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西游记密码

  • 收缚魔王四十九难

    收在易经在指的是“井收,勿幕,有孚元吉”,井收指的是水风井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高度,已经完成了对人位的艮的约纳,水风井到了收尾的时候了,收与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散是王假有庙时期的特性,“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到了第五层次时就进入到了开悟的圣人境界,当务之急就是“大制不割”,大制不割指的是天的制度没有山地剥,在王假有家时期和用大牲吉时期都没有山地剥,山地剥是王的制度,天的大木柴被分散了就成为器物,圣人在泽雷随中运用时也降到了官长的层次,唯有不剥才能够保全大木柴,才能成为天雷无妄中中的圣人,收成为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必要条件,不可以继续运用山地剥,所以行者连扇四十九扇,断绝火根,永远再不发了,就永灭山地剥了,

    收是“收族故宗庙严”,散居人位中的族故和宗庙都必须复归于朴,重新成为栋桡,所以火山旅是“惟精”之地,在天位的艮中“得一”则是“惟一”之地,惟精惟一在此一收,我其收之之后才能谈天命明师,如果没有完成收,就没有维天之命,自然谈不上天命明师,而小乘的阿罗汉没有完成收也无法证得阿罗汉果,五十知天命是因为完成了收,所以收的意义重大。

    縛者束也,束下曰缚,才能完成牵复,这里用的是收缚,而不是收服,意味着对象不是魔王,而是造成魔王的力量,收缚实际上是收住缚,全部收到天位,意味着已经到了归而逋的时候了,射阳居士用字精确,尤其是九九八十一难的名称,以符合如来亲定的高度,逐字理解可以掌握全篇要旨和脉络,再辅以易数,就不会迷失于文字障中,到了这一步就意味着“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可以牵牛归佛了,不过,“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已经到了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阶段了,所以必须完成回首,回首与包羞同义,回首的真义是将天位的大与震为雷都包回天位,所以老子留下了骑青牛出函谷关的大象,这是“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之象,通过玄牝之门,青牛才能重新成为栋桡,牵牛归佛动用了四大金刚的力量,所以顺利牵复之后就可以享用到金刚不坏身的效果,跑起来如凌虚御空般,如果用的是收服的力量,就看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魔是林中鬼,具有山地剥的功夫,所以在收縛魔王之前,行者交代八戒和土地先打进积雷山摩云洞,把洞中群妖尽情剿除,拆了他的窝巢,绝了他的归路,八戒将玉面狸精一钯筑死,并将洞中群妖尽皆剿戮,一把火烧了雷山小过中的积雷山摩云洞,一举打破了山地剥,同时也断绝了飞鸟所遗之音的门路,也就是没有了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的效果,也就是说没有了风山渐的可能性,于是雷山小过就变成了雷地豫,意味着完成了或承其羞,就断绝了夫子凶之路,留下了妇人吉的选项,射阳居士在这一段的着墨不多,可是意义重大,自此积雷成丹的力量就不至于再被用于习坎,才能成为风火家人的力量,“黄婆矢志扶元老,木母留情扫荡妖。和睦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

    王指的是王假有庙,收缚魔王的意义在结束王假有庙时期的孚乃利用禴,在天王太子牵牛径归佛地回缴之后罗刹女跪求归还芭蕉扇,行者把扇子还了罗刹,道:“老孙若不与你,恐人说我言而无信。你将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饶你去罢!”那罗刹接了扇子。念个咒语,捏做个杏叶儿,噙在口里,拜谢了众圣,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说明了行者并没有打死罗刹女,火风鼎仍然存在,可是却彻底地消除了孚乃利用禴最根本的山地剥,火风鼎成为无害的力量,王假有庙时期已经名存实亡了,第四层次是魔王的力量的巅峰,

    虽然在平顶山就已经逢魔,在乌鸡国被魔化身,但是魔王还要等到火凤鼎和车循环都已经全速运作的时候才会出现,第四层次中“火煎五漏丹难熟,火燎三关道不清。时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将助神功。牵牛归佛休颠劣,水火相联性自平。”在第四层次时还需要牵复,到了第五层次时牛已经驯服,就不需要牵复了,“绿杨荫下古溪边,放去收来得自然,日暮碧云芳草地,牧童归去不须牵”,牛魔王是积雷成丹的效果,收缚魔王就代表着丹成,收缚的工作成为首要之务,必须便嬖左右,回归天位之后水火相联性自平,才能化为开悟的资粮和金刚不坏身的基础。

    四十九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九,四十九中已经不谈向用五福和威用六极,而谈的是稽疑的疑,已经到了合元由的时候了,元是遇元夫的力量,也就是火泽睽,由是由豫,到了往得疑疾的时候了,得疑疾是大有得、勿疑、有疾三事,即将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所以在火山旅中合元由,简单地说合元由就是完成三星在天,“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也就是藉着告公用圭来合元由,这一件事情实际上就是内丹中的移神换鼎,火焰山本是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成为火风鼎的核心,发展到了合元由的阶段时则是将火风鼎的炼药的丹鼎重新恢复成为炼丹的丹炉,人位的坎中的神也必须移到天位,成为元神,所以这个时候的重点在“牵牛归佛”,可是,这个时候的牛魔王既有天位的罗刹女的自我加持,又可以得到人位中拥有百万家私的玉面公主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还有乱石山碧波潭的老龙王的招待,“吃的是,天厨八宝珍羞味;饮的是,紫府琼浆熟酝醪”,非常受用,不愿意脱离这样的状态,所以八戒在听到行者提出了龙华宴的说法之后,说出直接的主张:“是,是,是!去,去,去!管甚牛王会不会,木生在亥配为猪,牵转牛儿归土类。申下生金本是猴,无刑无克多和气。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昼夜休离苦尽功,功完赶赴盂兰会。”盂兰会是山泽损中超度历代宗亲的佛教仪式,与龙华会的大乘精神背道而驰,第四层次的火山旅是决定小乘行或是大乘行的关键之地,也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收合之地,事实上“牵牛归佛”具有积极的意义,“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在进入到第五层次的开悟境界之前,毫无选择地必须先完成时归,而时归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牵牛归佛”,才能完成移神换鼎,推背图第四十八象天火同人颂曰:“水火既济人民吉,手执金戈不杀贼。五十年中一将臣,青青草自田间出。”完成了同人之后才能谈开悟,完成了这一步就是天龙,就具备了对人位上的地蛇开示的资格。

  • 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

    求从剥来,经历了山地剥,已经处于坎为水或山水蒙,山水蒙的卦辞中特别强调:“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里的“我”在喊冤,求不是我造成的,而是童蒙造成的,因为天位的坎中的童蒙具有孚于剥的特性,只要一反行,自然就会造成剥,这是因为童蒙的反行带来了天位的大,也就是具有九宫格之力的五,可以造成十朋之龟,必有十五,在坎为水中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坎为水的求小得是“习坎,入于坎窞”的结果,这是童观的力量被用在小有言中,造成了火山旅中的丧其童仆,意味着已经从时寒若发展成为恒寒若,就会操之过急,在山天大畜中也会出现剥,这是《书·康诰》所谓的:“用康乂民作求”,也就是藉着刚克来完成乂,童牛之牿就是利已所造成的刚克,成为舆说辐中的用说桎楛的力量,而且形成了君子得舆,这是山天大畜中的剥不同于前面两种剥的地方,所以易经中的童不是字面上那么幼稚无辜,因为童具有孚于剥的心法,所以“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可是毕竟是因为有我,我固守着人位的坎,才造成了三才阵势,才会造成孚于剥,所以求取芭蕉扇的过程实际上是我的归正,才能结束柔克与刚克,进入到乂用三德的正直中。

    取在易经中指的是取女,取女是先拿出耳中的大,天位的大在山地剥时陷在倾倒的凵中成为耳字,所以必须先请出天位的大,再藉着人位的离将天位的大推送到天位的震中,才能开始告公用圭,所以取关系到告,“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初筮告时建立火泽睽,初筮的筮指的是厥宗噬肤,再三渎是在车循环中,就会造成渎,这个时候就无法再藉着取女来告公用圭了,“禅性自来能战炼,必当用土合元由”,除了火凤鼎中的战炼之外,还有车循环中的战炼,这就是《易·系辞下》中的:“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远交近攻是风山渐-水山蹇中的事情,先远复,再入水,二度入水求之,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相遇在人位的艮中,以至于爱恶相攻,就需要在雷山小过中合元由,这才是二调芭蕉扇的焦点,归妹愆期的时候就进入到雷风恒中,在这里行者与罗刹女做了干夫妻,并取得真芭蕉扇,这个时候就闻了,在火凤鼎是耳,在不节若则嗟若是闻,《礼记·曲礼上》:“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不闻的时候可以直接取女,礼闻的时候就取于人,只有火雷筮盍可以完成这个阶段的取,如果不明白就无法脱离这样的困境,《礼记·曲礼》是专门谈人位的艮中的力量变化,不可以不知礼,礼闻的时候的取非比寻常,可以直抵真人之位,完成天山遁,就可以真元合,所以谓之真芭蕉扇。

    芭是维用伐邑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结果,邑人的口已经被告公用圭的力量所剥除,《山海经》里说:“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这里的象指的是雷地豫中的由豫,巴蛇吞食大象,造成了三岁不觌,所以三年才吐出象的骨头,才结束了泽风大过,三岁不觌的阶段表现出可怜巴巴、老实巴交、结结巴巴、磕磕巴巴的状态,眼巴巴地看着一切机会悄然流逝,所以第五层次开悟前的关键一步是结束孚乃利用禴,完成乾坤交靖、十月养胎和移神换鼎,才能以开悟者的风采应世,火山旅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之地。

