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西游记密码

  • 八十

    八十谈的是第八层次,第八层次是不动地,不字是天位的大的反行,言也是天位的大的反行,不与言的差别在于不没有反行入口,而是直接反行到人位的震中,意味着处于唯用震为雷的机制中,而且不字中天位的大的手向上举起,仿佛主动去抓取,表现了反行的积极性,不字是帝字的异体字,意味着不的反行成为王用享于帝的基础,所以不周山是帝周山,周是夯具和舟的一起反行入口,归而逋中的甫则是没有口的周,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顓頊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共工是不节若则嗟若中的工,颛顼是已事遄往时的萃如嗟如,争相为帝,天柱是雷天大壮、泽天夬、风天小畜和水天需四大天柱,地维是大地的东南西北四角,在艮为山时都齐聚人位的艮中,到了山地剥时就一起消陨,当然天柱也没有了,所以怒而触不周之山指的是山地剥,火凤鼎中帝以月的身份反行,就进入到了方中,天位的大反行时就进入到了雨中,山地剥时就亏了,于是再藉着有悔进入到火泽睽,所以不代表着火凤鼎的发轫,到了不动地已经没有火凤鼎了,乃至没有山地剥了,只有帝,没有言。

    动指的是“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中的动,葛藟是山泽损的力量被用在绵延不绝的车循环和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中,葛指的是“曷之用,二簋可用享”,藟指的是天位的田在车循环中循环反复地进行军争,《孙子·军争》:“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兵以诈立是人位的离受阻于天位的大在利用为大作时所形成的斧斤而成为兵,利是利结子,以利动的时候就形成了三才阵势,分是在威用六极的贫中分,合是妻子好合,也就是好遁,合也是夯具和舟的合成为甫,进入到了归而逋,分是将垂其翼的力量变作车循环,进入到“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合则是完成反归于娣,分合为变是在风泽中孚-风水涣中的变异和反归,《周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在易经中的动只有一个,那就是车循环,进入到了三的农用八政和九的威用六极中,说卦中谈的三极之道事实上也环绕着车循环,“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指的是风泽中孚中的鸣鹤在阴和风水涣中的用拯马壮,“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指的是六的乂用三德中的柔克与刚克,“立人之道,日仁与义”中的仁指的是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义指的是其羽可用为仪,力量中的定义都不同于世俗的定义,只有回归到易经的层次,才能还原真实的定义,陶潜则在《饮酒》诗之七中告诉后人动的结果:“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从力量的角度来看不动地是既没有火凤鼎,也没有车循环的世界,也就是完全没有孚乃利用禴了,孚乃利用禴是用六的模式,那么还有没有用六?还是有的,因为地雷复的“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是永续的,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所以并没有停止用六,所以说“无分别智相续任运”,只是没有进入到火凤鼎,只在火山旅中,同时也没有进入到没有车循环中,所以谓之“不被相、用、烦恼等所动”,彻底地进入到了妙而无方之谓神的境界,这个时候还有异熟空,唯识对异熟自有严格的定义,不过,在力量中也有自己的定义,《礼记▪乐记》中界定什么是异:“礼者为异”,礼者是用六者,在“明夷于飞,垂其翼”中将天位的力量垂到人位,异的时候就进入到了用拯马壮中,将巳的力量用作已日,有了日昃之离就进入到火凤鼎和车循环中,两者都是乐字中的师,乐字是木上左右各有一个师,也就是经历了孚乃利用禴的两种用行师之后的王用享于帝,有了异的用拯马壮之后,王事的性质就改变了,进入到了兵车中,所以《礼记▪王制》谈到“事为异别”,这个时候就有了分别,因为进入到了威用六极的贫中,贫是藉着贝的力量来完成分,有了异自然就会有分别,没有分别才能将巳的力量用作以杞包瓜,成为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力量,并且顺势完成了天山遁,这个时候就熟了,熟是敦复的力量向上发展到了敦艮,再抵达到了真人之位就完全熟了,不过,只要在天人合一中就有异和熟,就有力量的生发与运用,只是无住,无分别,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异熟空,一直要到金刚道后才能异熟空,所以玄奘在《八识规矩颂》中提到“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按照玄奘的说法,在异熟空之前都是金刚道,在力量中金刚道就是有火泽睽的自我加持,再任运到天雷无妄中,这个时候的身体已经在真人的手中托管,可以打造真正的金刚不坏身。

    牧牛图第十图《双泯》适用于现前地和不动地中的景象,“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野花芳草自丛丛是力量生发的方法,所以这是共两地的方法, “人牛不见杳无踪”的时候牛在人位的震中,而意识则遁走到真人之位,舍藏了,所以不见牛,也不见人,“明月光含万象空”的时候就在水月的明中,也就是水雷屯中,王用享于帝的时候王进入到人位的震中,所以不是风雷益,而是水雷屯,第八层次中如果不在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九九归真中,就在垂其翼的成果的九九归一中,西游记远胜于希腊神话,有系统、有条理、有情节地谈用六,唯一的遗憾是只谈用六,没有触及到金刚道上的内容,善慧地和法云地还要回到唯识中。

  • 七十

    七十谈的是第七层次,第七层次是远行地,远行地的远是获匪其丑的一只手拿下泽地萃的衣,包括衣中的口,意味着已经结束了泽地萃的萃如嗟如,没有车循环了,同时也意味着口已经遁走,《吕氏春秋▪大乐》中说道:“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飞鸟所遗之音的音和孚乃利用禴的乐中的由者和来者都已经远去了,由者是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甲反归于天成为由豫和由颐,来者是不速之客三人来成为来反者和来誉者,由者和来者都已经远去说明了已经完成了敬之,到了终吉的阶段了,唯用震为雷了,再也没有车循环了,力量就不会浪费在已事遄往中,《易·系辞下》:“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宗旨是车循环中的教义,已经远去,辞指的是乱和辛,也就是泽地萃和泽水困,两者的根源是三才机制,此际都恢复到三星在天,经纬天地曰文,经天纬地是火凤鼎的功德,没有个人的意志。

