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一部完整的修真宝典,在丹出现之前,力量一直在天造地设的路径中发展,没有太大的麻烦,还看不出来修真的重要性,有了丹之后,就越来越重要了,丹从用拯马壮的积雷成丹而来,丹出现了之后,如果不能完成丹成,也就是让积雷成丹的力量一直发展到天位的艮中,进而完成冥豫成,丹成是直的力量的成就境界,地雷复-雷火丰的力量不能受到阻挡,必须发展到真人之位,别无他选,否则丹就成为马蜂窝,所以丹成成为开悟之后的力量整合的核心,取宝救僧是完成丹成的必要基础,唯有先完成三星在天,才有丹成,丹成的意义是避免了山地剥,真人的意识和力量都不能受到亏损,不能有疾,才有天雷无妄,丹成实际上是一种对天位的保护措施,时乘六龙以御天变得非常具体而微,《西游记》无疑是成仙之阶。
艮为山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的时节,宝和僧都在薰心之会中,正是取宝救僧的好时机,所以大圣与八戒选择这个时候驾着狂风,把两个小妖摄到乱石山碧波潭,住定云头,将金箍棒吹了一口仙气,叫“变!”变作一把戒刀,将一个黑鱼怪割了耳朵,鲇鱼精割了下唇,撇在水里,喝道:“快早去对那万圣龙王报知,说我齐天大圣孙爷爷在此,着他即送祭赛国金光寺塔上的宝贝出来,免他一家性命!若迸半个不字,我将这潭水搅净,教他一门儿老幼遭诛!”大圣状态中的行者割去黑鱼怪的耳朵和鲶鱼精的下唇是射阳居士所留下的第二个开悟后的心法,也是摆脱车循环而进入到明中的心法,耳指的是山地剥之后的勿用,唇指的是振恒,也就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机制,这里专指下唇,下唇指的是浚恒,浚是深,既然是要明,为什么要割下浚恒?诗经小雅也特别强调“莫浚匪泉”,匪泉指的是水山蹇,浚匪泉就进入到了水雷屯,开悟的目的不是进入到水雷屯,而是藉着雷水解-火雷筮盍进入到天雷无妄,割除了黑鱼怪的耳朵之后就已经避免了山地剥,火山旅就具有了发展到鸟焚其巢的潜能,如果这个节骨眼时浚恒,就会打破了时见之会,黑鱼怪的耳朵就白割了,水雷屯是火凤鼎和车循环的结果,不是时见之会的目标,所以也必须把浚恒的能力割除掉,才能真正地拯救僧人,否则所有的僧人就全部被剥除了,而且“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上下唇俱全就会一直停留在车循环中,割除下唇也具有出离车循环的意义,为此必须藉着鸟焚其巢的火山旅拿下人位的艮,完成天山遁,于是就没有了人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机制,就只有父的力量,而没有女的力量,此举也为进入天雷无妄奠基,为什么上唇不能割除?因为要进入到天雷无妄还需要火泽睽和火雷筮盍,不能一起割除。
接下来射阳居士藉着悟空打死万圣龙王、二郎神的细犬咬伤九头驸马、齐天大圣与七兄弟在岸上把个龙孙剁成几断肉饼、八戒则在水中一钯筑死龙子、万圣宫主,并且擒获龙婆来说明取宝救僧的过程,也就是让舍利子佛宝回天的过程,为什么要发展到夫死子绝婿丧女亡的地步?万圣龙王的圣是时寒若的产物,也就是水风井-火凤鼎在中行之后的风泽中孚中完成了反归于天,万圣龙王必须死去的原因在于只在有疾的高度活动,障碍了天雷无妄,九头驸马是火凤鼎中天位的大拆分而行从一发展到九,本体是天位的大,所以不会死,只是被伏戎于莽的力量咬伤了一个头,恢复了八的身份,就可以进一步地蜕变成为七,万圣宫主是车循环中的师,偷走了天位的巽中的灵芝草,九头驸马“戴一顶烂银盔,光欺白雪;贯一副兜鍪甲,亮敌秋霜”,就是灵芝草的力量,当师在车循环中形成了宫之后,就会造成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就得不到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以八戒必须一钯筑死,并且夺回灵芝草,才能反归于娣,龙子指的是天水讼中的三,最先被八戒筑死,才能打破火水未济-山水蒙的格局,八戒才有望反归于娣,龙孙是子系,具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系遁潜能,就会落入有疾中,也是违背大乘精神,所以必须集合齐天大圣与七兄弟的力量在岸上把龙孙打死,只有龙婆得以幸免,龙婆代表水泽节的力量,已经完成了剥,所以有皮,水泽节中蕴藏着水火既济的力量,所以有女,龙婆以后还用得上,因为还有水山蹇,所以把龙婆锁在塔心柱上,念动真言,唤出本国土地、城隍与本寺伽蓝,每三日送饮食一餐,与这龙婆度口,少有差讹,即行处斩,众神暗中领诺,于是“邪怪剪除万境静,宝塔回光大地明”,进入到了明中,开悟初期是逐步走入真人之位,开启大乘时代,所以必须脱离车循环,打破三才阵势,进入到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夫死子绝,婿丧女亡”是为了重新建立舍利子所代表的三的地位,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参与了在“九有未乂之前的圣贤拯救之秋,列士树功之会”,奠定了三星在天的真人时代的格局,从此舍利子不再被龙族盗取,三十年火凤鼎的时代就于焉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