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四十一章具有与道经第四章一样的纲领性质,提纲挈领地引导德经和道经,德经第四十一章可以称为得道章,得道章可以进细分为三部分,前后相续十三步:第一部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是大道的内容,闻道从大道开始谈起,因为必须有了大力量,有了告公用圭的力量才能“为道”,没有告公用圭的力量就无法行道,遑论得道,所以行道要从“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开始;笑是一握为笑,笑是至临所产生的山泽损,已事遄往时只发展到使遄有喜的高度,这是笑的由来,一般大有为“下士闻道,大笑之”是负面的意义,实际上是从闻道到得道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属于“中士闻道,若存若亡。”的范畴,发生在道冲的时候,道冲是第四章的内容,道篇四大心法:“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就在这一章,第四十一章是德经的第四章,第四十一章的中士闻道也是道冲的内容,为什么老子强调四?因为“四五子,非霸王之兵”,四的古字是八和二在口中,天位的坎和天位的震是以天兵天将的身份反行入口,既可以治人,也可以事天,所以“若存若亡”,因为“我有好爵”,所以可以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的存中享受“樽酒”,因为“吾与尔靡之”,所以可以完成善复;中士闻道莫不表现出“莫若啬”的特性,道冲的宗旨是“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第三部分已经进入到了天道:“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五者是天道五大心法,属于“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范畴,天道五大心法是得道的关键,“道隐无名”时就完成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