    蕉是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所产生的隹与人位的离向上推送的力量相会于人位的艮中,生的力量与母的力量相会,成为遇毒,遇毒是一个很特别的相会,在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在遇毒时要求烧死自己,死后成为大力神,力量的品质改变了,从原来可以成为用拯马壮的力量,转变成为成仙的力量,原来在诸神酒宴中斟酒的青春女神赫柏也成为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第四任妻子,火山旅-火泽睽成为神仙伴侣,这要归功于火雷噬盍的履校灭趾的功德,这是第六层次的事情,第四层次的相会中还在噬腊肉的阶段,噬腊肉是三种力量的集合,噬是坎为水,腊是习坎,肉是丹,还在酝酿阶段,这个时候的蕉还是告公用圭的初阶,从雷水解的角度来看还在负且乘,致寇至的阶段,致寇至将雷水解与水天需关联在一起,也就是说从水天需的角度来看则是需于泥的阶段,还在泥-尘-土的演变过程中,要完成人位的力量的上移,需要得尚于中行,第四层次是同人和登圣的蜕变期,即将完成时归而登圣,乾坤交靖,人位一空,就破了我执,就证得阿罗汉果,我执是一种盘踞人位的坎的力量,不能时归自然成为强化控制、造成每况愈下的六道变化,所以小乘佛法认为我执是痛苦的根源,同时也是轮回的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在于到了处山之军中不知道如何转动直接的力量,必须注意转动力量的细节,具备时归的能力只会提升自己的层次,并不会造成损失。

    扇是户羽,玄发展到了这一步已经完成了约纳户牖,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中的羽已经取代了毛,也就是丧失了遁尾的功德,马已经被骟了,但是扇具有循环性,丧马勿逐自复了之后,羽有了白的力量时又开始了入于坎窞的习坎,羽又变成持着丨在完成中行的两只羽手,又进入到申中,“取女,见金夫,无攸利”是羽所形成的习坎所致,而羽来自于垂其翼,“明夷于飞,垂其翼”时都会扇动起君子于行三日不食的结果,所以除了六耳猕猴的习坎之外,还有另外一只可以产生习坎的动能,这是人位的离在受到了垂其翼的抑制之后所形成的反弹,再度进入到用拯马壮中,所以“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无止无休,却无攸利,求取芭蕉扇的目的在将交的力量中的用行师的力量变成直的力量中的真蕉扇,芭蕉扇到了直的力量中就改变了用行师的方向,所以在直的力量中是利用行师,“若还要借真蕉扇,须是寻求大力王。”此事涉及到牛魔王,牛魔王拥有积雷成丹之力,所以是大力王。

    四十八谈的是第四层次的八,八在念用庶征,从关键字出现的数量来看,第四层次的念用庶征集中在时风若的106个圣、恒寒若的17个急、恒风若的8个蒙、以及恒雨若的3个狂,大部分的情况在火风鼎所带来的圣的效果中,非常稳定,第四层次既是小乘的巅峰,也是大乘的起点,第四层次的用六可以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一种是琵琶行,一种是芭蕉行,琵琶指的是上行和下行的两种力量,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推是将隹向上推送,让隹反归天位,比是火山旅中前后相随的两个没有头的人,推手代表着射雉一矢亡,引是引兑,将天位的兑引到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天位的兑是以隹的身份反行入艮,这就是“惟入于林中”,琵琶洞是在人位的艮中弹琵琶,琵琶的关键在珏,珏指的是乘马班如,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藉着马来分开两块玉石,说明了弹琵琶的终极目的是进入到水雷屯,所以琵琶行是在乘马班如之后,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如来有经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其中的四十四指的就是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因为如来在祗园讲经说法,祗园在泽雷随-水雷屯中,在泽雷随中如来在天位如如不动,讲经说法的时候才进入到水雷屯,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的《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谈的是:元帅、元精、元阳、元光,琵琶行是在不节若则嗟若的车循环中用行师,以“合元明”为目的,强调固守元阳,不令丧了元精,这是小乘的特性,琵琶行是小乘行,而求取芭蕉扇四十八难则谈的是:合元由和真元合,强调的是在用行师之后在雷山小过中合元由,并且一路发展到由颐的高度,虽然八戒认为“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只看到了盂兰会的利益,但是在打死了玉面狐狸之后消除了山地剥的阴影,就具备了大乘行的条件,所以行者发狠道:“正是正是,呆子莫要胡谈!土地说得有理,我们正要与他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趁清凉,息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行满超升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功成行满见真如的时候如来亲自交待将那三藏经中三十五部之内,各检几卷与他,教他传流东土,永注洪恩,最后从各部中检出五千零四十八卷,乃一藏之数,一藏之数暗指真元合。

  • 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

    路是西天之路,三藏遵菩萨教旨,收了行者,与八戒沙僧剪断二心,锁鑨猿马,同心戮力,赶奔西天,这个时候就到了必须结束车循环的练气还神,目的是步入圣人之路,练气还神中的神是化合的力量,包括了二、小、丨和两只羽手,目的是一以贯之,完成了贯之后再完成贯鱼,一以贯之的时候是神,贯鱼之后就是圣,所以炼气化神不是成神之路,而是成圣之路,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就是成圣之路的受阻,这个转折过程叫作“采药归鼎”,即将结束火风鼎,完成时归,为了完成归鼎就不能进入到薰心中,才能脱离王用出征,进入求仙修道,如果停留在神的境界,就无法完成归鼎,所以实际上是让示进入到火山旅的林中,结合而成禁,才能禁乱止暴,无将大车原来在示的手中,示离开了就结束了斥泽之军的无将大车,才能诚意正心,采药的真正意义是结束火风鼎的炼药,也就是结束山地剥,

    炼丹是天人的修行之路,人只是配合修行的步调,除非神自己愿意,人有何德何能可以练气还神?用禁是诚意正心的功夫,不但是第四层次在处山之军中所用的心法,而且一直到第六层次都会用得上。

    阻的是直的力量中的女德受阻,人位的离的向上推送的力量与反行的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相遇于人位的艮中,形成了阻碍,孙子在《孙子兵法·军争篇》提醒道:“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三者正是处山之军与斥泽之军的交壤,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就是发生在山林中,在沮泽中的告公用圭成为已经进入到了山林中,火焰山是让死间转变为生间的关键之地,“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而要点在将子和日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并且反归于娣,完成三星在天,所以“反间不可不厚也”,山林是因势利导之地,成功了就走上圣人之路,所以不一定“非圣智不能用间”,而是要有成圣的决心,也就是进入到大乘所需要的慈悲心和菩提心,在明白了其中的诀窍时障碍反而成为助力,能够转变火焰山的性质就说明了具备了成仙和登圣的能力,所以成为开悟的必要条件。

    火指的是火攻,文中出现了13个发,16个起,30个日,53个时,所以可以知道射阳居士在将孙子兵法的“发火有时,起火有日”发挥在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中,圣人之间彼此借力使力,发火是人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发动,有孚发若意味着发动之后进入到了用拯马壮中,起火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发起,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的一刻就开始了告公用圭,天位的离的发起目的在进入到天雷无妄,进入到大乘境界,或是在有疾之下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进入到中乘-小乘境界,所以无论是大乘、中乘或是小乘到了成就时都需要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以以火佐攻者明,为此就必须将人位上的力量都推送到天位,才能拥有最大的自我加持,路阻火焰山四十七难与心猿遭害三十难不同,孙悟空败于红孩儿不是因为红孩儿的三昧真火,而是红孩儿吐的烟,火焰山没有什么烟,因为火壮则煙微,说明了火焰山的火非常壮,注定是一场不败之战,无伤之战,不过,这一难有相当数量的怒,孙子兵法提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怒而兴师会造成时归的障碍,尤其是在积雷成丹之后往厉必戒,因为足以造成心痛,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就是因为犯了大戒,至于愠而致战就会愠而不出,放弃反归于娣。

    焰是习坎的入于坎窞所形成的火苗,虽然在此之前六耳猕猴已经被行者一棒打死,没有了习坎,但是玄还是会在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之下进入到水中行,葛洪在《抱朴子》中提到:“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颓矣。”人位的震被用作用拯马壮,形成了月,成为车循环中的主力,年命已经发展成为岁令,人生的大火已经到了凋颓的程度,必须脱离中乘,进入到大乘中,才能开发新的力量,焰的时候人位的艮已经从翠云山芭蕉洞的仙洞发展成为积雷山摩云洞的狐洞,牛魔王所代表的力量是丹,焰的时候牛魔王已经被玉面公主倒陪百万家私,招赘为夫,狐性疑,疑则不可以合类,所以狐所代表的力量是睽孤,睽孤效果可以造成山地剥,进入到火水未济,

    山指的是艮为山中的人位的艮,旅焚其次的火山旅与鸟焚其巢的火山旅的转折点在艮为山,意味着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程度,在斥泽之军转入处山之军之后才能完成才能登峰造极,“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烟霞含宿润,苔藓助新青。嵯峨势耸欺蓬岛,幽静花香若海瀛。几树乔松栖野鹤,数株衰柳语山莺。诚然是千年古迹,万载仙踪。碧梧鸣彩凤,活水隐苍龙。曲径荜萝垂挂,石梯藤葛攀笼。猿啸翠岩忻月上,鸟啼高树喜晴空。两林竹荫凉如雨,一径花浓没绣绒。时见白云来远岫,略无定体漫随风。”艮为山是登仙的门户,艮为山在深沉睡眠中,破坏了深沉睡眠就说明了没有完成收族故宗庙严,没有用严就无法用留,就无法成仙,艮为山是练气还神的根本之地,成仙者必然在艮为山登入仙籍,所以谓之“千年古迹,万载仙踪”。

