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孙子兵法

  • 九变

    九变的九是厷和手结合而成的君王之肱,其中有用六和三星的成员,希腊神话有新老谬思之别,三位老谬思比宙斯还要古老,这一只君王之肱具有丑的力量,可以将凵和凵中的二化为齑粉,九变是升虚邑之后发生在人位的艮中的变化,变是一只手持着卜敲打两个系和言,言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入口,两个系中的一个是火凤鼎中的用行师,另外一个是在车循环中的用行师,合起来是孚乃利用禴,这就是乾玄用九,乃见天则,“闲有家,志未变也”,所以变指的是从王假有家时期进入到了王假有庙时期,而用六必须违背不涉大川的誓言,所以变也有违背誓言的意义,天位的大的反行必然造成“四海之内,莫不变心易虑以化顺之”,就会造成九变,所以九变具有志的改变、时期变更、誓言违背、变心易虑、化顺等多重的意义,最重要的是日昃之离的出现,用六中开始动用日和月,所以有了变易的性质,而“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中的将指的是长子帅师,将的出现标志了火凤鼎的成型,合军聚众发生在火凤鼎,九变是火凤鼎中的内容,更精确一点是山地剥的内容。

    “圮地无舍”的圮地是“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地指的是有它,不是地方,圮地是泽天夬中由山地剥所造成的有它,后汉书中的“圮剥至亲”说明了圮地是天地否,将至亲中的火泽睽、天山遁、泽雷随都一并剥除了,造成了人位的塌陷,“故宗绪中圮”,整个绝祀了,舍是“惟入于林中,几不如舍”,也就是为了进入到水雷屯所作的夺舍,泽天夬中的“闻言不信”说明了君子夬夬独行的时候不是为了进入到水雷屯,天位的隹和人位的大都剥除了,以至于连祭祀的立基点都没有了,不过,圮地具有积极的目的,剥除圮地的目的是为了“吾将进其涂”,之后要藉着火雷筮盍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

    “衢地交合”的衢地是“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指的是山天大畜中的“何天之衢”,也就是艮为山,衢地四通八达,可以藉着雷火丰-风火家人-天火同人的交来完成合,交是直的力量,这是藉着日闲完成天山遁的视、地雷复的履,山风蛊的考和雷泽归妹的祥,而合是上合于天,在衢地中,“吾将固其结”,藉着舆卫来固其结,也就是藉着十朋之龟来维持“其旋元吉”,把用行师和吉都旋到天位,人位上就没有方,这是雷泽归妹的功劳。

    “绝地无留”的绝地是天山遁中的有它,完成了肥遁之后,口被嘉遁之坎隔离开来,留是泽山咸的执其随,泽山咸从风泽中孚而来,风泽中孚的田被天位的两个星所执,绝地无留就进入到了天地否了,“事留生变,殷鉴不远”,有了执其随,就会继续发展到进入到九变中,“不留不处,三事就绪”,到了不留不处的时候,就结束了“惟十有三祀”的用六,就可以进入到有疾-有喜中,所以绝地具有大功告成的意义。

    “围地则谋”的围地是“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易·系辞》:“范围天地而不过。”开天辟地之后没有雷山小过和泽风大过的时空只有泽山咸,围指的是“执其随”,也就是“日闲舆卫”所形成的包围,《诗·商颂·长发》中的“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说明了泽山咸的意义,上帝是天,已经完成了远复之后回到人位的震中是祗,释迦牟尼佛在“祗园”中讲经说法,就是“祗诲”,这个时候处于泽雷随的境界,“不远复,无祗诲”,一定要将地雷复的力量发展到天位的艮,进入到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中开始用六,才能有祗诲,“由入者隘”是进入到车循环中,这是“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的现象,人位上已经有了皿,意味着已经到了王用享于帝的阶段了,不过,有时候又会油然而生,再度“益之用凶事”,暂时地进入到用行师中,归者迂指的是“盱豫悔”,也就是归妹愆期迟归有时,重新回到孚乃利用禴中,十朋之龟具有时间性,到了时间就需要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以涉及到由颐-由豫,只要天位的离进行自我加持,就会让一切重演,所以“今在折木之津,犹将复由”,解围的方法就是进入到谋中,藉着得金矢转入火雷筮盍,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用六一直在潜水中,所以只追求泽雷随-水雷屯的境界。

    死地则战的死地是“无所往者”,“无所往”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利西南”,“利西南”是雷风恒,无所往是因为已经经历了“或承其羞”,获匪其丑了,进入到勿用中,这个时候就需要“取女”,于是就重新有了“其来复”,必须藉着地雷复重新带来向上推送的力量,就有攸往,因为地雷复是直中直,所以直的力量中最直的力量,地雷复相继带来了雷火丰-风火家人-天火同人的力量,三者都是直的力量,意味着可以通过回天之门进入到有疾中,所以称为“夙吉”,夙是完成肥遁的力量,同时也具有丮的功德,可以建立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机制,进而进入到火雷筮盍。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途有所不由是圮地,天地否已经完成了由的过程,全部归天了,已经没有余途;军有所不击是衢地,艮为山是交合之力处于均衡的状态,进入到了薰心中,正在深沉睡眠中;城有所不攻是绝地,天山遁是不攻之城,一攻就进入到了风山渐-水山蹇,就又进入到了用六中,就在车循环中;地有所不争是围地,泽山咸是最需要养尊处优的力量,才能慢慢地形成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力量,一争就破坏了爱神的力量;君命有所不受是死地,雷山小过具有“不及其君,遇其臣”的特性,遇其臣的时候就在火山旅中,君已经回到了天位的震中,才能建立遇的机制,臣即将在鸟焚其巢的向上推送的力量中遁到天位的艮中,所以君命有所不受,五种地利的共同特性是都具有归的性质,“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都是时乘六龙以御天者,深知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深意,所以“知用兵矣”;知地形者是建立了火凤鼎者,用六者要达到了第四层次才有能力建立火凤鼎,如果“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意味着不知道回天之门,那么就无法发挥地利,就“不能得地之利者矣。”这种情况下就会一直在车循环中打转;治兵不知九变之术的治是用拯马壮,治兵和治军都是车循环的内容,在车循环中“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时乘六龙以御天中的时是念用庶征中最关键的一环,合于时就是休征,就是美好的,不合于时就是咎征,就罹于咎了,时的真正意义在通过正门回天,否则就落入习坎中,在旁门中咎征,只有圣人才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这件事情搞得行者求告无门,会一棒打死六耳猕猴,这件事情当着如来的面进行,说明了是在有知有识的情况下为之,而且必须是在如来的智慧和慈悲之中,才能做到,一方面说明了消灭习坎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说明了王自己打不死六耳猕猴,只有在如来出现的特殊场合中才有可能,难辨猕猴四十六难是最重要的机会,后面的用六就没有了那么大的执着和火气,金刚道是反车循环之境,必然不可以有习坎。