    远行地中的行指的是 彖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中的天行,地雷复发展到了第七层次已经完全进入到了天行的层次,用六到了这一个层次就进入到了《诗▪王风▪葛藟》中的“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的高度,绵延不断的葛藟所代表的力量是用于车循环的山泽损,已经全部留在河的彼岸,唯用震为雷的世界中没有车循环的兄和离为火的出涕沱若的弟,只谈他人父,父是风山渐中的斧斤,用到风山渐-水山蹇时就进入到了水雷屯,所以推背图第十二象水雷屯谶曰:“块然一石,谓他人父。统二八州,已非唐土。”中也引用到了诗经中的这一句话,天泽履-天雷无妄是龙华会的时空,风雷益和水雷屯是用享的时空,一般的情况下已经过了应用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的阶段了,只有好吃好喝好睡,所以这个时候的风雷益的王国具有《国风 鄘风 蝃蝀》:“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的特性,这是从人位的离的角度来看,从蝃蝀来看,其间经历了山风蛊-艮为山,“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这个时候的力量的效果可以出现极大的落差,无相行容易进入到愚人之思叕,以至于远离世间及二乘的有相有功用,风山渐是一个决定圣凡的时空,风山渐时用六就进入到了水山蹇中,积雷成丹的力量可以造成愚人效果,藉着利御寇的力量直抵真人之位,就可以保有圣人的心智和风采,之所以无法展现真人的风采是因为没有打死六耳猕猴,还在用六的习坎的积极性中,不但没有用六的功德,反而不断地破坏力量。

    到底是《淮南子的人闲训》?还是《淮南子的人间训》?其实全在用六的一心中,人闲就进入到了风火家人-天火同人-天山遁-天地否的真人之路,如果还在用六的积极性中,那么就继续在车循环中,虽然文中环绕车循环,不乏人间之谈,但是淮南子主张“有知徐之为疾,迟之为速者,则几于道矣。”谈的是藉着火雷筮盍的履校灭趾完成有疾,藉着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来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都涉及到闲,所以“人闲训”更为贴切,第七层次是万法归一的层次,必须先完成归天,才能谈归一,无相行“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灭是过涉灭顶,只有发展到才是过涉灭顶,火山旅必须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这是在“人闲”中,而在“人间”中是杀,所以《诗▪小雅▪小弁》说到:“行有死人。”虽然这里的杀和死都是意识上的事情,无关生命的生死,可是,到了第七层次还在焚如-死如中,那么就谈不上万法归一,自然就根本没有及于灭中灭静妙离行,第四层次《难辨猕猴四十六难》中就必须取得用六的完全自主权,如果没有超越这一个难关,那么就还属于用六的初学者。

    牧牛图第九图《独照》谈的就是远行地中的内容:“牛儿无处牧童闲,一片孤云碧嶂间,拍手高歌明月下,归来犹有一重关。”牛儿无处牧童闲已经进入到了天山遁-天地否,归来犹有一重关时重新进入到了火泽睽-山泽损中,这个时候很容易又会再度进入到重关中,不可能在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之前不进行自我加持,很容易又进入到车循环,所以必须直入牢关,藉着火雷筮盍的利用狱来进入到远行地,牧牛图第十图《双泯》也是远行地中的景象:“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若问其中端的意,野花芳草自丛丛。”野花芳草自丛丛是在山风蛊-艮为山中,一丛一丛的深沉睡眠中当然“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这是在深沉睡眠中反复完成遁,完全用不上车循环,所以不但不会破坏力量,反而可以反复生成力量,野花芳草自丛丛让第七层次犹有玉兔的效果,这是因为艮为山的三生三世中有泽山咸。

  • 异服

    【作者】王陶 【朝代】宋

    辛有叹被发,赵灵喜胡服。
    遂成陆浑戎,终有沙丘辱。
    用夷反变夏,亡礼以从俗。
    先王仁义术,讵用此求福。
    齐桓九合功,不以兵车毂。
    仲尼叹微管,几为左衽属。
    尔来豪侠儿,往往异装束。
    耀武何必然,御戎有前躅。
    余敢告司关,异服宜禁肃。

    《异服》也是一首赞叹《禁藏》的诗,王陶也完全明白仲尼叹微管的原因,加入一位圣人对另外一位圣人的赞叹队伍中,因为管子道出了反归于天的奥秘,结束了许多天人合一的痛苦,功德无量,《异服》不是奇装异服,指的是“明夷于飞,垂其翼”的时候,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已经发展到了人位的兑中,人位的震被用在用拯马壮,造成了三日不食,日被用在三的轮转中,发展到了谷的时候,就必须完成服,服是获匪其丑的一只手拿住了一个跪着的人,这个时候这是完成了山地剥,后来加上了舟,彰显了肥遁的意义,就涵盖了天山遁,服具有双重的意义,意味着孚乃利用禴的结束,这个服就是《诗经·小雅·六月》中的:“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月和戈都必须一起反归于天,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唯有完成了伏戎于莽,才有可能开国承家,进入到风雷益中。

    这是一首谈用六的诗,在用六的力量中被发和胡服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被是泽地萃中的无平不陂,发指的是有孚发若,也就是从地火明夷发展到了火凤鼎,进入到了用六中,胡是《尔雅·释水》中的“胡苏”,胡者下也,苏者流也,其水下流,于是进入到了水天需,服是最关键的一步,到了结束孚乃利用禴的时节了,秦、晋迁陆浑之戎居伊川是是假借为鸿渐于陆时在人位的艮中的莫夜有戎,此际虽然在风山渐中,却已几近于天山遁,主张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沙丘之辱则指的是“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陆浑之戎与沙丘之辱都在车循环中,“亡礼以从俗”是车循环的效果,“用夷反变夏”则是进入到天地否,恢复了尧天舜日的境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旨在开国承家,“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从政先信于贵,故愿慕公叔之义以成胡服之功也。”谈的都是用六,周朝的典故都必须提升到易经的高度,才能看懂圣人言。

    先王仁义术指的是尧天舜日的天地否,讵用此求福的讵是天位的大反行之后在车循环中做着巨,巨是《荀子·王霸》中的:“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讵用是一个用六的专用词,古诗中到处可见,车循环发展到了此的时候,求小得了,就必须赐福了,不是求福,而是赐福,震为雷合体于人位的震是用六的成就,这是最大的赐福,同时还是要强调“齐桓九合功,不以兵车毂。”用六必然需要用九,处于九合功,谋功之道不在车循环的兵车毂,而在禁藏,这个时候《异服》进入到了正题。

