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谈的是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兼具有无,并不会定于一尊,面对当前的难关,必须“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行者、沙僧和八戒在进入陷空山无底洞之前“着八戒先下山凹里打听打听,看那条路好走,端的可有洞府,再看是那里开门,俱细细打探”,细有“校之以计而索其情”的性质,目的是用间时“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索其情是用间之道的第一步,索知之后才能采取大君之宜,才会进入到告公用圭,“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来反是出离难关的关键之地,必须在来反前完成索知,圣人不以人位的大为追求的目标,而是藉着人位的大完成冥豫成,而建立天雷无妄的大,姹女求阳三难中谈有无、大小、难易、多少,都因为圣智用间而全部反归于天,进入到天地否,所以终无难矣,必须先解决人位的艮中的难,才能进入到唯用震为雷,才能有祗,化无底为以祉元吉,关键在于帝乙归妹,天位的坎的稽疑成为关键中的关键。
底谈的是果,道德经中的6个果都在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矜出现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山地剥,处于火水未济中,哀矜勿喜是因为力量已经被剥除了,无法进入到有喜中,为了天雷无妄中的果就不能矜;方被解释为渡之以筏,五则被解释为渡之以舟,方是雷山小过的弗过防之,也就是雷山小过-火山旅被用作利用侵伐的工具,火山旅就发展成为山地剥,为了天雷无妄中的果就不能伐;骄是在火山旅中乘马坐轿就进入到了泽地萃的车循环中,如果不能过山,就意味着无法完成视生处高,为了天雷无妄中的果就不能骄;不得已指的是“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恬淡指的是藉着劳谦将用兵发展到咸其辅颊舌的高度,意味着进入到天雷无妄,就达到了孙子兵法中的:“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的境界,为了天雷无妄中的果才不得已恬淡用兵;强指的是“以水佐攻者强”,但是水可以造成绝地,却无法夺门而出,反归天位,就障碍了圣人境界,为了天雷无妄中的果就不能强,所以必须知道只有“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也就是以或承其羞的告公用圭保全天位的大,才有善果。
洞指的是雷山小过-火山旅中的洞,洞是可以发展成为天火同人的同人之地,也是用间之地,用间是神纪,用间是神在告公用圭的无将大车中用行师,可以完成炼神还虚,同时用间也是君宝,告公用圭可以用作山地剥,“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最成功的立木就是用间得来的天雷无妄,厚的古字是垕,没有比用间所得来的姤其角更高的有赏,没有比用生间更隐秘的事;只有圣智才能用间,只有仁义才能使间,所以文中两度出现,三藏说:“不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而镇海禅林寺众僧则说:“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直中直是雷火丰,仁不仁则是雷山小过-火山旅,关键在震为雷,震为雷在用作来反时最能展现仁不仁,时归是仁,山地剥是不仁,所以雷火丰不是重点,震为雷的方向才是重中之重,
微是善的意思,只有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最实惠,上可以育阳和得一,下可以咸临,再进入天雷无妄的履道坦坦的妙中,洞中之秘是天道最奥秘的玄机,所以洞中识密是洞鉴。
遭发生在告公用圭中,曹指的是治狱的两曹,天位的大以东的身份分曹并进,形成了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利用狱的力量为之分散,遭遇了丝萝和玉锁,丝萝指的是风月效果,丝是菟丝,菟丝代表着系遁-好遁所形成的泽山咸中育阳,指的是輹循环,女萝代表着告公用圭所造成的网,指的是车循环,菟丝和女萝相互蔓生缠绕,象征輹循环中有车循环,彼此相依,而玉锁指的是大闭锁,金和玉都涌入人位的艮中,形成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的局面,意味着告公用圭走向了山地剥,产生了大闭锁,如同关在鹰隼的笼中,所以谓之樊笼,当托塔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将金鼻白毛老鼠精捉拿回天之后,进入到了天地否中,才“割断丝萝干金海,打开玉锁出樊笼”。
