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救子六十五难

比指的是水地比的反行,水地比一动就在告公用圭中,就进入到了交的力量中,这个时候的告公用圭就具有“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的力量,而进入假中,《诗·大雅·假乐》中的“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就是水地比的显比所形成的令德,令德在完成了稽疑之后就成为道德经中的玄德,水地比在人位上具有替代如来的引兑的引导性,所以可以成为稽疑的力量,告公用圭到了交的力量中也可以重新被引导到直的力量中,所以明用稽疑,在比丘救子六十五难中辨明真假,在辨认真邪六十六难中辨认真邪,完成了稽疑之后令德就可以成为玄德,道德经六十五章与比丘救子六十五难相互辉映:“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丘指的是水地比的上行,天位的坎进入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时,就进入到了风火家人,风火家人具有山火贲的威力,却没有山火贲的束帛戋戋,就从交的力量中回复到直的力量中,从车循环进入到了輹循环,发展到了这一步告公用圭就具有了顶天功德,这就是大顺的境界,这个时候水地比就是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救指的是“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发展到了子在鹅笼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了渎则不告的程度了,无法再继续告公用圭,这是《礼记曲礼》中所谓的畜鸟者,鸟是人位的离,人位的离被畜养在人位的艮中,由于不能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就无法佛其首,当务之急是从畜鸟者转变成为献鸟者,大圣拘得那城隍、土地、社令、真官,并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与护教伽蓝等众,特请诸圣“连笼都摄出城外山凹中,或树林深处,收藏一二日,与他些果子食用,不得饿损;再暗的护持,不得使他惊恐啼哭。”此举避免了山地剥,具备了或承其羞的条件,可以经由雷水解-火雷噬盍完成婴儿-姹女的时见曰会,条件是改变告公用圭的性质,让如来藉着引兑完成用冥,继而发展到冥豫成,用冥是如来手段,观音菩萨用鱼篮,还是或承其羞的范畴,如来用鹅笼,才能完成或承其羞,非常隐晦,阴风刮动小儿出城是关键的一步,无的境界并不是被剥除,而是被隐藏,这是归藏的第一步,在此之前行者必须从水山蹇退回到风山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时就具备了嘉遁之力,运用了阴风的力量,也就是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鸣谦力量,才能“遣阴神”收揽人位的大的力量,进入到利御寇的力量中。

子指的是坎中子,子在人位的坎中子克家,就无法进入到风火家人的回天之门,子在人位的坎中所形成的三才阵势,在车循环中反复掏取人位的震用作剥除人位的艮,所以掏空的是身心,不只是健康,所以救子就是救身,救子必须在直的力量中,所以鹅笼中都是个小孩儿,却是男身,更无女子,因为雷泽归妹已经转化成为雷火丰,在好事多磨中成为婴儿,此处原是比丘国,今改小子城,在七十六回中已经说明了国城之变的成因,“先年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城是水中行的结果,在水中行中才有婴儿,国丈所代表的力量是地水师中的丈人,也就是车循环的用行师,虽然在惟道独称尊的理论上完全正确,力量上却是小乘的用行师,由于没有摆脱黑心,所以不可能发展到惟道独称尊的层次,口号而已,美后所代表的力量则是水天需中的兑,也就是不节若则嗟若的力量,只能发展到绝地无留的程度,所以称那国丈乃是个妖邪,因而必须完成救子,必须在火山旅-艮为山的时候转入到佛门的力量中,也就是輹循环中,真如出现之后在如来的引兑之下告公用圭具有了顶天功德,“释门慈悯古来多,正善成功说摩诃”,告公用圭才能多多益善,这样的做法就是积德,在和兑被用作来反的时候必须完成三皈五戒,三的时归和五的往厉必戒,三的时归就完成了三星在天,没有了孚乃利用禴,五的往厉必戒才有咸临,才有履道坦坦,从力量的角度来看佛门的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实际上就是不进入到孚乃利用禴的结果,自然就可以抱朴守一,少私寡欲,皈依佛就是进入到真如中,皈依法是皈依法无我的輹循环,皈依僧是时见曰会,第六层次在火山旅-艮为山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换,才能“阴功高垒恩山重,救活千千万万人。”

