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之复 以修身也

“不远之复,以修身也。”是象传对地雷复初九:“不复远,无只悔,元吉。”所作的补充,“元吉”的存在说明了地雷复在完成了五气朝元,已经有了元神,发展到了“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高度,再进入到“夬履”中,也就是说“不远之复以修身也”是“见群龙无首吉”中的内容,“不远复”的原因是为了避免“迷复”,才能进入到人位的震中,唯有在仁中才能称为修身,

修身才是地雷复的根本大计,事实上一直到天雷无妄的天下都在修身的范畴,道德经在谈身的时候谈到了“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贵贱还在孚乃利用禴中,甚至还没有进入到修身的范畴,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寄身,不可久也;爱欲也还在孚乃利用禴中,爱代表水风井-火风鼎,欲代表车循环,所以也只能够托身,同样也不可久也,只要还在孚乃利用禴中,就有“宠辱若惊”的问题,而无法进入到人位的震中,就无法完成修身,所以修身必须进入到“见群龙无首吉”中,这是见道起修的原因,在认识到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时才能谈修行。

孚乃利用禴中的风水涣、坎为水、山水蒙都无法致诘,必须混而为一成为泽水困,才能完成全归,才能致诘,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中,这个时候人位上已经没有车循环和山地剥,所以自然也没有罪咎,所以可以成为天下贵,就可以真正地寄身于天下和托身于天下,发展到了这一步才算是完成了修身。

“无只悔”的只是隻,隻是士的一只手抓住了隹,说明已经完成了“食旧德”,“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所产生的隹已经完成了任务,就“田获三狐”了,所以只的意思是获,能够将告公用圭的力量归藏于天,同时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才算是完全的“随有获”,而“随有获”时才能进入到泽雷随中,才有了修身的成就,这是因为“食旧德”之后就可以完成胜解,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所以才能够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地雷复必须发展到天地否的休否,才能进入到人位的震的仁中,这就是“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而且要发展到“其邑人三百户”时,完成了全归,告公用圭在“袭明”之后就只在知临和甘临中,就自动完成天山遁-天地否,这个时候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的为了震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