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人一行离开了火焰山后,在山水蒙的力量在前行,散诞逍遥,向西而去,不一日行过了八百之程,这个时候正值秋末冬初时序,晋如愁如的力量已经到了尽头,进入到了晋如摧如,开始了火泽睽,来到了祭赛国,祭赛国居于人位的兑中,祭的存在说明了正处于孚乃利用禴中,龙蟠形势虎踞金城则说明了赛城是一国帝王之所,一国帝王之所指的是风雷益的人位的震,王用享于帝之所,赛字的本意为行祭礼以酬神,赛正在“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的时候,车循环已经形成了十朋之龟,三已经完成了利用祭祀,“既祭,反命於国”,也就是说已经“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了,城邑已经蜕变成为京师,即将进入到王明并受其福的开悟境界,这个时候还明多于胜,虽然已经有了未央宫的规模,前殿的台基高度甚至比之后建成的长安城墙还高,“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所以开悟境界是人生的力量的最高境界,再也没有办法超越,可是,赛城虽然是一国帝王之所,却还在萃如嗟如的循环中,还“无牌匾旌号,尚不知名色”,还没有完全进入到一国帝王之所的风雷益中,赛城中六街三市,货殖通财,又见衣冠隆盛,人物豪华,描述的是火泽睽中的兴盛景象,却见到十几个披枷戴锁蓝缕不堪的和尚在沿门乞化,火泽睽在还没有转入山泽损的佛界之前是一个无道无佛的地界,力量具足,却还没有完成持斋肃穆,说明了还没有真正地进入到胜境的程度,所以明多于胜,这里阐释了明的境界与胜的境界的区别。
赛城扫塔的扫塔的扫指的是归而逋,扫是藉着人位的离将彑、冖和巾推送到天位,彑的存在说明了车循环已经完成了山地剥,形成了十朋之龟,到了必须结束车循环的时节,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而,也就是有了坐骑,而是山泽损的标志物,意味着已经从火泽睽进一步地发展成为山泽损了,完成了持斋肃穆,甫是天位的震的夯具与天位的兑的舟,已经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扫塔的目的是是脱离车循环,进入到明中。
“敕建护国金光寺”是风天小畜-水天需发展到了山水蒙的见金夫,水天需的光亨发展到了金光时,意味着已经完成了车循环中的火凤鼎,奠定了护国的基石,这一些时空资讯都是为了帮助读者确定时空定位,才能知道到底在谈什么,时空定位不精确就会误判。
金光寺居于山水蒙中的人位的坎,金光寺的黄金宝塔有十三层,也就是有了十朋之龟和三,唐僧扫了十层,因为与十朋之龟同在,都在口中,剩下的三层由行者来扫,因为行者与子克家的子同在。
金光寺有一个黄金宝塔,塔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在天水讼的时候是“凌云千尺塔,养性几株松”,进入到了山泽损之后就成为“五色琉璃塔,千金舍利峰”,天位的离的塔就成为人位的离的塔,黄金宝塔是黄离和见金夫的力量所积累而成的宝塔,黄金宝塔上有一个宝贝是舍利子佛宝,力量中的舍利子是三,真的舍利子都在宝塔地宫中珍藏,不会放在塔顶,力量中的舍利子的舍是王之会同之舍,指的是泽山咸的居,下一步就发展到了天山遁,就完成了同人,“将适舍,求毋固。”在前往泽山咸的居舍之前,必须在火山旅-艮为山-山地剥中完成惟十有三祀,舍利子的利是地山谦中的利用行师和山水蒙的利用刑人用说桎楛中完成了山地剥,产生了山水蒙的子克家的子,所以谓之“利出子”,所以出现了火地晋的失得勿恤的自我加持所造成的血雨污了黄金宝塔,污不是染污,指的是完成了三人行则损一人,亏损了,血雨之后就进入到了山泽损,黄金宝塔在火泽睽,塔污了,就到了山泽损,扫塔就归而逋,进入到天水讼,开悟时就必须脱离车循环,进入到明中,为此必须先永熄火焰山,才能从旅焚其次的火山旅发展成为鸟焚其巢的火山旅,才能完成扫塔,并且取宝救僧,如果不能永熄火焰山,始终都有山地剥,就会一直处于血雨污了黄金宝塔中,舍利子必须回到天位,才能免于山地剥,才有开悟的境界,利出否之后才有利有攸往,否则只在无攸利中,舍利子回天之后就先利于无不利的不败之地。
开悟的基本定义就是打破了火凤鼎的三才阵势,五十知天命不仅意味着大君有命,也就是天将命提升到天命的层次,而且没有了孚乃利用禴,唯有摆脱了利用祭祀,才能谈利用享祀,在利用行师和用涉大川中表现了开悟者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