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指的是取女,天风姤、泽山咸和山水蒙中都有取女,天风姤和山水蒙都是勿用取女,已经处于勿用中,藉着取女将陷在凵中的天位的大释放出来,泽山咸的取女则是在完成了育阳之后藉着取女进入到泽火革中,完成君子豹变,进入到天地否,取的目的是取天下,西游记中暗藏着许多相关的主题,当一个主题被萃取出来就意味着与射阳居士心意相合,这里的取女不是一般的取女,而是能够用作取天下的取女,也就是《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为学在水风井-火风鼎所形成的车循环中,益者多也,造成了水满外溢,为道在告公用圭中,损者减也,乃至于无,损之又损就从泽山咸进入到了得一,得一时就抱元守一,进入到无为中,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取天下,因为这个时候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有事在匪寇和婚媾中,这样的力量不能取天下,必须进入到天地否的无事中,才能取天下,天风姤和山水蒙的取女都是为了克服勿用,取女见金夫之后又会再次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无攸利,取天下必须进入到泽山咸的取女,所以这里的取女是泽山咸的取女,文中的女是万圣公主,九头驸马负伤逃走之后,万圣公主被八戒着背一钯,筑倒在地,结束了车循环的力量之源。
宝是王的用缶之宝,指的是车循环中的火风鼎,从这个角度来看取宝实际上是移神换鼎,移神换鼎的关键在小,所以沙僧不免于参与这个过程,擒贼获宝的过程主要都是大圣与八戒的功劳,还有二郎显圣所率领梅山六兄弟,也就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力量,没有这样的力量无法完成移神换鼎,精确地说宝是佛宝舍利子,舍利子佛宝三星在户的最高境界,普天神难伏四十难时是金刚琢,金刚琢是太上老君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任何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当金刚琢与芭蕉扇儿联手时就连太上老君都不能奈他何,而到了赛城扫塔五十难时已经成为舍利子佛宝,万圣龙王、九头驸马、万圣公主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在斥泽之军中,盗走了舍利子佛宝,三星在户成为来反的力量,这个时候就必须藉着处山之军让三星归位,三星归位并没有彻底地打破火风鼎,只是脱离了交的力量,回归到直的力量中,在三星在天域三星在户之间变化,不至于转入山地剥,所以万圣公主的女不在保护之内,最后只有留下龙婆,锁在塔心柱上,也就是只有风火家人的力量被保留住,成为直上直下的力量之源,少有差讹,即行处斩,所以告公用圭的力量变得非常严谨。
救的本义是止,禁止,阻止,也就是阻止车循环所造成的祸乱,救表现在救性命和救僧灾,救性命是性命双修,“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从太晚了带来了是性,性有刚克、柔克、迟归有时、束帛戋戋的分别,命则是人位上的力量,因为时归与否所造成的贵贱天寿,从力量的角度来看性命双修是“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性命双修的结果是唯用震为雷,第五层次的性命双修在扫塔和修身,而性命之学的关键在于时归,扫塔是是结束告公用圭和车循环,并且完成观我生进退,修身则是完成时归,通过回天之门进入到天雷无妄,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系列的事情,而归而逋时就城复于隍了,就结束了用行师,救僧灾是结束车循环所造成的“我辈和尚的问罪枷锁”,也就是结束“再三渎,渎则不告”的现象,第五层次是开悟的层次,所以第五层次的主题在防禁车循环。
僧中的曾古作朁,也就是和兑成为来兑时造成了潜龙勿用,人位的兑中的僧来到人位的艮中被问罪和上枷锁,以至于造成了渎,救僧灾的唯一选项就是进入到泽山咸中成为会同的力量,“时见曰会”实际上是将朋的力量提升到雷地豫的由豫中,再进入到泽山咸中,才能打破车循环所造成的潜龙勿用,第五层次的境界是“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停留在水火既济的境界中,所以冥豫成之后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这就是“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由于完成了时见曰会,金光寺发展成为伏龙寺,所以50岁的男人性功能越来越强,知天命之年出现了“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的特殊光景。
