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是至善,至善是从至临发展到完成善复,抵达了天位的艮中时就见道了,就在至善的境界中,因为从至临而来,所以涉及到了“可道”,可道是山泽损中的大在“以奇用兵”时被用作山地剥,造成了亏,大陷于倾倒的凵中成为耳,中行之后就进入到了风泽中孚;风泽中孚本来是山泽损中的大所形成的阴德,“吾与尔靡之”的力量中有非,非是在火天大有中君的自违行,尽改韦为违,所以在火天大有中没有韦陀的存在,只有在山天大畜中才能见到韦陀,到了山天大畜的力量中时,在“日闲舆卫”中有恢复了韦,于是山天大畜便带来了见道的契机,“豮示之牙”是在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中进入到了“迟归有时”的阶段,而在泽山咸中完成了婚媾,进而于天山遁-天地否时得一而见道,见道之后就从玄同进入到了玄德,道就进入到了天位的坎中与士同在,形成了天道,在此之前只有大道,没有天道,在此之后道是道,天是天,这个道理就如同如来佛不能离开雷音寺,离开时就必须化身为大菩萨,所以只有安道时才有天道,这个时候就在“袭常”中,所以天道是“非常道”,“非常道”非常稀有,只有见道者才能做到,见道者在“正复为奇”中完成了“见小曰明,守柔曰强”,安道时就进入到了“袭常”中,这个时候就在天的常道中。
名指的是震为雷,震为雷在车循环中时是月,此时还在孚乃利用禴的有孚中,到了山天大畜时才有名的出现,必须达到了山天大畜的时候告公用圭的力量集中在人位的艮中时才能在劳谦中完成由豫,震为雷到了“无所往”时在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中进入到了“由豫”的雷中时开始了积雷,必须完成“由豫”时才完成了积雷成丹,而“冥豫成”时就丹成了,这个时候就见道了,安道时进入到了“袭常”中时就成为“非常名”,因为已经具备了“天下神器”的资格,所以是“非常名”。
“名可名”指的是“用其光”时的震为雷,在安道中,士在天位的坎中如如不动,在正常的情况之下震为雷也不会脱离天道,在“朴散则为器”的时候成为泽雷随中震为雷随着“圣人用之则为官长”而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泽雷随就发展成为水雷屯,这个时候震为雷就是所谓的名器;而在“用其光”的时候已经具有丹的震为雷成为来反的斧钺就是“震用伐鬼方”的力量,因为具有顶天功德,所以一斧就“冥豫成”,不会陷于凵中,只有在进入到无攸利的车循环时才会出现“三年有赏于大国”,这个时候才在士的行有尚中归藏于天,就完成了“可名”,事实上“可名”不常见,“可名”意味着从安道中退转到了“归妹愆期”中,所以必须重新再“迟归有时”一次。
在“袭常”中“用其光”时一与震为雷反行入口时就成为丹的反行,此时已经在安道中,也就是“道隐无名”中,“道隐无名”时震为雷成为“无名之朴”,因为“用其光”时只用到丹,没有发展到告公用圭,就不会造成山地剥,所以没有事故,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成为顶天功德,不会被用作车循环,所以可以造成“不欲”,只在静中完成时归,所以可以产生自正的效果。
名与明相通,“见小曰明,守柔曰强”时完成了五气朝元,吾就明心见性了,并且进入到了通达位,就明了,同时告公用圭就入律了,进入到了“袭常”中时就是“非常名”,山天大畜中的震为雷既可以造成风泽中孚的非,也可以超越天位的巽的限制而进入到袭常中,所以是“非常名”。
名是成事的力量,意味着名是山天大畜中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师出以律”的时候必须师出有名,必须具有明确的丹成的志心,才能入律,入律是告公用圭的归藏于天,名在其中,告公用圭入律时就达到了“见龙在田”时的“利见大人”了,名已经成为“无名之朴”,继续发展到了“冥豫成”时就得一了,也就是见道了。
《西游记》第八十四回:“难灭伽持圆大觉 法王成正体天然”中提到:“这两年陆陆续续,杀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无名和尚,只要等四个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好做圆满哩。”这两年在归妹愆期中,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都还在孚乃利用禴中,孚乃利用禴中只有月,还没有名,所以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都是无名的和尚,四个有名的和尚的出现意味着已经进入到了雷山小过中,即将在劳谦中脱离孚乃利用禴,告公用圭已经不会用于山地剥,所以震为雷不会陷于倾倒的凵中而形成月,只是压在口上,在“乐推而不厌”中就进入到了由豫而就开始积雷成丹,所以是“有名的和尚”,凑成一万就有了万,就“有厉”了,于是就可以完成天山遁-天地否。
无名时还在孚乃利用禴的一切法中,也就是还在归妹愆期中,专气致柔时就可以完成“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而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这个时候就见道了,所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时已经完成了“去彼取此”,震为雷在孚乃利用禴的车循环在成为物,但是告公用圭已经不再用于山地剥,所以震为雷只是压在口上,于是才能够在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中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所以“有名,万物之母”。
“常无”在“袭常”时的“道隐无名”中,“常无”的目的在观行中完成“袭明”,“袭明”时告公用圭只在知临-甘临中变化,就具备了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的妙中的条件;“常有”是“袭常”的“用其光”时进入到“小有言”的车循环中,虽然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却可以在劳谦时“知其白,守其黑”而脱离孚乃利用禴,不至于将雷山小过中的方发展到山地剥中,此时是在士的观行中,所以士可以“为天下式”。
“常无”是震为雷的无名,“常有”则是士的观行,两者都在告公用圭中,虽然具有不一样的名字,却同进同出,同为玄的一部分,同在玄田中,玄同时见道,玄德时安道,人位的艮中的众甫随着“常有”和“常无”所形成的告公用圭一起通过“玄牝之门”,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袭明”时就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唯用震为雷的妙中,这个时候就得道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