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典故满天飞,信手拈来,都是过去的大德者的悟道,易经中有4处出现了尾,在火水未济、水火既济、天泽履和天山遁中共有6个尾,但是最接近尾大不掉的真义的典故是天山遁初六的遁尾,尾大不掉是预示一个未来的变化之道,天山遁是夜间的离化过程,尾大不掉预示了天山遁到了白天时的发展。
尾是人长了一个毛尾巴,这个时候刚刚结束了坤地行师,天位的日和天位的一易经从人位的震中崛起,这个毛尾巴正站在起跑线上,发展到了最后就成为掉字的手部,毛是两个手相叠,两者都是天位的离所产生的坎,任务是扶持天位的一到天位的坎中上任,最后再纵身一跃,一步登天,就成为丮中的两只手,天位的一并没有参与其事,因为意识别有重任,必须在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之下入主人位。
大指的是人位的大,不是尾巴大,而是天位的日进入到了人位的震之后,人位就有了大,大不断地向人位的坎和艮扩张,逐渐居无定所,不加上天位的一就成为示,示是神,尾大不掉就变成了尾大神掉,尾大是人位的大的事情,不则是天位的大的事情,不字是帝的变体,指的是天位的大,当天位的大进入到了人位就成为人位的大的坐骑,人位的大就可以乘马班如了。
尾大不掉最关键的一个字是掉字,掉字指的是水天需-天水讼,卜是天位的一入主天位的坎,日是天位的日,十则是人位的坎,旁边有天位的离产生的两个手相随相助。
为什么尾大不掉从人位的震开展?关键在于天位的日,天位的日和天位的一从人位的震中崛起之后,进入到了坎中,就变成了子,奠定了天水讼的基础,实际上尾大不掉在提醒天山遁开启了天水讼的大门,天水讼发展到了最后,经由风泽中孚-水天需进入到山天大畜的境界,尾大不掉的最终发展是山天大畜。
遁是以坎驭目,天山遁是离化过程的时空,这个时候不会有贝,遁字上面的是缠绕之坎,中间的是工作之坎,两个坎各有使命地包围目,目代表臣子,而尾是遁的基础,天位的日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人位的坎就获得了子克家的额外力量,所以可以产生革的效果,遁尾是人位的坎驭目的方法,嘉遁则是天位的坎驭目的方法,尾和嘉这两个字是天山遁的灵魂。
尾字把水火既济、天山遁、火水未济、天泽履连贯在一起,彼此都有交尾,交是一只向上的箭,指的是人位的离,人位的离创造出来尾的状态,人位的离是真正的创造者,交尾没有任何性方面的意义,多少人世间的智慧都在补充、扩张易经中的传承,明白的人越多,天道就会越光明。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