六十五谈的是第六层次的五,五是告公用圭中的天位的大,主题却是能够牵动天位的大的坎,“一念才生动百魔”指的就是天位的坎,因为可以引发动悔有悔,重关可以说是修行中最艰苦的阶段,直教大死一回,《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文中出现了52大,7死,128一,12回,将大死一回揉入文中,大死一回是雷水解中的事情,“西江吸尽无涓滴,便解人前不识羞。”西江吸尽无涓滴时,就完成了或承其羞,易经藉着致寇至将雷水解与水天需关联在一起,也就是藉着水中行完成人位的艮的入于幽谷,再完成时归,也就是完成婴儿姹女的相会、育阳和得一,就可以完成雷水解,易经又藉着得金矢将雷水解与火雷噬盍关联在一起,火雷噬盍的任务在完成真水的回天,比丘救子六十五难说明了用冥的内容,在用冥中完成“西江吸尽无涓滴”,口、月和商兑都完成了反归于娣和时见曰会,大死一回发生在水山蹇中,和兑中的震为雷被用作来反,所以这个时候的死是大死,有别于不节若则嗟若中的小死,大死实际上是困于鹅笼,必须遣阴神藏起鹅笼,避免山地剥,最后再完成回归,这一切都在深沉睡眠中,侵扰了深沉睡眠,修持最苦奈他何主要是因为力量发展到了苦节的程度,在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换之后,就一夜好睡,清净无扰了。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修到无尘垢的程度,《诗经·小雅·无将大车》的“无将大车,祇自尘兮。”说明了天雷无妄中的祗诲来自于泥尘土的过程,因为必须在水天需中发展到了“回观水底婴儿俏”的程度,才能与火中正含娇的姹女“儿女相逢两意和”,一起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并且十月情浓产一男,产一男就是得一,经过了育阳和得一就“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大罗天是最高最广之天,乃三清天之统称。“大罗生玄元始三气,化为三清天: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清微天是归藏之地,《尚书》‘微’作‘尾’字,意为遁尾所达之地,这是得一时才能达到的天,一元复始,所以谓之始气所成;禹余天是大禹治水将人位的坎中的成员都任势回天所成者,也就是雷水解所成的天雷无妄之天,这是将火泽睽所形成的元气运送还天,所以谓之元气所成,大赤天是臲卼之地,“彼月而微,此日而微”的产物,也就是在火风鼎的日和车循环的月的运作的结果,这是泽雷随-水雷屯的天位,所以谓之玄气所成,大罗天中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

射阳居士藉着“若要好,大做小”传授了回天秘法,悟空成为假唐僧,三就失去了主动性,夤中的三和甲陷于被动,才能被拯其随和列其夤,继而变成了由豫中的由和三星在天所形成的豫,而唐僧成为假行者,臊泥贴脸指的是需于泥,唐僧不具备割的能力,就没有九,就不可能进入到山地剥,臊泥贴脸成为形式,天地否的大往小来是描述由豫的成型,天位的大的往指的是告公用圭位,井收时小来指的是来连,车循环中的舟和车以来连的方式来到天位,三和子进入到了天位的震中之后,就三星在天了,人位上就没有了车循环。

国丈初见唐僧时道:“呵!呵!呵!你这和尚满口胡柴!寂灭门中,须云认性,你不知那性从何而灭!枯坐参禅,尽是些盲修瞎炼。俗语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熬煎,反成祸。山火贲在白马翰如时是“烦恼染污门”,因为车循环中有烦恼,能够扰乱身心,引生诸苦,而且车循环中有山地剥,可以造成染污,染污指的是九和亏的心法,而产生性空,而在贲如皤如时是“清净寂灭门”,可以进入到天位的艮的真如中,所以称为清净,这个时候已经脱离了天位的大,离开了有言和用说桎楛,所以谓之离言说,这个时候可以见到直接的佛性,佛性就是摩尼宝珠,白的力量进入到了天位的艮中,“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其间完成了过涉灭顶,在天位的艮中寂然不动,所以称为寂灭,认性的认除了有辨认真邪的意思,射阳居士特别藉着小子城国王“贪欢爱美,弄出病来,怎么屈伤这许多小儿性命”来说明什么是邪。“邪主无知失正真”是脱离了直的力量重新进入到具有山地剥的告公用圭而成为邪主,由于车循环所建立的爱欲都是藉着人位的震用作来反,没有经过育阳的过程,所以“贪欢不省暗伤身”,甚至“因求永寿戕童命“,而破坏了告公用圭的顶天功德,告公用圭成为驻守人位的根本力量,意味着没有超越我执,而“为解天灾杀小民”则是因为不明白天灾的意义,天灾是无妄,也就是无亡和无女,才能唯用震为雷,以至于告公用圭的力量被用作山地剥的杀,除此之外,认还有认亲的意义,亲指的是火雷噬盍,在此之前必须完成雷水解的认,也就是完成或承其羞,保全天位的大和震为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