    孔子为什么要对管仲作出那么高的赞叹?难道是因为管仲通过改革增强了齐国实力,为吞并莱国创造了条件?那么孔子的见解比匹夫匹妇之为谅也高明多少?所以关键在“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沟渎指的是山水蒙,山水蒙是车循环的枢纽,车循环无异于自经,管仲的禁藏观指明了回天之路的正门,天下的天人合一才免于上吊自杀,左衽是指的是师左次,在泽地萃的衣中任运,意味着用行师进入到了旁门左道中,需要知道回天之门,才能走出左衽之地。

    “尔来豪侠儿,往往异装束”中的尔出现的时候用六的来就已经发展到了风泽中孚,到了吾与尔靡之的时候了,就到了风火家人的家人嗃嗃中,这个时候儿已经出现了,儿是臼人,意味着已经完成了山地剥,侠则是泽山咸的咸其辅、颊和舌,豪侠儿是完成了风火家人-天山遁的人,往往异装束中的第一个往是往厉必戒,就进入到了风山渐-水山蹇中,意味着再次反行了,第二个往是“既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又来到了火山旅,意味着风泽中孚已经在用拯马壮之后转往车循环中,在“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已往吝。”的时候进入到异装束,异装束是将垂其翼的力量用作车循环,装字中的壮指的是用拯马壮,衣是泽地萃的衣,指的是在风水涣中转往泽地萃的换装,开始在天水讼-山火贲的车循环中束帛戋戋地上下奔驰。

    “耀武何必然,御戎有前躅”中的耀武是王用出征的必然结果,水天需的光亨在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中注入了隹的反行,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是藉着泽天夬中的天位的兑的力量来发射隹,力量得到了顶点,一举进入到了山天大畜-山风蛊-艮为山-山地剥中,但是有厉带来了顶天功能,产生了利御寇的效果,将戎向上推送到天位,产生了“冥豫成,有渝”的结果,也就是完成了雷水解-火雷筮盍,天水讼-山火贲的车循环成为天的通衢大道,所以“耀武何必然”中加入了何天之衢的何,前躅的前指的是有渝,躅指的是羸豕孚蹢躅,大行其道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自动开启天的保护机制,不过,就不是用六的成就了,因为就结束了第五层次的王假有庙时期时期,进入到了用大牲吉时期,王假有庙三十年的前十年在婴儿的懞懂效果中,中间的十年在加行中,只有第五层次的力量最适宜利用为大作,到了车循环中就渐次瓦解了,进而结束了王假有庙时期,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何必耀武扬威?力量中有御戎之道,用六过强自然就闭锁了,就可惜了,易经中只有一个必,就在“往厉必戒”,除了安全上的需要,也是维系用六的方法。

    余敢告司关中的余可以解释为王陶本人,颇显气概,不过,更恰当的是余字代表火雷筮盍,雷水解在得金矢时就进入到了火泽睽-火雷筮盍,关闭了三司的功能,开始三星在天银河回了,异服宜禁肃的肃是时雨若的效果,雨是火凤鼎的方雨亏悔的雨,山风蛊-艮为山的发展到了亏之后就必须“归妹愆期,迟归有时”了,必须反归于娣了,这个时候的肃就进入到了二曰敬用五事中的肃了,敬用五事,一曰貌,貌曰恭,恭作肃,在貌为恭,在心为敬,貌多心少为恭,心多貌少为敬,无论是恭或敬,都会表现在人位的震中的肃中,禁肃与禁藏指的是同一件事情,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在直的力量中直抵真人之位,而且禁肃的层面更广,从天地否的层次延伸到了天雷无妄-风雷益的层次,在圣人的世界中游走可以增长智慧,跨时空地心心相应,意识叠加,一身香。

  • 禁藏的谋功之道

    《管子 禁藏》的最后一段谈的是谋功之道,谋功之道是克尽全功,不以征伐为目的,而是到达天雷无妄-风雷益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得到了天位的艮的真人之位,而且进入到了唯用震为雷的世界,这样的天下才是禁藏的精神所在。

    “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情一般指的是六情,《左传》曰:“民有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不过,力量中的六情都是力量的形态,六情是用六之情,六气是用六之气,先有六气才有六情,气指的是火水未济,完成了火凤鼎之后才有好恶喜怒哀乐,所以六情不是情感,情是发于本心的青,青是火凤鼎的初始颜色,到了艮为山时就变成了黑色,青是生和月的拆分反行,出现在火凤鼎的方雨亏悔中,所以以情伐者是火凤鼎中的帝君,事是王事,指的是祭祀、兵戎和盟会之事,也就是利用祭祀、王用出征和王用享于帝之事,这个时候才以王的身份出现,也就是以玄的力量入主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以事伐者的王者,政指的是农用八政,农用八政是三的八种功德,三是车循环的轮轴,所以以政伐者是车循环中的霸主,用六时因为在情、事和政中而有帝君、王者和霸主之别,无法保持固定的我,三种身份都在谋有功,谋有功是用六的宗旨。

    “谋有功者五,一曰视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内必衰也。臣不用,其国可危。”功指的是出门交有功,才有风雷益的王用享于帝,视其所爱的爱的原始字形是旡心,一个已经完成了朋盍簪的人的心,旡出现的时候说明了已经大有得了,威如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完成了分,就必须藉着交如完成天山遁,完成了朋盍簪之后的两个旡之一遁到天位的艮中,视具有双重的意义,除了完成了天山遁的见之外,示也在天地否中反归天位,这是禁藏最关键的一步,天威要收回到天位上,才是妙而无方之谓神的境界,一人两心不是指两个自我意识,因为只有日才是心,两心指的是明心与夷心,明心是明于人位的震,夷心则是车循环中的心,“夷于左股,用拯马壮”之后就进入到了车循环,如果不完成反归于娣,让夷心反归于天,其内必衰也。臣不用,其国可危指的是如果不能完成利用为依迁国的迁,臣不遁走就会陷在车循环中,陷入高度的勿用,同时也无法进入到风雷益的境界,就没有国可言,天山遁是谋功之道的第一要务。