  • 势之三

    “激水之疾”是泽地萃中在天水讼-山泽损中上下奔腾的水,关键在白贲和贲如皤如中的白,这个时候的疾是“损其疾,使遄有喜”的疾,可以将人位的艮中石发展到西的程度,并且推送到天位的艮中,石悬浮在水上,“辞浮漂而不归”,没有回归到回天之门中,所以谓之漂石,这是势的效果;“鸷鸟之疾”的鸷鸟指的是风火家人-天火同人的人位的离,在艮为山-火山旅的时候完成了“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鸷鸟再将人位的力量全部集中在人位的艮中,准备在完成了天山遁之后在无妄之疾的心法之下重新有喜,虽然可以穿越回天之门,却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毁折,毁折是“习坎,入于坎窞”的结果,意味着经历了水泽节的不节若则嗟若,在车循环中发展到了臼的程度,这里说明了西和臼是不同的车循环的结果,一个是有孚挛如的控制结果,西是十朋之龟在凵中,取代了二,这是有意识的控制结果,一个是习坎的结果,都没有办法通过回天之门,也就无法进入到有疾-有喜中。

    “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险是在山水蒙中,已经发展到了坎有险的程度了,从朋从尔思来看则已经是在思中,思是车循环发展到了容的程度,已经是“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意识和力量都所剩无几了,这就是《礼记 乐记》所谓的:“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飞鸟所遗之音已经在车循环中出现了飞鸟以凶的情况了,所以善战者必须始终抱持着“苟有险,余必下推车”的原则,其节短指的是水泽节不发展到苦节的程度,所以谓之短,小有言就不至于从红发展到紫的程度。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彍同彉,也就是将黄离用在贲其须上,黄离已经发展到了十朋之龟,所以事实上是将十朋之龟运用在页上,这是有孚挛如的心法,目标在躬上,不是拉弓射箭的事情,节则是有孚发若的事情,已经往得疑疾了,已经可以有疾了,又去涣奔其机了,也不是扣拉扳机的意思。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纷纷是史巫纷若的纷,

    乱指的是萃如嗟如,乙是一只输送力量的管子,将人位的震的力量源源不断地提供给日昃之离,所以可以不断地鼓缶而歌或大耋之嗟,日昃之离反行入口是治,再三反行就乱了,渎了,所以谓之乱生于治;怯中的去指的是血去惕出,形成了车循环,而车循环的力量之源来自于地涌金莲,天位的甫反行到了人位的兑中,就有了金莲,金莲的力量被用作利用刑人用说桎楛,所以谓之怯生于勇;弱是威用六极之末,指的是火凤鼎,强是火泽睽,在车循环中强被用作已日,于是重新进入到或歌或泣的火凤鼎中,所以谓之弱生于强,

    数是中行之后的取女,取女时人位的离完成三星在天银河回,全部的成员都要归天,人位上只留下胜,所以可以治乱,吃饺子为什么不数数?因为吃饺子是阖家团圆的时刻,包括了所有的家仙们,必然有家仙们的加持,吃起来特别香,所以好吃不过饺子,数数是赶人家回天,势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的分合,这样的运动可以形成勇怯,形是“鸿渐于磬,饮食衎衎”的力量,就可以建立火凤鼎的弱,也可以建立车循环的强,数是“乂用三德”中的正直,形是“乂用三德”中的柔克和刚克,势是五,这是“建用皇极”的力量,并没有脱离《洪范九畴》的范畴,只是换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求之于势是有效地运用地涌金莲的力量,不责于人,因为责于人就会拂袖而去,而去是已事遄往,拂袖是进入到泽地萃的衣中,一去就进入到了旁门,这个时候很关键,能够择人而任势就胜了,此时善战者已经成为任势者,行者之所以在九九八十一难之后成为战斗胜佛,就是因为承担了战斗与任势两种重责大任,“其战人也”指的是任势者在追求胜,胜了就成为人,胜的过程如转木石,木指的是人位的震,木是木石之性中的心,石指的是人位的艮,石是木石之性中的生在人位的艮中所形成的效果,人位已经再三渎了,如同木石一般,如转木石就是藉着履校灭趾的协作来完成胜。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谈的是任势中的则,则是割贝,割贝是任运走人位的坎中的成员,独留人位的震,才有胜,四种割贝的理由和情况,安是人位的离被挡在入于穴的力量之下,静是再三渎的状态,天位的成员都在凵中,都定住了,所以必须取女,打破安静,取女是任势的首要之务,将贝转换为女,也是割贝;危是困于葛藟已经发展到了于臲卼的程度,危是火凤鼎的结果,危的时候已经得到了邑人的巴,而山火贲仍然“安弓为之危矢”,继续在车循环中奔驰,在躬上下功夫,动是藉势进入到车循环中,就会再度进入到危中,之前已经危如累卵了,此际就更加垂危了,所以必须割贝;方是风山渐-水山蹇的来反,具有方人的性质,止是廿足静止不动,意味着进入到十朋之龟的状态,成为有孚挛如的控制,天位的坎到了人位就会具有方和止的效果,所以必须回归天位,就可以成为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力量,所以必须割贝;圆是口和贝被困住了,在力量上困于金车,在意识上入于幽谷,这个时候正是臀困于株木,无法行的时候,所以必须割贝,以上是四大不得不任势的理由,任势者必然是识时务者,识时务者不是墙头草,懂得避风,而是能够完成归妹愆期迟归有时者,言下之意是具有从回天之门回归天位的能力,也就是能够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中任势回天者,俊杰是浚恒者,也就是终结利用恒者,能够将人位的震在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的力量中固定在本位,俊杰就是胜者,《孙子兵法》的任势观比《牧牛图》的任运观恢弘许多,任运观被局限在车循环的终结上,任势观更见圣人风采和菩萨心肠,关切的不只是力量,更积极,更细致,更光明,圣人不输禅人。

  • 势之二

    势是告公用圭的产物,也就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的共同产物,所以势不可当,童观、童蒙、童仆和童牛之牿的童、士刲羊无血的刲、困于葛藟的藟、薰心的薰、动悔有悔的动等等都是用圭的范畴,告自邑的时候天位的田就开始行动了,用圭是既是中行的力量,也是车循环的根本,乃至雷山小过-火山旅中的从,“中行,告公,从”可谓建国三宝,利用为依迁国都是用圭的功劳,势具有“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的无穷性,不过,却会再三渎,这个时候就不能告公了,天位的离即使收到了告急的信息也莫可奈何,因为天位的力量已经全部聚集在人位的兑中,所以势也有不可为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必须“取女”了,藉着人位的离让天位重新圆满,才有可能无穷,“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必须建立在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背景力量之上,才能保持无穷性,所以兵势不离火攻。

    势本身就在奇正之变中,公侯伯子男就是用圭的不同方式所形成的势,“公执桓圭,矦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公是火天大有,所执的桓圭是利用恒的结果,在不恒其德或承其羞之后进入到了雷水解,再转入火雷筮盍所建立的天泽履-天雷无妄,所以圭可以用作解;矦是利建侯,所执的信圭是完成了泽水困的有言不信和泽天夬的闻言不信之后的泽雷随-水雷屯,所以圭可以用作信与不信;伯是执殳者,“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也就是天位的坎,所执躬圭指的是井谷射鲋之后完成了遁,再将身赋予引者,也就是完成了引,所以圭可以用作引;子是拔茅茹以其汇的产物,人位的震就变成了坎中子,执谷璧指的是井谷射鲋的谷,可以发展到罔孚,裕无咎的程度,璧是车循环中的玉,具有泽水困的成分,谷就是泽水困的“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的结果,所以璧可以成为裕父之蛊,造成罔;男是泽雷随,泽雷随是朋从尔思的结果,朋从尔思则是用六的过程,男的出现赋予了用六的正义性,如果没有用六,那么力量就会保持着女性的细致,男执蒲璧的蒲指的是车循环中的甫,甫是天位的震的夯具和天位的大的舟所结合而成的字,归而逋的时候就三星在天了,在有疾和有喜的心法之下进入到了泽雷随,所以璧可以用作改变变化的轨道和力量的性质,乃至终结车循环,彻底地扭转乾坤,从去势的车循环中一跃进入到得势的胜中,正由于势本身就在奇正之变中,所以在势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乃至没有固定的神格和人格。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正合是知临,有来有回,力量中的知府就是知临后完成井谷射鲋,再完成射雉一矢亡的时候就穿过回天之门上合于天了,奇胜是至临,如同奇经八脉般别道奇行,正经八百只能回天,别道奇行才有胜出,用六是别道奇行,才能打破平凡和规律,用六是异军突起,《礼记·曲礼上》:“国君不乘奇车。”是因为已经开国承家了,已经是一国之君,就不宜再乘奇车,意味着必须进入到胜中。

