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若昧

明道是闻道十三阶的起步,下士在孚乃利用禴中若闇昧无所见,所以意图明道。

昧是“商兑,未宁,介疾有喜。”所造成的结果,商兑是至临的力量,下士闻道就“一握为笑”,就进入到了山泽损,而进入到了已事遄往-使遄有喜的车循环,车循环就会发展到山地剥,易经藉着宁将兑为泽与水地比关联在一起,“不宁方来,终来有它”,兑为泽带着“孚于剥”的心法进入到至临,以至于造成了“有它”,因为“有它”,所以若昧。

 淮南子在《原道》中指出:“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非其所宜指的是示在无将大车中操作者震为雷和告公用圭的力量,这个时候只是水官,做着“小有言”的工作,必须以“冥豫成”为宗旨,才能被称为“玄冥师”,需于泥才有了意义,这个时候示就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只是“微明”了,也就是“小有晦”了,小归藏到了天位的坎中时将龙衣带回到天位,龙是“入于穴,不速之客三人来”发展到了“四五子”,成为告公用圭的力量,告公用圭才是龙,就进入到了泽风大过中,这个时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完成了“大往小来”就成为真龙,衣是水中行的“繻有衣袽”,泽地萃中用衣包裹住两个意识就成为卒,衣代表车循环,龙和衣都归藏于天时就“袭明”了,所以明道是神在明道,明道是从昧到微明,再从微明到袭明的三部曲。

神进入到了火山旅的人位的艮中就可以发挥禁乱止暴的功德,因为坎中子也随之退到了人位的艮中,人位的坎中没有了坎中子就没有了车循环的轮轴,所以一举就禁暴止乱了,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三昧中,三昧已经在冥中,开始了善复,已经从“正复为奇”进入到了“善复为妖”,三是车循环中的将,“归而逋”的时候是“正复为奇”,也就是在风泽中孚的正复中,这个时候车循环还没有终止,所以还没有发展到“咸其辅颊舌”的程度,众甫是随着士而来,不是搭车来的,到了“其邑人三百户”的时候就可以全归了,这个时候就是“善复为妖”了。

三昧的基本定义是“定、等持、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因为三昧时震为雷在凵中,所以心定于一处;因为“我有好爵”,所以可以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的存中,因为“吾与尔靡之”,所以可以完成善复,“等持”是因为本身不具特定的方向性;因为在利御寇的力量中,已经在归正的力量中,所以属于“正受”;因为已经经历了中行,必须才交的力量进入到直的力量中,所以必须“调直定”;此时所处的时空是神纪中,所以是“正心行处”;吾必须藉着禅定“息虑凝心”才能够完成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