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三十一章是进一步地说明“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根源在用兵,兵是人位的离将震为雷向上推送,成为来反的釜斤,如果震为雷完成了三星在天就成为天下神器,而用于来反时就成为不祥之器,成为山地剥的利器,而无法发展到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高度,完成了火山旅-山地剥之后,不祥之器变成了物,物是勿用之牛,陷在凵中,久暴师之后就产生了十朋之龟,因为久经车循环而膨胀的十朋之龟与震为雷在一起就成为恶,震为雷就由不祥之器升级成为恶,有道者是士,士不愿意旅于处,“见恶人”时就必须回到天位的坎中完成见,才可以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成为仁者,所以论语里仁篇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火风鼎所造成的恶食和车循环所造成的恶衣是道的一环,目的是是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成为仁者,所以论语里仁篇的结论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好人是在火风鼎之后就成为仁者,恶人是在车循环之后成为仁者,成为仁者才能避免不道早已。
君子是复在是孚乃利用禴中的身份,地雷复一分为三在天位的震中是君,在人位的坎中是子,显出来三才阵势,居是居于人位的坎中,在人位的坎中时就会用拯马壮,进入到师左次,而以贝拿人,所以君子居则贵左,用兵者是将,将是三,三是王的一和震为雷的二之和,实际上是王在将震为雷用在车循环,反复进入到口中,所以用兵则贵右,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时已经从来反时完成时归进入到天位的艮中,也就是完成了天山遁。
兵者出现在车循环中,震为雷成为来反的斧钺,可以造成山地剥,以至于无法完成冥豫成,进入到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高度,所以兵者乃不祥之器,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在火山旅中的遇和在艮为山中的雨都是加持,更强调在水风井-火风鼎中的尊贵身份,兵者并不是君子之器,只有在有愠的时候不得已而用之,愠是恚,指的是告公用圭,告公用圭时才会用兵,不得已而用之的时候必须以恬淡为上,淡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恬是咸其辅颊舌,恬淡是以完成时归、育阳和得一为目的。
胜是把舟、火和震为雷都运送到天位,美者甘也,美同善,美是或承其羞的结果,保全了羊,美与丑相对,获匪其丑造成了丧羊于易,就不美了,胜而不美是孚乃利用禴时的四时之见所致,虽然完成了胜,但是不能避免获匪其丑,就胜而不美了,如果以之为美,就是乐杀人,杀人指的是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被用在来反造成了山地剥,乐是乐天,意味着完成了见,虽然完成了见,却在有疾的心法之下反行,进入到车循环,就会造成山地剥,所以谓之乐杀人,
也就是《周易 系辞上》所谓的:“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居而安者以水雷屯畏言有序的最高境界,有言拆分而行,从一发展到十,有序进行,乐而玩者指的是山地剥造成了两个自我意识的混沌成×,合而为爻,水雷屯是小乘的理想,天雷无妄是大乘的理想,两者具有本质上的差异,所以乐杀人者无法得志于天雷无妄的天下。
吉事是师左次完成了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师左次的时候师出以律,按照规律完成出自穴,就完成了见,所以否臧凶,否是天地否,臧是归藏于天位的艮,对于人位的艮而言是凶,但是最终却完成了归藏,所以吉事尚左;凶事指的是无妄之灾,造成了得失,行人之得的时候完成了时归,邑人之失的时候完成了天山遁,就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所以凶事尚右。
偏将军指的是三,能够完成“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翩翩是在车循环中完成了贵,两只羽手拿走了人就只剩下了尸和四足,不富以其邻是没有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所形成的富,人位的震被用在车循环,人位的艮中的一和口都被山地剥剥除,只剩下子和士在子克家,所以不富了,不富和不戒的目的是为了进入到以孚中,以孚是泽雷随的有孚在道以明,在“过其祖,遇其妣”的过程中,也就是从泽风大过发展到火山旅的过程中“及其臣,不及其君”,所以一个成为匕,一个成为人,偏将军在车循环中完成的是四时之见,只能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过程中有十朋之龟,所以偏将军印上是龟,而上将军指的是能够完成或承其羞和视生处高的火山旅中的天位的坎,天位的坎能够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进入到泽山咸的居所,并且可以进入到天位的艮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中,所以上将军居右。
言指的是有言,有言会造成丧牛于易和丧羊于易,所以以丧礼处之。众指的是火地晋的众允,“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告公用圭的力量集中在人位的艮中,就完成了杀人,杀人的震为雷和两个自我意识都一起陷在凵中,意味着完成了中行,这个时候就必须藉着或歌或泣,或鼓或罢的力量来完成吾与尔靡之,战胜的时候是进入到人位的震中,就必须完成祭祀,将人位的坎中的成员延引到天位,让天利用享祀,而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终不可得志于天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