    “二曰视其阴所憎,厚其货赂,得情可深,身内情外,其国可知。”阴指的是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用拯马壮时就阻断了归藏,所以为阴所憎,日被用在车循环中,进入到了农用八政的货的过程,反行入口就成为赂,情是生和月的反行,得情可深是“就其深矣,方之舟之”,日就月将时带来方和舟,开始了小有言,这是在不节若则嗟若中达到谷的效果,身内是比之自内,也就是进入到火凤鼎,情外是外比之,外是占,也就是完成山地剥,这个时候就大君有命,开国承家了。

    “三曰听其淫乐,以广其心,遗以竽瑟美人,以塞其内;遗以谄臣文马,以蔽其外。外内蔽塞,可以成败。”听其淫乐谈的是《周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淫是“善防者水淫之。”指的是雷山小过中的弗过防之,善防者是火雷筮盍,在火雷筮盍中既有作乐,也有崇德,以广其心是进入到火凤鼎中,听的时候已经网了,渎了,就进入到山水蒙,遗以竽瑟美人竽瑟美人是水天需,《韩非子·解老》:“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竽是水天需的起手式,指的是水山蹇,水山蹇一出就会以塞其内,造成其行塞,遗以谄臣文马是山水蒙的内容,谄臣是不节若则嗟若中的臣子,文马指的是吝,山水蒙时将山泽损的力量化为泽地萃的萃如嗟如,以蔽其外的蔽是蒲蔽,指的是 “车旁御风尘者。”,意味着进入到了车循环中,火凤鼎和车循环造成了外内蔽塞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崇德,就完成了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可以成败是完成了冥豫成,雷火丰的力量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就完成了天地否,这个时候已经到了终以大败的“大败”,就可以有终了,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风雷益。

    “四曰必深亲之,如典之同生。阴内辩士,使图其计;内勇士,使高其气。内人他国,使倍其约,绝其使,拂其意,是必士斗。两国相敌,必承其弊。”必深亲之涉及到车循环和天山遁,车循环所形成的深谷造成了车的稽迟,行者必须进入到大圣状态才能够将车拖上谷口,并且摧毁了车,搬运车迟三十三难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典者,经也,曲已经被六所包,一曲终了了,已经完成了火凤鼎,包蒙了,车循环与火凤鼎像孚乃利用禴中的孪生兄弟,同生共死,阴内辩士是风泽中孚中的士,为了完成自己的开国大计而需要力量,所以将风泽中孚变成了用拯马壮的力量,而进入到风水涣,成为了内勇士,使高其气时就进入到了风山渐,风山渐是上行力量与用六的力量的交锋之地,如同“内人他国,使倍其约,绝其使,拂其意,是必士斗。两国相敌,必承其弊。”内人他国是风火家人与风雷益之间的较量,使倍其约是造成了约纳户牖的用六力量,绝其使是用六的力量阻绝了天山遁的力量,天山遁是女神使伊利斯所代表的力量,拂其意是利御寇的力量拂逆了用六的意,产生了士斗,这就是日中见斗,风山渐如同两国相敌,所以或承其羞,必承其弊,必然产生包羞和包承的效果,推背图第46象的颂曰:“有一军人身带弓,只言我是白头翁。东边门里伏金剑,勇士后门入帝宫。”就是描述这样的景象。 “五曰深察其谋,谨其忠臣,揆其所使,令内不信,使有离意。离气不能令,必内自贼。忠臣已死,故政可夺。”这是发生在泽天夬中的车循环,在泽水困中分辨审查,谨其忠臣是以火天大有完成“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揆其所使,令内不信,使有离意”,指的是有言不信和闻言不信,不信是不入主人位的震,不信的时候就进入到车循环中,“离气不能令,必内自贼”指的是莫夜有戎,离气是飞鸟离之进入到火水未济中,不能令是还没有完成大君有命,所以有戎,忠臣已死是已经完成了山地剥,故政可夺是三的农用八政在田获三狐之后,雷水解之后转入火雷筮盍,就可以走上回归天位的正路,夺是获之,无不利了。

  • 春仁 夏忠 秋急 冬闭

    《管子 禁藏》是一篇极有分量的用六之学,管子在“春仁 夏忠 秋急 冬闭”中谈敬用五事,将用六之学的关键放在禁藏,不仅具体地说明了用六中的敬用五事,同时建立了前所未有的禁藏观,禁藏是用六的成败关键,提纲挈领,直指核心。

    春仁谈的是“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举春祭,塞久祷,以鱼为牲,以糵为酒,相召,所以属亲戚也。毋杀畜生,毋拊卵,毋伐木,毋夭英,毋拊竿,所以息百长也。赐鳏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发五正,赦薄罪,出拘民,解仇雠,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春是用六的发轫,仁是用六的结果,力量中的仁是人位的震中的力量,“仁者人也,亲亲为人”,涉及到立木和见,工程浩大,所以春天至为忙碌,“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隧易火,杼井易水”是去兹毒的过程,萩室是在车循环中,熯造火凤鼎中,合起来是孚乃利用禴,钻隧易火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杼井易水是水风井-水泽节,毒是火山旅中的遇毒,去是车循环中的血去惕出,兹是用六中的两种用行师,六头下脚上地以丶的力量用在师中,所以春天是力量盛况空前的时节,举春祭是进入到利用祭祀中,开始了用六,就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的塞久祷,塞在火凤鼎中,祷在车循环中,久同旧,孚乃利用禴之后就完成了“食旧德”,以鱼为牲中的鱼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所结合成的力量,进入风火家人之后就成为豕,豚鱼都反归于天之后就吉了,以鱼为牲犹言吉也,《礼·礼运》:“礼之于人,犹酒之有糵也。”以糵为酒犹言有礼,相召指的是天火同人,“所以属亲戚也”指的是风火家人,风火家人的回天之门是三星在天银河回的唯一正门;“毋杀畜生,毋拊卵,毋伐木,毋夭英,毋拊竿,所以息百长也。”指的是贯鱼,息百长时就完成了山地剥,贯鱼是鱼篮观音的工作,鱼篮观音在收鱼时念着“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各有各的命运,“赐鳏寡,振孤独,贷无种,与无赋,所以劝弱民。”指的是火泽睽;“发五正,赦薄罪,出拘民,解仇雠,所以建时功施生谷也。”指的是雷水解,让反行的五回归与天,建时功施生谷是解除车循环中的谷,完成归妹愆期迟归有时,同时建立人位的震中的胜,禁藏在这个过程中是让反行的五回归与天的关键一步,才有时,与此同时还不能没有建功,不懂禁藏就徒劳无功。

