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是震为雷,“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是基于“震行无眚”的特性,人位的巽中没有障碍,才能唯用震为雷,所以必须在泽水困的时候延引天位的大完成“需于泥”,“困于葛藟,于臲卼”时造成了“无所往”,震为雷就变成了物,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反归于娣”之后就成为了器,在成为了朴之后又在夬履时重返泽天夬,就造成了“朴散则为器”,于是朴成为不祥的兵器,足以让物发展到恶的程度,除了陷于凵中的震为雷之外,另外还加上十朋之龟,就“再三渎”了,这个时候就“震来虩虩,笑言哑哑”,埏埴以为器的目的是“当其无,有器之用”,而进入到唯用震为雷,这样的“有器之用”是小器。
大器则指的是完成了“柔弱胜刚强”而进入到天地否,再进入到天雷无妄,成为天下神器,“柔弱胜刚强”指的是天山遁,为了完成天山遁就必须做到“鱼不可脱于渊”,不能被用于山地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震为雷不能被用于用拯马壮而进入到车循环,没有了车循环和山地剥,才能脱离孚乃利用禴的四时之见,而完成天山遁-天地否,为了成为大器就必须“不可为”和“不可执”,不可为是没有了有为心,唯有藉着无为才能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天山遁-天地否,不可执就意味着进入到天地否中,就没有了“执其随”,执其随就会“执者失之”,带着童仆进入到“朋从尔思”中,就再度进入到“有孚失是”的孚乃利用禴中,唯有进入到天地否中,才能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撞撞往来”,自动完成天山遁,就没有任何的不祥。
在帛书版乙本(甲本缺漏)中用的不是“大器晚成”,而是“大器免成”,免是冠冕的冕的本字,冕是免日,日代表车循环,免日意味着除去了车循环,让“海底金乌”成为“天上日”,咸其辅颊舌的时候车就被束马悬车于天位的艮中,意味着已经脱离了孚乃利用禴;免古同娩,意味着泽山咸中的育阳已经有了成果,泽山咸代表兔,兔子从口中生下了一,兔中的丶回归到了天位的艮中,丶是主,坤为地的“先迷后得主”时就得一了,所以免也代表着得一。
有人看了帛书版乙本的“大器免成”,认为老子说的“大器免成”被误传为“大器晚成”两千多年,主张大器免成的本义是真正的大器无需加工,事实上从物发展到朴,再从朴发展到天下神器确实需要结果“加工”,加工是士在加工,而且是已经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士才能进行加工,成为了嘉遁之坎的士必须抱持着不可涉大川的原则,才能完成泽山咸的育阳,育阳的过程不仅时间很长,而且表现在深沉睡眠中才能育阳,因为必须得到坤为地-地雷复的持续挹注才能完成育阳;育阳之后士还必须完成分娩,也就是完成敦艮,才有敦艮之吉,在冥升到冥豫成的过程中士惟恍惟惚地在观和察地在协作,在加工。
免有免罪的意义,虽然孚乃利用禴中“有拱璧以先驷马”,但是泽风大过-风泽中孚中的归而逋,不能完成泽山咸的育阳,遑论得一,所以不能免去“履错然”所造成的罪过,履错然的时候就会陷入习坎中,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所以“不如坐进此道。”此道是古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能符合“道纪”,而能够“配天古之极”。因为古道不追求“求以得”,所以“有罪以免邪?”不仅免去了泽风大过-风泽中孚中的罪过,而且“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敢为”而进入到天雷无妄中,“故为天下贵”,所以没有救赎者,别人无法为你们免罪,只有“先迷后得主”,明白了得一的意义,自己就可以坐进此道,自己就是救赎者。
大器晚成不仅仅是“冥豫成”,而且是得一时的冥豫成,在炼神还虚九年之后就可以证得“有垢真如”,这段期间在冥豫成之后还会进入到有渝,而再度进入到夬履中,再经过了三年才能证得“无垢真如”,而进入到不二法门,这段期间已经不再进入到有渝中,直接可以唯用震为雷,这个时候的真如就等同佛性了,就是等觉位,等觉位没有速成班,如果可以速成,就不能视为等同佛性了,大器晚成是修行有成的必经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