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为九穷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右主因。
因是天位的大反行入口,天位的大的反行是行火的结果,行火必有因,天风姤就进入到了山风蛊中,意味着告公用圭展开了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是在火风鼎,后是在车循环,这就是九穷之治,从一发展到十,九的时候在来反中,告公用圭用在山地剥,造成了匪躬,由于还在入于穴中,所以谓之穷,车循环时天位的大就在衣中,所以甲骨文中因是大在衣中,十朋之龟出现的时候就完成了九穷之治,这个时候就“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天位也看不到,人位也看不到,因是孚乃利用禴的开端;君是地雷复在远复之后发展到了迷复时才有的身份,城复于隍的时候君已经具有了白帝的力量,可以完成引兑,所以成为五官之长,五官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土、司寇,司徒、司空、司寇等三司是三的职掌,五官则是君自己的职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车循环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孙子兵法所定义的斥泽之军中,斥泽之军中的奇兵是一个可以改变告公用圭的运动方式的力量,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了赏罚。
赏是告公用圭中的士完成了行有尚,这个时候的士因为成为为善者,而得到了君的赏赐,可以恒不死,不会成为九,也就不再司杀,多也不会成为代司杀者杀,不至于沦为代大匠斫,由于没有了杀,所以不至于伤害到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的两只手,于是鸣谦可以一直发展到天位的艮中;风水涣中的士是为非者,将风泽中孚中的人位的震用作用拯马壮,而启动了车循环,让丹成为斥泽之军中的主力,也就是说告公用圭被用作山地剥,就造成了网陷於害,罚多了就造成了困,就会困于金车,不断地“取女,见金夫,无攸利”,为善者在善复为妖的层次,也就是在第六层次中,士在第六层次的任务是完成从为非者转变成为为善者,也就是从获匪其丑转化成为或承其羞,就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型,每一次贬斥心猿的时候士都先进入到人位的艮中,所以来反时虽然是震为雷,可是加上了士,就成为告公用圭的力量,所以震为雷成为斧钺,为非就是破坏了心猿的高尚品质所致,所以敢为天下先的心虽然不是坏心,却因为心猿的品质改变而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君是震为雷,本身没有自己的意志,由因产生果,因如果是进入水雷屯,那么君就必须完成山地剥,与造成了两个自我意识错误了与,这是运用贝中的震为雷的力量,而不是劳谦的结果,所以不劳而获。圣人也就是炼虚合道者,已经完成了炼神还虚的过程,用的是天下神器,已经在正复为奇中,所以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可以直接完成行有尚,而且完成了天山遁,可以迳入唯用震为雷,圣人运用的是劳谦,有劳有获,故能赏之。
因之循理的时候因为或承其羞的缘故,得以育阳和得一,并且完成了循,循指的是遁,顶天的同时也完成了天山遁,没有与,所以不是因与之,理是坤为地的“君子黄中通理”,坤为地是母,母在睡眠中就完成了母政,母政完成了泽山咸的育阳和得一,所以唯用震为雷时能够长久,母的出现说明了已经没有了坎中子,子已经三星在天了,就不会造成干母之蛊,说明了已经无我了,于是母在其来复后面龙战于野地生发力量,支撑地雷复的力量扶摇直上,母政不在乎其血玄黄的中行,而更在乎天理的通达,这就是“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孙子在《虚实篇》、《火攻篇》和《用间篇》谈因,说明了孙子对于因的重视程度,指出:“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取胜是进入到天雷无妄中,才是神的作为,行火必有因,有了因才有行火,用间则是因敌变化而取胜,有为有守,所以用间被定性为神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