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显化十七难

四圣显化十七难有两个关键性的角色:马和我,马“不是凡马,本是西海龙王敖闰之子,唤名龙马三太子。只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被他父亲告了忤逆,身犯天条,多亏观音菩萨救了他的性命,他在那鹰愁陡涧,久等师父,又幸得菩萨亲临,却将他退鳞去角,摘了项下珠,才变做这匹马,愿驮师父往西天拜佛。”《易·说卦传》:乾为马,也就是说马是天,天已经在告公用圭的时候反行,完成了山地剥,所以马首是网,身体是告公用圭,马鬃是火凤鼎的彡,此际已经良马逐了,而火凤鼎中的我仇有疾不我能即的那一个我,已经随着士进入到了风山渐-水山蹇,我是孚乃利用禴的主角,此刻我已经从水上之军-平陆之军和斥泽之军进入到了处山之军中,正在雷水解中,我在回天之门的门前用间,用间是一门重要的学问,“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所以四圣在这个时候齐聚一堂,观我生进退,即将结束利用宾于王,并且完成时归。所以本文的结论是:“从正修持须谨慎,扫除爱欲自归真。”

处山之军的特性是:“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孙子曰: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行军篇谈的是四种车循环,第一种车循环是处山之军,处山之军是旅于处的时候天位的大来到人位的艮中,以人位的艮为几,进入到火山旅-艮为山-山地剥中,既雨既处,雨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雨的时候生的力量反行入口,就进入到艮为山,处先在旅焚其次的火山旅,绝山依谷是旅焚其次时的火山旅,视生处高的时候就鸟焚其巢,处高时就完成了见,战隆无登的无登指的是没有地火明夷的“先登于天,后入于地”,在告公用圭的洪流中,天位和人位的力量最后都会在人位的艮中相会,再以积雷成丹的方式慢慢向上积累,处山之军是天风姤中的有陨自天,具有自动的顶天功德,顺势完成见,处山之军是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的告公用圭之军,要转入王假有庙的心法中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关键在于天位的震,由于拥有积雷成丹的力量,完成栋隆是轻而易举的,所以必须控制天位的震。

四圣显化中的四圣指的是黎山老母、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黎山老母所代表的力量是山火贲,具有极为强大的法力,黎山老母是道家的人物,却与三位菩萨在一起,这是因为山火贲在贲其须时可以转入雷泽归妹的归妹以须,从周返商,所以谓之在殷商之间,观音菩萨所代表的力量是天风姤,南海是观音菩萨的道场,居于山泽损,孙悟空在取经途中遇到好几次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翻筋斗来到南海紫竹林中求助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又名妙吉祥,所代表的力量是天泽履,象征着智德、正德,普贤菩萨所代表的力量是风泽中孚,普贤菩萨誓愿在不净世界修菩萨行,“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具有理德、行德,四圣都与山泽损的人位的兑有关,山泽损时天位所有的成员都来到了人位的兑中,乃有与四圣相遇的机缘,并且经历了四圣的显化四圣显化十七难末尾八句颂说明“黎山老母不思凡,南海菩萨请下山。普贤文殊皆是客,化成美女在林间。”这件事情是南海菩萨的邀请,其他三位都是客,告公用圭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引发不速之客三人来,最初的来兑-来反都是菩萨,具有咸临的特性,所以庆云笼罩,瑞霭遮盈,带着顶天功德来点化。

显化的显指的是天位的坎的显比来到了人位的艮中,天位的坎一动就会显山露水,也是显露头角的开始,头角峥嵘不能没有显比,从显字中可以知道里面牵涉到日昃之离,被用在鼓缶而歌和大耋之嗟,化则是《易·观·彖传》中记载的:“下观而化也。”也就是在完成了观我生进退,“鼋鼍鱼鳖,莫不能化,唯人不能。”所以化指的是“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化是化为鸣谦的向上推送的力量而“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随着其来复的力量进入到由豫的勿疑中,于是“天下太平,万物安宁,皆化其上,乐乃可成。”化的意义是大乐,也就是进入到天雷无妄,这样的做法属于第六层次的做法,在第一层次只追泽雷随-水雷屯,所以必须限制牛的力量,牧牛图显示牧牛的目的不是追求最高的力量,而是驯服,