    用六实际上是运用五的力量,五是皇极,五是天,王安石在谈洪范九畴的时候说道:“以奇生者成而耦,以耦生者成而奇,其成之者皆五。”运用五是运用金丹,不仅是“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同时也是“长生之妙道”,但是用在车循环就会造成麻烦,所以必须谨慎,驱动不了五是因为没有用到晋如摧如的程度,不在催激中就谈不上用六,无穷时已经在催激中,只能做个过河卒子,所以在用六出发前就仔细分辨五的不同形式,用六者岂能不理解易经、孙子兵法、乃至西游记,除了力量上的势,另外还有一种更形而上的势,那就是无所不知之谓圣所形成的势,没有误区,拥有完全的业自在,自成格局,才能“功完随作佛和仙”。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中的声字在甲骨文中是由殸(磬的古字)和咡(听的古字)组合而成,殸指的是风山渐的“鸿渐于磬,饮食衎衎”,其中的干是士的反行,反行时带动了天位的大,于是开始了孚乃利用禴,咡指的是车循环发展到了闻的程度,也就是已经完成了山地剥,在声中五于山风蛊-艮为山时反行入口,也就是方雨亏悔的雨中,五色之变是五以声的形式出现在人位,就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在车循环中循环不已,无法进入到听中,听指的是“敬用五事”中的“四曰听-听曰聪-聪作谋”,必须转变为音,飞鸟所遗之音才是立日的力量,所以泽地萃必须转变为泽雷随,在希腊神话中三相女神赫卡忒与男神使赫尔墨斯一起呆在牛栏里的时候就是从声转入音中,赫卡忒高兴的时候可以使牛羊由少变多,这是是从泽雷随发展成为水雷屯的时候,相反地,在不高兴的时候,也可以由多变少,这是从水雷屯退回到泽雷随的状态,这一段希腊神话讲的就是声音的转换。

    “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的色指的是肥遁前的身心分离,色发生在火山旅,在火山旅中完成了旅焚其次之后,再进入到鸟焚其巢的高度,就完成了肥遁,五色之变具有上合的力量,所以风地观就发展成为天地否,风地观具有利用宾于王的功德,用六之后会自动完成农用八政的宾,宾中的正具有从正门反归于天的功德,这也是五的表现,意味着处于山天大畜的有厉中,自动产生顶天功德。

    “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的味指的是“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五味之变是孚兑的开始,也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由于商兑具有帝的力量,完成了中行之后就发展成为得敌,还在携犬狩猎的状态中,尝也是甘临,甘是反行的丹,甘临在车循环中,尝还具有尚的成分,具有高尚其事不事王侯的意义,在甘临之后还要在敦复的力量之下敦请到天位的艮中,完成敦临,五味之变的来兑不具备尝的性质,所以不属于尝的范畴,尝是輹循环中的特性,在顶天功德之下天位的大的反行具有尝的性质,浅尝即止。 孙子在谈用六的时候只能提纲挈领地谈用六,用无穷来表现无穷,不若射阳居士藉着九九八十一难绵绵密密描述用六之路,都在帮助后面的用六者入胜和入圣,圣人的引人入胜是最直接的救世,胜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自我救济和升华,没有比胜更直接的救济,更高明的升华,一下子就得到了光明的力量的医治,而且一下子就进入到了半神的高度,所以西游记中反复说明能够创造胜境的火雷筮盍,后人可以循着孙子兵法中的关键字一步一步地走入圣人的意识世界,与前面的圣人会合,圣人的世界没有我,只有无数的圣人的心,如同灯塔,为后人导航。

  • 势中的埶是“鸿渐于陆”的力量入主在“壮于頄”的九中,其中带有嘉遁之坎的力,意味着具有回归于天的功德,在“妇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之后,又恢复了“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的循环中,所以无攸利,这是用六的习坎的成因,如果不能超越势鸿渐于陆的反复性,就会进一步地产生习坎,那么就无法摆脱车循环,所以孙子在兵势的结论是“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用六最大的困窘是无法明白为什么无法摆脱习坎?一旦开始王用出征,就会遭遇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的困境,如果没有一棒打死六耳猕猴的概念,就无法摆脱困境,始终在车循环中循环往复,一直在“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中,自然就谈不上开悟。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之后之所以要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有喜中目的就在避免落入习坎,在有疾的心法中一在天位的坎中如如不动,保持着不可涉大川的原则,所以可以避免再度进入到用六的习坎中,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只能达到明的程度,并没有胜,如果要胜就必须将天位的艮保持如如不动,羊不参与反行的情况之下,才有胜,两者都是在第四层次与第四层次中超越习坎的心法,到了第五层次就不能不彻底地消弭习坎的威力。

    “凡治众如治寡”的治众指的是治理不速之客三人来在入于穴之后成为的众允,治寡则是以贫的模式在车循环中治理页,都是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都有天位的坎从七变成了八,有坎如刀,用作身心分离,分是为了明,可以说分是明的必要条件,同时也都有数,数是中行中的成员,从一到十,以及百、千、万,易经中的十三个数都各有各的意义,都代表着中行成员,也就是说无论是治众或是治寡,都具有中行的宗旨,“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是中行,数是反归于天,分数的目的在进入唯用震为雷的机制。

    “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的斗是日中见斗,雷火丰是离为火的基本,有了日昃之离就会出现中行和车循环中的斗,最终完成见,形名是也中的形是火凤鼎中的饮食衎衎,名则是丹在车循环中的甘临,两者都是斗,只是一柔一刚,火凤鼎是柔克,柔克受到斗众,车循环是刚克,车循环是斗寡,“沈潜刚克;高明柔克。”都是孚乃利用禴中的用行师。

    “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是保证不速之客三人来的入主力量受敌而不败,受敌指的是风泽中孚中的“得敌”,也就是在中行的过程中“得敌”,奇是天位的大反行入口,开始了孚乃利用禴,无败是在火凤鼎的中行之后就在风泽中孚-风火家人的向上推送之下回归天位,这是正,强调的是通过回天之门,让有孚失是的日、一和廿回复正道,这是农用八政中的宾的内容,这就是推背图第20象中的“奇云翻过北海头,凤阙龙廷生怛恻”,进入到天火同人-天山遁-天地否中,怛恻不是坏事情,怛指的是天泽履中的履道坦坦,恻则是割除贝,指的是完成任运,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用六只要不进入到车循环中,就很容易完成奇正之变。