    夏忠谈的是“夏赏五德,满爵禄,迁官位,礼孝弟,复贤力,所以劝功也。”忠是中行之心,指的是风泽中孚,夏赏五德谈的是“利用宾于王”,宾属于农用八政中的一环,赏是“三年有赏于大国”,赏是时候是高尚其事不事王侯的时候,孚乃利用禴已经到了归正的阶段,德指的是直的力量,五在风火家人的向上推送中反归于天,这个时候已经满爵禄,满是盈溢,此际已经完成了山地剥的禄,到了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阶段了,迁官位是已经完成利用为依迁国,有了国,而且有了人位的震中的官位,礼孝弟是一曲终了,必须将耂和子的力量反归于娣,复贤力是将臣子遁走,并且藉着嘉遁之力建立人位的震中的胜,完成复自道,劝是 “柔远能迩,安劝大小庶邦”,已经完成了有渝,冥豫成了,可以安劝大小庶邦了,劝功是收起车循环中的工,并且施展嘉遁之坎的力,具有双重的任务,为了收工就需要禁藏的功德,履校灭趾是一种协作,需要嘉遁之力,既要完成任运和隔离,还要经历人位的震中的胜,所以谓之安劝大小庶邦,夏的甲骨文字形中可以看到这个季节中的多少繁忙,安夏中要做的事其实很多。

    秋急的急是念用庶征的恒寒若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是水风井在月恒中所产生的效果,“秋行五刑,诛大罪,所以禁淫邪,止盗贼。”秋行五刑是以五来利用刑人,五中小在领军,处于小有言中,诛大罪指的是再小有言中天位的大被用在车循环,成为非常之道,形成了网,造成了“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急是焦躁地谋取彑,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禁淫邪,禁是示的力量进入到了火山旅中,产生了禁暴正乱的功德,诸天神遭困五十三难中弥勒在行者左手递写了一个禁字,对黄眉老佛产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弥勒必须先交付行者禁暴正乱的禁令,先禁止将山泽损的力量运用到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如果不先下达禁令,丹成的力量自然就会在车循环中循环不已,之后才进入到睽孤的瓜田中,完成以杞包瓜,瓜字中是一个目,以杞包瓜是以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力量包裹住瓜,藉以完成系遁,其中有示,产生了执之用黄牛之革的效果,火山旅才能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于是就完成了归藏,易经之外无归藏易,归藏只是易经的禁藏部分,归藏是用六成功的关键,而禁则是归藏的关键,淫邪是旁门左道中的东西,禁藏是离开车循环的旁门左道,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止盗贼是利御寇,水天需中有致寇至的效果,所以需要禁的功德,示到了人位的艮中,火山旅就义无反顾地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就止盗贼了,急是陷天位的大于不义,所以必须任运回天,进入到天雷无妄。

    冬闭谈的是“冬收五藏,最万物,所以内作民也。四时事备,而民功百倍矣。”冬收是井收之后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境界,五藏是五的归藏于天,最是取女之后将日通过回天之门反归于娣,万是完成了火山旅-山地剥的人位的艮,物是皿,最万物指的是风雷益,这是王用享于帝的时节,内作民是邑人在约纳户牖之后成为国民了,四时事备的四是二与八反行入口,进入到水风井中,发展到了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王事,备是完成归而逋,“礼仪既备,钟鼓既戒”了,就进入到了唯用震为雷的天下了,这个时候就民功百倍矣。

  • 六十

    六十谈的是第六层次,第六层次是现前地,现是王见,王的存在说明了还在用六中,不同的是王与见同在,见是完成了天山遁,目已经遁走了,意味着已经在回天之门中来回,已经不在旁门中了,已经结束了三十年的火凤鼎,前是一个特殊的时节,前是反行的六与有渝的月和刀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以月和刀代替了丶,前代表着没有丶的用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完全明白易经的重要性,在易经中只有两处谈到前,一个在泽天夬,“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另外一个在“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高墉指的就是泽天夬所形成的天位的兑,天位的兑代表天,这个时候天就有了维用伐邑的性质,这就是“有陨自天”,已经不再是雷火丰-雷山小过发展到风天小畜-水天需时的力量,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建立在泽天夬的高墉的时候就具有“有渝”的效果,可以在冥升的时候产生成的结果,成指的不是成功,而是大钺完成了斩首,大部分的力量都是无成的,只有一种力量可以产生成的效果,那就是有渝,也就是在前中,所以第六层次是般若度愚痴,第六层次的愚痴现象很严重,只有在明用稽疑的时候不断地省察,时时在般若中,才能避免第六层次的愚痴。

    第六层次谈的是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染是九木的心法,也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的心法,九和亏同义,朽木是已经亏了的木,不能继续再用隹和周来反行了,周是夯具和舟,也就是甫,必须归而逋了,所以涉及到见,净是“净其巾幂”,其中的巾幕指的是“井收,勿幕”,也就是莫夜有戎的力量,水风井已经结束,西戎已经成为北狄,并且被运到天位的艮中,也就是完成了天山遁,于是就不需要再维用伐邑了,这个时候就常乐永净也,没有了人位的艮,就没有日中见斗,不再有争,只有唯用震为雷了,净专指唯用震为雷的障碍,反行的天位的田和用行师都已经祓除,并且完成了拘系之,乃从维之,这就是“敬之,终吉”,“敬之”不是尊敬的事情,而是不速之客三人来的反归,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染就是不速之客三人来,所以方苞在《狱中杂记》中借事说事地说道:“此所以染者众也。”江南第一大儒不至于大谈狱中瘟疫,“质明启钥”是关键词,实际上谈的是火雷筮盍。

