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卷首语强调了大圣被唐僧逐赶后的心境,然犹思念,感叹不已,早望见东洋大海,道:“我不走此路者,已五百年矣!”五百年未回到花果山水帘洞了,回到水帘洞所在的风山渐-水山蹇需要雷水解的力量之外,从斥泽之军转入处山之军,才能恢复自由之身,进入到大圣状态,只见那海水潮来汹涌的潮是朝的心法,朝堂在人位的震中,大海中的人位的震被掀到天位在重新进入到人位的艮中,成为来兑,同时也是来反,力量崛起如同潮水一般,潮来汹涌,汹涌是因为属于告公用圭的力量,首当其冲的是人位的艮,在佛法中海潮音以海潮按时而至,其音宏大,故以喻佛、菩萨应时适机说法的声音,在力量中则是专指告公用圭的海潮,“来时只识菩提路,去时还听海潮音。”海潮音其实是刚来,海潮是第二层次的特色,音是立日,不是物理性的声音,而是一种心,这里的去时指的是车循环,车循环的出现说明了即将进入到水雷屯中。
黑松林失散中的黑松林是火山旅和艮为山,黑指的是艮为山的薰心,松指的是天水讼,天水讼时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造成了隹的反行,已经具备了告公用圭的基础,林指的是火山旅,火山旅-艮为山属于处山之军,自身具有顶天功德,所以可以视生处高,可是,天水讼松的加入代表着车循环的出现,就进入到了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时间段,于是从輹循环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这个时候的告公用圭已经不是王假有家时期的告公用圭,黑松林是西游记中频繁出现的时空,在《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行者降魔》中,乌巢禅师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乌巢禅师莫可奈何,只能提醒三藏道:“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其中就提到了黑松林,与取经人直接相关的是“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射阳居士在这一回的结尾语中说的“那一去:管教清福人间少,致使灾魔山里多,”才是关键,黑松林之所以成为各种力量聚焦之地,因为正处于王假有家时期和王假有庙时期的两种力量交会之地,风泽中孚时人位的震被用在用拯马壮,就进入到了风水涣的涣奔其机中,就进入到诡谲多变的车循环,五回四难中出现了54个变,所以变是这个时期的最大特性,导致力量不断地变异,真正“管教清福人间少,致使灾魔山里多”的原因在于车循环。
失在失却袈裟十一难已经谈过了失指的是“邑人之失,行人之得”,这里谈一谈失的原因,孙子兵法中指出:“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而孚乃利用禴却是典型的先战而后求胜,以至于终以大败,在军形篇中列出了六种败之道:走、弛、陷、崩、乱、北,都是车循环中的成员,所以车循环堪称必败之道,败的时候就会造成失,失指的是失前禽,全部都被剥除了,必须依靠斥泽之军来挽救,因为斥泽之军可以转入处山之军而视生处高,才能先死后生,所以秦穆公不但不杀吃了右骖的野人,反而另外赐酒,“有孚于飲酒”与“有孚失是”并行的时候,才能算是心法,饮酒是藉着火水未济-火泽睽打造人位的兑,才能转入斥泽之军中;火地晋在天位的坎的心法总持特别强调失得勿恤,因为往吉无不利,所有的得失都是为了进入到天雷无妄,这个时候就利有攸往了,失得是明的必要条件;在这一个时期三藏为什么频繁地与八戒和沙僧失散?因为恨贬大圣之后就失去了士的维系力,士如同一张网,可以网住泽山咸和泽水困,所有的失,无论是失前禽、失丈夫、失小子、有孚失是都是士的效果,而大圣回到了天风姤中的花果山时,意味着进入到了直的力量中,在直的力量中就可以运用雷水解,羞是羊丑,羊是天位的大和震为雷,丑是获匪其丑,沙僧与八戒在羊中,长老则在获匪其丑中。
散指的是《礼记·乐记》中的:“马散之华山之阳。”马是火凤鼎的产物,在车循环中成为驽马,而且庸众驽散,大圣离开后,五的力量就分散了,于是就没有办法形成山地剥,自然也就无法造成亏,所以无法建立火凤鼎,获匪其丑变成了或承其羞,要到宝象国稍书二十二难时才会出现丑,有了获匪其丑的能力才正式地进入到火凤鼎中,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难藉着花果山群妖聚义和黑松林三藏逢魔来诠释聚和散,没有对比就分不出高下,经过了对比就更能够明白在见的时候聚和散的差别,第一次遇到黑松林时,大圣在花果山聚义,行者被贬斥之后回到了天风姤中的花果山,可是,已经景物全非,“青石烧成千块土,碧砂化作一堆泥”,只得重新聚义,说明了水风井的人位的震中的“井泥不食,旧井无禽。”这是在小有言中回复到最初的水风井,进入到旧井中,旧井在雷凤恒中-火凤鼎,在雷凤恒中田无禽,这个时候的水风井具有“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的特性,不过,由于自身有处有神狂状态,所以DD大量地猎户,大圣在妇人吉世界中完成了重建花果山,那大圣做了一面杂彩花旗,上写着“重修花果山复整水帘洞齐天大圣”十四字,将旗挂于洞外,逐日招魔聚兽,积草屯粮,不题和尚二字,他的人情又大,手段又高,便去四海龙王,借些甘霖仙水,把山洗青了。