    《诗经 秦风 无衣》的“王于兴师,脩我甲兵,与子偕行。”谈的就是“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没有车循环就没有泽地萃中的衣,所以谓之《无衣》,这就是脩我甲兵,因为“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用兵如同将锻铁用的砧石投向卵蛋一般,升虚邑的时候是虚,鼎有实的时候是实,如果实中的贝就被用作车循环,就成为以碫投卵者,如果用在风泽中孚-风火家人,王与子偕行回天,那么就落实了受敌而无败,胜就实锤了。

    每一个层次的势都不一样,到了第六层次时用六得到了更大的力量,胜成为更大的难题,射阳居士藉着行者之口指点道:“若要好”,就必须“大做小”,这个时候要克服五的威力就必须让三藏假扮行者,有行者来对抗第六层次中的势,意味着嘉遁之坎必须发挥更积极的主控之力,孙子在兵势的主题上着墨不多,最大的贡献是将势的认识程度提升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的高度,不过,不能与射阳居士相提并论,《西游记》中出现了107个势,说明了势也是西游记中的一大议题,从《孙子兵法》再转到《西游记》,才能建立更完整的概念,势是五所形成的力量,五是皇极,也就是天位的大所形成的大势,可谓用六中最不可忽视的议题。

  • 胜败之政

    胜败之政的政指的是农用八政的八种政事,政是三的任务,胜是建立王用享于帝所需要的唯用震为雷的机制,这个时候更强调宾,所以宾在司空、司徒、司寇之后,宾至如归是让不速之客三人来在如的力量中完成归而逋,没有归而逋,就没有胜,八政中敬陪末座的是师,必须掌握了前面的七种功德,用行师才具有意义,败则是持卜敲打贝,藉着三司来进行车循环,有了贝之后只要心一动就进入到车循环,“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所以谓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童是动的古字,五自带动能,六赋予了动机,就进入到了求战中,求战不同于龙战于野,求战是明明已经求小得了,还是不免于战,“皆陈曰战。战者,圣人所慎也。”陈兵火山旅-艮为山就已经进入战斗了,此际的用行师就“终有大败”,所以这个时候最关键的观念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先胜是直接在火凤鼎之后就藉着风泽中孚完成天山遁,再于有疾的心法之下建立有喜的泽雷随,就“立于不败之地”,不败之地是人位的震中的胜地,没有经过车循环的洗礼,经过了震为雷的光明力量之后,身体就拥有足够的本钱来应付未来的争战,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善战者,因为入主的力量没有在车循环中一败涂地,免去了公家之费,“而不失敌之败也”,先胜不会失去启动车循环的机会,随时可以求战,这样的胜兵模式是泽雷随,由于风泽中孚时已经将三推送到天位,而且信守不可涉大川的誓言,所以始终在唯用震为雷的时空中,这是男神使赫尔墨斯所代表的力量,泽雷随实际上是潜水的天雷无妄,即使在潜水状态中,谁能与宙斯一较长短?而败兵模式是三相女神赫卡忒所代表的泽地萃,败兵模式是先战而后求胜,在火凤鼎和车循环中战了又战,已经造成了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而且是极端的不足,即使取消了有孚不终的心法,开始求胜,效果也不可能显著,所以“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修道是火凤鼎,保法是保守车循环,在力量中,法代表血去惕出的车循环,胜兵模式和败兵模式已经决定了人生中的力量等级和社会位阶,没有心气比没有意识还要没有出息。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的见胜是有喜的前提,也就是完成了天山遁的见,再进入到有疾的有喜中,见胜是泽雷随的境界,不是最高的善,因为这样的善并没有羊的存在,天位的一和羊早已经在众允的时候一起反行入口了,而且一起被剥除了,回天之后一被嘉遁之坎隔离在天位的坎中,不会轻易出动,车循环中的甘临时一与丹一起反行,并没有在意识和力量上超过知临,所以“不过众人之所知”,战胜是车循环所获致的胜,战发生在车循环中,战胜而天下曰善是风雷益的国中,也不是最高的善,因为几经消耗,而且天位不圆满,最高的善是天雷无妄,这是尧天舜日禹膳的境界。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是将力量发展到晋如愁如的程度,建立了人位的兑,再藉着遁尾的力量完成天山遁,这就是举秋毫,多力指的是丹在车循环中上下反复,力是天位的坎的嘉遁之力,此刻也在人位的坎中,所以多力不是建立秋毫的目的,“见日月不为明目”的见是完成了天山遁之后的有喜,日和月重新进入到了人位的兑中,必须先建立天泽履才能进一步地进入到天雷无妄,因为天山遁-天地否之后人位已经空虚,就不可能打造出胜,这个时候的见日月的目的在胜,而不是明,目是臣子,已经遁走到了天位的艮中,不在讨论之列,“闻雷霆不为聪耳”的闻是车循环的结果,天位的大陷在凵中,虽然在门中,却不是回天的正门,雷霆是车循环中的山泽损和山水蒙,也就是“困于葛藟,于臲卼,动悔有悔”的力量,可以用作成就的力量已经在泽地萃中消耗殆尽,明目和多力的典故是《商君书·错法》:“夫离朱见秋豪百步之外,而不能以明目易人,乌获举千钧之重,而不能以多力易人。”谈的都是易人之道,而聪则《洪范九畴》的议题,聪是敬用五事中的“四曰听-听曰聪-聪作谋”,谋是车循环的甘临之后所建立的人位的震,虽然追求的也是胜,却是先战而后求胜的败兵,从《孙子兵法》中可以看到用六的积极性,用兵法的形式来表现用六时,更见用六如用兵,用六在潜水状态中,一切按照既定的心法运作,这就是习坎的功德,习坎的习是其羽可用为仪的两只羽手带着白入于穴,入于坎窞中的刀就是白刃,习坎的战斗性很强,如果到了四十六岁还没有消除习坎,就很难成为先胜而后求战的胜兵,《孙子兵法》虽然已经建立了车循环的优先顺序,但是没有完全排除,因为车循环是用六的主将,也没有在根源处修正,而西游记则补强了《孙子兵法》所未见。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这是因为战发生在车循环中,易胜不是容易胜的意思,这里的易是《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中的易,意思是在泽地萃的尔还而入中,明夷之心转变成为日月,天位的大变成了车循环中的主力,这样的善战既谈不上智慧的名声,也没有勇毅的功劳,“故其战胜不忒”,忒是弋心,也就是水天需的公弋取彼在穴的心,不忒是不进入到车循环,忒之所以作差解释,指的是对人位的艮所作的大耋之嗟,如果能够不在大耋之嗟上下功夫,那么“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因为将已事遄往原来用于败和贬的力量用在胜上,转败为胜了,将必败变成了必胜。

    圣人必然都是反车循环者,孙子提出了反败为胜的观念,射阳居士则是藉着乌巢禅师来暗损鸟巢禅师,因为鸟巢禅师虽然传授三藏《多心经》,却没有悟到多心经的诸法空相的空是多的后果,射阳居士特别在心经前加了一个多字,不直称《心经》或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在强调心经接受了车循环,从力量的角度来看不算是真正的大乘经典,尤其是从圣人的角度来看心经已然肯定了车循环的意义,不是圣人之作,金刚道中没有车循环,车循环是进入金刚道的障碍,可谓成佛的障碍,尤其是到了现代,人寿即将破百,不能有病苦。

