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本章的主角还是告公用圭中的震为雷,前一章谈的是宠辱若惊,宠辱若惊是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的结果,在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时震为雷被用在来反,与水山蹇中的来反之士结合在一起成为告公用圭,来反之士让震为雷成为“震来虩虩,笑言哑哑”的力量,披上了虎皮,在小有言的控制之下,带着恶,这一章则是震为雷的升华。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日微。

视是完成了炼神还虚的见,也就是时见曰会和殷见曰同,在完成了五气朝元之后,有了元神,才有天泽履的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视,此时已经进入到了天泽履-雷泽归妹的輹循环中,已经没有了孚乃利用禴中的四时之见,所以视而不见;夷是平、易的意思,在地火明夷中士所代表的明和震为雷所代表的夷并行的时候就成为车循环中的“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的力量,就具有平的效果,构成了天地阴阳大化,到了视之不见的时候告公用圭已经夷定天下,没有了四夷,告公用圭已经完成了转型,已经没有了天地阴阳大化,也就是说没有了宠辱若惊。

听是水山蹇在来反之后的听,闻是从水山蹇退到风山渐中,听而不闻是不进入到风泽中孚-风山渐中,就不会进入到四时之见中,来反时所形成的两个自我意识已经成为爻和坎中子都已经完成了教学,将要学成归国了,可以在无所往之后在其来复的力量中发展到冥豫成;反行之后震为雷处与两个自我意识一起陷在凵中,所以有希进之心,而进入到“观我生进退”中,希是“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时的希,即将成为天下神器,已经没有声音了,所以听而不闻;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尃。”搏是取女的手将震为雷推送到天位,而进入到四时之见中,之后在火泽睽所形成的金夫的力量之下进入到车循环中,所以搏是取女,见金夫,无攸利的过程,只能获致求小得的结果,而不是大有得,所以谓之搏之不得,在车循环中震为雷已经发展到了微,微是火山旅的“即鹿无虞”的鹿群所扬起的微尘,意味着震为雷已经被获匪其丑的一只手捏成齑粉,意味着已经发展到了谷的程度,具备了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的条件。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夷希微三者是震为雷的三态,在三态时不可致诘,致诘是在火泽睽所形成的至临之后就进入到车循环中,无法完成善复,不是究竟,所以有言还无法发展到吉的程度;希夷微三者被混在由豫中,冥豫成时就得一了,这个时候才能致诘,这就是第二十五章中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此之前只是物,物是勿用之牛,物是天地否之前的产物,必须经过育阳的过程,才能成为天雷无妄中的天下神器,这个时候就成器了,这个时候就是大道。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皦是天下大白,皦中有两个白,第一个白是藉用白茅成为天风姤中的震为雷,少年强则国强就是得力于白,在孚乃利用禴中白在反行时在薰心中成为方,善复时士必须持卜敲打方,完成了震为雷的反归于娣和育阳,冥豫成了才能成为皦,这个时候就是天下大白,像玉石般地光亮洁白,这就是“得月”,由豫时还有五色,还没有办法像真如一般地光亮洁白,到了天位的艮中时的白贲时才能成为如光的海洋,不是一蹴可成,所以这里用的是问号。

其下不昧指的是震为雷在反行入口时成为来反的力量,虽然金玉满堂,但是拾金不昧,无法进入到三昧,参是在火风鼎中参,进入到三昧时则是进入到三星在天的禅中。

绳子是己,指的是己日,人位的震源源不断的透过己将力量挹注到天位的震中,消除了日,己发展成为乙的时候就进入到泽水困的乱中,绳绳兮不可名指的是积雷成丹的过程如同己日,雷地豫时已经是天地否的前身,丹就不可以反行入口,这个时候是单行道,所以绳绳兮不可名。

无所往时车循环所产生的万和物都处于无中,也就是被陷于凵中的震为雷所隐匿了,天地否时人位的艮中的万物都已经在其来复的力量中回归天位,就复归于无物了,人位的艮中就无物了。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状本指狗的样子,犬是天位的兑和人位的兑在田相值时所形成的明夷于南狩的特殊力量,车循环时田相值的力量进入到火风鼎中,这个时候是状,无状之状则已经经历了山地剥,所以无状之状已经成为无所往中的万物,在其来复的力量中回归天位之后就再也无以名状了;

无物之象指的是由豫中的象,这个象是劳谦所产生的撝谦的力量,撝是人位的离牵出来大象,表现在由豫中,由豫时勿用之牛的物已经变成了朴,已经成为不可名状的无物之象,而且已经进入到了三昧中,所以惚惚恍恍,冥冥渺渺,隐隐约约,育阳之后大象就成为天龙。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天龙在天地否中时处于“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中”,迎之不见其首是从天位的坎中相迎时看不到龙首,因为龙首是干,干是反行的士,此时士刚刚完成了帝乙归妹以祉元吉,在天位的坎中主持育阳,没有反行,所以看不到龙首,随之不见其后指的是看不到其后的执其随时的仆从,泽山咸的执其随也在天山遁时遁到了天位而进入到天地否,所以不见其后,而且此刻正在冥升-冥豫成的冥中,三昧中。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古之道者是天位的坎中的士在执,士将明夷于南狩的力量全部带入到了天位,古者圣也,执古之道就是执圣人之道,从时间的对比上来看就是天风姤中的士,古也指的是故,执古之道就必须严收宗故宗庙中的故,进入到观我生进退中,孚乃利用禴中的今之有是折其右肱的成果,士在执古之道时从水山蹇退回到风地观的观我生进退中,此刻都已经在利御寇的力量中进入到天位。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能知是士已经从人位的坎中的黄能回归到天位的坎中大能中,士的知临带动了告公用圭,能够将告公用圭发挥顶天功德才算是能知,古始是从车循环的始治发展到了艮为山的固其结,固其结的时候就完成了三星的结合,而在观我生进退时完成了时乘六龙以御天,就成就了天雷无妄中的妙有;

能够藉着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来完成古始就是道纪,道纪与孙子兵法用间篇中的“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是异曲同工,因为都在用间时节,只有在用间时才能改变告公用圭的性质,神纪着重在练气还神和炼神还虚,道纪则着眼于告公用圭的震为雷,士能知古始就完成了震为雷的升华,而告别了孚乃利用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