前栽榆柳,后种松楠,桃李枣梅,无所不备,逍遥自在,乐业安居,大圣在风山渐中,在利御寇的力量中,利御寇的力量具有聚众的功德,聚是“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水雷屯和告公用圭中的众人都在敲打中进入到了天位的震中;而长老则在夫子凶中在黑松林失散而且逢魔,黑松林在火山旅-艮为山,这个时候天水讼的公和火泽睽的金和坎中子都进入到了黑松林,具有食旧德的特性,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造成了隹的反行,而人位的艮在隹的反行之下变成了臼,再被人位的离推送到天位,完成了见,所以谓之夫子凶,两种形式的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关键就在于行者在人位的坎中救,而天水讼则是藉着火天大有的自我加持的催激造成遁尾的反弹效果,从见的角度来看山水蒙的救造成了聚众的效果,而天水讼的旧则会造成失散的效果所以贬退心猿二十难更为高明,九九八十一难不一定是困难险阻,而是心法的阐述。
二十一谈的是第二层次的一,二十一中金木水火土俱全,说明了还在洪范九畴的“初一曰五行”中,谈的还是王道,十一中还不能谈王道,因为五还没有到位,所以还不到谈王道的时候,十五时才进入到王道中,小的反行开启了王道治世,第二层次的一已经俱足了五行,才是行王道的时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土爰稼穑,稼穑作甘,稼穑是将风火家人的力量转为用拯马壮的力量,稼指的是风火家人,穑中的啬是来和相连的两个半日,合起来是日,也就是来日昃之离,有了日昃之离具有不鼓缶而歌和大耋之嗟,要将风火家人的力量转为用拯马壮的力量就必须援引,所以土爰稼穑用的是爰,而不是曰,作甘指的是用作甘临,甘是反行的丹,丹在寿的悬臂中上上下下,意味着进入到了萃如嗟如的循环反复中,目的在得土;
金曰従革,従革作辛的革指的是己日,乃革之,已日之后就有了日昃之离,就进入到了泽水困的困于金车中,藉着辛来剥床以辨,以泽水困完成剥床以辨,靠的是金所建立的贝;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木是天位的震,天位的震反行入口之后就有了曲,接着就从其羽可用为仪发展到入于穴,不速之客三人来,开始了需于酒食,到了浚恒的时候就进入到了雷泽归妹,这是从山泽损-山火贲的贲其须转入到归妹以须中,就有了直;火曰炎上,炎上作苦,这里的火指的是地雷复所发展出来的地火明夷,地火明夷发展到了天位的艮中时就进入到了其羽可用为仪与需于酒食中,到了水泽节中就进入到了不节若则嗟若中,又会发展到苦节,继而造成贞凶,所以苦节不可;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润是王入门中,人位的离还是风火家人的时候王就反行入艮了,指的是水山蹇,水山蹇之后就进入到了地泽临的咸临,继而再进入到甘临中,回到稼穑作甘中,很显然王道中的五行不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循环性运作,打破了五行相生相克之道,所以大圣道:“且莫饮酒,我问你那打猎的人,几时来我山上一度?”马流道:“大圣,不论甚么时度,他逐日家在这里缠扰。”因为需于酒食就进入到了度法,度法就在不节若则嗟若中循环反复,逐日缠扰是驱赶日来缠扰。
黑松林失散了之后三藏闯入碗子山波月洞,碗子山是一个覆碗,将丹和巴倒扣在碗中,宝盖可以视为车循环的标志物,人位的离被限制在人位上,只能完成需于沙,而无法完成见,所以谓之“道人伏火养丹砂”,而“仙子种田生白玉”中的仙子指的是雷风恒中的人位的巽,雷风恒的振恒是做农事,所以谓之种田,雷风恒在恒其德的时候将力量发展到天位的艮中,进入到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中,开始了火凤鼎,所以可以生白玉,说明了碗子山是雷风恒中的人位的巽,在不恒其德的时候可以完成或承其羞,所以宝象国三公主名为百花羞,归妹的力量被波月洞的牛头夜叉掠走了用作闭月羞花,黄袍老怪与黄风怪都是人位的巽中的妖怪,只是黄袍老怪是泽地萃中的嗟如,不同于水泽节的嗟若中的黄风怪,黄袍老怪在人位的坎中已老,已经成为牛头夜叉,夜叉是一种形象丑恶的鬼,勇健暴恶,能食人,牛头夜叉既有车马,也有财,所以既是地夜叉,也是天夜叉,火凤鼎是地夜叉,只能完成有它,巽为风是天夜叉,可以涉足三种夜叉的世界,包括虚空夜叉所处的风水涣,“洞门外,有一来一往的走兽成行;树林里,有或出或入的飞禽作队”,说明了既是走兽,也是飞禽,牛头夜叉所代表的力量是巽为风在人位的巽,由于受到宝象国的三公主所代表的雷泽归妹的影响,所在的宝塔金光闪烁,彩气腾腾,说明了具有天山遁的彩气,所以说“你看他神通浩浩,霎着下眼游遍天涯”,古今中外真正的神话故事不会离开易经,希腊神话、伊索寓言、推背图、西游记都在易经之中,几百年,乃至几千年之后都能被明白,离开了易经就只是虚无缥缈的幻想,不能称为神话,虚无缥缈的东西很吸引人,可是无法解开疑难,圣人的东西很沉重,却能够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