    四十七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七,七是明用稽疑的时节,已经到了明的时候了,所以第五十九回开宗明义地说道:“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靴。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这里谈的是大学之道,关键词在紧锁牢靴,什么是牢靴?牢者闲也,指的是闲有家,靴指的是“革物曰化”,《易·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兑为泽的泽中有火,泽是人位的兑,人位的兑是幼女,火是人位的离,人位的离是次女,所以称为二女同居,人位的离具有遇其配主的特性,所以可以己日乃孚,己日乃孚与用拯马壮的原理是一样的,也是人位的震被用作挹注天位的震,泽火革就变成了泽风大过,有了日昃之离就可以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泽风大过就发展成为火风鼎,火水未济时就完成了革化,所以泽火革-泽风大过具有革化的性质,火风鼎的方属于格物的范畴,格物是天位的震的反行入口,雨则属于致知的领域,致知则是知临和至临,也就是告公用圭,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在告公用圭中完成“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虽然修身在告公用圭中,但是诚意正心不能停留在斥泽之军中,只有在直的力量中才能诚意正心,所以必须从斥泽之军转入到处山之军中,就离开了炼药的鼎炉,进入到炼丹的丹炉,在雷火丰中积雷成丹,所以虽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属于孚乃利用禴中的修身,最后一定要离开交的力量并且转入直的力量中才能够完成身修,诚意正心才是紧锁牢靴的真意,紧锁牢靴才能进入到真中,才能“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发展到了处山之军的风山渐时就闲有家了,这个时候就是齐家-治国的过程,到了天雷无妄就是治天下,告公用圭是“打起精神做事”,紧锁牢靴才能将格物致知的力量用作闲有家,就到了“立定脚跟做人”的时候了,如果不能在火雷噬盍中紧锁牢靴,那么就无法超越火焰山的阻挡。三藏要悟空去向那人家问个消息,看那炎热之故何也,大圣忽见一个老者,但见他:穿一领黄不黄、红不红的葛布深衣…这句话中揉入了《道德经》第七十章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道德经》第七十章看起来像是圣人的自我宣传,可以成立,但是到了被褐怀玉就讲不通了,所以还是必须回到力量的层次上合圣人心,褐指的是泽地萃的衣和泽水困的困于葛藟和山泽损的曷之用,葛藟指的是告公用圭,金和玉都是告公用圭的成果,处山之军时金玉满堂,金玉满堂的意义是完成时归,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圣境,无言到了天雷无妄的天下时已经回归天位了,所以天下莫能知,知是告公用圭的知临,告公用圭发展到了来反时就其行塞了,王臣蹇蹇了,所以莫能行,告公用圭是一种两极化的力量,既是成圣的力量,也是障碍的力量,如果不能将告公用圭的力量收归天位,那么就不是惟佳人之独怀兮的圣人怀玉境界,困于葛藟就不能发展到曷之用的层次,白居易在作《东墟晚歇》时已经完成了圣人之道,所以说道:“褐衣半故白发新,人逢知我是何人?”

    言有宗。言有宗指的是告公用圭具有同人于宗的宗旨,同人于宗是以人位的震用作来反,在人位的艮中完成同人于门,再进入到收族故宗庙严中,这就是言有物的过程,简单地说告公用圭的目的是同人。事有君的事指的是匪寇和婚媾,事是君王的任务。因为圣人在天位的艮中抱元守一,如如不动,所以天雷无妄、风雷益和山雷颐都是圣人的境界,水雷屯则是王的身份。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圣人不在知临中,不参与甘临和咸临,所以无知,这一位没有处于知临,只作大君之宜,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指的是告公用圭的知临造成学字中的爻,我在爻中,学经之后完成时归才能称为圣人,所以知我者希,车循环将人位的震用作用拯马壮,所以割了贝,在车循环中藉着贝完成了臼,我也在臼中,所以则我者贵,圣人必须回归天位抱元守一,否则不是在爻中,就是在臼中,就不能称为圣人。

    圣人与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文中有106个圣,主题是成圣,同时文中也有更多的我,高达234个我,所以求真归正的圣人之路的真正阻碍来自于人位的坎中的我,必须加上320个道的力量,也就是“包荒,用冯河,不遐遗”的力量,所以必须总动员,非告公用圭不能包荒,能够达到朋亡的原因则天位的坎在于告公用圭的中行时完成了行有尚,也就是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才能完成采药归鼎和求仙修道,第四层次是同人和包荒的发轫,开始认识到告公用圭的之力。

  • 难辨猕猴四十六难

    第四层次既是小乘的最高境界,也是大乘的开端,所以既有大乘的难,也有小乘的辨,难辨猕猴的难谈的是“礼烦则乱,事神则难”,礼是曲礼,曲礼谈的是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烦是离为火对人位的艮的劳谦,乱指的是车循环,为了“利用行师,征邑国”才会劳谦,而有行军,到了完成宾礼和嘉礼之后就吉了,

    难是事神时的难,《礼记·祭法》所定义的神是:“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山林川谷丘陵是视生处高的处山之军,能出云为风雨意味着能够完成念用庶征,风是火风鼎,雨是告公用圭,已经进入到了风泽中孚,却出现了怪物,在用拯马壮的习坎中进入到了风水涣中,不过,已经完成了见,能够完成见说明已经具备了仙的身份,神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在斥泽之军中,就有难度了,尤其是贬斥了心猿之后,没有了稽疑功德,就会“神无定位道难成”,神的定位在人位的坎中,进入到处山之军之后本来应该回归天位,可是在习坎独大的影响之下,又会循环反复,没有办法完成冥豫成,以至于无法在天雷无妄中道成天下,所以难是神所造成的问题,元神不归就无法道成。

    辨是剥床以辨,只要进入到习坎中,就进入到车循环,就不免于山地剥,山地剥是独善其身的主要特徵,要能够摆脱山地剥,才能从小乘的独善其身进入到大乘的兼善天下,没有完成远复,就没有连山可言,就无法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天下,就无祗诲,不能参与龙华会,所以这个时候第四层次必须分辨真假,也就是区分真行者所代表的心猿和假行者所代表的习坎,观音菩萨教悟空与沙僧同去“花果山前分皂白,水帘洞口辨真邪”,花果山是艮为山,水帘洞是水山蹇,皂是黑色,指的是告公用圭中的黑雕,黑雕在薰心完成了获匪其丑,也就是完成了山地剥,以至于分不出皂白,水山蹇中的来反是有嘉折首,则完成了丧羊于易,以至于辨不出真邪,艮为山和水山蹇都是斥泽之军与处山之军的会师之地,不是分辨之地;行者至天庭,烦诸天眼力,认个真假,众天神看彀多时,也不能辨,即使用照妖镜来照也辨不出,所以天庭也不是分辨之地;三藏念《紧箍儿咒》,二人一齐叫苦,所以人位的艮中也不是分辨之地;闹至幽冥,请阴君查看生死簿,却已经除名,所以幽冥处也不是分辨之地;阴间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的谛听,谛听若伏在地下,一霎时,可以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蠃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所以只限于顾鉴善恶,察听贤愚,也不是分辨之地,谛听道:“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方得明白。”所以唯有到雷音寺释迦如来那里才能分辨习坎与初玄的差异,天位的艮才是分辨之地,这是两种力量的初始之地,一个走上初,一个走上始,为什么要分辨初玄与习坎,因为神必须了了分明,西游记中心猿两次被贬,到了这里来分辨才能分辨出真正的神仙,实际上难辨的不是初玄与习坎,而是神仙,贬退心猿二十难等于让自己的修行永远停留在第一层次,而在水风井中变化的第二层次的天人只是老寿,不可能发展成为正神,贬斥了心猿等于是放弃了成神,在水风井中很平安,但是为了留在人位,实际上背弃了天心,以至于无法成正神,再贬心猿四十五难则永远地限制在阿罗汉的高度,虽然已经达到了神的境界,却因为无法超越阿罗汉的境界,跨越大乘难关,就不求进取了,只有开悟者才能进入到大乘境界,所以第四层次是“悟三乘”的精进时节。

    猕是犬弥,弥者驰弓也,在金文中弥写作瓕,意味着具有玉的成分,玉是石之美, 玉是中行之后的产物,已经完成了一以贯之,所以玉带有鱼的力量,玉是告公用圭中向上发展的力量,“君无故玉不去身。”故玉指的是天风姤的藉用白茅时将有女如玉的雷泽归妹的力量用在火风鼎中,所以故玉指的是雷泽归妹,只有雷泽归妹的玉女之力可以完成去身,或承其羞时“士刲羊无血”,就是完成去身,于是告公用圭的力量就回归天位了,才能有成,也就是说雷泽归妹是结束用于山地剥的告公用圭的唯一力量,玉女是玉成之力,第四层次是一以贯之,虽然已经丹成,但是还没有得一,所以还不是万法归一的时候,万法归一是第七层次的内容,玉是修行有成的力量,玉帝高居天位如如不动,帝宰诸天,永不毁沦,玄则是积极入世的力量,始终带着猎犬在驰弓争战中,猕是六耳猕猴的习坎将玉的力量用在来反中,因为具有告公用圭的集大成的力量,所以只有如来调集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将化为蜜蜂儿的六耳猕猴见在钵盂中,才能降服六耳猕猴,大圣一棒打死,永灭习坎,以初玄掌控告公用圭,才扭转斥泽之军不归之力,此举成为开悟的关键。

    猴是犬侯,侯指的是利建侯,侯是带着坎中子的箭矢受阻于厂,发生在火山旅中,已经完成了“收故族宗庙严”,才能得金矢,于是就进入到了火雷噬盍,凡是看到了犬时就应该联想到火雷噬盍的利用狱,狱是天位的大带着两只犬反行入口,猕猴中的犬来自于告公用圭,人位的大达到了入主的力量,忠心地执行着得金矢的任务,才能完成履校灭趾,在第四层次不仅要分辨真假、正邪、善恶、二心和一心,习坎和心猿,最重要的是必须抓住六耳猕猴,并且一棒打死,才有可能完成火雷噬盍,否则人位的震又会被六耳猕猴用作来反,六耳猕猴的用六精神过于执着,也就是一直在贯彻王用出征的精神,不断地造成耳的结果,幽谷的效果已经过于显著,完全不适于第五层次的开悟需求,所以必须一棒打死。

