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易经在指的是“井收,勿幕,有孚元吉”,井收指的是水风井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高度,已经完成了对人位的艮的约纳,水风井到了收尾的时候了,收与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散是王假有庙时期的特性,“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到了第五层次时就进入到了开悟的圣人境界,当务之急就是“大制不割”,大制不割指的是天的制度没有山地剥,在王假有家时期和用大牲吉时期都没有山地剥,山地剥是王的制度,天的大木柴被分散了就成为器物,圣人在泽雷随中运用时也降到了官长的层次,唯有不剥才能够保全大木柴,才能成为天雷无妄中中的圣人,收成为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必要条件,不可以继续运用山地剥,所以行者连扇四十九扇,断绝火根,永远再不发了,就永灭山地剥了,
收是“收族故宗庙严”,散居人位中的族故和宗庙都必须复归于朴,重新成为栋桡,所以火山旅是“惟精”之地,在天位的艮中“得一”则是“惟一”之地,惟精惟一在此一收,我其收之之后才能谈天命明师,如果没有完成收,就没有维天之命,自然谈不上天命明师,而小乘的阿罗汉没有完成收也无法证得阿罗汉果,五十知天命是因为完成了收,所以收的意义重大。
縛者束也,束下曰缚,才能完成牵复,这里用的是收缚,而不是收服,意味着对象不是魔王,而是造成魔王的力量,收缚实际上是收住缚,全部收到天位,意味着已经到了归而逋的时候了,射阳居士用字精确,尤其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名称,以符合如来亲定的高度,逐字理解可以掌握全篇要旨和脉络,再辅以易数,就不会迷失于文字障中,到了这一步就意味着“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可以牵牛归佛了,不过,“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已经到了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阶段了,所以必须完成回首,回首与包羞同义,回首的真义是将天位的大与震为雷都包回天位,所以老子留下了骑青牛出函谷关的大象,这是“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之象,通过玄牝之门,青牛才能重新成为栋桡,牵牛归佛动用了四大金刚的力量,所以顺利牵复之后就可以享用到金刚不坏身的效果,跑起来如凌虚御空般,如果用的是收服的力量,就看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魔是林中鬼,具有山地剥的功夫,所以在收縛魔王之前,行者交代八戒和土地先打进积雷山摩云洞,把洞中群妖尽情剿除,拆了他的窝巢,绝了他的归路,八戒将玉面狸精一钯筑死,并将洞中群妖尽皆剿戮,一把火烧了雷山小过中的积雷山摩云洞,一举打破了山地剥,同时也断绝了飞鸟所遗之音的门路,也就是没有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效果,也就是说没有了风山渐的可能性,于是雷山小过就变成了雷地豫,意味着完成了或承其羞,就断绝了夫子凶之路,留下了妇人吉的选项,射阳居士在这一段的着墨不多,可是意义重大,自此积雷成丹的力量就不至于再被用于习坎,才能成为风火家人的力量,“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
王指的是王假有庙,收缚魔王的意义在结束王假有庙时期的孚乃利用禴,在天王太子牵牛径归佛地回缴之后罗刹女跪求归还芭蕉扇,行者把扇子还了罗刹,道:“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你将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饶你去罢!”那罗刹接了扇子。念个咒语,捏做个杏叶儿,噙在口里,拜谢了众圣,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说明了行者并没有打死罗刹女,火风鼎仍然存在,可是却彻底地消除了孚乃利用禴最根本的山地剥,火风鼎成为无害的力量,王假有庙时期已经名存实亡了,第四层次是魔王的力量的巅峰,
虽然在平顶山就已经逢魔,在乌鸡国被魔化身,但是魔王还要等到火凤鼎和车循环都已经全速运作的时候才会出现,第四层次中“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在第四层次时还需要牵复,到了第五层次时牛已经驯服,就不需要牵复了,“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牛魔王是积雷成丹的效果,收缚魔王就代表着丹成,收缚的工作成为首要之务,必须便嬖左右,回归天位之后水火相联性自平,才能化为开悟的资粮和金刚不坏身的基础。
四十九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九,四十九中已经不谈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而谈的是稽疑的疑,已经到了合元由的时候了,元是遇元夫的力量,也就是火泽睽,由是由豫,到了往得疑疾的时候了,得疑疾是大有得、勿疑、有疾三事,即将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所以在火山旅中合元由,简单地说合元由就是完成三星在天,“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也就是藉着告公用圭来合元由,这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内丹中的移神换鼎,火焰山本是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成为火风鼎的核心,发展到了合元由的阶段时则是将火风鼎的炼药的丹鼎重新恢复成为炼丹的丹炉,人位的坎中的神也必须移到天位,成为元神,所以这个时候的重点在“牵牛归佛”,可是,这个时候的牛魔王既有天位的罗刹女的自我加持,又可以得到人位中拥有百万家私的玉面公主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还有乱石山碧波潭的老龙王的招待,“吃的是,天厨八宝珍羞味;饮的是,紫府琼浆熟酝醪”,非常受用,不愿意脱离这样的状态,所以八戒在听到行者提出了龙华宴的说法之后,说出直接的主张:“是,是,是!去,去,去!管甚牛王会不会,木生在亥配为猪,牵转牛儿归土类。申下生金本是猴,无刑无克多和气。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昼夜休离苦尽功,功完赶赴盂兰会。”盂兰会是山泽损中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与龙华会的大乘精神背道而驰,第四层次的火山旅是决定小乘行或是大乘行的关键之地,也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收合之地,事实上“牵牛归佛”具有积极的意义,“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在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开悟境界之前,毫无选择地必须先完成时归,而时归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牵牛归佛”,才能完成移神换鼎,推背图第四十八象天火同人颂曰:“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五十年中一将臣,青青草自田间出。”完成了同人之后才能谈开悟,完成了这一步就是天龙,就具备了对人位上的地蛇开示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