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捭阖策 抵巇之三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

合是在火山旅中三星合,示退道人位的艮中代表着孚乃利用禴的结束,再退一步就进入到炼神还虚;离是飞鸟离之,在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水天需-水风井,离的目的是王用出征,这是因为离为火带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的本能,合是在直的力量中合,离是在交的力量中离,力量中的规则性如同造物的规章制度,具有全息性,只要力量崛起,就在天地之合离终始中,终是有终,就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成为人,始是在水风井-火风鼎中的始治,“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有戏隙,善为士者不可不察,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

察其实具有利用祭祀的性质,士在人位的坎中稽察的时候车循环就会发展到惟十有三祀的程度,士在稽察的时候造成了捭阖,按照鬼谷子自己的说法:“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料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所产生的日中见斗,这个时候已经在雷火丰的直的力量中,所以可以产生丹和生的反行,料其情是见性的时节所作的权衡度数,不到第五层次谈不上见性,见性在前,性空在后,性空已经属于第六层次的内容,三星在天才有得月,阖是性空之后通过回天之门而回归天位,捭阖之道已经属于天道的范畴,能够用上捭阖之道者就是圣人,道理很简单,因为已经没有了我执,才会从王道退到天道。

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

真人是合于天者,在天地否中抱朴守一,圣人则是天地之使,也就是进入到天雷无妄的人位的震中的使者。

天地否时人位上已经没有可抵的对象,因为已经全部归藏到了天位,而则深还在车循环中,归藏必须在雷泽归妹中的归妹愆期迟归有时中待时,性空就是时归的时机;时归时已经无所往了,不过,只是陷在凵中,所以必须完成抵巇,就可以藉着雷水解-火雷噬盍而为之谋,可以上合是在火山旅中藉着鸣谦完成三星在天,进入到天地否中,检是签,可以检下是继续在泽地萃的车循环中,而转入泽雷随-水雷屯中,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也提出类似的看法:“然物有恒姿,而思无定检。”因为炼神还虚跨越了第五层次和第六层次,时间很长,所以还可以往返,不到万法归一,没有急促性。

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炼神还虚在用间中完成,属于神纪的范畴,能够进入到因间,因间是因其乡人而用之,也就是为了进入到水雷屯而有了来反,能循指的是能够完成天山遁,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五气朝元,识神已经成为元神,所以神纪所作的事情是为天地守神。

小乘修行者往往视回小向大为背叛自己的修行,不愿意完成时归,回小向大有着不可回避的必要性,射阳居士在西游记铜台府监禁七十九难中特别提到踢阴而死的问题,因为到了六十四岁时小乘的心法已经面临匪寇的问题,如果不完成善复就无法解决盗夸的问题,行者下至幽冥地府找到地藏王菩萨为寇员外求情,寇员外才得以还阳,并且得以延寿12年,可以说如果不能回小向大就会面临不道早已的问题,虽然悟空上穷碧落下黄泉而力挽狂澜,似乎问题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不如善复所带来的吉祥和百余年,相形之下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利益更大,不但能够起死回生,并且因为“能循”而恒不死,简单地说抵巇就是回小向大,也就是让自己从自了汉摇身一变成为佛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