    四十六谈的是第四层次的六,正是用六时节,用六是乂用三德,这个时候不谈柔克,只谈刚克和正直,这个时候的用六已经处于斥泽之军合处山之军中,这里的刚克是协用五纪的延伸,用六发生在行者贬退之际,没有了正直的力量,完全在玄的力量中,所以这个时候的用六是藉着告公用圭来完成刚克,而此时已经进入到了用间中,用间是神纪,因为用间是来自于斥泽之军的无将之车中的五,既不是小,也不是三,而是神在协用五纪,如果将神纪视为人君之宝,就会因为无将大车的本质而“此去不知何日返,这回难量几时还。”以至于造成观音菩萨口中的“伤身之难”,三藏落难,结结实实地被打趴在地上,说明了不具备圣智,从撮土焚香祷告的内容和贬退心猿的决绝来看,三藏处于恒寒若的急中和恒风若的蒙中,而不是在时寒若的谋中和时风若的圣中,二心竞斗的目的在进入到一心禅中,第五层次是开悟境界的一心禅,在第四层次很容易就会陷于二心竞斗所产生的急和蒙中,失去谋和圣,所以孙子兵法特别提醒:“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二心竞斗是六耳猕猴与心猿之间的竞斗,六耳猕猴是习坎,习坎是天位三杰的反行,在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之下进入到了水风井-火风鼎,周而复始,行者所代表的力量是心猿,心猿是初玄,除了玄之外,还加上了泽地萃的初,所以心猿也具有循环性,只是心猿的本质是天位的坎,自身具有稽疑的功德,自带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回天功德,而习坎的宗旨只有明,“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对于习坎而言,取经只是手段,习坎与心猿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却不能或缺,天位的坎具有安定的功德,心猿被逐之后就会造成神思不安、神不守舍,“身在神飞不守舍,有炉无火怎烧丹。黄婆别主求金老,木母延师奈病颜。此去不知何日返,这回难量几时还。五行生克情无顺,只待心猿复进关。”就进入到斥泽之军的无将之车中,行者寄身南海时,习坎没有了心猿的护持,就会造成身心上的来反,乃有“保神养气谓之精,情性原来一禀形。心乱神昏诸病作,形衰精败道元倾。三花不就空劳碌,四大萧条枉费争。土木无功金水绝,法身疏懒几时成”之叹!所以第四层次不能心猿意马,也不能让精神过于峥嵘,因为二心竞斗就进入到了推背图对于水地比所作的描述中了,“海疆万里尽云烟,上迄云霄下及泉。金母木公工幻弄,干戈未接祸连天。”不再是惟精惟一的境界,“除六贼,悟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万缘都罢是时归的过程,不是目的,老实吃饭老实睡觉,就错过了悟三乘的契机,从宋刘辰翁《临江仙 坐悟》上半部中可以看出谈的是开悟之事,第四层次是悟前的加行时节,而下半部则是悟后景象,“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从今饱饭更安眠。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则泄露了一个失败的神纪,如果只是“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那么即使不像一般人那样“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这样的开悟也只是没有圣智的用间结果,谈什么用功?真正的用功是正直,所以不能没有心猿,小乘必须完成回小向大,悟入大乘,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圣境,将毕生修为和所学示以一切众生,才是开悟。

  • 再贬心猿四十五难

    第五十六回一开始就指明正是“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除六贼,悟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色邪永灭超真界,坐享西方极乐城”之际,一路无词,又早是朱明时节,朱明是夏季的别称,夏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人形,头部是横目,而且目中有睛,两只羽手为手,廿为足,这是一个已经受兹介福的人,朱明说明了正居于“朱绂方来”和“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中,他师徒们行赏端阳之景,虚度中天之节,忽又见一座高山阻路,端阳之景指的是车循环中的景象,城邑早已经成为京,日仍然在京中循环,中天之节是端阳节,指的是萃如嗟如的中行,意味着虽然具有明的条件,却仍然在车循环中,没有明的机缘,所以谓之虚度,忽又见一座高山阻路,这里黄梅红杏堪供食,文中前后出现了7个供,供是在孚乃利用禴的禴祭中恭敬施陈以具足,行者的结论是:“若肯一个月供得七八十遭,老孙越有买卖”,买指的是车循环,卖指的是山水蒙中的再三渎,意味着频繁地出现车循环,一个月供得七八十遭,就进入到了再贬心猿的买卖中了,所以这个时候必须悟三乘,第四层次是小乘的成就之地,证得阿罗汉果之际,同时也是大乘之始,在孚乃利用禴中无法谈大乘,因为其中有山地剥,大乘是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圣人境界,所以不能有山地剥,丧羊于易之后就丧失了时归的力量,要进入到大乘就必须除六贼,摆脱六根六识六尘的纠缠,才有可能破除我执,就可以避免山地剥,破处山地剥成为进入大乘的关键。

    再指的是“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就衰竭了,事实上力量中的衰和竭另有其意,衰是完成了车循环的中行,竭是困于葛藟,也就是在告公用圭中发展到了渎的程度,渎不是淤堵,渎指的是三岁不觌,雷火丰发展到了天位的艮的高度,出现了“阒其无人,三岁不觌”的现象,阒是寂静,第五十六回诗中首句“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就是阒其无人了,这是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结合成犬,忠实地在风山渐的门中监控着目的效果,三岁不觌是三和岁始终在车循环和山水蒙中做买卖,而无法完成见,此时正当斥泽之军与处山之军之交,即将完成时归,结束三岁不觌的局面,所以在风山渐中FK的力量不敌利御寇的力量,时乘六龙以御天的御的力量中有示和士的持卪敲打,所以锐不可当,处山之军的力量中有金和兑,所以会有挫其锐的局面出现,否则就进不去天位,《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就是这个节骨眼上的事情,挫其锐是风山渐-水山蹇中的解角以姤其角,解其纷是雷水解,合其光是火山旅-艮为山,同其尘是泽山咸,老子所界定的“玄同”是第四层次的任务。

    贬是贝乏,贝指的是山泽损,乏是正的相反,而且乱已经发展到了惟十有三祀的渎中,夷狄为患,必须完成涣其血去逖出,但是风泽中孚具有用拯马壮的心法,始终难以避免进入到车循环,所以不能再走老路,三必须发挥司徒的功德,才能姤其角而归正求真,在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之后,西戎就变成了北狄,所以非常关键的地方在于《庄子·天地篇》中的“子往矣,无乏吾事。”风泽中孚中的人位的震被用作用拯马壮而成为子,忙着车循环,在完成了无之后不要荒废了吾事,吾事指的是风泽中孚中归正的正事,所以贬值之后必须升值,完成升其高陵,所以必须完成解其纷,解除人位的坎中的史巫纷若,“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示才能在进入到火山旅-艮为山的时候禁乱止暴。

    心是用拯马壮的结果,用拯马壮之后才“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离为火只能产生日昃之离,也就是先有了日,只有在用拯马壮之后才有了明夷之心,心是月,不是日,这个时候才有易,《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大卜是告公用圭中的士,周易在孚乃利用禴中,归藏在处山之军中,连山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三种告公用圭的模式都是士的职掌,如果是三部不同的易经,那么就不是同一个大卜所能够掌握得了的事情了,“猿马牢收休放荡”,才能发挥大卜的功德。

    猿指的是心猿,心猿在西游记中出现了33次,首次出现是在《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具有定义的性质,射阳居士连用三首诗来诠释心猿,诗曰: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又诗:

      一点灵光彻太虚,那条拄杖亦如之:或长或短随人用,横竖横排任卷舒。

      又诗:

      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如如不动号初玄”说明了心猿是如如不动的天位的坎,也就是原筮,本质上是玄,但是加上了“渺渺无为浑太乙”的功德,也就是具有用拯马壮的功德,所以具有泽地萃的初的成分,初玄又不同于玄,初玄多了用拯马壮的车循环,所以心猿是混元体,西游记中以哪吒三太子代表玄,以行者代表心猿,玄是三种力量所组合而成的力量,包括了入主的力量、横竖横排任卷舒的那条拄杖、以及用行师的力量,由于玄体是师,所以玄是中行之力,也就是用六之力,而心猿则是车循环中的力量,玄是固定的三种力量,心猿却与告公用圭结合在一起,告公用圭的力量是变化的,所以心猿变化无穷还变化,心猿具有无始无明的性质,所以“三皈五戒总休言”,心猿代表天心,一直保持着本然,“万劫千番只自然”,玄很容易让人误会只是力量,不是意识,用冥的时候最能够体会到玄的无意识性,但是在西游记中以哪吒太子代表玄,在第三十三回时哪吒三太子在诸仙都认为不能装天时,提出了装天计,以助行者成功,说明了玄是意识与力量兼备,玄同之后玄的意识性增强,到了第七层次时万法归一之后,更是玄的高光时期,守一就是守玄,“马猿合作心和意”,在南狩的过程中是心猿,完成了有它之后就变成了意马,因为马是中行的产物,中行之前没有马,而心猿是初始的力量,中行之后没有玄,飞鸟离之时是玄,飞鸟所以之音时就成为马,从如如不动的初玄发展到道德经中的玄同,期间经历了鼎玉铉和青玄,火风鼎发展到了告公用圭时初玄就出动了,所以平陆之军、斥泽之军和处山之军中都有心猿,可以视生处高,所以“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时,所以得一时初玄也在其中,神也用到了横竖横排任卷舒的那条拄杖,所以也有初玄的成分。

