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捭阖策 忤合篇之二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贵是尊、高的意思,已经成为《谋篇》中的郑人,郑人在惟十有三祀的祭祀中,水风井-火风鼎的世中没有常贵,四时之见也有贵,只要用到则,割贝用作车循环就可以有贵,可是不是常贵,常贵是完成时归才有的境界,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天下贵”,这是则我者贵,因为在车循环中归藏了我,我和目都一起遁到天位的艮中,我升华为一,所以能够做到天山遁才能称为天下贵,五十知天命就是完成了时归,告公用圭建立了完整的天位,才是贵,才能谈天命,第五层次难胜地是贵人之地,不仅已经超越了丹在直的力量中的反行所造成的难,并且可以进入天雷无妄的胜中,鬼谷子将贵和与结合在一起,与指的是来誉时完成了主人有言,与之为主的时候虽然以王的身份用享于帝,但是毕竟是已经成为圣人的王,怎么可能不贵?圣人成为主人,才是人间的贵人;事是或从王事,师则是用行师,在孚乃利用禴时用的是获匪其丑,获匪其丑属于王的非常之道,常师是或承其羞,因为保全了天位的大和震为雷,所以可以自动回到常中,时归时才用或承其羞,常师属于圣人的心法,或从王事时的时候并没有常师,常是士回到了天位的坎中,就让告公用圭具有了顶天功德,常贵和常师都是第五层次难胜地中的成就者。

与是牙的分化字,与是来反的结果,常与是孚乃利用禴的结果,圣人无常与是因为已经在輹循环中,与已经成为豶豕之牙,山火贲的野猪牙和风火家人的家猪牙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所以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可以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中通过回天之门,而且可以在山火贲的力量中完成天山遁;无不与则是在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中,这个时候震为雷因为达到了国之母的育阳,已经成为天下神器,所以可以做到无不与,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听是天位的大和丹都在倾倒的凵中,也就是产生了十朋之龟,已经再三渎了,无所听是因为在輹循环中可以自动完成天山遁,所以自然就无所听,在第六层次的善复中都必须经由车循环发展到物的程度,以便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所以无不听。

成于事是或从王事的时候都可以发展到冥豫成的层次,而用的是车循环中的计和雷水解-火雷噬盍中的谋,在火山旅中完成和合,也就是完成了三星在天,圣人与之为主的时候是在天雷无妄-风雷益的人位的震中以王的身份用享于帝,天位的震的反行需要有一的主导,不可能没有一的参与,王的行动一般都在水雷屯中,可以现在天位的艮中有了元神,虽然可以,但是不会轻易进入到水雷屯,那就是纯粹以王的身份行动,以免走回头路,一直要到入不二门时才会任意出入三乘。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合于彼而离于此指的是老子三度提及的“去彼取此”,彼指的是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此指的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在完成火山旅的和合之前必须用到车循环,里面就有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完成了善复就有了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自动完成顶天,顺势完成了天山遁而离于此。

去彼取此之后的计谋用的是或承其羞的心法,不会再进入到多重中行所造成的患中,必然在来反时将忤推送到天位的艮中,完成了天山遁,老子所称的“正复为奇”就是利用来反时的奇兵用于顶天,已经脱离了善复为妖的第六层次,庄子在《人间世》为善复为妖作了补充,说明了善复为什么是妖:“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出自穴的时候已经经历了将和兑中的震为雷用在来反,震为雷就是心,所以心和实际上是来反时告公用圭用作山地剥,所以这个时候是在孚乃利用禴的名声中为妖为孽。

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反于是,忤于彼”指的是来反时有孚失是了,有孚失是时就会将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而在车循环中造成了惟十有三祀,这是为了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忤于此,反于彼”则发生在用间的时候,用间时五间俱起,忤于此是在因间和内间的时候,造成了惟十有三祀的局面,反于彼则是在反间,在反间时进入到死间,这个时候就无所往了,于是才进入到生间,这是为了完成善复,两者都是士的术,都有惟十有三祀。

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将用缶用在天雷无妄的天下时,必须将车循环中的告公用圭发展到天雷无妄的境界才与之为主,也就是必须完成告公用圭的转型,在“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过程中完成数,数是时归,就可以以铢称镒的败军转变成为以镒称铢的胜军;将用缶用在国中时,意味着即将进入到风雷益的王用享于帝中,从輹循环中重新折返到车循环中,也必须先完成告公用圭的转型,才从天雷无妄中转换到风雷益中;将用缶用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中时进入到风山渐,以完成观我生进退,这个时候也必须要将告公用圭在完成了来反之后完成时归,才能任意出入三乘,重新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王假有家时期,王还没有出来,只有后在天位的艮中如如不动,所以只能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将用缶用在身上是来反时的事情,告公用圭必须按照王的身材气势而量力而为,身材是高矮,材是天位的坎和天位的震所结合的告公用圭,已经在身,处于匪躬状态,气势是告公用圭已经发展到了火水未济,火泽睽的力量不断地被用在车循环,就必须决定是否时归,完成炼神还虚才与之为主;大小指的是天地否的大往小来,地天泰的小往大来,两者的差别在于用不用车循环,不用就反归于娣,咸其辅颊舌时将车循环归藏于天,就进入天地否,用到了小有言就在地天泰中,进退指的是观我生进退,观我生进退是为了得一,观我生进退是炼神还虚的过程,炼神还虚之后才能得一。

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孙子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篇始计篇就强调计定的重要性,因为用兵是国之大事,所以必先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能够明白道、天、地、将和法的内涵,才能成就,同时孙子也在第三篇谋攻篇说明了谋虑的意义,谋虑在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

用到了计谋就已经在炼神还虚中,计定是来反之后退到风山渐,而结束了车循环,谋虑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动山岳,完成远复,将力量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另外一方面谋虑出鬼神,让孚乃利用禴中的鬼神都出自穴,完成善复时就成为元神;忤合之术是炼神还虚的基础,谋虑计定则是运用忤合之术的必要条件,“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才能避免縻军和乱军,君在不可以进的时候进,在不可以退的时候退,就会造成縻军,震为雷在闚观中“闚伺间隙,寇抄相寻”,如果在观我生进退的时候不能完成三退,就会不断地“见金夫”,就会造成匪寇和车循环相继而起,而造成了乱军,所以三退是顺利完成善复的关键,如果事先没有谋虑,没有概念,就预见不到这样的局面,在忤合之术中只有疑惑,无法出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