五十一谈的是第五层次的一,一是第六十三回的主角,出现了79次之多,与此同时不字也出现了76回,不字是帝的特殊异体字,意味着第五层次出现了“王用享于帝”的现象,第五层次是开悟时节,一的活跃度发展到了巅峰状态,在每一个事情上面积极地介入,而且是保持在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的力量中,所以身心焕然一新,既有健康的体魄,也有充盈的精气神,性命双修非常关键的一步是“乘鸾登紫府”,这里的紫府就是呂纯阳所谓的仙乡:“到此乡,非常客,姹女婴儿生喜乐。洞中常采四时花,时花结就长生药。”,呂纯阳的敲爻歌中的爻就是为学日益的学中的爻,一敲爻就取女了,就往上发展了,就打破了再三渎的局面,敲爻就是为道日损,所以呂纯阳藉着“静则无为动是色”的无为与《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相应和,都在谈经由泽山咸以取天下,千经万典谈的都是一件事情,离开了这一件事情就一定还没有悟道,而且唯有在移神换鼎之后在丹炉中修丹才是真正的修丹,没有经过这一步,那么就是“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自然也无法跨鹤赴瀛洲,性命双修虽然是玄又玄的事情,但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到了第五层次很容易就可以水到渠成,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单凭力量也可以轻易地做到一定程度的性命双修的效果,可是没有经过育阳,只是造成过度的消耗,不但无法久长,绝对到不了五年,而且很容易造成力量的畸形发展,有失平和,泽山咸中育阳才是正道,而能否超越我执是能够完成时归并进入到泽山咸育阳的关键,这就是“三清路上少人行,畜类门前争入去。报贤良,休慕顾,性命机关须守护。若还缺一不芳菲,执著波查应失路”的根本原因,如果无法超越我执就谈不上开悟,开悟无关满腹经纶,真正的意义在于超越了我执,“有人平却心头棘,便把天机说与君。命要传,性要悟,入圣超凡由汝做。”
完成了性命双修就明心见性了,性命双修和明心见性都是文中的隐性子题,前后相关,“阴阳和合上云楼”之后就没有阴魔了,即将进入到唯用震为雷的纯阳中,完全符合楞严经的开悟标准,从力量的角度来看“阴阳和合上云楼”就意味着超越我执,摆脱了人位上的纠缠,开悟不应该是少数修行人的成就,开悟的定义越简单越清楚,越能够鼓励开悟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悟就避免了不开悟的后果,每况愈下的六道轮回就是因为没有走上开悟之路的结果,同时也不必在开悟者的意识成就上做文章,事实上开悟并不是意识的巅峰状态,开悟实际上在用缶中,所以意识并不在最佳状态,意识要到第六层次时才能发展到最高境界,用缶的目的是用享祭祀,所以长老穿了锦襕袈裟,戴了毗卢帽,整束威仪,拽步前进,锦襕袈裟只有在人位的兑中的正式场合穿着,代表着取经人的威仪,唐僧盛装到了东华门,对阁门大使作礼道:“烦大人转奏,贫僧是东土大唐差去西天取经者,意欲面君,倒换关文。”到了白玉阶,长老就在阶前舞蹈山呼的行拜,那国王闻言大喜。传旨教宣唐朝圣僧上金銮殿,安绣墩赐坐。长老独自上殿,先将关文捧上,然后谢恩敢坐,这一切都在外交礼仪中,非常地拘谨,在麒麟殿的筵席中国王把盏,三藏不敢饮酒,其他三个则各受了安席酒,再到建章宫,又吃了一席,八戒大为受用,成为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中的力量之源,所以唐僧在这个时候的主要任务是出席筵席,当悟空与八戒在打杀之际,那国王与唐僧正在殿上讲论,唐僧一直以长老的身份在官方场合出现,五十的用缶时节是悟空的高光时节,在用九叶灵芝草把十三层塔层层扫过,安在瓶内,温养舍利子怎么重大的事情都是悟空在操作,就连金光寺改名之议也是悟空提出,未经唐僧同意,自行做主,所以用缶时意识是停留在官样文章的层次,不是做主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