  • 军形

    军形指战争中阵势、布局,“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位必须先有了象,也就是有了豫,人位上才有军形,因为有了象,才有白,才能建立三才阵势,所以在敬用五事中“一曰貌”,有了白的力量才能谈胜,所以“望远者,察其貌,而不察其形”,貌出现的时候就具有了解和白,豸是獬豸,指的是解,皃是白人,白出现了,有解和白才有胜算,“貌曰恭”,共事的成员都送走了,只留下心在人位的震中,这才叫胜,“恭作肃”,肃是在火凤鼎和车循环中用十朋之龟,十朋之龟的出现是获匪其丑的结果,已经完成了山地剥,剥除了九,才能发展到十,还要完成时,也就是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才进入到肃,这是用大牲吉时期才会出现的成果,“余刃恢恢,军容肃穆”描述的就是恭作肃的功德,发展到了“日闲舆卫”的程度就停止了,所以“余刃恢恢”,而“王畿主辰,参后服神”则在提醒着王的真正身份,因为在王假有庙时期天雨在车循环中发展成为狂,狂是王带着天位的大和人位的大结合而成的犬在车循环中运动,如同打猎一般,兑为泽也是孚乃利用禴的关键之卦,兑为泽是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所代表的力量,《洪范九畴》的定义与《希腊神话》不谋而合,古往今来的圣哲们的心如同长城一般护卫着后起的生命。

    在三才阵势成型之前为不可胜阶段,不可胜阶段还可以划分为两个次阶段,一个是在撞撞往来时期,天位的大具有不可分割性,反行之后自然就在有厉的顶天功德中整体地回归天位,“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人位上没有子的存在,当然也就没有车循环,另外一个是到了朋从尔思的初阶要经历一段婴儿懵懂阶段,天位的坎要经过一番比斗和整合,才能确立火凤鼎,西游记分为上下卷,上卷止于鱼篮现身三十八难的第四十九回,下卷始于金皘山遇怪三十九难的第五十回,就是以火凤鼎的确立为划分,到了下卷军形才完全建立,所以虽然31岁就开始取经了,却要等到三十九岁才完全地进入到用六中。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帝的力量没有成型之前,一切都只是空谈,所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不可胜中一步一步完成火凤鼎的建立,如果单从胜负敌我来解释,就完全理解不了为什么要“以待敌之可胜”,如果不知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帝力未起就必须善护婴儿懵懂阶段的不可胜,在不可胜的时候忙着胜,就会加重婴儿懵懂阶段的混沌,因而造成学习障碍,铸下起跑点上的失误,有20%的学龄儿童没有器质性的大脑损伤,却面临了学习障碍,必须停止用六,用六的发起是很自然的事情,属于开机程式的高度,在必须先为不可胜的时候,不要试图勉强用六,必须知道敌之必可胜不是操之在我的事情,不到时间就不要介入,“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胜是必然的,却不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来的,先要谨守自己是神的心,才有可能成为神。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不可胜的时候就是守的时候,人才能完成求学、成家、立业,这是六道中的天道时期,天是天,人是人,可胜的时候才是王用出征的时候,这是六道中的阿修罗道,天人变成了王,王带着阿修罗的魔性,王不是很可爱,不会带来安逸,而是带来更上层楼的发展力量,尤其是那种历经沧海难为水的气概和智慧,四十而不惑,王用出征有许多必要条件,不是全凭意志,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不到时候就不要把九地给剥掉,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必须回天的时候不要据守在人位的坎中,“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用六的因缘具足就正式地开始了火凤鼎三十年,人生的黄金阶段,王用出征带来了力量崛起和多样性,在一个逐渐失去活力的岁月中,注入生命力和神圣性,荷马史诗强调生命力,西游记着重神圣性,半神和取经人的境遇有极大的反差,共同点是改变了人生的运程,都在一个已经过往的神仙的祝福中,在力量的加持之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人生所有的神奇都在用六中,没有当过半神是遗憾,没有当过取经人是无修,都应该经历,这个时候再去读荷马史诗和西游记就可以得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和视野。

  • 其用战也胜

    什么都不做是禅,雷火丰自然就完成了三星在天,这个时候就是禅,这是开天,什么都做就是战,这是辟地,将天的光明力量供输到人位上,最高的境界就是胜,胜的途径有二:在孚乃利用禴的有终时和輹循环的祗诲时,孙子比较了两者的优劣,前者称为贫胜,后者称为货胜。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贫是因为用行师发展到了山地剥的程度,山地剥是远复的产物,地火明夷的力量发展到了先登于天的高度时,后入于地的时候就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山地剥是孚乃利用禴的特点,只在王假有庙时期出现,山地剥是火山旅从焚如发展到死如的结果,在这个环节上会丧失大量的力量,在火凤鼎的亏中“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在车循环中“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人位的震反复被运用在日昃之离中,无论是火凤鼎,或是车循环,都是牺牲人位的震的结果,所以孚乃利用禴中的火凤鼎-车循环中造成了贫,以至于在进入到开悟的第五层次或转入輹循环的第六层次之前,一般人都不认识什么是力量。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高明者务食于敌,敌是帝的反行入口,完成了中行之后就得敌了,食敌一钟是在得敌之后重新打造人位的兑时,在火泽睽-山泽损时的力量,王假有庙时期是金,到了用大牲吉时期则是钟,约当于天位的大以九宫格的五的身份反行入口时的二十倍,可以明显地看出两者在力量损耗上的差别,山地剥造成了千田土的损失,两者在任运回天之后所建立的天和所得到的天力加持就有了天壤之别,忌杆一石是风山渐在“鸿渐于木”和“鸿渐于磬,饮食衎衎”的时候,虽然是吉的,不过,力量有限,而且会造成两个自我意识都被衣所包裹,勿用了,务食于敌的时候是隹的反行入口,这是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力道,获之的时候是收纳到天位的大中,就无不利,力量虽强,却没有意识包裹的问题,因为天位的艮没有下去,不会受到力量的影响。

    “取敌之利者,货也。”中的敌是商兑-来兑所造成的得敌,来的时候是商兑,到了人位的艮中时是来兑,完成了中行就得敌了,八已经发展成为十了,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是贫,力量所剩无几,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是货,由于“取敌之利”,没有经过山地剥的耗损,所以可以“胜敌而益强”,要拿到货必须发出怒的杀敌之力,将力量发展到晋如摧如的程度,才有山天大畜的新格局出现,就进入到了用大牲吉时期,忿居于唯识十小烦恼之首,十小烦恼都是力量的生发之道,忿是“对不适己意的有情、非情生起忿怒”,虽曰杀敌,实则将力量发展到最高境界,以至于大神都是怒气冲冲。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的赏是以雷泽归妹的贝完成高尚其事不事王侯,也就是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不仅意味着完成了天山遁,同时也意味着火山旅进入到了鸟焚其巢的高度,所以谓之“更其旌旗”,旌旗代表火山旅,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旅焚其次的火山旅。

