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去患者,可贵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
王公大人之事是车循环中的事情,因为利见大人是在山天大畜的人位的田中,这个时候是“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的时候,山泽损是车循环的力量之源,甚至可以称为车循环之母,车循环中的告公用圭发展到了山地剥的程度,造成了于臲卼,于臲卼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都停摆了,没有了用火,就没有了力量,所以危,美与善同义,也就是说以或承其羞取代了获匪其丑,免去了山地剥,而得以保全了羊,这件事情发生在丹的反行入口的时候,所以谓之美名,因为有了“繟然而善谋”可以发展到三星在天的机制,这样的决是为了能够提供回天之门,完成王和圣人的换装,所以可则决之。
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
费是消耗钱财,也就是消耗山泽损中的贝,指的是进入车循环,力是嘉遁之力,嘉遁指的是天位的坎在告公用圭中完成了有嘉折首和天山遁,费力都与山地剥有关,不用费力而易成者指的是不需要进入车循环就可以完成冥豫成,这是火风鼎之后进入风泽中孚时就可以做到的,可谓半套孚乃利用禴治天下,这也是可以决之的情况,所有的亏都是告公用圭用在山地剥上的结果,火风鼎中也有亏,所以也必须用到则,鬼谷子并没有打眼;
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
用力指的是动用了嘉遁之力,犯勤苦是用到了苦节的力量,也是进入到了车循环中的告公用圭,意味着用到了山地剥,目的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也就是企图藉着火风鼎和山地剥来进入到王用享于帝,然不得已而为之者是一个大议题,道德经连续在第二十九章、第三十章和第三十一章等三章中都谈到了“不得已”,什么是不得已?不得已的已原与子同字,本义是停止,“由豫,大有得”的时候三星在天,就没有了人位上的子,不得已是不能完成三星在天,意味着不拯其随,无法严收坎中子,就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自然不可能王用享于帝,这个时候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在四时之见中完成贵,贵是归,四时之见不同于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因为经历了山地剥,所以只能达到有疾的高度,在“六见”一文中已经解说过了,四时之见虽然无法进入到天雷无妄-风雷益,不过,可归的话就则决之;
去患者,可贵则决之;
《孙子兵法九变篇》中谈到:“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这里的智者是知临时的告公用圭进入到了车循环中,就必然带有山地剥,杂于利的时候可以进入到主人有言中,杂于害的时候则可以藉着雷水解-火雷噬盍解除多次的中行所形成的患,因为已经在或承其羞中,所以可贵则决之;
从福者,可则决之。
从是天位的双星的前后相从,已经结束了用行师,完成了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也就是完成了中行,从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拯其随,在火山旅中前后相从,即将完成三星在天,福是祐、休、祥、善的意思,祐指的是火天大有的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休指的是天地否的休否,祥指的是天泽履的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善指的是雷风恒的或承其羞,前三者都是来自于天位的力量,善则是归藏于天的力量,所以祐、休、祥、的基础,既然已经完成了中行和拯其随,自然可则决之,只是这个时候的决是几危之决,不同于车循环中的机危之决。
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
必须将难为者放在句首才能明白这句话的意义,难为者实际上就是道德经中的善为士者,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和决成败都是士的任务:力量中的情与世俗观念中的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力量中的情属于用兵的一环,用情即用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士在人位的坎中“校之以计”,也就是在车循环中涣奔其机,而士在天位的坎中时则是“索其情”,索是求索,以尽情实,以便通过回天之门,情是回天之情,在第六层次谈人情就误了回天之情;“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门下足矣”,所以上下求索都是针对人位的艮中的门下食客,索其情是完成冥豫成的必要过程,而情也是缘物之情,也就是决篇首句中的“决物”,缘物之情才是决情的主题,视矍矍中的两个目属于附带决,震为雷也在人位的艮中,决情之后可以将物转化为天下神器,不但拥有育阳的成果,而且可长可久,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决情是在观其生的高度认定罪行属实,将付诸执行死刑,因为已经到了圣人的高度,所以决情用的是或承其羞的方式,而定疑是将打破“有孚发若,往得疑疾”的魔咒,定疑就是勿疑,才能够发展到冥豫成的高度,定疑的好处是可以顺势完成天山遁,就可以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
万事之基不是说决情定疑是处理一切事情的基础,事实上万事之基是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的产物,山地剥虽然是或从王事,但是却不是王在亲力亲为,王和臣都一起陷在凵中,实际上是士在或从王事,在求得时就有了基,就可以用之;
以正治乱是车循环在再三渎的时候就停止了,这个时候就必须完成观我生进退,完成了士进三退,就结束了利用宾于王,就可以归正了,以正治乱关键在于将示延引了火山旅的人位的艮中,就可以禁乱止暴,三退之后就没有了坎中子,于是就没有车循环的立足之地;
决成败,无论是车循环的败中,或是冥豫成的胜中,都必须经历决的过程,虽然形式不同,但是决的意义是一样的,士因为带动了告公用圭,所以士成为刀之后就具有杀的功能,道德经中的“常有司杀者杀”就是士,与此同时也士所引导的告公用圭也是冥豫成的根本力量,所以士是决成败者。
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先王是王假有家时期的王,王透过王假有家时期的天风姤-巽为风行事,用的是蓍龟,蓍是灵蓍,龟是十朋之龟,居于天位的巽中,所以这个时候十朋之龟具有灵龟的身份,天位的坎信守不可涉大川的信条时,经过了泽山咸的时见的灵龟就在风地观的天位的巽中观我朵颐,为嘉遁之坎所隔离,这是自决的结果,也就是在或承其羞中完成的决情定疑,在王假有庙时期用的是卜筮,卜筮是士在持卜敲打延引或是藉着双廿完成史巫纷若的任务,所以卜筮是我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