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本章是第十四章的延伸,第十四章的夷希微是名的结果,名是丹在直的力量中的反行入口,造成了来反,这个时候还在孚乃利用禴中,到了本章已经“道常无名”,已经没有了名,无名的时候才可以冥豫成,在有名的时候必须遵守道纪,也就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到了善复时已经脱离了大道的范畴,进入到了天道的领域,第十四章的夷希微是理想,而进入到天地否中之后已经成为现实,已经站在道之出口,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已经已经在輹循环中,而不再进入到车循环。

执大象,天下往。

执指的是泽山咸的执其随,执的对象是丑虏,目的是避免进入到获匪其丑和泽雷随,才能得一,获匪其丑的关键是士的反行带动了告公用圭,而进入到车循环,于是就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而进入到泽雷随-水雷屯,大象指的是雷地豫的大象,大象是劳谦发展到了无所往的时候,在其来复的力量中归藏到天位的震中,从地山谦的角度来看就是撝谦,撝谦是士牵出大象,而从雷地豫的角度来看则是由豫,这个时候就通过了谷神不死玄牝门,进入到了泽山咸,开始了育阳,发展到了冥豫成时的得一了,就可以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天下中无往不利。

得月是炼神还虚的证明,修出西天月就是证得摩尼宝珠,当士牵出大象时就有了西天月,得一时才证得摩尼宝珠,执大象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证得摩尼宝珠,天下往的是圣人,所以这是圣人的任务,有了道德经的基础就很容易生出圣人心,得月就自然水到渠成。

往而不害安平太。

无所往之后在其来复的力量中进入天位,执大象进入到由豫之后不再“朴散为器”就不会再有兵害,安是车循环和人位的离都已经反归于娣,完成了好遁,平是已经完成了亏,在车循环时就已经完成了平,而太是带着震为雷的大,也就是羊,羊在或承其羞的心法中获得了保全,一起进入到泽山咸中,就有了太,所以往而不害安平太,这里谈的是畴离祉,畴离祉是因为人位的坎中的寿已经来到天位的田中,完成了时归,祉是福,“旣受多祉”指的是已经经历了多之后才有福祉,祉是示止,示在五气朝元之后成为元神,止则是士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以祉元吉是天位上的元吉,所以就有了祥,天雷无妄时是祗诲,祗是已经完成了时归之后的元神所扮演的地上神仙,带来了元阳的效果和圣人的教诲,已经远离了车循环之后才有的福祉了,所以天地否时是畴离祉。

乐与饵,过客止。

乐是将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用于用行师,并且完成了或承其羞,藉着雷水解-火雷噬盍完成了天地否,因为完成了善复,所以归女乐;与是“来章,有庆誉”的誉中的两个结合在一起的匕,来章的时候两个匕和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的甲和天位的大一起回天,而学成归国,完成了时归,与是乐的结果,《系辞》中的“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饵是火天大有的食造成了火风鼎-车循环,耳的时候天位的大已经在山地剥之后陷在凵中,食和耳是有它的根源,这个时候也已经一起进入到天地否中,乐与饵谈的是时归,所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说:“得而猎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蛇指的是有它,猎杀了山风蛊中的红鳞大蛇而大有得之后,就停止了巽为风、风天小畜的有孚挛如、生病的数和有厉;

过客止中的过指的是泽风大过,客指的是不速之客三人来中的客,止是士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这个时候泽风大过和不速之客都因为进入到天地否的休否中而休止了,就不会造成有疾和有喜,所以乐与饵是天雷无妄的前身。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帛书版甲乙本都以“道之出言”取代了“道之出口”,更清楚地说明了出的目的,出入都是水天需中的动作,出口只是出自穴,出自穴时在白马翰如中,还在孚乃利用禴中,出言就不一样了,出言是离开了有言说的孚乃利用禴,而在贲如皤如的时候完成时归而进入到圣人的不言之教中,所以道之出言指的是从折其右肱转入到有嘉折首中,折其右肱是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的结果,有嘉折首则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结果,道藉着告公用圭的转型而从大道转变成为天道。

无论是道之出口或是道之出言都离开不了雷山小过,因为只有在雷泽归妹的力量中才能完成时归,雷山小过在火山旅-山地剥之后从发展到风山渐时完成了“观我生进退”,而在“无所往,其来复”时通过了谷神不死玄牝门,最后完成了天地否,完成了天地否之后就造成了“淡乎其无味”,淡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的心法,发展到了天地否之后时就没有了“商兑,未宁,介疾有喜”中的未的反行入口,有味就会在甘临时进入到无攸利的车循环中,无味就只有甘临,没有车循环,所以也就没有了既忧之;

“视之不足见”了,视是天泽履的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得一时的反行就具有视地的性质,到了火山旅就周旋而复归,足是日踩着廿足,代表车循环中的告公用圭,视的时候已经完成了咸其辅颊舌,车循环已经归藏到了天位中,没有车循环就没有山地剥,就不会出现车循环所造成的四时之见;

听之不足闻的听已经是天听,告公用圭转型之后自动退听,不至于勿用,因为这个时候的听已经是《仪礼·士昏礼》中的:“敬恭听,宗尔父母之言。”听顺的是地雷复和坤为地,不足闻是因为鸣谦的力量在车循环中被山地剥剥除了,只能在风泽中孚中发展到闻,“初入闻中”是在风泽中孚中,风泽中孚可以化为风火家人,所以可以通过回天之门,但是因为经历了山地剥,所以有了耳,而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入流亡所是在水中的流亡,只能发展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的高度,这个时候在泽风大过的过涉灭顶中,处于寂灭状态,所入既寂是因为入于穴的不速之客已经脱离了车循环的动,却还没有进入到善复之后的静中,所以“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听而不闻是因为已经超越了孚乃利用禴,也就是炼精化气和练气还神的阶段,已经到了炼神还虚中;

用之不足既的用是善为士者在“用人之力”,这里的人指的是运用人位的震的力量,已经不是孚乃利用禴时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而是“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个时候的告公用圭已经具有了顶天功德,所以不会进入到车循环,也就不会造成既忧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的结指的是艮为山时的“固其结”,也就是将三星结合在一起,完成三星在天,而绳是己日的己,己的两端被结在一起,也就是唯用震为雷,而恢复了“上古结绳而治”的结绳时代,结束了孚乃利用禴的书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