困是困在告公用圭中,或是困于葛藟,或是于臲卼,前者是动悔,后者是有悔,葛藟是天水讼-山泽损中的告公用圭,于臲卼是告公用圭发展到了山地剥,没有天位的离,也没有人位的离,所以在危中,必须按照射阳居士所传授的心法脱离困境:八戒问路,叫声妖怪,被打肿了头,行者道:“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这里的天下是天雷无妄的天下,在輹循环中车循环也具有一席之地,但是只有“温柔的”雷泽归妹可以去和得,就可以进入到车循环,也可以大有得,“凡木曲者可直,直者可曲曰柔”,也就是只有雷泽归妹的复合力量可以作为輹循环的力量之源,刚强指的是山泽损,在山泽损所形成的斥泽之军中只能藉着和兑用作来反来以多问于寡,造成了难,这一句话传授的是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孙子兵法火攻篇的精华:“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解释了“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的问题所在,水中行的攻坚能力虽强,却因为显出来绝地而缺乏夺门而出的能力,无法经由回天之门反归于天,功是嘉遁之坎,没有天位的坎的嘉遁之力的辅助就无法胜,因为处于绝地时就无法改变处境,就渎了。
弱指的是栋桡,也就是天风姤中的告公用圭,强则是是以水佐攻的效果,栋桡具有顶天功德,所以虽然弱却可以胜过车循环,而柔之胜刚是火风鼎的柔克胜过车循环的刚克,因为火风鼎可以在完成见之后直接进入到胜中,而车循环则之后陷于绝地,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中的天下指的是天雷无妄,弱之胜强,柔之胜刚都不是天雷无妄的内容,无法经由这两条路径进入天雷无妄,栋桡虽然具有顶天功德,却还没有摆脱人位的兑的整体性,不能拆分就进不到天雷无妄,所以不到第七层次见不到天雷无妄。
能够藉着或承其羞完成姤其角,才能称为社稷主;能够藉着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将人位的艮中的凶提升到天位的艮中,才能称为天下王。在来反时在处山之军中建立了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之后,避免了既忧之,天位的大的反行入口就成为正言,才有真正的甘临和咸临。
六十九谈的是第六层次的九,射阳居士藉着有和无谈九,在姹女求阳三难中有178个有和62个无,有和无是道德经的主题之一,第六层次的有无指的是第八十章中的輹循环中的有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开卷语中的小国寡民很容易让人误为是小所建立的国,但是小不能立国,开国承家是用行师的结果,也就是车循环发展到了归而逋时的成果,寡民则是“以多问于寡”的时候,也就是第六层次的时候,而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则更进一步地标示所处的时空,结是结网,结绳是在交的力量中系用徽纆,而绳是绳直,木受绳则直,指的是人位的震因为系遁的效果而进入到直的力量中,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回复到“上古结绳而治”的方式中,古是十朋之龟在凵中,上古则是咸其辅颊舌,于是就在輹循环中运用结和绳,道德经第八十章已经到了做结论的时候,已经不可能再回到王假有庙时代的心法中,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圣人时代,小国寡民只是輹循环中的车循环所建立的国,邻国则是天雷无妄的大国,两国相望,进到了鸡犬之声相闻的程度,却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因为天雷无妄的大国中没有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发生在在天地否的时候,什伯之器都反归于天,所以有而不用,什伯之器是十朋之龟和王用享于帝;而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远徙是士走到了水山蹇中,就进入到了处山之军中,开始了视生处高,不但没有了山地剥的死,而且不必再天水讼-山泽损中不断地远徙。
輹循环中虽有舟舆,却都进入到了天位,没有乘其墉了,所以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陈列甲兵是艮为山发展到山地剥时的事情,列其夤之后甲成为由,进入到了由豫,就没有了山地剥。
甘其食是在火天大有-山天大畜中以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甘临,美其服是以或承其羞成人之美,以至于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因为免于山地剥,安其居的安不是安节,而是渝安贞,指的是“冥豫成,有渝”之后的天泽履中的人位的兑,乐其俗是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之后,经过了育阳和得一所建立的天雷无妄。
文中两度谈及闭,闭是闭户,文中还有5功和13名,带入了陆游的《闭户》,以闭户代替大闭锁:“箪瓢虚道不堪忧,闭户方从造物游。安乐本因无事得,功名常忌有心求。洗除仇怨忘蛮触,收歛光芒静斗牛。儿报床头春瓮熟,人间万事转悠悠。”闭户是不再以孚乃利用禴中的约纳户牖为目标,而且已经没有山地剥了,所以没有既忧之的烦恼,可以安逸地自然运作,因为无事而安乐,不过,不是不谈功名,事实上第六层次是功成名就之际,只是不再有心求。没有火风鼎就没有我仇,也就没有蛮横的行独复,所以水天需的光芒和雷火丰的日中见斗都被牵复到天位。婴儿姹女相会和得一之后,就在天泽履-天雷无妄中履道坦坦,其实闭户是结束迷复所造成的“至于十年不克征”,这是一场跨越了整个第六层次的火病的闭幕式,这是一段超越人我执和法我执的漫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