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夷微》一文中谈到了道德经第十四章中的“道纪”,“道纪”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泽水困,泽水困中有坎为水,发展到了困于葛藟时就在山水蒙中,所以泽水困可以代表希夷微三者,也就是泽水困-坎为水-山水蒙,三者是玄德进入到人位时的下三相,天位上的玄德上三相则是天风姤-天水讼-天泽履,推背图第五十八象的图像中的负弓长者即是玄德,三位负弓年轻人则是不速之客三人来,四者合起来成为力量中的战神,在希腊神话中泽水困是战神阿瑞斯所代表的力量,阿瑞斯因为可以得到天的力量,同时也具备用拯马壮的力量,所以总是可以燃起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总是可以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越战越勇,所向披靡,虽然泽水困无法“致诘”,也就是无法穷治,却可以如谶语所言达到:“大乱平,四夷服。称弟兄,六七国。”的境界。
大乱是至临形成的大所造成的乱,乱是用拯马壮所造成的车循环,意味着玄德已经无法与习坎对抗,人位的震不断地被用于“入于坎窞”,简单地说就是玄德的力量不断地在坎为水和山水蒙中变化,人位的震中的木不断地被调用,造成了困,不是困于金车,就是困于石,乃至于困于葛藟,只要无法参透习坎的问题就走不出第五层次难胜地的困局,突破困局的唯一方法是完成善复,最困难的时刻也是最能够超凡入圣的时候。
于臲卼时就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了,这个时候就是四夷服的时候,四夷是孚乃利用禴中位于天位的兑中的东夷、人位的兑中的南蛮、人位的艮中的西戎、天位的艮中的北狄,因为已经没有了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力量了,就可以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完成“伏戎于莽”,进入到由豫中时四夷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称兄弟指的是“反归于娣”,此时就进入到了由豫中,已经到了用兵的五个阶段中的第四阶段,“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即将进入到天地否的胜中,就完全结束了用兵,用兵的目的是胜,修行在没有发展到天地否之前,都没有成功,因为天地否时才能见性。
六是玄,代表孚乃利用禴,七是袭明的士,此时已经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六七国说明了已经冥豫成了,玄德发展到了最高境界,就得一了,已经可以成为天雷无妄中的天下贵。
颂辞中的“烽烟净尽海无波”指的是于臲卼时,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已经止息,没有了战火风波;天地否时孚乃利用禴中的王、育阳之后已经成为天下神器的震为雷、告公用圭所建立的人位的震中的和兑都已经进入到了天地否中,所以谓之“统王统帝又统和”。
“犹有煞星隐西北”说明了“不可致诘”的问题,指的是“动悔有悔”,城复于隍时已经视履考祥其旋元吉了,就应该“勿用师”,但是“动悔有悔”时又“自邑告命”,就进入到了夬履中,又开始了“告自邑,不利即戎”, 所以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这就是“未能遍唱太平歌”的原因,这个时候震为雷已经完成了育阳,再“用行师”的话就成为老子所谓的“盗夸”,唯有进入到天雷无妄才能“利有攸往”,妙不可言的时候就必须行圣人的“不言之教”了,所以必须“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