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道若退

进道是从孚乃利用禴的大道“坐进此道”,此道是“万物之奥”,也就是大道经由道冲而进入到天道,要坐进此道就必须“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也就是说只要“不敢为天下先”,就可以坐进此道。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入深是进入到山泽损的重地,就会以主人自居,入浅则是进入到车循环的轻地,就会造成风山渐的散地的结果,进入到人位的艮中的神纪时不敢为天下先,才能恢复客人的身份,这个时候“吾将一其志”,才能避免散位独影意识的混乱,不敢为天下先就不会进入到人位的坎的寺中持住土,这叫作“不敢进寸”,“而退尺”则是三和坎中子从人位的坎退到人位的艮中,“其邑人三百户”才能够全归,士在人位的坎中有坎中子的力量加持,这个时候是很难退的时候,所以退尺的关键在于“不敢为天下先”,“不敢为天下先”是士将勇力用于不敢,才能完成善复。

“咸其辅颊舌”也正是得一的时候,“神得一以灵”,所以完成了善复,也就五气朝元了,元神就可以既灵且活,“不敢进寸,而退尺”可以说就等于“勇于不敢则活”,相反地如果不能做到“不敢为天下先”,就会“勇于敢则杀”,就造成了勿用,以至于“神无以灵,将恐歇。”山水蒙的困蒙是“神无以灵”的后果,就不灵了,卜卦灵验是得一者的神谶,第六层次以下者是很难达到的境界,男人极少有出口成谶的能力,因为敢为天下先的心意过强,以至于很难超越习坎,所以男人更需要坐进此道。

进道若退是“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也就是士带着用行师和告公用圭的力量从人位的坎进入到人位的艮中而完成善复,因为能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明白了“虽智大迷”的道理,就结束了“迷复”,而没有了灾眚,也没有了用行师,就不至于出现车循环的大败,因而得以称为天雷无妄的善人,由于没有了孚乃利用禴的损益亲疏,同时因为没有了干母之蛊和干父之蛊,而“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所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成就的关键就是做到了“进道若退”,如果因为贵其师,爱其资而保持着人位的坎中的子,就不能坐进此道,自然也就无法“袭明”,所以坐进此道而发展到“袭明”被老子称为“要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