    四十五谈的是第四层次中的五,五是告公用圭的主力,被用作建用皇极,建用皇极的精神是“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也就是天雷无妄的境界,所以就不能有山地剥的存在,而建用皇极的最后目标是城复于隍,而不是威用六极,所以必须将旅焚其次的火山旅发展成为鸟焚其巢的火山旅,就摆脱了山地剥,第四层次是小乘的最高境界,也是大乘之始,如果在这个时候再贬心猿就意味着走向小乘,继续山地剥一途,就意味着“仙道未成猿马散, 心神无主五行枯枯”,大乘之路不允许山地剥的存在,心猿不能分开,只有“猿熟马驯方脱壳”,才能“功成行满见真如”,所以在《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心猿初定时就强调:“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所以第五十六回开宗明义曰:“精神谨慎莫峥嵘,猿马牢收休放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会出现第五十六回标题所示的《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狂的出现是恒雨若的结果,也就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发展到了告公用圭的程度,火凤鼎在方雨亏悔的雨中处于山风蛊-艮为山,在山风蛊中有雨,遇雨到了极点就成为山地剥,往遇雨则吉是推送到鸟焚其巢的高度就吉了,山风蛊-艮为山在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中太久了就会狂,因为若的时候是在孚乃利用禴中的巽,也就是火凤鼎,虽然这个时期没有恒燠若时的豫,却还会受到恒寒若的急和恒风若的蒙的综合影响,尤其是大量的恒旸若时的僭,意味着车循环所造成的僭越很严重,谁也不服谁,“孙大圣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师徒都面是背非”,文中出现了许多的扬、阳和杨,借宿处的庄主姓杨,都在暗指着僭越现象,从玄的角度来看,五是青玄,“忽乘青玄,熙事备成。”人位的艮中熙熙攘攘的事情都要发展到天位的艮中的冥豫成的境界,所以第四层次的丹成的时节,但是“心有凶狂丹不熟,神无定位道难成。”这个时候“念用庶征”已经发展到了“涧内水流如泻玉,路旁花落似堆金。山势恶,不堪行,十步全无半步平”已经出现了势的力量,势的观念被带入再贬心猿四十五难,而势正是恒雨若的产物,也就是告公用圭的表现,“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圆石从千仞之山滚落的时候势如草寇,所以首先要做的是“挫其锐,解其纷”,才能谈玄同,射阳居士将《道德经第九章》的功遂身退的观念揉入了再贬心猿四十五难中:“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风山渐-水山蹇是观我生进退的时节,并且已经发展到了观其生的高度,就有了超越我执和法执的高度,奠定了第四层次的心理建设,持而盈之是水上之军发展到了平,也就是已经到了绝的程度,绝地无留,进退维谷,所以不如已事遄往,已事遄往就进入到了平陆之军-斥泽之军中,最终进入到了处山之军,就可以完成时归而进入到天雷无妄,再于有疾中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斥泽之军与处山之军在风山渐-水山蹇交会,乾为天所产生的玉和金都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不但锐不可当,而且刚强坚硬,最终都将反归于娣而归于无,第四层次是有的巅峰状态,可是却无法保持有的状态,有无的平衡开始改变,富贵是向用五福的结果,天位的力量进入到人位,造成了我马唯骄,我和马过去都不存在,到了孚乃利用禴时才出现,从飞鸟离之发展到了飞鸟所以之音,就进入到了雷山小过,雷山小过中反行就会造成自遗其咎,咎是往不胜为咎,这个时候可以在完成时归之后进入到天雷无妄,缺因为丹的反行而无法完成时归,以至于无法进入到唯用震为雷的时节;冥豫成的时候三已经功成就必须从身上反归于娣,回到三星在天中,丹成才是天道,所以再贬心猿四十五难和难辨猕猴四十六难的结尾语是:“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降丹自成。”

  • 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与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前后相连,正处于雷泽归妹-雷山小过与风山渐-水山蹇两种力量的交汇点,也就是斥泽之军与处山之军的交会处,雷泽归妹-雷山小过中有女和帝所产生的烟花效果,风山渐-水山蹇中有往厉所产生的风月效果,所以“脱得烟花网,又遇风月魔”,因为背后是毒敌山琵琶洞的力量,毒在易经在只出现了一次,那就是火雷筮盍的遇毒,也就是火雷噬盍时的火山旅,遇毒是告公用圭的产物,生的力量与母的力量相会于人位的艮中,生的力量与母的力量都不是坏的力量,可是相逢时却会造成烟花网和风月魔,遇毒是一个新阶段的标识,遇毒之后就产生了元和真,才有了元阳和真阳,元阳是火泽睽的遇元夫的结果,真阳则是风火家人的直的力量的结果,于焉从归正求真的阶段进入到了修真养性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考验在邪淫,所以主标题是《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戏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坏身》。

    琵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所以既有击蒙的力量,也有困蒙的力量,比指的是水地比,天位的坎的反行带来了生的力量,同时发动了告公用圭,告公用圭是火天大有发展到山天大畜的程度才能驱动的力量,已经到了力量之极,如果藉着这个力量进入到烟花网和风月魔中,那么就进入到了火风鼎-车循环,之后就在山水蒙的困蒙中,不仅障碍了雷泽归妹的用留,得不到育阳的机会,而且生的力量就被剥除了,所以到了人到四十时四成的男人有了ED的问题,相反地不进入烟花网和风月魔中就可以在处山之军时进入到视生处高中,得到用留的机会,所以“性正修持不坏身”者得到了育阳的机会而可以打造金刚不坏身。

    琶中的巴指的是维用伐邑的邑已经成为肥遁中的巴,从人位的艮中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琵琶指的是上行和下行的两种力量,推手为琵,引手为琶,推是将隹向上推送,让隹反归天位,引是引兑,将天位的兑引到人位的艮中,这个时候天位的兑是以隹的身份反行入艮,于是就开始了告公用圭,琵是降志辱身,琶是以宫人宠,失得勿恤的时候告公用圭就发展到山地剥的程度,就会造成大患,所以宠辱若惊,宠辱若惊是小乘的心法,第四层次是证得阿罗汉果的时候,所以琵琶行是小乘的这个境界,一旦进入到琵琶洞就失去了进入大乘的机会,贵是风火家人的力量,最终可以完成咸其辅,进入到天雷无妄中,所以“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火风鼎的力量是爱,可以完成山地剥,造成终来有它,有它是进入到水雷屯的标识,所以“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寄天下与托天下是告公用圭的两种境界,由于育阳的有无,所以寄天下与托天下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和效果。

    洞是告公用圭的同人之地,正是《道藏歌》中的“开度飞元眞,凝化沦空洞”的洞,虽然文中没有谈度,但是大量地谈及了开、飞、元、真和化、空、洞,有了元和真之后就是开度时节,同人的力量就会增强,所有的洞都具有同人的性质,自莲花洞高悬二十五难以来就在同人的力量中,到了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时进入到了同人的新阶段,进入到了“帝眞始明精,号曰子元阳”,丹是以帝的身份反行,用六进入到了直的力量中就成为真,丹和真的力量相会于人位的艮中,乃有明精,所以明精是毒的产物,这个时候子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即将完成三星在天,这个时候称为子元阳,要在育阳之后的反行在火泽睽的自我加持之下进入到了真铅真汞中,才是真元阳,唐僧道:“我的真阳为至宝,怎肯轻与你这粉骷髅。”事实上这个时候还在洞中,还是子元阳,还谈不上真阳,王阳明在谈惟精惟一的时候称:“非专则不能以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专精明诚都出现在文中,一更是主角,专精明诚是性正,才能修持不坏身,进入到火山旅的时候就可以惟精惟一,自然就摆脱了烟花网和风月魔,火山旅才是烧烦恼薪和增智慧焰的同人之地,增的时候曾就成为泽山咸的会,火山旅的同人的境界就提升到泽山咸的会同的高度了,才不枉寄托。

    受者相付也,隹的爪将舟交给人位的坎的手,所以已经进入到了山水蒙的包蒙,中,这个时候已经完成了“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的阶段,在子克家中,所以有了“子元阳”,这个时候正是行者听着两个言语相攀,恐怕师父乱了真性,忍不住,现了本相,那女怪骂道:“泼猴惫懒!怎么敢私入吾家,偷窥我容貌!”是从风地观的角度来看,吾家是风泽中孚-风火家人之际,偷窥我容貌则指的是“闚观,利女贞”中,已经完成了观我生进退,已经有了谷,所以进入到了时归的程序中,也就是在利用宾于王的宾的归正力量中,有了舟就可以顺利反归于娣。

    苦是荼苦,荼苦是火雷噬盍中的荼毒之苦,完成了火雷噬盍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就是另外一番气象,《洪范》的初一曰五行中的二曰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在劳谦中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具有炎上的特性,可以将旅焚其次的火山旅发展成为鸟焚其巢的火山旅,而完成时见和殷见,所以这个苦是暂时的,表现出来的效果则是文中唐僧受到了山泽损的僧的力量的影响,所以阳收息卫爱清清,而女怪则在明精的效果之下而“阴静养荣思动动”,所以这个时候的苦是“阴阳不对相持斗,各逞雄才恨苦争”,在告公用圭时除了有苦之外,还会有伤,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中行者和八戒都受了伤,在行者头顶扎了一下,在八戒唇上扎了一下,疼痛难当,这就是“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天在亲地的时候必然出现用伤,伤是为矢之所伤,得金矢的时候进入到了火雷噬盍,在人位的坎中“厥足用伤”,伤是山泽损中的内容,山泽损是车循环的力量之源,用伤是车循环所造成的伤,因为车循环发展到了告公用圭时和兑中的震为雷成为来反的力量,振恒的力量之源反行入口,如同肿嘴瘟,而行者在来反中受到击蒙的结果,如同脑门痈,两者都是倒马毒桩所造成的伤,斥泽之军所造成的来反效果如同蝎子尾部的毒刺,所以《礼·缁衣》道:“心以体全,亦以体伤。”苦的时候在告公用圭中,天位的大反行入口时就进入到甘临,所以甘苦是一体的。

    四十四谈的是第四层次的四,四曰协用五纪,处山之军中岁、月、日、星辰和历数的协作,也就是用间,孙子兵法中的神纪就是协用五纪,因为非常玄妙,莫知其道,所以称为神纪,文中的精就属于数的范畴,“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数的方式涉及到了留,遽数是不精数,悉数是精数,精数才能用留,山海经藉着精卫填海来谈精,精卫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也就是告公用圭中的女,女娃在东海溺而不返,弱指的是火风鼎的柔克,溺而不返意思是完成了山地剥,所以弱是威用六极中的一员,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精卫填海谈的是“移神换鼎”,意味着藉着人位的离的鸟将火山旅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过程中间经历了泽山咸,在泽山咸中育阳之后才进入到天位的艮中,完成天山遁,过程缓慢,如同精卫衔石填海,过程很缓慢,效果却很令人骄傲,足以傲视群雄,因为可以拥有强而有力的唯用震为雷,如果不这么做,就会陷入“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暴指的是车循环,畏则是过度的车循环的结果,所以谈精实际上谈的是用留,用留是协作的结果,而雷水解-火雷噬盍是协作的最高机制,能够完成用留必然是到家者。