显化的庄园在西牛贺洲,西牛贺洲又称西牛货州,在完成了显化之后西牛贺洲就成为西牛货洲,货是《洪范九畴》的农用八政之二,三已经完成了化的任务。

显化发生在山泽损,显化的背景力量是晋如摧如,显比代表着最富有的时代的来临,地天泰表面上更为富有,却会为了孚乃利用禴而拔茅茹,所以最富有的还是山泽损,在二十三回在中花了很大的篇幅描述富有的程度,显化的背后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力量崛起,山泽损是告公用圭的结果,成为取经人与五百僧人的世界,可是又蕴藏着告公用圭所带来的泽山咸的性欲和震为雷的驱力,所以八戒才会提到“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这里的和尚是天位的坎的行有尚和和兑的力量,也就是告公用圭中的坎和震,天位的坎带来了泽山咸的效果,人位的震带来了震为雷,在来反时出现在人位的艮中,所以人位的艮能成为考验场,“扫除爱欲自归真”是第六层次的事情,爱是火凤鼎的产物,欲是车循环的产物,第一层次时完全不考虑扫除爱欲,反而要脱离归真的力量,所以“从正修持须谨慎”,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对的事不一定是从正修持,四圣已经超越了人间的那点事,所以“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这个时候是到彼家而不是到彼岸的时候。

十七谈的是第一层次的七,七是天位的坎,而在人位的坎中考察疑事时涉及到稽疑七事:“曰雨,曰霁,曰蒙,曰驿,曰克,曰贞,曰悔,凡七。”雨指的是火凤鼎中的方雨亏悔,处于火山旅-艮为山时;霁是雨停,霁日光风,草木欣欣,进入到了火水未济;蒙是包蒙,进入到了山水蒙;驿同圛,马被困住了,指的是困蒙;克指的是子克家,贞指的是见金夫,悔指的是方雨亏悔的悔,也就是离为火,噬可以决定明,但是会有疑,也就是往得疑疾,如果咬进入到天雷无妄就必须勿疑,疑的时候就进入到有疾中,在恒风若时处于山水蒙中,还在山地剥的影响之下,一切都看不清楚,所以必须考察疑事,每一个取经人的意图就变得非常重要,黎山老母逐个地询问了每一位取经人,只有八戒从一开始就动摇了,连说三次不要栽人,从长计较,最后一句变成了从众计较,不要栽人在水山蹇的来反中,从众计较则指的是众允,已经在火山旅中,说的话没有错,错在做的事,八戒以放马为由,迁走了马,实际上是为了熬战之法所需,没有熬战就没有用拯马壮的必要,往得疑疾在龟筮中,用拯马壮只会疑上加疑,而盖头是山泽损中的去皿,将豆的力量用在页上,也就是进入到泽地萃的萃如嗟如中,放马和盖头二事就开启了车循环,就违背了时归,行者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大圣状态,在虎视眈眈地稽查着天位的震,以避免八戒做错事请,但是自己在龟筮之中,并没有发挥稽查功德,最后解缰牵马,引唐僧入林寻看,进入到了火山旅-艮为山,四位菩萨不仅负责显化,同时也才是真正的稽查者。

为什么珍珠篏锦汗衫儿具有捆绑八戒的效果,珍珠是蚌所生,“蚌蛤珠胎,與月虧全”,意味着在车循环中出现了山地剥,篏是坎旁孔也,不仅代表着进入到了车循环,同时竹部也预示了有疾的层次运作,汗衫儿是衣,衣代表车循环,儿说明了车循环发展到儿的层次,山泽损是君王的府藏,里面有珍珠宝石,黎山老母用珍珠篏锦汗衫儿捆绑住八戒意味着珍珠索得龙宫贫,大海的力量就衰退了,无法发挥到天位的艮的高度,虽然完成了时归,也只在有疾中发展,虽然在天水讼-山泽损中活动,实则在泽地萃中,黎山老母不会思凡,捆绑八戒的目的是般若波罗到彼家,王假有家时期中“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王假有庙时期代表舟的天位的坎和代表夯具的天位的震可以拆分而行,于是周兴,从此攒蔟五行颠倒用,黄婆是山火贲,可以转入雷泽归妹成为姹女,赤子是婴儿,黄婆兴起的时候就没有婴儿姹女的结合,无法得一,在王假有庙时期王也不会进入到万法归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