    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这一段故事实际上谈的是染净,郑公子归生所代表的力量是归而逋,除了公子的火水未济之外,兼具生的反行与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所以郑公子归生是火雷筮盍中的任运者,故事从解鼋开始,郑灵公请大臣们吃鼋,鼋是元龟,意味着已经处于雷水解的“田获三狐,得金矢”的时节,郑灵公召子公而弗与也,因为雷水解是反火水未济的时空,“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火凤鼎的时空很短暂,很快就在如的力量之下进入到火山旅中,所以火水未济只能染指,随即就完成了遇毒,完成了山地剥,再完成天山遁,在表象上是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实际上是完成了三星在天银河回,从牧牛图的角度来看第六层次正处于任运和相忘之际,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正是“柳岸春波夕照中,淡烟芳草绿茸茸,饥餐渴饮随时过,石上山童睡正浓”的任运时节,完成了任运之后就在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的相忘中,人牛都在常乐永净中,这个时候就无分别了,所以真正能够达到“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的境界的是火雷筮盍,这个时候已经在回天之门的出入,也就是说已经脱离了王假有庙时期,进入到了用大牲吉时期,用大牲吉的时候已经没有火凤鼎了,没有火凤鼎就没有假,所以此际已经超越了真假的问题,全真了,柳宗元提到染的时候说道:“渐染砥砺,几乎道真。”

    菩萨到了现前地时住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现前,住缘起智的缘指的是《周礼·天官·内司服》中的缘衣,也就是褖衣,褖衣是王燕居之衣,这是泽地萃中的衣,在萃如嗟如中完成豕和彑的分离,指的是山地剥,用六发展到了真俗二智和最胜智的时候就出现了山地剥,山地剥是天山遁的前提,一步一步地清除人位上的障碍,才能进入到唯用震为雷的常乐永净的境界,所以起智,天位的震完成了积雷成丹之后,丹被用作甘临的力量,甘临是輹循环中的一环,已经处于直的力量中,准备完成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最胜智的最是取女之后完成日的反归于娣,最是“冬,收五藏,最万物”的时节,也就是完成三星在天银河回的阶段,胜是天位的嘉遁之坎的任务,一方面将天位的大任运归天,天位的大双臂上挂着两个廿,如同一个强壮的巨人,而嘉遁之坎还要伸出一只手,这一只手是心力之手,藉着心力在履校灭趾中稳住人位的震,发挥高度的协作功德,这是天位的坎的高光时刻,力量中的智非比寻常,可以从老子的绝圣弃智来理解,绝圣弃智一般解释为:“弃绝智慧聪明,返归于人的天真纯朴。”这样的解释无疑否定了圣人的智慧,事实上老子在指导用六的关键一步,绝不是人用刀割糸,而是是藉着糸和刀来割下巴,糸是用行师,绝是三的任务,圣是时风若的结果,也就是火凤鼎的结果,绝圣发生在火凤鼎和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中,也就是王假有庙时期的孚乃利用禴中,弃是弃如,智是知临和甘临,知临形成了饮食衎衎,甘临是积雷成丹之后的丹成为輹循环中的甘临,甘临形成了“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的效果,弃智发生在用大牲吉时期,绝圣和弃智都是用六,只是弃智的时候火天大有已经发展到了山天大畜的强度,天位一空,这是造成最胜智的成因,而无论是圣或是智都必须完成三星在天,才会民利百倍,所以老子的“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是条件式,因为绝圣弃智之后就进入到了人位的震的佛地,绝圣弃智和最胜智都是完成了火雷筮盍,所以第五层次和第六层次的关键在于回天之门,逐渐地摆脱了旁门左道,天门大开,在真人之位和佛位之间染净无分别,谁是染?谁是净?由于已经进入到了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已经在净土中,所以弥勒菩萨得从兜率天来到龙华树下召开龙华会,这是最胜智的呈现。

    佛法东来时翻译者都是易学大家,都会以易定义,方便后人的理解,如果不从易经入手,就看不到翻译者所留下的线索,唯识谈的也是力量,只要是力量就不可能脱离易经,从力量的角度来看才能明白唯识圣人在说什么,唯识圣人建立了十地纲要,简要地界定了十地的力量变化。透过十地的基本定义可以明白各个层次的梗概,方便理解西游记的细腻处。

