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
从第二十八章开始就已经开始谈善复,但是老子将善复与孚乃利用禴混着讲,相互比较,意识跳跃,所以很容易搞混,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很简单,如果跟不上步调就不能明白老子到底在谈什么,道德经很简单,但是都是金科玉律,可以很直接地让我执升华。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佐人主者是士,士在微明时就会以车循环为重,就会以用兵为核心任务,而且车循环中以“有孚不终”为心法,有孚是孚乃利用禴,就会剥夺了天雷无妄的天下,所以希腊神话中时序三女神中没有掌管冬的女神,因为有终指的是天雷无妄,而士在袭常时才是以道佐人主者,这个时候就不以兵强天下,这个时候是以“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和“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为己任,在雷泽归妹的时归力量之中,就不可能以兵强天下;
这里的道指的是天道,而不是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的大道,第十八章提到“大道废,有仁义”,因为大道是将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用在来反,这是利己的表现,以至于失了仁义,仁者人也,只有人位的震才能表现仁,因为震为雷被用在身心中,带来光明的力量,而拔茅茹之后人位就成为巽,就没有了其羽可用为仪所形成的义,将大道转变成为天道之后才有了仁义;
所谓的以兵强天下指的是将火泽睽的人位的震用于用拯马壮,而成为在车循环中用兵的利器,当大道转变成为天道之后就没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反而因为没有了山地剥而可以将力量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就可以完全地符合天道,而可以进入到人位的震中达到主人有言的境界。
其事好还有“天道好还善恶终有报应”的意思,由于天道不以或从王事为宗旨,没有山地剥,所以可以远复和好遁,这是孚乃利用禴所达不到的事情,好指的是火风鼎的中行之后鸣鹤在阴其子和之中的女和子完成了好遁,而结束了孚乃利用禴,泽地萃中的网、士、衣都回归于天,而相继完成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完成了善复,就可以进入到天地否中当真人,也可以在天雷无妄中当圣人,或从王事的王就无法做到。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师指的是用行师,也就是车循环;处是处于火山旅和艮为山中,大人虎变的士以人位的艮为几,旅于处的时候“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因为资斧是车循环中用作来反的力量,火山旅发展到了山地剥时就造成了丧羊于易,而且丧其童仆了,山地剥之后震为雷和我陷在凵中,所以不快,不快是“往得疑疾”了,既没有力量,也没有决心了;
荆棘指的是“困于石,据于蒺藜”,意味着已经在困于葛藟的过程中发展到了山地剥,由于震为雷陷在凵中,所以入于其宫不见其妻,没有了震为雷就丧失了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以于臲卼了,荆是车循环中“利用刑人,用说桎楛”的力量,它是从人位的震中剥夺的力量,就会造成身体损伤,棘则是束帛戋戋的效果,则是意识上和生理上的束缚,所以用行师的影响了整个力量的正确运行,所以被定位为咎征,也就是有过失的征伐。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大军指的是车循环,易经中的岁都是车循环的结果,车循环可以造成三岁不兴、三岁不觌、三岁不得、妇三岁不孕,都是车循环所造成的凶年,车循环带着山地剥,所以会造成凶年,年的时候则已经发展到了谷,就到了时归的时候了,就可以有果,果是鸟焚其巢的结果,鸟焚其巢就没有了火风鼎,也就没有了三才阵势,才能完成三星在天,再也没有了车循环。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果是善复的成果,善是能够以或承其羞取代获匪其丑,保全了羊,才能完成善复,虽然牺牲了火风鼎,但是却可以享有善果,相反的,恶的时候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就没有果。
善果是不敢为天下先的结果,“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勇于不敢就没有取和强,取是山地剥所造成的天位的大陷于凵中,强指的是刚克,也就是车循环所造成的“以兵强天下”,就牺牲了天雷无妄的成果,先要冥豫成,才能谈果,先要完成善复,才有善果,而不敢为天下先才有严收宗故宗庙的可能性,严收了人位的坎中的宗故宗庙,才有三星在天,而三星在天才能有果。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果是木实,指的是天雷无妄,矜是在火水未济的人位的坎中以神自矜,就很难摆脱三才阵势,以神自矜时说明了我执到了极点,就会不断地利己,将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用在来反,而造成了山地剥,就无法有果,要有果时就不能自矜,“不自矜,故长”,长是天长,意味着三星在天了,而“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所以必须果而勿矜;
伐是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的时候就会将和兑中的震为雷用作来反,就会造成折其右肱,所有的力量就全部被山地剥给剥除了,就丧羊于易了,也就没有了善,鸟焚其巢而有果时就不能侵伐,“不自伐,故有功”,天位的坎如如不动,才能成为嘉遁之坎,才能藉着嘉遁之力而有功,所以必须果而勿伐;
骄是纵恣,指的是水山蹇之后以乘马坐轿的方式浩浩荡荡地升跃风山渐,就会产生“我马唯骄”的结果,也就是“白马翰如”的结果,白马翰如是中行之后以山火贲的力量“翰音登于天”,载驰载驱地一步登天,这样的活就只能达到有疾的高度而在四时之见中,易经藉着翰将风泽中孚与山火贲关联在一起,将两者界定在用六的范畴,羽、车和马都是孚乃利用禴中的角色,如果要有果就必须转入雷泽归妹,在贲如皤如中完成时归,贲如皤如是素履往所形成的由豫如象足踩入田中,而士必须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才能打开回天之门,缓慢地牵出大象,而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圣人境界,所以必须果而勿骄;
不得已指的是“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将欲取天下就会用兵,震为雷就会成用兵的牺牲品,因为不得子,就会保持着三才阵势,就无法完成三星在天,如果要有果就“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淡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恬是完成咸其辅颊舌,也就是不得已而用火和用兵就必须以冥豫成为目标,恬淡地完成时归,所以果而不得已;
强是刚克,刚克指的是车循环,车循环的特性是强弗友,强是木强,天位的木强是积雷成丹和用拯马壮的结果,强化的震为雷成为来反的力量,其结果是弗,弗是十朋之龟所造成的小人弗克,其目的是友,友是一人行则得其友,如使一人,容易要有果就不能进入到车循环中,就必须巩固住人位的震,从利己转入有厉,所以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物壮指的是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经历了车循环的山地剥之后而有了物,物是勿用之牛,与万并立于人位的艮中,则老是割除贝中的人位的震,以人位的坎为轮轴,进入到车循环,以丹为来反的釜斤,丹在寿的悬臂中形成了多,耂则在悬臂上方控制着多的轮转,物壮则老描述的是车循环;车循环也会造成衰老病弱的效果,所以被称为不道,不道就会早已,本章以得道者有果和不道者早已作鲜明的对比,老子一方面谆谆告诫,一方面提供得道的心法,老子两度在道德经中提醒“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因为不但没有了果,而且不道早已,
圣人之心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