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不恃

为而不恃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三次,内容不同,说明了为而不恃具有三阶段性,“长丽不宰”,“长而不宰”和“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三阶段各具不同的意义,“长丽不宰”中的丽是两个万前后相从,说明丽是火山旅-山地剥的结果,丽代表着离为火的三成果,离为火在“长丽不宰”中已经完成了“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日月丽乎天在天地阴阳大化中,百谷草木丽乎土在泽水困中,重明以丽乎正在告公用圭所形成的“困于葛藟”中;

“长而不宰”时已经没有丽了,意味着已经在于臲卼中,就到了“无有入无间”的时节,此时已经没有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只能静待“其来复”;“长丽不宰”,“长而不宰”中的长指的是“先张之弧”,也就是至临所产生的兑被用于车循环中,车循环已经发展到了告公用圭,全部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宰是告公用圭的力量被用于剥床以辨,造成了丧羊于易,所以宰羊时一定用宰,宰是山水蒙时在人位的坎中宰,不宰就不进入到车循环,就没有剥床以辨,因为已经到了善复的时候了,“长而不宰”时已经脱离了利己,地雷复的道路已经畅通,所以不宰是完成善复。

“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时已经功成了,功成是士已经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继而完成了冥豫成,就进入到了天地否,功成而不处时也已经完成了天山遁,自然就不再旅于处,也就是不再来反,与此同时也不会再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为而不恃就不会进入到虎变中,“其不欲见贤”就完全地脱离了孚乃利用禴,就没有了争战,所以“不尚贤”,可以“使民不争”,玄德发展到了这一步就完成了善复。

为而不恃是进入天雷无妄的圣人境界的关键,关键的关键是不再有我执,为而不恃是观我生进退时的心态,虽然还必须为,但是为的是观我生进退,只专注在进退上,观我生进退时因为已经不恃了,所以才能完成或承其羞,因为已经没有我执,所以对于孚乃利用禴中的一切有为法,已经视为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到神纪的范畴,我已经一无所有,无所依恃,我已经脱离了人位的坎,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所以在观我生进退的时候应作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