    毒则实际上属于星辰的范畴,毒是生母,两者都不是负面的力量,文中的毒是倒马毒桩,倒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射到人位的震中的箭矢,也就是和兑中的震为雷被用作来反,如同蝎子尾部的倒钩,这是斥泽之军的力量,厉害到了如来的拇指都被扎了一下,而且鱼篮菩萨也近他不得的程度,但是这个时候的震为雷既是来反的力量,也是生的力量,所以毒兼具善恶两种力量,这个时候火风鼎所产生的马已经丧马勿逐了,即将调转马头,再来时也就是育阳之后的马了,毒是“圣人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中的毒,因为具备了“能以衆正,可以王矣”的归正力量,在火山旅时是遇毒,但是完成了雷水解-火雷噬盍就进入到了天雷无妄的圣人境界,《诗·大雅》:“民之贪乱,宁为荼毒。”中的荼毒,荼毒能够结束车循环的贪乱,并且在育阳中完成添补,补救车循环之弊,桩是来反和用缶两者力量的结合,用缶已经从凵发展到了臼,已经到了必须时归的时候了,昂日星官现出本相,原来是一只双冠子大公鸡,昂起头来,叫一声,那怪即时就现了本象,是个琵琶来大小的蝎子精,星官再叫一声,那怪浑身酥软,死在坡前,蝎子精所代表的力量是天山遁中的两个厉,叫第一声人位的震就来到了人位的艮中,风火家人变成了风山渐,再叫一声就完成了天山遁,进入到了天地否,于是三星归位,“割断尘缘离色相,推干金海悟禅心”,不过,进入到天位是缓慢渐进的过程,从雷地豫、泽山咸发展到天山遁,不是一蹴而成。

    射阳居士将道德经第三章的“无为而治”的观念融入了四十四中,将告公用圭从王的孚乃利用禴提升到圣人之治的高度,尚贤是王的心法,以贝拿臣,也就是将贝用作孚乃利用禴的主力,所以庄子在《徐无鬼》对贤的定义是“以财分人之谓贤。”让人跌落眼镜,如果不回归到易经中,就很难理解尚贤的意义,贵难得之货的货是农用八政中的货,也是告公用圭在平陆之军的层次的心法,欲是平陆之军发展到了谷的程度,已经几经山地剥了,第四层次是圣人层次,所以开始反告公用圭,反山地剥,也就是反孚乃利用禴,逐渐地脱离王假有庙时期的心法,而关键就在山地剥,山地剥是告公用圭发展到了伤心程度的结果,“人未伤心不得死,花残叶落是根枯。”所以圣人之治以虚其心取代伤其心,也就是将心反归于娣,实其腹是终止入于左腹的用拯马壮的左道旁门的力量,其实无知无欲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效果,天位的坎保持常态,不进入到孚乃利用禴的非常状态中,“五间之事,主必知之”,告公用圭本来就是大君之宜,大君是知者,“使知者不敢为也”实际上是大君不敢为天下先了,只要天位的坎守常,就在顶天功德中,就自然从雷山小过发展成为泽风大过,这就是“强其骨”,泽风大过中才有顶天功德,大君就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可言,只能为无为,道反的时候自然就必须借势“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在“弱其志”的过程中,将道反的力量转入视生处高中,无为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效果,自然就可以无为而治,而远离了烟花网和风月魔。

  • 无题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与琵琶洞受苦四十四难前后相连,正处于雷泽归妹-雷山小过与风山渐-水山蹇两种力量的交汇点,也就是斥泽之军与处山之军的交会处,雷泽归妹-雷山小过中有女和帝所产生的烟花效果,风山渐-水山蹇中有往厉所产生的风月效果,所以“脱得烟花网,又遇风月魔”,前者可以障碍用留,后者可以障碍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这个时候必须“弗过遇之”,过指的是泽风大过,遇指的是火山旅,简单地说弗过遇之就是无为而治,整个过程三藏都是垂拱而治,没有做什麽,可是弗过遇之实际上违背了焰慧地的基本精神,焰慧地是小乘的最高境界,以水雷屯为目标,所以必须增智慧焰,而增智慧焰时必然也增添烦恼,所以开宗明义强调这个时候“须要仔细,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学人飞天舞留言称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太深奥了,能不能口语话讲一讲这一难到底啥作用,非常感谢”,前后两难都不是要做什麽,而是不做什么。

  • 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

    西,迁也,西出现的时候已经到了利用为依迁国的迁的时候了,迁是向高处迁移,也就是“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到了结束车循环和告公用圭的时候,而向天位迁移,西、谷、思和臼都是迁移的信号,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的迁移不是向北迁移,而是向东迁移,也就是完成时见曰会,之后才再完成殷见曰同,先经过了泽山咸的育阳,才进一步地进入到鸟焚其巢的高度,所以西有鸟在巢上的意义,这个时候正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的时节,秋指的是晋如愁如,十朋之龟已经出现,在水天需的流水中经历了葛藟、老寿、豮示之牙,来反的力量已经完成了断,西和羸马已经到了必须经由风火家人的回天之门的古渡口回归天位的时候了,28字中没有一个秋字,却被誉为秋思之祖,因为完全符合易经,而且指出了时归之道。

    梁是栋,栋是屋的正梁,即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时归时西和人位的震被迁到东中,完成了三星在天,成为栋桡,在这个过程中士在或承其羞中完成了士刲羊,羊是天位的大和震为雷,被完整的保留到天位,舟完整地渡到天位,所以王安石在《招约之职方并示正甫书记》一诗中将舟梁合用,“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寄是斥泽之军-处山之军中的奇兵,意味着无法完成时归,在路逢大水三十六难中就提到了西梁女国,一直到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才离开西梁女国,所以“长年寄心目”是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共有的现象,这个时候正是我执和法执的巅峰,很难放下,梁代表雷水解-火雷噬盍,与文中的8个茶字具有一样的意义。

    国是或,风山渐的“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桷是闲有家中的木,也就是人位的震中的木,原来被用作来反,这个时候与火地晋的晋其角一起进入到由豫中,此际已经完成了雷水解-火雷噬盍,天国确立,意味着已经从“坎离交靖、采药归鼎”的阶段发展到了“周天火候、乾坤交靖”的阶段,乾坤交靖虽然在天地否中,不过,泽山咸、天山遁、天泽履和天雷无妄,乃至泽雷随-水雷屯都在天地否中,不是空无所有,国的出现意味着已经进入到了小周天和大周天的成就阶段,很容易就可以成就,因为第四层次的同人效果非常强,所以修炼很容易成就。

    留,止也,指的是泽山咸中的用留,在泽山咸中婴儿姹女相会,在泽山咸中育阳,撝谦的大象之力被用作育阳,也就是积雷成丹所形成的白被用作育阳,所以形成了周天火候的效果,西凉国女帝在泽山咸的效果之下,自然就会淫情汲汲,爱欲恣恣,主动地呼道:“大唐御弟,还不来占凤乘鸾也?”三藏闻言,耳红面赤,羞答答不敢抬头,而八戒看到好处,忍不住口嘴流涎,心头撞鹿,一时间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不觉的都化去也,用留的效果加上周天的效果,让第四层次成为心性的试炼场,所以一开始唐僧就告诫:“汝等须要仔细,谨慎规矩,切休放荡情怀,紊乱法门教旨。”

    婚,妇家也,婚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蹲踞的耳人,只是单纯地描述经历了山地剥的人,金文除保留了耳形外,增加了爵和女的字符,就产生了风泽中孚中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的性质,震为雷、火泽睽、水雷屯、山火贲中都有婚,尤其是水雷屯在人位的坎中和天位的震中都有婚,说明了婚既是心法,也是力量,婚是震为雷的力量的运用,山火贲之所以出现了婚是因为山火贲可以转入雷泽归妹,指的是反归于娣之后在泽山咸中育阳,在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中既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争斗,只有女帝留婚,因为很容易就会将成就的力量消耗在婚媾中。

    四十三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三,但是这个时候三不是主角,而是被雷水解-火雷噬盍解送到天位的对象,真正的主角是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女和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的士,文中有117个女,指的是人位的离,西梁女国位于雷泽归妹中,雷泽归妹转换成为人位的离之后成为雷火丰,雷火丰是男性的力量,要等到雷火丰发展成为风泽中孚,也就是经过了火风鼎的中行之后才能转入风火家人的女性力量中,

    女帝是风火家人中的人位的离与反行的丹而成的角色,与唐僧一行相会于风山渐中,来到西梁女国时先投迎阳驿,文中出现了25个驿,驿是马睪,睪古同皋,高地,驿是明用稽疑之四,天位的坎在天位与人位之间往来,骆驿不绝,驿中的幸有吉而免凶的意义,而且在迁往高地时具有“咸其股,执其随”的功德,可以结束“不拯其随,其心不快”,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中人位的坎的成员具有强烈的我执和法执,怎么都不愿意反归于娣,“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的原因多半是不知道泽山咸提供了一个难以抗拒的时归奖励,前提是知道这个奖励的存在,并且知道时归的方法;要完成时归就必须“分别真假”,分别真假成为一个必须持续关切的主题,“分别真假”的意义在于人位的离具有用拯马壮的心法,必然造成车循环,而在无遐遗中产生了假,假的任务在于得其大首,却无法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也无法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利用为大作,育阳说明了无扰,不仅可以保有性欲,而且可以强化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而只有在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之下才能产生真铅,真汞、真水,有了真水炼汞才能建立唯用震为雷,用拯马壮需要剥夺人位的震,并且在南狩的过程中造成扰动,破坏性欲,如果不知道育阳和真水,与利用为大作者就产生了天壤之别的落差;文中出现了54个出,指的是出自穴,出自穴是第四层次的主要任务,出自穴也就是外比之,对于元神而言就是元神出体,在《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中就已经提到了元神,在平顶山逢魔二十四难中是哪吒太子来助功,哪吒太子所代表的力量的玄,所以元神是玄,玄是入主和用行师的力量,自身没有意识,所以元神所覆时无思无虑,飘飘欲仙,恍恍惚惚,内念不萌,外想不入,独我自主,火泽睽的自我加持具有遇元夫的力量,元夫在人位的坎中成为神,到了西梁国留婚四十三难时就到了元神出体和回归天位的时候了,所以有元神悬照,五蕴皆空,元神出体是在用冥中带着口回天,目的是完成内丹十阶中的“十月养胎、移神换鼎、泥丸养慈”,还在练气还神的阶段,这个阶段很长,才能避免完全的出世,第十阶的“还虚合道”是炼神还虚和炼虚合道,真正的炼神还虚是第六层次的内容,而炼虚合道则是第七层次以后的事情,天位的坎的反行发动了告公用圭,而产生了婚配,“匹配之事,无媒不可”,这里的匹配实际上谈的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媒是甘临之后完成时归,而藉着雷水解-火雷噬盍进入到天雷无妄,因为涉及到时归,所以有女,女帝代表着甘临,由于处于利御寇的力量中,所以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就在女的力量之下完成三星在天,所以谓之天作之合,而真正的利用为大作在人位的震中,所以无媒不可。

