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第七十二章谈的是“故去彼取此”,观我生进退时放弃了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而选择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已经进入到了雷山小过的地界,开始了善复;
本章进入到了天之道的范畴,开始了“藉用白茅”,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至柔是至临发展到藉用白茅,也就是雷泽归妹完成迟归有时的力量,而至坚则是至临所形成的山泽损的力量,山泽损时已经完成了三人行则损一人,在转化成为山火贲是时候将臣子推送到了天位的艮中时完成了得臣无家,山火贲在白马翰如中驰骋的时候在贲其须时转入归妹以须,就进入到贲如皤如,就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型,勇于敢则杀的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转化成为勇于不敢则活的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天之道中;
于臲卼的时候进入到了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中,而以“无有入无间”,于臲卼时已经无有了,无间是无所往,无所往则固,就可以在艮为山中完成固其结,而完成三星在天,就进入到了本章的主题:天地否;
天之道背景力量是无为,知无为之有益,而可以进入到圣人的不言之教中,所以能够“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老子藉着一步一步的比较,一点一点的明白,来打通知的任督二脉,池凿月自来,不是一蹴而成地“去彼取此”,自然就远离世间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完成了善复就进入到第七层次的万法归一。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于敢是敢为天下先,勇于不敢则是不敢为天下先,敢为天下先时在泽地萃中,不敢为天下先时则在天地否中,在泽地萃时就有杀的问题,杀是告公用圭时发展到了山地剥,所以勇于敢则杀;
而在天地否中则可以恒不死,所以勇于不敢则活,活是在泽山咸的咸其辅颊舌中,“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震为雷在进入到由豫-冥豫成时经过了育阳就成为天下神器,因为已经有国之母,所以可以长久。
此两者,或利或害。
害是两只羽手持丨进行中行,中行之后丨就发展成为十朋之龟,害的原始字形中有十,
孙子兵法九变篇指出:“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利害是用兵,对象都是诸侯,不过,力量中的利害完全不同于世俗观念中的利害,利是因为不敢为天下先的时候已经“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里的圣是时风若所产生的圣,也就是火风鼎在完成四时之见之后所产生的圣,智则指的是车循环,绝圣弃智就没有了孚乃利用禴,没有了车循环和山地剥,所以民利百倍,
敢为天下先时就会陷众于害,让人位的艮中的众允陷于泽风大过中的灾祸,不过,“于臲卼”的时候就没有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而解除了车循环的反复中行所形成的患,也就是藉着雷水解-火雷噬盍完成善复,诸侯都归藏于天,而进入到天地否的胜中,所以“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所恶是告公用圭被用于车循环,在车循环中反复的山地剥产生了膨胀的十朋之龟而抑制了心,就会造成薰心,薰心是膨胀的十朋之龟所造成的结果,就会在薰心时进入到山地剥中,以至于薰心之后没有了心,自然也就有陨自天了,所以“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善复是打破恶的必要手段,才能在天地否中顺天休命;
“孰知其故?”谈的是用间,用间属于神纪的范畴,山泽损是至临说带来的告公用圭所积累的贝被用在车循环时形成了“无将大车”,“无将大车”不是将在主控,而是小在主导,所以属于神纪,只有先知知道其中的缘故;
至临不同于知临,知临是进入到人位的艮中形成甘临的告公用圭,知临是“大君之宜”,所以之后形成甘临,至临是火地晋的失得勿恤的心法之下所形成的告公用圭,可以造成山地剥,不是是大君所知晓的事情,至临造成了人位的艮中的难,让圣人也很为难,而必须“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之道是輹循环中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在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已经遁走了人位的艮,就没有了“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的争地,而避免了军争,却可以不争而建立人位的震的胜;
言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入口,有言是孚乃利用禴中的反行,在輹循环中没有了有言,却可以得到人位上的相应,一人行则得其友,“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
而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不需要山地剥的召,召是刀口,已经不需要先完成山地剥,再完成见,就可以自动回归天位;
善谋是雷水解-火雷噬盍的功德,很自然就可以完成三星在天的禅;
以上四点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不同于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之处,反过来说,后者争而不善胜,言而不善应,召而不自来,不繟然也不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是宽阔广大貌,“察察者有所不见,恢恢者何所不容。”士在人位稽察时因为在孚乃利用禴中,只能完成四时之见,而无法完成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所以谓之有所不见,以至于“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恢恢是地雷复的力量使然,在江海善下而成为百谷王的时候可以容下万物,而地雷复则将万物全部推送到由豫中,所以谓之何所不容。
天网恢恢的天网就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在天地否时所形成的天罗地网,简单地说天罗地网就是能够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而进入天地否的能力,天网恢恢的恢兼具两种意义,一种是大之也,一种是恢复原来的样子,“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地雷复在来反所造成的无所往时完成了远复,而建立了域中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完成了“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就恢复本来面目,意味着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具有天罗地网的功德;
疏而不失的疏有通的意思,善为士者完成了“何天之衢”的疏通,所以明白四达,不失指的是有孚失是,第三十八章是专门谈的与失的一章,其中的失都是火地晋发展到火水未济时所造成的失是,也就是火风鼎-车循环中的山地剥的结果,有为就会“为者败之”,而运用到车循环,有执就会“执者失之”,就会“不拯其随其心不快”,两者都是因为我执,而“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关键在于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避免了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