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捭阖策 权篇之二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

人位的艮中的口是鸿渐于磬的时候决定是否继续饮食衎衎的机关,这个机关是用来关闭情意的枢机,情意是孚乃利用禴中王对自己的情意,临是王的亲临,只要有口在就无法关闭孚乃利用禴,因为就会一直构成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就无法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

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

耳是山地剥的结果,天位的大陷在凵中,目是震为雷在口中,在巽为风时页首度出现,页是六和二在口的内外,加上两个廿足在频巽中所形成的步,三种力量共同一起作用,这就是心之佐助也,佐是师左次,意味着进入到用行师,目的是建立唯用震为雷,助是天位的坎在助人为乐,藉着天位的坎的嘉遁之力将至临所形成的且隔离到天位,就进入到天地否,所以佐助是完成炼神还虚的过程,这个时候正是完成闚观的时候,窥间是将入于穴和见金夫的力量在人位的艮中用间的时候通过回天之门,这是对于入于穴的力量的归藏,完成奸邪的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奸指的是反行的士时造成了干父之蛊,干母之蛊,必须藉着雷泽归妹的女让士回归本位,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邪则是因为士的离位让风火家人变成了山火贲,必须藉着地雷复将与遁走到天位的艮中,在泽山咸育阳时来誉中的与变成了豮示之牙中的牙,这个时候士已经成为善为士者,嘉遁之坎隔离了两个×,才能成为视矍矍中的两个目,这个时候才能完成天山遁,而进入到了天地否,就得一了,得一的前提是完成或承其羞,保全羊,才能得一。

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观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以五音。

所以说:“参是在火风鼎中参,三星形成了三才阵势,調是有言时拆分而行,从一发展到十,应是在风泽中孚的人位的兑中应,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与己同则应,不舆己同则反”,已经成为与就可以进入到天火同人中,而尚未君子得舆,小人剥庐就进入到来反,应也有权的意义;利道而动是为了物以群居为目的时才进入到车循环。”繁言而不乱是从有言说进入到咸其拇和咸其脢的母政中,母政开始就不再进入到泽水困的乱中;翱翔而不迷是《庄子 逍遥游》:“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所描述的境界,翱翔在天地否的天位的艮中,已经炼神还虚了,如同翱翔一般,就不再发起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就不会进入到迷复,因为已经完成了天山遁,可以唯用震为雷了;变易而不危者,变易是在孚乃利用禴中的风水涣时变易,变易时就进入车循环中,就会有危的问题,危是于臲卼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停止了,无所往了,之所以不危是因为已经在唯用震为雷中,风地观中的观我生进退必须发展到得理,得是大有得,理已经不是黄中通理的理,而是天理,也就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炼神还虚中的首要之务是去彼取此,去彼是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取此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得理不是得理不饶人,得理不饶人是地理的特性,炼神还虚的积极意义就是打破地理,回归天理。

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

不可以往者指的是天位的坎在回归本位之后抱持着不可涉大川的心法者,就不再打开机关,意味着不再饮食衎衎,也是因为唯用震为雷的缘故;不可以来者是天地否中抱朴守一的得一者,就不可以来,来是来反,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来反了,因为已经完成了天山遁,没有受的对象。

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有讳忌也。物不能通达者说明了已经处于无所往这,已经成为勿用之牛,这个时候就不再继续或从王事,因为必须等待母政的开始,母政表现在其来复上,如果这个时候再或从王事,就会造成遇毒。所以古人说:可以以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进入到口中,就会进入到火风鼎中,在火风鼎中完成方雨亏悔;口不是天位的大的成员,所以不能成为有言的一部分。”有言必须讳的是在山天大畜的日闲舆卫和利己之心,因为日闲舆卫是车循环中的内容,利己之心正是导致已事遄往-使遄有喜的车循环的根本动力,所以母政时必须无所往以静待其来复,并且安己。

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众口铄金指的是来反时人位的兑中的力量都汇集在人位的艮中,形成了金玉满堂的现象,而且天位的不速之客三人来的众人也在人位的艮中,正是可以完成乐的时候,乐是或承其羞的相关词,因为乐是雷水解-火雷噬盍的力量,起手式在雷风恒的或承其羞,众口铄金是“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因为所有的金和玉要变成物,所以莫之能守;这是因为有言说的孚乃利用禴中必须发展到曲的程度,曲是在风雷相薄的时候被来反的力量所曲折,就曲从了。

《易·系辭》:“曲成萬物而不遺。”曲发展到了冥豫成时物已经成为朴,在泽山咸中育阳,并且在得一时成为天下神器,不遗是针对口而言,已经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不但完成了贵,而且城复于隍,而不遐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