  • 五十

    五十谈的是第五层次,第五层次是难胜地,《书 • 舜典》将难胜地讲的最透彻,“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远复带来柔克,柔克的中行之后可以完成吾与尔靡之,在火地晋的众允与地火明夷的明夷于南狩交汇于人位的艮中,遇毒之后就有了元,这个时候就到了敦复的时候了,在完成敦复于天之后才有人位的震中的休复,在山泽损的而中会遇到难任的问题,所以必须乱军引胜,西方的戎在伏戎于莽之后,也就是在涣其血去逖出之后,成为北方的狄,这个时候就蛮夷率服了,蛮夷率服之后才能王用享于帝,难胜地就是谈火雷筮盍的难与胜,孙子认为难是因为军之患,“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水火既济的初吉终乱的原因在于军,军指的是在倾倒的凵中运作的车循环,车循环的进退不当造成了縻军,縻是牛缰线,牧牛的进退造成了束缚和羁縻,所以军士惑,三军之权在三,三军之任在士,三的司徒功德因为不知道回天之门与旁门左道的区别,就无法完成任运,所以需要消除田获三狐的力量,八戒打死玉面狐狸是消灭火水未济,神兵天将共同围捕牛魔王是完成控制白,没有了三和狐的影响,士才能完成乱军引胜,才能清除渎的状态,才有胜,难胜地就变成了殊胜之地,射阳居士在稀柿疼秽阻五十五难中所描述的就是难胜地成为殊胜之地时的景象:“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智慧光明登彼岸,飕飕,叆叆云生天际头。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打破人间蝴蝶梦,休休,涤净尘氛不惹愁。话表三藏师徒,洗污秽之胡同,上逍遥之道路。”休休是休否和休复,完成了任运就涤净尘氛,这个时候就没有淤渎了,就没有晋如愁如,也没有介福的束缚,诸佛才能在天雷无妄-风雷益中共相酬,同上逍遥之道路,其中的“打破人间蝴蝶梦”指的是水风井的井渫不食,《诗·小雅·隰桑》中的“隰桑有阿,其叶有难。”也是在人间蝴蝶梦中,在世俗的眼中是爱情故事,在力量中则是难,必须打破,将水地比的显比重新推送到天位的坎中,完成三星在天银河回的桑,也就是禅的境界,这就是智慧光明登彼岸,最直接的乱军引胜的方法就是在寅时一有了意识就短跑冲刺,可以体验到希腊联军第一英雄阿喀琉斯的力量,整个精神和身体都会涤净尘氛不惹愁,在诸佛共相酬的时候受到最高层次的礼遇,黑泽民的代表作:《乱》就是描述水火既济的初吉终乱的始末,这是一位老迈的国王秀虎将自己的三座城池分给了三个儿子之后的故事,秀虎所代表的力量是地雷复,三个儿子是三星,秀虎为了确立自己的地位,发动战争杀死了枫君的父母,同时也杀死了末君的父母,并让二女嫁给了自己的儿子,枫君所代表的力量是火天大有,末君所代表的力量是地火明夷,秀虎年迈时打算将三座城池分配给三个儿子,自己则骑上白马,轮流前往各个城池颐养天年,可是秀虎在老大老二的阿谀奉承下,将老三驱逐出去,老三远走他乡不仅开启了孚乃利用禴,同时也开始了一连串的灾难,也就是无妄之灾,阿枫的复仇结束了“田获三狐”,完成了“大有得”,不过,到了“随有获”的时候自己也不保,唯一的幸存者是双目失明的鹤丸,鹤丸所代表的力量是泽雷随,泽雷随中两个目都被“拘系之,乃从维之”在天位的艮中,这里的笛子就是希腊神话中的“绪任克斯笛”,赫尔墨斯的儿子潘特别喜欢吹笛,因为这是潘所喜欢的山林女神绪任克斯所变成的笛子,笛子代表人位的震,潘在吹笛子的时候泽雷随就变成了水雷屯,《乱》说明了乱的成因在用六,不过,黑泽明错了,没有搞清楚小乘与大乘的区别,泽雷随-水雷屯是未乱之时,乱出现在天水讼-山泽损的车循环,乃乱乃萃,不是进入到泽雷随,而是进入到泽地萃,泽地萃的萃如嗟如才是乱源,不过,《小雅 • 桑扈》说过:“不戢不难,受福不那。”那是多的意思,没有经过火凤鼎的戢和车循环中的难,那么受福自然就不多,泽雷随-水雷屯只能在人位的震中吹一吹笛子,白忙一场,天雷无妄-风雷益才是王的享宴,乱军引胜之后第五层次就成为用六的成就期,难胜地在难的过程中在车循环时发展到了俗的层次,也就是“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乱军引胜在引的时候已经登上了天位的艮中的真人之位,胜的时候则领有人位的震,所以谓之“菩萨至此位,能令行相互违之真俗二智互合相应”,力量是很直接的,从力量的角度理解唯识可以一目了然,不会困于文字障中。

  • 琵琶行和芭蕉行

    在问佛根源四十一难中太上老君在谈金刚琢的来历时曾经提到芭蕉扇道:“我那金刚琢,乃是我过函关化胡之器,自幼炼成之宝。凭你甚么兵器,水火,俱莫能近他。若偷去我的芭蕉扇儿,连我也不能奈他何矣。”金刚琢是地雷复的白,可以收取天地之间所有的力量,芭蕉扇则是白的宝器,芭蕉扇指的是两个半日上下相连所结合半日所形成的师,师是相连的两个星,如同一把芭蕉扇,代表着用行师,可以形成火山旅,将火山旅发展到山地剥,就收取了天地之间所有的力量,这是蕉的力量,蕉是隹的反行和取女,山地剥之后就将石变成了臼,震为雷在凵中化为齑粉,取女之后就完成了“食旧德”,德就是取女,这个女是风火家人,属于直的力量,才能完成芭的功德,芭是在维用伐邑之后完成肥遁,火山旅就从“旅焚其次”发展成为“鸟焚其巢”,只有直的力量才能做到,扇的存在说明了具有“弟子舆尸”的功德,弟子指的是三星的反归于娣,顺势就完成了“君子得舆”,弟子舆尸是先蕉后芭,这是真芭蕉扇才有的功德,假芭蕉扇只能助火,搧了一下火光烘烘,第二扇火气愈盛,第三扇火头飞有千丈之高,造成进退两难,在火凤鼎中用行师只会助火,从焚如发展到死如,不能满足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的需求,火凤鼎中的用行师是假芭蕉扇,假芭蕉扇只具有山地剥的效果,车循环才是真芭蕉扇,真芭蕉扇兼具天山遁的功能,真芭蕉扇中有厉,才能完成天山遁,中间必须打死玉面公主,玉面公主是田获三狐中的狐狸,八戒打死狐狸,意味着火天大有的力量发展到了山天大畜,天位的震也反行入口,火水未济就得不到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就死了,才能转入火雷筮盍,进而进入到天雷无妄。

    第四层次的用六可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一种是琵琶行,一种是芭蕉行,琵琶指的是上行和下行的两种力量,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推是将隹向上推送,让隹反归天位,比是火山旅中前后相随的两个没有头的人,推手代表着射雉一矢亡,引是引兑,将天位的兑引到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天位的兑是以隹的身份反行入艮,这就是“惟入于林中”,琵琶洞是在人位的艮中弹琵琶,琵琶的关键在珏,珏指的是乘马班如,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藉着马来分开两块玉石,说明了弹琵琶的终极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所以琵琶行是在乘马班如之后,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如来有经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其中的四十四指的就是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因为如来在祗园讲经说法,祗园在泽雷随-水雷屯中,在泽雷随中如来在天位如如不动,讲经说法的时候才进入到水雷屯,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的《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谈的是:元帅、元精、元阳、元光,琵琶行是在不节若则嗟若的车循环中用行师,处于长子帅师的模式中,以“合元明”为目的,强调固守元阳,不令丧了元精,这是小乘的特性,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则谈的是:合元由和真元合,强调的是在用行师之后在雷山小过中合元由,并且一路发展到由颐的高度,弟子舆尸具有大乘精神,目标是龙华宴,这个时候还不是龙华会的时节,而是像龙华会一样先建立天雷无妄,再转入风雷益-水雷屯中,所以谓之龙华宴,而不是龙华会,功成行满见真如的时候如来亲自交待将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最后从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一藏之数暗指真元合,不以水天需为足,必须将力量发展到天位的艮中的真人之位,与人位的震相合,所以必须进入到天雷无妄。

