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
本章在诠释善复,也就是善复时的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之所以不同于孚乃利用禴中的四时之见的地方,善行、善言、善数、善捭阖、善结绳等五者是复自道的内容,再加上善为士者的善救人和善救物,共同形成了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本章将地雷复的复自道与善为士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有了要妙的成就,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圣人。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善行是天位的坎的善行,天位的坎的善行是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一旦天位的坎完成了善行,也就是完成了明用稽疑,人位上就没有了辙迹,辙迹是车循环的轨迹,车循环的轨迹主要指的是山地剥;
善言是有言发展到了善复,瑕是玉上的斑点,谪是責罚,善复时天位的大的反行入口没有任何的瑕疵或罪责,相对而言,王在包荒,用冯河,无遐遗的过程中是有瑕疵的,而车循环的中行则因为将人位的震用于获匪其丑上,造成了反目成仇,而有得敌的中行,只要经历了反目成仇的过程就必然产生“我仇有疾”的结果,于是就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所以孚乃利用禴时只能发展到四时之见,没有经历时见曰会的育阳过程,自然也没有殷见曰同的同人过程,所以孚乃利用禴只能藉着轻重来完成并和分,无法达到万法归一的境界;
善数者是数一数二者,数一是得一,数二是唯用震为雷,善数发生在天地否,就不会再有疾的心法之下反行,就没有筹策的必要,数是取女,如果取得是山火贲,那么就会“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这个时候就需要筹策,筹策是水中行中的筹划谋策,筹策不离车循环,在取女时能够转入雷泽归妹,完成了“数生称”,就是称职的善数者,就可以在雷水解-火雷噬盍时就可以一举进入到天地否,完成“称生胜”,就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中;
闭是关门,这个门是风山渐的天门,关上门就不通行了,引申为堵塞不通,闭中的才从十而来,也就是十朋之龟所造成的闭塞不通,关楗是关门的木闩,横的叫关,竖的叫楗,没有关楗就打不可开门,要打破十朋之龟所造成的闭塞需要藉着时归才能打开,也就是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进入到泽山咸中,关键不是车循环的次数,善复的程序很简单,难的是人无我和法无我,两者才是善开门的关楗,鬼谷子将“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发挥到了极致,而有《捭阖策》。
善结是在艮为山中“固其结”,而完成三星的结合,绳指的是己或乙,也就是人位的震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力量挹注到天位的震中的管道,无绳约指的是没有绳就没有乱,就没有约纳户牖,“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将己日之绳联结在一起,因为人位的艮中的口已经遁走,不能构成人位的离,就可以形成唯用震为雷的循环,三星在天成为天下神器,不再分解成为三才阵势,意味着不会再有孚乃利用禴。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为什么说圣人常善救人?因为天位的坎已经回归本位,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从人位上的非常之道中回复到天位的坎中的常道中,这个时候才能称为善,已经“大有得”了,不需要“求小得”,所以才能救人,人位的艮中的口被遁到天位的艮中躲劫避难,不会再遭受无妄之灾,并且天地否之后可以进入到天泽履-天雷无妄,在人位的震中履道坦坦,因为唯用震为雷,没有了离为火,就没有焚如死如,也没有焚如弃如,所以不会造成弃人;
当天位的坎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时候,人位上的万和物都一起进入到天地否中,所以人位上没有勿用之牛,天位上也没有弃物;
天位的坎回归本位时成为袭明,袭是穿上龙衣,恢复了天龙的身份,从人位的坎中的微明摇身一变成为袭明,善的主体是羊,也就是能够以或承其羞的方式保全羊者是善人就是袭明者。
老子首先在第二十七章中提出了袭明的概念,才又在第第三十六章中说明了孚乃利用禴中的微明,对照时就可以明白为什么“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如果将“善人者,不善人之师”解释成为善人者是不善人的老师,那么就与“不贵其师”前后不符,而且易经中的师指的是用行师,不是老师的意思,善人者指的是完成了善复而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风雷益中的人位的震中为人者,也就是成功的唯用震为雷者,能够完成袭明必然是善人者;
不善人者指的是用行师者,用行师者“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必然不是善人者,因为用行师时造成了丧羊于易,天位的大和震为雷都无法回天,就没有一个强而有力的天位,而无法建立唯用震为雷;相反的,善人者是明白善复之道者,确实是不善人的老师,可是在这里两者的关系是基础与建筑的关系,用行师的不善人者是成就善人者的必经过程,而成为入不二门者之后就可以任意出入三乘,就不必再依赖用行师,不贵其师是圣人的境界;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中的资是山泽损中的贝被用在“旅即次”,也就是进入到车循环,火风鼎发展到了火山旅时山泽损中的力量都进入到了水山蹇中,造成了金玉满堂,所以“旅即次”的同时也“怀其资,得童仆”,就会将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而造成莫之能守,这个资本来是不善人者的资产,而在或承其羞时,善人者在时归时卷藏了不善人的一切,进入到天地否时就成为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就是天雷无妄中的“不耕获,不菑畲”,天地否时迷复时的告公用圭已经改变了性质,可是还在“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中,必须做到“不耕获,不菑畲”,也就是不进入到泽雷随和山泽损,这就是“不贵其师,不爱其资”,甲骨文字形显示耕是男和十,指的是嘉遁之坎隔离了天位的田和十朋之龟,男代表泽雷随,获指的是泽雷随的随有获,山地剥之后没有了震为雷,所以天位的离就如同被捕获了一般,不耕获就是不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不耕获指的是不会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就避免了过度的车循环,不仅不以用行师为贵,而且完成了善复,结束了用行师;菑是经过了火风鼎的山泽损,已经完成了中行,即将转入风泽中孚,而此时可以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畲是连续三年经过耕种的田地,已经不肥沃了,指的是车循环所造成的三岁不兴,不菑畲指的是不进入到山泽损的车循环中,因为会造成三岁不觌,“不耕获,不菑畲”,才能在育阳和得一之后进入到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中,才利用攸往。
智是知临到了甘临时进入到了车循环,这个时候告公用圭被用作山地剥,所以造成了“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所以虽智大迷。
妙是少女,也就是少了代表人位的离的女,意味着进入到了唯用震为雷中,“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三者是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妙境的纲要心法,心地法门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心法,有了这样的心法,就可以产生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