的方法称为周全法,田获三狐的时候,藉着得金矢转入火雷筮盍,一举完成任势和胜。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是三,三是国之辅也,在火凤鼎之后就在风泽中孚中完成“咸其辅、颊、舌”,这个方法是辅周法,没有车循环,没有消耗国用,所以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就进入到了朋从尔思的用六中,经过了孚乃利用禴的消耗,所以辅隙则国必弱,真人的用六可以免去如胶似漆的这个阶段,直接以大敌之擒的方式用六,就会因为明白如何辅周而国强,在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的用六者则属于辅隙者,相形之下就显得国弱,难得《西游记》将辅隙与辅周都介绍的很清楚,从《西游记》进入到《孙子兵法》时可以立刻发现《孙子兵法》的高明程度,由于《孙子兵法》很浓缩,显得颇为艰涩,直接进入到《孙子兵法》中难免会有撞墙的感觉,不过,有了《孙子兵法》的基础,再进入到《西游记》时就会如获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