  • 伐谋

    在力量中谋颇为稀有,只有在特定的时空中才会出现,谋是念用庶征时的一种模式,出现在在休征中的时寒若,寒指的是水风井,水风井在合乎时宜地运作时才有谋,恒寒若的话就会急,就成为咎征了,就会产生孚于剥的效果,谋是风泽中孚时将人位的震的木用作用拯马壮,在积雷成丹之后甘临人位的艮,反复完成中行,风泽中孚在作涣奔其机的机变时就成为风水涣,收缚魔王四十九难是专门诠释变化的一难,由于人位的震的力量都用在变化上,就会影响到王用享于帝的效果,所以《礼记▪缁衣》强调:“无以小谋败大作。”这个观点与《孙子兵法▪谋攻篇》的“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两者前后呼应,都在提醒“利用为大作”才是真正的谋。

    谋涉及到二曰敬用五事,四曰听,四是八和二反行入口,进入到不节若则嗟若时就有了听,听在甲骨文中只有耳和丹,嗟若时是听,进入到了节若时就成为聪,在聪中用拯马壮就进入到了谋中,无论在听中或是聪中,丹都不见踪影,“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心哉”的原因在于心在机变过程中不见踪影了,力量本来就缺乏重演性,需要经过再积累的过程,心力却不可能像蓄势待发时那样精粹,何况车循环中的反复其道,所以谓之:“心不在焉何作道,神常守舍要拴猴”,其中的“心不在焉何作道”是山水蒙中的状态,心在“土爰稼穑”和“稼穑作甘”的车循环中反复地进入到马的状态,马首是网,有孚失是了,也就是失其日和正了,所以谓之心不在焉,心是用来利用为大作,重点在王用享于帝,“心不在焉何作道?”,而“神常守舍要拴猴”的常是天位的坎的行有尚居于天位时的功德,神常守舍意味着进入到天位中,处于不可涉大川的状态,这个时候才上有居而下有舍,栓谈的是全真全木,而猴指的是伏戎于莽和利建侯,用六发展到了第四层次追求的是全,所以必须伏戎于莽,藉以发展到天位的艮中的真人之位,所以开始认真了,从“全不认真”、“全不知事”、“全不察理”,发展到“挂甲全身”,射阳居士藉着这四句话来提醒用六发展到了第四层次就必须求全,关键在于完成任运,藉着伏戎于莽将犬推送到天位,同时将利建侯的力量留在人位的震中,完成胜,在孙子兵法中被称为乱军引胜。

  • 四十九

    四十九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九,四十九中已经不谈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而谈的是稽疑的疑,已经打破了合元由的时候了,“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用六自来具有战炼性,尤其是到了第四层次已经初涉真的层次,这个时候已经步入真如之真,而是全真之真,真如容易全真难,合元由是真元合之始,射阳居士藉着芭蕉扇谈真假,孙子则藉着谋攻篇中的攻城谈全破,无平不陂和不遐遗只能获得假的芭蕉扇,必须通过回天之门回归天位才是真芭蕉扇,全破也是同样的概念,孙子强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是时寒若的产物,也就是在水风井完成中行之后在风泽中孚-风水涣中涣奔其机,伐谋是最初的用六,也是最原始的车循环,伐交则是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的直的力量,王假有家时期和用大牲吉时期用的都是輹循环,兵是人位的离上阻于反行的大,每一种反行都可以算是伐兵,城指的是邑,攻城是维用伐邑,虽然伐谋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过,孙子在谈将的时候指出“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是《诗·敬之》:“日就月将。”中的将,敬之指的是“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所以《敬之》一篇谈的也是用六,日就是升虚邑,就字从京从尤,天龙来到人位的艮中,将城邑变为京城,京也有高的意思,转邑成京是将就,虽然不满意,但是勉强凑合,将就是日月在将就,完成了转邑成京之后还要回天高就,月是丹,月将指的是在车循环中将车,事实上是三在将车,将丹用在用行师,所以三才是“国之辅也”,王的开国承家完全靠三,三在农用八政中具有三司的功德,如同宰辅一般,“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辅是指的是车循环中的归而逋,周是夯具和舟,指的是天位的大的拆分而行,辅周是完成归而逋,让天位充满力量,再进入到风雷益的国中时就非常强而有力,隙是孔隙、间隙,这几个字都是水天需中的用字,在水天需的小有言上下运作日,虽然也是车循环,用的也是天位的大,但是辅隙中所建立的国必弱,只是侯国,无法达到王国的程度,因为不节若则嗟若中没有厉,也就是说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没有发展到最高的程度,另外一个关键在于没有完成遁,以至于对意识的控制反而更强,造成了不出户庭和不出门庭的局面,形同禁闭,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国王在后花园水井中溺水三年描述的就是不节若则嗟若的效果,以至于无法完成真元合,而且不节若则嗟若无法像萃如嗟如那般大跨度地活跃于天地之间,全争于天下,所以不是王者用六的上选,孙子作这样的表述时无疑直接地否定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伐谋,但是辅周则国必强不是必然的结果,前提是“乱军引胜”,在萃如嗟如的车循环所造成的乱局之后要藉着引的功夫来完成胜,也就是完成任运,任运是不可或缺的强国之道,要达到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知胜,也就是知临时明白大君之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谈的是用六的时机,识众寡之用者胜指的是火地晋的众允和火泽睽的睽孤,路阻火焰山三难谈的就是众允和窥远收众,金皘山三难中谈的就是寡,寡是车循环中的既忧之,众和寡都是用六中的大难关,都是诸天神难伏的关节处,上下同欲者谈的正是“坎离既济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上下就是真元合,同欲是火凤鼎的欠和车循环的谷已经达到了水火均平的层次,谈的不是上下一心那么单纯的事情,虞是风泽中孚的“虞吉”,虞吉才可以吾与尔靡之,“有它不燕”则是不虞者,就进入到了用拯马壮中,将能是三可以驾轻就熟地主掌农用八政的功德,御是三星在天银河回,这是任运的关键,御是士的任务,与君无关,“此五者,知胜之道也”,不可不知,“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射阳居士不着痕迹地将孙子兵法与用六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得出这个人用功之深,功力之厚,如果过不去第四层次,反而造成“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三花不就空劳碌,四大萧条枉费争。土木无功金水绝,法身疏懒几时成!”不如说个透彻,帮助每一个天人合一顺利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开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