    车杂而乘之中的杂是衣集,衣指的是水山蹇,集指的是火雷筮盍,火山旅发展到了鸟焚其巢的高度就可以再度反行,在山天大畜所产生的有厉之下只能进入到水山蹇中,既没有水风井,也没有火凤鼎,乘是火泽睽的自我加持,于是天位的大乘着人位的大,就可以进入到集中,此时人位的坎是集中营,集合了所以天位的成员,这个时候就必须全部回归到天位,从回天之门中返回天位,这是火雷筮盍最杰出的协作的结果。

    卒善而养之的卒指的是泽地萃,善和养都是先将羊推送到天位的艮中,羊没有随着天位的大一起反行,就不可能出现萃的局面,两个自我意识都不会被泽地萃的衣所包裹,这是天人合一的意识得以完全发展的时机,之后再以“良马逐”的方式入主人位的艮,也有食,却是“不家食”,不会造成车循环中的豕,豕被运走了,意味着既没有风火家人的豕,也没有山水蒙的豕,豕成为天位的坎中的豶豕之牙,入主人位的艮时只有良马,只有年轻的懒人,没有年长的懒人,力量使然,卒善而养之具有重大的意义。

    必须打死六耳猕猴和永远扇灭火焰山,才能达到第五层次,才是开悟者,必须打死蜘蛛精和蜈蚣精,才能达到第六层次,最主要的是具备回天之门的概念,才能转入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到了第六层次就逐步接触真人之位,开始妙而无方之谓神的境界,唯用震为雷是纯阳之力,少了女,没有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所以谓之妙,在充满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的力量中做到无方,当然就是神。

    《西游记》算得上是一部大部头,如果不能提纲挈领地先理解到底每一个层次在谈些什么,那么很容易就会迷失在文山字海中,抓不到要领,而唯识十地的分层和《孙子兵法》用六精要有助于先期建立大纲和条目,希腊神话的拟人化故事也可以辅助对力量的理解,彼此相辅相成,当所有的古德们的说明都融会贯通的时候,所有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如数家珍,这样的方法很慢,却可以获致非常扎实的成果,能够与古圣们一一握手,那么任何天人合一不但不会迷失在力量中,而且可以得到力量的利益。

  • 庙算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庙算属于数,力量中的礼乐射御书数都是用六中的一环,算数只是辅助,辅有辅隙和辅周之别,辅隙指的是不节若则嗟若,辅周指的是萃如嗟如,辅是车循环,谈车循环要先知道结束车循环的时节,“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车循环发展到了“载鬼一车”的程度时,就必须吾与尔靡之,也就是必须归而逋了,就从焚如-死如进入到焚如弃如的高度,归而逋是正目时间,也就是从正门回天的遁法,《诗·小雅·正目》谈的是归,正目之后就是胜的时节了,庙算是为了胜,所以得算多也,不节若则嗟若也是庙算,不过目标是明,不是圣,在需于沙中小有言,得算少也,这就是“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的根由,以萃如嗟如的方式辅周,则国必强,以不节若则嗟若的方式辅隙,则国必弱,辅周是多算胜,多是以丹来算,形成了寿,所以必须舍弃六耳猕猴,舍弃风山渐-水山蹇,才能完全进入到火凤鼎,火凤鼎是到了第四层次才渐进而成,不是一蹴可几的事情,目的是为了多算胜,辅隙是“需于沙,小有言”的时节,所以谓之少算,这个时候是小领导着五,五是天位的大,在不节若则嗟若时形成了隙,辅隙消耗了天位的大的力量,正是“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所以多算胜,少算不胜,多算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风雷益的胜算中,少算没有胜算,只是达到明的程度,这里的多和少不是指次数而言,而指的是两种车循环,多和少正是区分小乘与大乘的关键所在,“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不节若则嗟若是最基本的庙算,用的好可以有谋略,不过,恒寒若的时候过度了就会急,萃如嗟如是高级的庙算,用的好就可以建立圣人的风采,不过,恒风若的时候过度了就会蒙,用六者必须是精算师,精算师必须算得恰到好处,深知“久暴师则国用不足”,恰到好处的好指的是好遁,完成了遁才有胜,如果车循环没有完成好遁,那么必然“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就把高级的庙算给算坏了,至于无算指的是没有车循环,就没有明,也没有胜,就谈不上用六,只能不断地问:“为什么人家那么强?”人家是神的亲临。

    不节若则嗟若是时序三女神中的秩序女神欧诺弥亚所代表的力量,欧诺弥亚的意思是法治下的秩序,她是主掌法律和秩序的女神,并维护社会的安定,不节若则嗟若的密旨被希腊神话具体的呈现了出来,藉着辅隙保持安定,辅隙不仅抑制了两个意识,而且造成力量的消耗,所以“辅隙则国必弱”,她所对应的时序是春,春是艸下有屯和日,指的是水雷屯被用作不节若则嗟若,她所在乎的是安定,春天的力量如果不被用作飧宴,那么就会造成不节若则嗟若,力量一直处于积累状态中,不用反而麻烦,越是享用,力量越是美好,可是安定效果会造成不循环,公正女神狄克是主掌道德正义的女神,对应的是夏,夏是用六的巅峰期,对于页的控制相对就会很高,所以夏字的主体是页,页底下是廿足,日踩着廿足游走于水雷屯与水山蹇之间,页会被“惟入于林中,几不如舍”的力量限制住,所以对于水雷屯的运用也很大方,和平女神厄瑞涅是和平与财富的化身,她的形象是一位年轻漂亮的艺术妇女背着一个聚宝盆,手持权杖、火炬或角形杯,她所对应的时间是秋,她是一位游走于坎为水与水泽节之间的女神,她可以决定是否进入到内间,还是保持坎为水的稳定,她的权杖决定了火地晋的运用,藉着晋如愁如保持介福和十朋之龟,时序三女神们来来去去,维持世界的自然和生活中的周期性规律,把守着奥林匹斯神山的门口,控制着回天之门,严格地把守着冬的门户,不是没有泽雷随-水雷屯,只是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不节若则嗟若中盘旋,时序三女神具有一个重要的功德,那就是凝聚星星和星座,这个功德奠定了火凤鼎的三才阵势的基础,没有水风井,就没有火凤鼎,当水风井在山天大畜所造成的有厉而发展成为水山蹇的时候,就进入到了鸟焚其巢的火山旅了,整个用六的格局就改变了,就结束了火凤鼎时代,水风井的问题在于一直在用六中,所以很容易发展成为畏其众的力量,进而造成了“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的问题,客指的是不速之客三人来,一也在其中,当力量发展到了火天大有而入主于人位的艮中时,就会出现主人不克的现象,所以造成不出门庭和不出户庭的现象,既不能回归天位,也不能进入到水雷屯,辅隙非常容易埋汰天人合一,孙子兵法是用六的登峰造极之作,精简地说明了用六的隐晦处,可以说是用六的权威之作,足以避免用六时的陷阱,人寿决定了过去的用六止于第三层次,不节若则嗟若成为主力,其他的力量发展不能蔚为系统,到了人寿大幅度成长的现代,用六就不能停留在最基础的地方了,虽然都是好人,却自动在平民效果之下成为社会的底层。

