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水师的卦辞是:“贞,丈人,吉无咎。”而彖传对地水师的卦辞的补充是:“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丈人”是在孚乃利用禴之后于“往得疑疾”时持杖而行的士,因为已经进入到了天位,在疑中,本来有孚发若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但是因为见道之后坎为水发展到了“王三锡命”时可以发展到泽水困中,当三出现的时候就在“其邑人三百户”中,而进入到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中完成全归,只要“勿疑”就可以在地风升中“冥升”到了天位艮中,所以“吉无咎”。
彖传的补充中首先强调的是正,在孚乃利用禴中会出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的问题,祸福相倚不止的原因在于没有归正,要到了“正复为奇”而完成了五气朝元之后,也就是见道了之后,而发展到了“善复为妖”时,才能从孚乃利用禴的交中归正到雷泽归妹的直中,乃至最后完全脱离了孚乃利用禴,这要归功于地水师可以从坎为水发展到泽水困,所以可以在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归正,所以“行险而顺”,这是士的“能以众正”的功德,能指的是士从“黄能”发展到了天位的坎而成为天的大能,而人位的艮中的众甫都能够在“归而逋”时归藏于天,由于此时已经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所以王可以进入到泽雷随的“有孚在道以明”,所以“可以王矣”,这是孚乃利用禴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在孚乃利用禴中只能达到水雷屯,而水雷屯只有“利建侯”的实力,要到泽雷随中才“可以王矣”。
其次,彖传的补充强调的是毒,毒指的是火雷噬盍的“遇毒”,遇毒发生在天位的大的反行所带来的生与母的力量发展到了人位的艮时相会所产生的“道冲”,实际上是父母之力受到来反的力量的冲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毒药,毒形成了厚的效果,这个时候只要“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就可以完成告公用圭的转型,而“去彼取此”,就可以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归藏于天,彖传藉着毒指出了地水师的背景力量中已经从火风鼎-火水未济-火泽睽的用火方式升华到了火山旅-火泽睽-火雷噬盍的用火方式,这是见道之后才有的用火方式,此时的火泽睽已经完成了升华,不再进入到“至临”中,就没有了车循环和山地剥,所以可以在道冲时顺利地完成时归,藉着地雷复-坤为地的力量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就达到了“同声相应”的境界,这就是“刚中而应”,告公用圭的刚在完成了中行之后能够归藏于天,而达到“同声相应”的境界,就说明了已经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所以“而民从之”,而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这都归功于火雷噬盍,水火相息,水的背后都有火的背景力量。
火雷噬盍的出现代表着具备了“胜解”的能力,可以完成天山遁-天地否,意味着地水师已经恢复成为地泽临,并且不再将“和兑”用于“师出以律”,而能够发挥“藉用白茅”的功德,所以才能“柔得中而上行”,此时人位的震已经从“利己”转入“有厉”,而成为顶天功德,而完成了老子口中的:“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执左契就是“师左次”,即将“用行师”的成员都归藏于天,也就是已经泽水困已经发展到了“于臲卼”,没有了离为火,所以“屡校灭趾”中的灭指的是离为火已经灭了,而趾中的足代表车循环,此时已经“咸其辅颊舌”了,趾中的止是士的止,士也已经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止于天位的坎中,没有了人位的坎中的障碍,而得以在坤为地-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了善复,所以“吉又何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