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上一章谈到了玄德,已经进入到了安道中,本章再回过头来谈见道,而且回到了见道的关键节点,也就是“当其无”时,“当其无”才能迎来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才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所以本章的核心在无上,无是为了用,也就是完成“弱者道之用”,才能见道,而所有的有都是为了利,利指的是“利出否”,也就是进入到天地否中,利和用都是为了见道,脱离了这个宗旨,有无就失去了意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谈的是车循环,三是一在震为雷中,三在车循环中是将,将出现在“用其光”时的“小有言”中,“王三锡命”时“受爵、受服、受位”,其中的“受爵”发生在吾和士的语行相应时,也就是风泽中孚的“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之际;“受服”是进入到车循环中,并且在“无所往”的时候在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中完成天山遁-天地否而得一,所以“当其无”时已经在车循环中完成了“专气致柔”,而处于“无所往”中,就可以在父母之力中完成了“见小曰明,守柔曰强”,这是车循环所完成的“弱者道之用”,所以“有车之用”是见道的基础;“受位”则是得一者在玄同之后进入到了玄德中,就进入到安道中,而可以立在天位的大中,这个时候就“萃有位”了,也就是吾有了神位,所以“有车之用”包括了获得神位。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指的是在“用缶”时以“需于泥”的黏土制作陶器,器指的是震为雷,震为雷在“无所往”时已经成为物,即将在“其来复”时在坤为地-地雷复的父母之力中进入到由豫,再于士完成了“利涉大川”之后进入到泽山咸中育阳,于是就从“国之利器”转变成为“天下神器”,在完成了天山遁-天地否之后就可以“朴散则为器”,这个时候就进入到了泽雷随,所以“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有器之用”是在地雷复完成了对震为雷所完成的升华之后为圣人所用,由于震为雷没有自己的意志,必须与士或是一同行,而只有在得一之后才有一,所以只有在见道之后才有唯用震为雷的机会,在安道时可以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中,在得道时则可以“任意出入三乘”,包括进入到天雷无妄中。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指的是坎为水的“约纳户牖”是在“比之自内”的时候完成了山地剥,让震为雷陷于凵中,消陨了人位的艮,如同在人位上开了一个窗户,这个时候就可以“有室之用”,可以在“升虚邑”时才能够完成“冥升”,而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这是“有室之用”所完成的“弱者道之用”。
《维摩诘经》花了很多的篇幅谈室,特别提到:“其室广博,悉皆包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无所妨碍。”而诸新发意菩萨及大弟子,皆不能升座,只有向须弥灯王如来作礼之后,乃可得坐,也就是说只有进入到雷山小过的礼中,在劳谦中离开了孚乃利用禴,才能坐上狮子座,成为法王子,才能完成冥升;而且维摩诘指点必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在有疾心,也不住不调伏心,“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所以必须离开愚人法和声闻法,才能进入到菩萨行。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的有指的是“折其右肱”时进入到有厶中,也就是有私中,“有之以为利”指的是在经过了孚乃利用禴的有孚之后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人位的艮在车循环、在需于泥的用缶,以及在“比之自内”时完成了“约纳户牖”中发展成为“无所往”,目的都是在完成“弱者道之用”,才能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所以力量中的有无都是为了进入到天山遁-天地否中,这个时候就见道了,见道才是真正的宗旨,见道之后才能谈“有器之用”,也就是说见道之后才有唯用震为雷。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