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
上一章谈到了“朴散则为器”,本章则是进一步地说明其目的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取天下是王的心法,取中的耳是天位的大陷在倾倒的凵中,说明了在孚乃利用禴中经历了山地剥,以至于即使“朴散则为器”也无法得到天下,第五十七章指出必须“以无事取天下”,无事指的是没有或从王事,意味着没有山地剥,才能“以道莅天下”。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是企图藉着火风鼎和山地剥进入到王用享于帝,王用享于帝是有为的最高境界,老子知道不可能经由这种路径做到,所以连续三章都用到了“不得已”,什么是不得已?已是成的意思,不得已就是不能完成冥豫成,原因是山泽损时已事遄往,将可以用于天山遁的有厉用于利己,以至于无法完成冥豫成,而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无法进入到天雷无妄,就不可能王用享于帝,已原与子同字,所以不得已也可以解释为不得子,意味着“不拯其随,其心不快”,无法将坎中子退到人位的艮中就不能完成观我生进退,也就无法完成或承其羞,于是始终在孚乃利用禴中,而无法发展到三星在天,自然无法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天下中。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什么是天下神器?成形曰器,车循环之后人位的艮中出现了万物,物的时候是勿用之牛,在由豫时成为朴,经过了泽山咸的育阳之后,在冥豫成时朴就成为天雷无妄中的天下神器,不可为的为是劳谦所产生的大象之力,撝谦时士牵出来大象,而大象是由豫时才有的产物,意味着完成了三星在天,由豫是冥豫成的基础,目的是得一,不能用于王的有为,因为有为就会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就会在山地剥时消耗了天雷无妄时的天下神器,所以不可为也;
同时天下神器也不可执,执指的是执之用黄牛之革,这是天山遁的人位的坎中的心法,意味着进入到车循环,黄牛被取革了,没有了天下神器的力量,就无法完成天山遁,所以老子特别提醒后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为者败之是因为山泽损中的贝被用于车循环,贝被士持卜敲打之后就“取女”,又会“见金夫”,就进入到了“无攸利”的车循环,一直在天水讼-山泽损中循环往复。
执者失之是因为人位的坎中有了执之用黄牛之革的力量,形成了稳固的三才阵势,就会一直在车循环中,而不能完成三星在天,始终在有孚失是中,无法完成归正,天下神器就消失于无形。
第六层次之所以那么危险是因为既有积雷成丹的力量,又有告公用圭的力量,来反时造成了非常昏沉的山地剥,如果加上过度的劳谦就会让告公用圭的力量变得非常混乱,山泽损时就会造成沉重的上身效果,足以造成身心彻底的失败,这就是“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的根本原因,所以第六层次必须义无反顾地快速完成善复,否则一辈子的功德就报销了,老子不是喊喊口号而已。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圣人的无为在天地否中,天地不交,所以圣人进入到輹循环的无为时就抱朴守一,少私寡欲,抱朴守一的目的是不令“朴散则为器”,而少私寡欲就不会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无败;圣人的力量中没有坎中子,就不会出现“执之用黄牛之革”的现象,所以无执,而无执的时候就不会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自然不会进入到车循环,而没有山地剥,所以无失。
夫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
物本来是震为雷,震为雷在山地剥之后陷于凵中而成为物,于是成为勿用之牛,或行是地雷复在孚乃利用禴中成为君子而夬夬独行,夬是决,这个时候的决是王公大人在孚乃利用禴中的决,也就是或从王事;或随则是针对人位的坎中的童仆随从的拯其随和执其随,目的是结束孚乃利用禴,示进入到火山旅的人位的艮中时,子亦随之,就在“观我生进退”中,而具备了三星在天的基础。
歔是唏嘘,也就是在火风鼎之后升虚邑而完成冥升,这个时候还在四时之见中,就会进入到车循环的利于不息之贞中;吹是出气,指的是火水未济,也就是在经历了山地剥之后成为火水未济中的气,气在甲骨文中是三,也就是一和二结合在一起,成为车循环中的将,主控着车循环;
或强是在水风井发展到寒泉食时进入到告公用圭,就变强了,意味着进入到了刚克的强弗友中;或赢是有时候在从水风井发展到坎为水时人位的艮谓之盈满,赢是车循环所造成的盈满;
挫是挫折,或挫指的是来反时完成了折其右肱,隳是毁坏城墙或山头,或隳指的是对人位的艮造成了隳坏。
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赢和或挫或隳都是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所造成的结果,也都是震为雷被用在来反的结果,“朴散则为器”时自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结果,所以必须依靠常德来常保天下神器。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甚是“甘临,既忧之”所造成的马匹亡,意味着经历了山地剥的中行,去甚是避免中行;奢是和兑中的震为雷被用作来反所造成的者,意味着车循环造成了亏,去奢是避免人位的震被用作来反;泰是水中行之后人位的离将带着震为雷的天位的大推送到天位,也就是已经完成了时归,反归于娣了,去泰也是避免告公用圭被用于山地剥;无论是甚、奢,还是泰,都与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有关,就会造成不得已,所以圣人的根本心法是去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