    辅周是泽地萃中的车循环,泽地萃是三相女神赫卡忒所代表的力量,赫卡忒是主掌冥土、黑夜、鬼魂、和魔法的女神,冥土指的是山泽损,黑夜指的是坤为地,鬼魂指的是山地剥,魔法指的是车循环,同时赫卡忒也是主管三岔路口的女神,形象是三头三身六臂,分别向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她的三面雕像的一面为狼、一面为狮 (或蛇),而另一面为母马,狼说明与山天大畜-山泽损有关,所以具有引兑的力量,师指的是第二种用行师,也就是车循环,蛇指的是有它,这是就车循环的效果而言,泽地萃的萃如嗟如虽然与不节若则嗟若一样都是运用天位的大,可是天位的大在在不节若则嗟若的时候是一体的,只有舟,而在萃如嗟如中却可以拆分而行,而且在有厉的效果之下,建立了顶天的功德,因而可以免于从焚如发展到死如,甚至可以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虽然力量可以抵达天位的艮,可是因为走的不是回天之门,无法一举完成天山遁,所以占有的不是真人之位,但是只需要穿过回天之门就可以走上正道,扭转了整个格局,母马指的是坤为地,具有利牝马之贞的力量,指的是直的力量,可以在山火贲的贲其须的时候转入雷泽归妹的归妹以须,进而进入到天雷无妄-风雷益中,开启了大乘的格局,赫卡忒是第三代神王宙斯最尊重的女神,宙斯让赫卡忒共有大地和海洋,而且在奥林匹斯神山上拥有自己的神位,所以也谨守奥林匹斯诸神不可涉大川的誓言,这一点让她在车循环中不受到影响,不会像是在不节若则嗟若中出现主人不克的问题,这是山天大畜卦辞的不家食的延伸,这一点意味着赫卡忒与冥后珀耳瑟福涅具有深厚的关系,珀耳瑟福涅所代表的力量是火水未济,泽地萃在天位的兑可以化为天位的离,让一在反行的时候居于人位的坎中,所以她才能够协助得墨忒尔搜寻失踪的珀耳塞福涅,并在她们团聚后定居于冥府,这是因为三相女神赫卡特所代表的力量虽然只是泽地萃,可是活动范围却跨足天水讼和山泽损之间,寻到了珀耳瑟福涅之后就会在火水未济的自我加持之下进入到火泽睽-山泽损中,因而定居于冥府,赫卡忒一度拥有人间最富有的财富,甚至比得上冥王哈迪斯,但是赫卡忒挥霍的很厉害,以至于没有成为希腊神话中的三财神,而被冥王所取代,这是因为任何人只要呼唤赫卡忒的名字而奉献祭品和祈求恩惠都可以得到赫卡忒的赐福,轻易地获得多次的荣誉和财富,三相女神赫卡忒一直在虎贲之力中,要不在天位的艮中没有入主人位,要不就在车循环中成为霸主,无法兼顾所有的细节,而忽视了“校之以计而索其情”,这是三相女神赫卡忒的弱点,只能成为辅周的将才,却不具君王的才德,这是因为三相女神赫卡忒具有“有孚不终的心法总持,无法胜。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是知道:“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孙子通达用六之道,才能作这样的宣示,辅周和辅隙都是车循环,两者只是用六的一环,都是用间,却有高下,而且庙算的范畴远远超乎车循环,胜才是王道。

  • 反间

    三军之事是农用八政的事情,最直接关系到立木和见的就是用间,出动三军用间的目的是为了在立木之后王用享于帝,所以莫亲于间,受到司空、司徒和司寇等三司的管辖,用间时力量发展到晋如摧如的程度,将贝的力量用在车循环,所以赏莫厚于间,用间都会发展到入密的程度,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所以事莫密于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神纪指的是神的师出以律,属于第二种用行师,神在用行师,所以非常强调神的纪律。

    五间中最重要的间是反间,《孙子兵法 用间》中的主角是反间,因为用的是帝的力量,也就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天位的大就是天,以有陨自天的力道来用间,反间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索是天位的坎、天位的震与日的集合,其中的三位成员可以各自分行,合起来则是天位的大,这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天位的大,具有系遁的功能,《释名》认为索者素也,这是从地雷复的全观角度来看,而《易·震卦》中的震索索则是经历了双重的求索之后的结果,在这里索与用行师具有相同的意义,《礼·曲礼》:“大夫以索牛”中的大夫指的是士大夫,也就是索中的三位成员,天雷无妄中的“或系之牛”就是索的结果,八索九丘中的八指的是天位的坎,天位的坎一动就有了索,就可以完成九丘,九的结果是获匪其丑,丘则是车循环中的贲于丘园,两者都是索,所以震索索中有两个索。索在孙子兵法中出现了5次,索是用六中的关键词,“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为震索索而煞费心机,“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是将反间纳入了用行师,成为火凤鼎的辅助力量,意味着将火天大有提升到了山天大畜的高度,所以得以从方发展到雨和亏的程度,敌人之间在来兑的时候是商兑,在完成中行之后是得敌,所以谓之敌人之间,敌人之间来间我的时间是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中行,可以进入到回天之门了,却在这个时候开始了反间,所以谓之间我,本质上反间是从正道进入到左道,反间的时候必须因势利导,先利之,利之是利结子,也就是坎中子的成型,风泽中孚就成为风水涣,再引导进入到“惟入于林中,几不如舍”,也就是进入到火山旅中,旅于处时以人位的艮为几,就不如舍,舍是夺舍,水山蹇的来反是为了夺舍,“水可以绝,不可以夺。”所以必须进入到火山旅,而不是停留在水山蹇中,有了火山旅,才能从水山蹇发展到艮为山,进而再发展到山地剥,“先夺其所爱,则听矣。”这就是敌人之间可得而用也,在因间和内间都可得而使也,风山渐的因间可以在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水山蹇的反间,不节若则嗟若的内间可以在惟入于林中时进入到反间,可以藉着告公用圭发展成为诳事,将艮为山发展成为山地剥的死间,反间可谓四通八达,成为用间的主力。