    假亲脱网之计,假,非真也,假来自于女,而不是来自于直,假的问题在于火风鼎和车循环都有山地剥,所以都会形成网,射阳居士界定为烟花网,火壮则煙微,相反地,有烟则无火,就进入到了随有获中,烟花网既有泽山咸的效果,也有震为雷的力量,条件是完成时归,就脱得烟花网,假亲脱网之计只需要完成时见和殷见,不过,再反行又会无可避免地遇到风月魔,再反行时在有疾的心法中,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以至于在天位的震反行时又遇到风月魔,第四层次是同人之地,很容易就会因为同人的过程而进入网中,必须回到真中,才能真正地完成同人,借假修真的意义在于完整地完成同人过程。

  • 吃水遭毒四十二难

    吃,言蹇难也,本义是口吃,即说话结结巴巴不流利,字或作㰟,㰟是口不便言,引申指行动迟缓艰难,言是天位的大的反行,蹇是水山蹇的王臣蹇蹇,火水未济的小狐汔济发生在水山蹇中,吃的时候小狐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小狐希望进入到水风井-火风鼎中,可是亦未繘井,以至于羸其瓶,出现了羸豕孚蹢躅的局面,小狐是伏戎于莽的力量,遇上了来反的力量,此刻既有来反的力量,也有利御寇的力量,形成了遇毒,所以举步维艰,而且小和二结合而成示,产生了禁乱止暴的效果,不利于进入到火风鼎-车循环,乃有“繘井愁难躋”之叹,管子在《枢言》中说道:“吾畏事,不欲为事;吾畏言,不欲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周礼·考工记·弓人》:“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因为先张之弧后说之弧中有山地剥,所以会有畏的效果必须藉着雷水解和火雷噬盍完成解角和姤其角,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中,才能无畏,这件事情本来应该是发生在第六层次的事情,可是第四层次也在处山之军中,所以也会发生一样的状况,只是还不至于发展到畏的程度,第四层次是圣人时代,如果出现了畏首畏尾的现象就意味着吃过头了,圆信在《天目山居》中道:“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力量中的吃是大事情,文中不说喝水,说成吃水,目的在谈吃,穷、苦都与吃有关,茶代表火雷噬盍,在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的有喜之前是吃苦,包括怀鬼孕。

    水者准也,而准者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故匠人建国必水地,在王假有庙时期时于火天大有之下的反行必然进入到水中,所以在坎为水的匠人之国中,在这里的水指的是水山蹇,之所以从水风井发展到水山蹇,是因为已经在水风井-火风鼎中一路从水上之军-平阳之军-斥泽之军发展到处山之军,经历了四种行军,《洪范九畴》在初一曰五行中界定一曰水,说明了文中的77个水代表着77个一,再加上76个一,所以吃水遭毒四十二难承袭了金皘山三难中242个一,这是一在大肆地活动的时节,意味着背后的离为火的双向加持也在熊熊地燃烧,火是外阳内阴,而水是外阴内阳,阴阳成为潜在的主题,“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谈阴阳的时候实际上是谈天,处山之军是进入到天位的门户,“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处山之军是争胜负之地,进入到天位就胜,进入到人位就负,“负且乘,致寇至”的原因在于在处山之军中上行的力量被反行的力量打败了,此际“两家齐努力,一处赌安休。咬牙争胜负,切齿定刚柔。添机见,越抖擞,喷云嗳雾鬼神愁。朴朴兵兵钩棒响,喊声哮吼振山丘。”从水山蹇发展到了风山渐就进入到了利御寇的力量中,意味着终莫之胜了,这一次很难得,行者不需要求救兵就打胜了,因为子已经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在闲有家的女性力量中了,却造成了于妇孕不育。

    遭,犹匝也,正是天位的坎的行与地雷复的复相値的时候,文中以如意真仙的如意钩来诠释两种力量相值时,大圣因为抱着打死不如放生的心而两度吃瘪,第一次被如意钩子钩着脚一跌,跌了个嘴哏地,第二次被扯了个躘踵,第三次时大圣使个调虎离山计令沙僧取水,大圣得胜后,夺过如意钩来,折为两段,总拿着又一抉,抉作四段,打破了行复相值的僵局,如意真仙代表着不节若则嗟若中的如意之力,在人位的坎中控制着水风井的井眼,所以文中有“行者来寻如意仙,那晓真仙原是怪”的结论,大圣则代表着处山之军中的生门,已经在天的力量中,抱着打死不如放生的心,所以大圣说:“老孙若肯拿出本事来打你,莫说你是一个甚么如意真仙,就是再有几个,也打死了。”

    难,艰也,不易也,指的是风地观中观我生进退时所产生的縻军之患,“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在利御寇的力量中进入到水风井-火风鼎中,就会造成雉膏不食,也就是孟郊笔下的“华膏隔仙罗,虚绕千万遭”中的华膏,这个华膏到了风山渐中就成为妇孕不育,造成其行塞的虚绕,孙子兵法中指出“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而处山之军不但具有沮泽的险阻,还有山林的险阻,所以加倍难行,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既忧之”,究其原因在于其中有丹,不但有丹,还有金,所以枚乘在《七发》将縻军中的金丹比作“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孙子兵法提出面对在意的局面的方法:“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诸侯不能要求王,不能期待王不来,只能“有待而行”,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是有目的的有待而行,不能倚靠王不攻,而在于人位上的诸侯有所不可攻,也就是不告公用圭,所以不拯其随也是有目的的做法,不拯其随就还在车循环中,化解反行的力道,让雉膏不食在火风鼎的方雨亏悔中化解,这就是“杂于害,而患可解也”,但是最后必须完成火雷噬盍,否则力量就得不到添补,杂的真正意义在火雷噬盍。

    四十二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二,本应该在敬用五事上着墨,却转入婴儿结胎,在风山渐的妇孕不育上谈解胎气,因为三藏口渴,以钵盂喝水,改变了力量发展的方向,必须推倒旁门才能归正教,意味着第四层次的婴儿结胎构成了敬用五事的障碍,所以必须藉着大圣的力量解胎气,最后的总结是:“真铅若炼须真水,真水调和真汞干。真汞真铅无母气,灵砂灵药是仙丹。婴儿枉结成胎象,土母施功不费难。推倒旁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谈铅汞不离婴儿姹女与金公木母,婴儿姹女与金公木母的出场序有别,必须先将婴儿姹女收,再将金公木母放,先将婴儿姹女收入泽山咸,在泽山咸中完成育阳,再进入到火泽睽-火雷噬盍中才有真铅和真汞,在人位的坎的真水中炼汞,真水调和真汞干的时候就完成了火雷噬盍,进入到天雷无妄,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真汞真铅无母气,因为真汞真铅是火泽睽-火雷噬盍所建立,这是来自于公的力量;由于小有言中的小和造成甘临的丹可以结合而成示,示可以发挥禁乱止暴的效果,所以发展到了处山之军中成为成仙的金丹妙药,如果不能完成由豫就会婴儿枉结成胎象,雷泽归妹中的土母施功不费难,雷泽归妹中的土母转入雷火丰,雷火丰是雷泽归妹中的男性力量,就可以在其来复的力量中经由回天之门进入到由豫中,于是“推倒旁门宗正教,心君得意笑容还”,婴儿姹女就开始了泽山咸的育阳,再反行时就有了真铅和真汞,射阳居士的这一首诗是倒着讲,关键在雷水解-火雷噬盍中的真水,才能完成孙子所谓的“任势”,将天位的大所形成的势任运回天,在炼汞的时候先要进入到山天大畜的告公用圭中,才有黄芽,黄芽在山泽损中,山泽损是车循环的力量之源,所以黄芽是炼汞的根,铅是人位的坎,汞是人位的震,铅汞相和而结丹化元婴而飞升,这是“炼化元神,显化婴儿”的阶段,发展到了风山渐时婴儿枉结成胎象,必须心君得意笑容还地进入到由豫,从回天之门反归于娣,就推倒旁门宗正教,如此婴儿才能与姹女在泽山咸中育阳,在得一的时候发展到真人位,再藉着火泽睽-火雷噬盍打造人位时才有真铅、真汞和真水,才能调和真汞干,因为真水是关键,所以放在前面讲,有了真水就不会再进入到车循环或是告公用圭中,人位的震得到了巩固,人位的坎才会被任势到天位,才会从山天大畜的利己中转入有厉,具备了遁尾之力,这是真水的意义;四十二处于处山之军的水山蹇-风山渐,正当内丹十阶:“炼己存诚、筑基培药、坎离交靖、采药归鼎、周天火候、乾坤交靖、十月养胎、移神换鼎、泥丸养慈、还虚合道”中的“坎离交靖、采药归鼎”的阶段,坎离交而产药,坎离交靖就是水火交靖,坎离交靖又涉及到了阴阳双修,事实上阴阳双修是力量上的力量交融,完全与男女之事无关,只是丹的反行必然带来风月效果,所以很容易误以为阴阳双修是男女之事,而且因为用的是积雷成丹的力量,所以可以经历前所未有的性爱经验,一样可以带来周天效果,也可以算是修炼,从广义的修行来看凡是可以让人生更为美好,莫不是努力的成果,又何尝不是修行?不过,严格地说阴阳双修是这个时期的内丹心法,水风井-火风鼎发展到了水山蹇已经到了产药时节,从力量的角度来看药是告公用圭的结果,也就是完成了约纳户牖,采药就避免了山地剥,而从水山蹇回到了风山渐,采药归鼎指的是风山渐的“女归”,水风井-火风鼎已经发展到了处山之军,而被收入人位的艮中,内丹十阶的名相多是建立在易经的基础上,所以从易经的变化中可以更容易理解。

