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

第五十四章已经谈过了邦,邦是用行师时去国而师的成果,修之于邦时从直的力量转入到交的力量中,而进入到车循环中,邦是告公用圭所建立的封国,以邦观邦指的是童观,本章更进一步地将邦细分为大邦和小邦,以邦观邦是以山泽损的大邦观水山蹇中的小邦,也就是以大邦中的田相值的力量用在来反中,以邦观邦是在冬见曰遇的时候,不期而会曰遇,不期而遇是不以归妹愆期迟归有时为目的的见,所以还在孚乃利用禴的四时之见中,因为目的是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本章将以邦观邦的层次从童观提升到观我生进退,而完成善复,而可以以天下观天下,并且藉着“大者宜为下”而进入到第六十章标举的“长生久视之道”中。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邦是用行师时去国而师的成果,所以邦是诸侯封地,诸侯封地都在人位上,子在人位的坎中,男在泽雷随的人位的震,侯在水雷屯的人位的震,伯则在风雷益的人位的震,公的封地在火天大有的人位,诸侯封地都在水中行的底部,所以谓之大邦者下流,为了达到天雷无妄的天下,必须先有天下之牝和天下之交;

天下之牝指的是车循环发展到了无所往的时候形成了万物,物指的是勿用之牛,万和牛结合在一起就成为牝,坤为地的畜牝牛指的就是无所往时的万物,坤为地生发出来地雷复,就开始了善复的过程;

天下之交则在水山蹇时,告公用圭的力量全部集中在水山蹇中,在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天下之前水山蹇是唯一还在交的力量中的时候,还在车循环中,水山蹇时完成了去彼取此,才能完成善复。

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牝是母政开始的时候,母的力量将火泽睽的金和水泽节的节,乃至婴儿姹女都推送到由豫中,开始了泽山咸-天山遁-天地否,静是以或承其羞完成归根复命的过程,静可以完成天地否,天地否时就完成了胜,“丘陵为牡,溪谷为牝”,牡指的是山泽损时田相值所形成的丘陵,牝则指的是万物,万物出现时人位的艮已经成为谷,就可以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而进入到泽山咸,也就是说人位的艮发展到了牝的时候,已经无所往了,就可以在其来复的力量中而完成善复,就可以进入到天地否的胜中,所以牝恒以静胜牡。

静是归根复命的力量,这是母政的力量使然,母是坤为地,母的力量表现在地雷复,地雷复在完成了善复时就完成了胜,胜是卷藏的意思,而且在育阳之后将牝转化成为天下神器,成为唯用震为雷之本,所以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

小邦指的是人位的艮中的城邑,大邦以下小邦指的是藉着告公用圭完成了山地剥,则是割贝,则取小邦指的是割下山泽损中的贝用在来反,取是天位的大陷在凵中,意味着经历了山地剥,人位的艮中的小邦就消陨了,所以谓之取小邦;

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在水山蹇-火山旅-艮为山中的小邦中活动,告公用圭的力量都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甘临之后告公用圭的力量就进入到天地否中,大往小来中完成了取天下,所以谓之取大邦。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下以取指的是“大邦以下小邦”而“取小邦”,用的是有孚在道以明中的以的力量,以是用行师,“凡师能左右之曰以”,也就是在师左次时进入到火风鼎,而完成折其右肱,所以或下以取发生在“入于穴”时的水风井-火风鼎中,在方雨亏悔中的取;

下而取则是山泽损时以人位的兑中的而,而是告公用圭在山泽损中所形成的田相值的力量,在已事遄往-使遄有喜的时候进入到泽地萃中,就进入到车循环中,而取是来反时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所形成的取,这是或下而取。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王假有庙时期的诸侯所建立的大邦是山泽损,山泽损来自于山天大畜,山泽损是已经完成了三人行则损一人的山天大畜,山泽损的告公用圭可以用于来反,来反可以完成分,造成了两,而且是王臣蹇蹇的状态,所以山泽损在已事遄往时进入到了泽地萃的时候只能达到欲兼畜人的目标;

而水山蹇-火山旅-艮为山中的小邦则以或承其羞的方式完成天山遁-天地否,进而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圣人境界,而达到欲入事人的目标。

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无论是欲兼畜人,或是欲入事人,在皆各得其欲之后,前者在求小得之后可以进入到四时之见中,后者则可以在大有得之后完成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而完成了善复;

大者指的是完成了善复之后的“域中四大”,其中的“人亦大”指的是人位的震,这个时候的域中四大已经是天道中的大,没有车循环,没有山地剥,所以“宜为下”,“宜为下”指的是“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飞鸟的两只羽手和贝已经将贵中的人提到天位,震为雷就应该进入到人位的震中,养护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