    “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知之具有双重的意义,用间时主必知之,孙子在这里确定了主的责任,具有不能推诿的责任,知之也涉及到知临,知临只在反间时出动,天位的坎一动,整个天就反行入口了,所以反间的力量不可不厚也,必然达到了山天大畜的程度,所以谓之诳事,希腊神话是以墨诺提俄斯来代表水山蹇的力量,墨诺提俄斯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出身名门世家,也是直的力量中的直系亲属,墨诺提俄斯是鲁莽之神或是狂妄之神,虽然暴力而愤怒,却仍然是一位在奥林帕斯神山拥有神位的神,墨诺提俄斯在反对宙斯的泰坦战争被宙斯用雷电劈中,并被宙斯扔下了地狱,所以人位上的力量在宙斯用六中都会成为泰坦战争的一员,泰坦神是天穹之神乌拉诺斯和大地女神盖亚的子女,从大地生发出来,既是海神,也是力量可以达到天空的巨人,泰坦曾统治世界,在宙斯的用六中受到绝对的挤压,都成为地天泰-地泽临中的成员,在反间时地泽临的人位的震被用作用拯马壮,墨诺提俄斯与用六的知临的力量在人位的艮中相遇,并发生冲突,承受了来反时的斧斤,造成了有嘉折首,墨诺提俄斯的狂妄和鲁莽是因为恒雨若的时候为诳事于外,后有离为火,上有天位的大的知临,下有有厉的向上推送,所以雨中的车循环必然会造成狂的效果,而墨诺提俄斯的挨到雷击其实是用六所致,可以说是完全无辜,所以以宫人宠,最后成为冥王的牧人,在人位的艮中放牧,其中有良马、有牛、有豕、有鱼,但是没有羊,反对宙斯的泰坦神最后都被丢到塔尔塔洛斯地狱中,也就是进入到了山地剥的无底洞中,墨诺提俄斯算是泰坦神中最幸运的一个,天位的大的动属于“建用皇极”的范畴,建用皇极是师出以律的一环,“天子作民父母”时是带着斧斤来反,用六的力量中就如同斧斤,到王用享于帝时成为天下王,所以需要伊尹、姜子牙级别的贤将,而不是唯独崇尚武力的猛将,两人出现在这里还有另外一层的意义,那就是返归, “伊尹为有莘氏女师仆”,伊尹具有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功德,姜尚则具有“高尚其事不事王侯”的功德,两者都是贤将,“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乌巢禅师传授玄奘心经的时候特别提醒玄奘:“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指的就是在风山渐-水山蹇发展成为艮为山-山地剥的阶段,在这个关节眼上悟空进入到了大圣状态,摇身一变成为怀嗔怒的多年老石猴,贬退心猿二十难和再贬心猿四十五难都是反间的极点,要到难辨猕猴四十六难中一棒打死六耳猕猴,解脱了习坎的束缚,悟空取得了来反时的主控权之后,虽然失去了用六的习坎中的唯我心,力量下降许多,必须处处求救兵,可是却不至于进入到愚痴的大圣状态中,用六就变得平安许多,才谈得上开悟,没有完成这一步,就没有开悟可言,并不是每一个用六者都明白打死六耳猕猴的意义,有小说为六耳猕猴平反,这是不明射阳居士的心意,风山渐是用六的发起,水山蹇则是风山渐的延伸,于是从空中进入到了水中,关键在于能够进入到车循环,不节若则嗟若和萃如嗟如都是水中的循环往复,用间必然在水天需或是泽地萃中,六耳猕猴不死,水中行必久,“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兵贵胜,不贵久。”念用庶征讲求时,圣人之作都严格地遵守易经的规范,因为不可能超越易经的道理,包括孙子都没有任何逾越,圣人之作必须经得起来自于易经的检验。

  • 因间

    因间是“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中的箕,箕是小乘最初的也是最终的“风起之日也”,风山渐起风之后就进入到了水山蹇中,这是最基本的车循环,西游记中陡涧换马第九难谈的就是因间,唐僧一开始取经就在蛇盘山鹰愁涧失去了马匹和两个仆从,也就是说在用六的第一时间就进入到了风山渐-水山蹇中,“因其乡人而用之”的乡是飧的初文。飧指的是水雷屯,为了在水雷屯中享受飧宴,而进入到了最原始的车循环中。

    因间既是最早的车循环,也是在进入到金刚道之前最后的车循环,这是非常原始的车循环,两者的性质不一样,虽然都是风山渐,却是两个不同时期的风山渐,风山渐是复仇女神所代表的力量,希腊神话中细腻地刻画了两位复仇女神:复仇女神聂墨西斯是掌管最初的因间女神,涅墨西斯的出现先于宙斯,她是地火明夷中生发出来的女神,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之后才有宙斯,进入到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才有宙斯的用六,这个时候涅墨西斯才变成了复仇女神,涅墨西斯代表无情的正义,正是宙斯奥林匹斯山上推崇的那种正义,无可避免,无法阻挡,而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是掌管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的因间,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是复仇三女神的总称:厄里倪厄斯是“不安”女神、“忌恨”女神和“报施”女神的合体,厄里倪厄斯是“怨鬼”的意思,也就是可畏者,复仇女神三女神在大地上追逐有罪的人,使他们的良心受到煎熬,发疯发狂,不过,复仇女神不会冒犯被宣判无罪的人,对于宣判无罪的人,复仇三姐妹就变成了“善心”三女神欧墨尼得斯或“庄严”三女神,不过,这里的有罪和无罪不是世俗的罪,判别有罪与无罪的关键在于是不是网了?是不是见了?最主要的表现在于还有没有可感知的自我意识,在第六层次和第七层次上人的自我意识如果太强,那么一就会自动退居到背后,希腊神话藉着角神匝格瑞俄斯与天后赫拉的关系来说明两者的关系,意识禁不起火,一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中变成了角神匝格瑞俄斯的意识状态,而“不家食”的时候就意味着无法入主,人的自我意识容易表现过度的独立性,却会因此而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弑亲者”,亲是立木见,如果无法完成见,就会影响立木,就会受到复仇三女神的折磨,所以人到了第六层次和第七层次就必须懂得明哲保身,逐渐放弃自我意识的完善,适可而止,同时避免被力量推送到第一线,要能够保持心态的平衡,而不再追求卓越,拒绝为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提供复仇的理由和能量,复仇三女神在重返因间时又会具有“无情的正义性”,这是用六的根据,简单地说就是天理,圣人的事业是在有罪与无罪的判定之外,多少苍生性命和灵性系于一身,不会在这件事上作判定,时间在作客观而严格的判定。

    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有时候是“忌恨”女神,尤其是“搂草打兔子”的时候,搂草是把天位的艮中的草搂住,也就是重新反行,进入到用六中,在打造金刚不坏身之后玄兔的效果又蓬勃地激发出来,又有了欲望,西游记在天竺招婚七十八难中谈到这个现象,在圣人事业上两个意识之间没有忌恨,很容易融合在一起,但是搂草打兔子的时候就必须非常小心,因为天泽履是酒神狄俄尼索斯所代表的力量,酒神身后总是跟着一群欢乐的女人,酒神狄俄尼索斯的风采对于女人具有致命的吸引力,酒神在履道坦坦时就是宙斯本人,形成了“搂草打兔子”的契机,必须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用六就进入到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的力量中,当狄俄尼索斯要进入到水雷屯中时,就会带来玄兔的效果,兔子所代表的力量是泽山咸,泽山咸是爱神阿芙洛狄忒的力量,而阿芙洛狄忒是从第一代神王乌拉诺斯落在大海中的精液的泡沫中诞生,当阿芙洛狄忒的力量被运用的时候,首先就是带来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的力量,所以赫西俄德的《神谱》说: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是“从被肢解的乌拉诺斯血泊中跳出来”,厄里倪厄斯出现的时候就会将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重新带回到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王用享于帝是进入到冥府的引力,这个时候的山泽损就具有了冥府的性质,她们在冥府中负责对罪孽的亡灵执行惩罚,所以她们是希腊人最惧怕的神祇,她们是是难看的女神,身穿黑袍,身材高大,眼中流血,头发由许多毒蛇盘结而成,一手执火把或弯剑,一手执由毒蛇扭成的鞭子,在第六层次和第七层次中有时候脸色都会像是烧焦了一般,眼神变得迟滞,就是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所遗留的痕迹,尤其是性爱之后,很容易好事变坏事,所以搂草打兔子被解释为“做一件事顺便可有可无地拐带另一件事”,七十八、七十九的时候以清静独居为宜,避免让性爱成为进入金刚道的障碍,复仇女神厄里倪厄斯有时候是“报施”女神,因间的因加上了心就是恩,在“有孚惠我德”完成了见之后,“有孚惠心”的时候就是纯粹的恩,复仇女神不是只有问罪,同时也会施恩,而且变得善心而庄严,抱朴守拙是一种因间中的立身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