  • 问佛根源四十一难

    问是聘问,“时聘曰问”,时聘以结诸侯之好,所以问的目的是完成好遁,周礼中的大行人是告公用圭中的天位的坎,大行人在聘问的过程中完成了裕,“好问则裕”,天位的震成为“裕父之蛊,往见吝”,而天位的坎则在斥泽之军中成为具有来反性质的干父之蛊,与干母之蛊的力量在火山旅中相遇,父和母都是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以最后相会于人位的艮中,也就是说大行人这么一问就形成了遇毒,也因此产生了“商兑,未宁,介疾有喜”的机会,不但完成了时见和殷见,同时可以建立泽雷随-水雷屯,所以岁相问具有殷相聘的功德,大行人涉及到了斥泽之军的兑为泽,以及处山之军的风山渐-水山蹇和火山旅-艮为山,藉着问来完成两者的转接,将来反转变成为来誉,这个过程叫作用誉,雷火丰的来章发展到了这一步就有庆誉了,“三年有赏于大国”的时候誉辅其赏,“弗问弗仕,勿罔君子。”用誉是条件式,必须在“诸侯使大夫问於诸侯”的时候才需要用到罔,也就是时归的时候才需要用到罔,所以罔孚是一种心法,而不是必然的产物,这个时候就是用间的时候,“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目的是完成反间,所以“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这一步是从神进入到神仙的关键一步,也就是进入到第四层次的关键一步,为此行者决心问佛:“我想起来,佛法无边,如今且上西天问我佛如来,教他着慧眼观看大地四部洲,看这怪是那方生长,何处乡贯住居,圈子是件甚么宝贝。不管怎的,一定要拿他,与列位出气,还汝等欢喜归天。”能够反间就可以还汝等欢喜归天。

    佛者,觉也,以觉悟羣生也,佛只出现在直的力量中,也就是王假有家时期的力量中,在孚乃利用禴中没有佛,必须回到风火家人的力量中才有佛,文中出现了15明,45心,109见,13性,第四层次是明心见性的层次,明心见性只发生在直的力量中,包括见性成佛也只发生在直的力量中,所以归正求真是最高层次的首要之务,因为完成归正求真才能进入到直的力量中,悟成为这个阶段的主题,悟到了练气还神的路径,才能丹成,灶王爷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也就是风火家人的力量,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要供清水和粘牙的甜食,请灶王爷多说好话,清水代表着视生处高的力量,粘牙的甜食则代表着咸其辅颊舌和甘临的力量,告公用圭中的豶豕之牙也被粘在天位的坎中,天位就完整了,无论是见玉皇大帝或是见佛,都必须藉着风火家人通过回天之门,曹洞宗的良价禅师问:“禅师西来单传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子作么生会?”师曰:“某甲不会。”这里的某甲指的是巽为风的先甲三日后甲三日,也就是车循环中的甲,因为处于交的力量中,所以不会,问佛根源四十一难谈的是回天之门,才能结束出圈所造成的烦扰。

    根是始也,根指的是天位的震的反行入口,根本是在人位的艮中,人位的艮是回天之门所在,所以是修行和修炼的根本,根之所以涉及到艮是因为“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和兑中的震为雷被用作来反,所以谈根的时候已经处于告公用圭中,“蔓根为根,直根为柢”中的蔓根是孚乃利用禴中的根,在交的力量中,而直根是雷火丰中的根,在直的力量中,可以远复,而有祗诲的功德,孚乃利用禴发展到了最后必须回到直的力量中,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才有祗诲,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是进入到水底,水下最深处,这就是所谓的“门子深,根子深”,能够通过回天之门完成时归,才能谈“门子深,根子深”,天界的诸神对付不了独角兕大王是因为独角兕大王兼具天位的大与人位的大的力量,而且是偷丹的魔头,成为普天神难伏的魔头,丹的反行需要山天大畜的自我加持,而且金业进入到了人位的艮中,所以实质上拥有了金丹的力量,完成了外比之时就完成了反归于娣,就具有了神仙的资格,所以唐代以前金丹本称为外丹,这是从外比之的角度来谈丹,已经成功地完成了由豫,唐宋以后则视为修炼内丹,这是从过程来看,还在内比之的过程中,从力量的角度来看炼丹是把人体作炉鼎,以体内的精、气作药物,用神火烧炼,这一段过程在孚乃利用禴中,要到直的力量中才能积雷成丹,要发展到冥豫成的高度才有丹成,婴儿姹女相会之后在泽山咸中育阳,将精、气、神凝聚结成圣胎,就脱胎换骨而成仙,这个过程发生在告公用圭中,所以寻根必须到告公用圭中。

    源字本作原,指的是原筮,原筮是天位的坎,天位的坎的行动可以主导稽疑七事:雨、霁、蒙、驿、克、贞、悔,原筮之动是率性而为,带着丹行动,而且用的是告公用圭的力量,孙子兵法中将原筮之动的率性而为形容为常山之蛇,“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同舟而济在水风井中,遇风则在火风鼎中,方马埋轮在方雨亏悔的方中,正处于雷山小过-火山旅之际,已经束马悬车,完全靠着从的力量,常山之蛇则是告公用圭,非常灵活而有力,率性而为时金丹在手,所向无敌,不得已是因为走上相反的道路,因为已事遄往而无法大有得,而行者无法与金丹的力量对抗,在普天神难伏四十难中,大圣丢失主杖,意味着失去了告公用圭的主控权,无法主导稽疑七事,处于无将大车中,最后大圣趁着魔头骄傲无防备,趁夜偷回金箍棒,主杖还归与本人,才回复了引的大能,有了引的大能才能进入到天位的艮中见如来,这个时候是在风泽中孚-风火家人-天山遁中,到了天位的艮中时再发挥引兑的功德,将天位的力量全部知临到人位的艮中,将士用命地大战于甘,偷丹的魔头是道门是事情,不属于佛门管辖,所以如来只能暗示主人公,教孙悟空上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处寻他的踪迹,太上李老君才发现走丢了青牛,太上老君所代表的力量是天水讼,走丢了青牛就坑堑陷毗卢,“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就到了牧牛图第四层次的回首境界,回首是得其大首之后完成回,“日久功深始转头,颠狂心力渐调柔,山童未肯全相许,犹把芒绳且系留”,谈原的时候也必须谈委,“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再引回天位,源的时候是天位的大的反行入口,委的时候则是在鸣谦的力量中完成禾的反归于天,所以原委是水的发源和归宿。

    四十一谈的是第四层次的一,第四层次是明心见性的时节,悟的高峰期,这个时候的一在丹中,由于震为雷或是丹都没有自己的意识,所以不能决定自己的去向,如果没有伴随着天位的坎而单独反行的时候一必然在其中,此时丹在唐僧化缘和出圈的因缘之下以青的身份反行入口,而告公用圭发展到了风山渐-水山蹇和火山旅-艮为山的阶段,也就是处于处山之军中,初一曰五行,一的范畴本来只在五行,四十一中的一则提升到七政的高度,七政指的是七曜,也就是在金木水火土五曜中加上了太阳星()、太阴星(),合称七曜,七曜在天就收藏了人位上所有的力量,虽然文中没有谈到冥,可是丹和成的存在间接地指出了丹成,而丹成是将金丹发展到了冥豫成的境界,所以间接地涉及到了用冥,用冥是将处山之军的力量发展到天地否的层次,到了无所往的程度,就需要其来复的力量,进入到唯用震为雷的夙吉中,这个时候就有攸往了,用冥只是暂时的现象,而且用冥只出现在第六层次,只是第四层次已经在排演特洛伊战争,发光地和焰慧地都在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大火中,睡眠的品质下降了,冥冥之中命运已经开始转舵了,一心禅很自然地展开,即使不修禅定也自然在定中,老实吃饭老实睡觉,没有烦恼,所以焰慧地可以燃烦恼薪,禅宗强调只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便可以成佛,因为从力量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完成见,实际上就已经具备了成佛的基本要件,第五十三回卷首词:“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这首词脱胎自张紫阳的《西江月》:“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虎兕刀兵不害,无常火宅难牵。宝符降后去朝天。稳驾鸾车凤辇。”老君取代了宝符,青牛替代了鸾车,言下之意老君即是宝符,具有水风井的井谷射鲋的功德,青牛则是鸾车,具有天山遁的鸾鸟传书的性质,老君牵转青牛就完成了天山遁,德是直心,指的是雷火丰的直中直,必须将八恢复为七,达到七政的高度,并将百恢复为白,成为天位的力量,条件是完成由豫,而《书·泰誓上》中的“予有臣三千,惟一心。”都合为一心,一起归天,进入到了由豫中,人位的艮发展到了泥尘土的层次,完成了平,就是均平物我与亲冤,才能从人位的上的神成为天位中的仙,始合神仙本愿,成就神仙才是修行的本愿,人位上的神不是究竟,西天本愿则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从这一句话来看,西天本愿的境界比神仙本愿高出许多,神仙的一心还在唯我中,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的一心则可以摄法身、摄净土、摄众生,反映了射阳居士的一心的境界不在张紫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