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
前一章已经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可以做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已经在正复中,正复是炼虚合道,本章则回到善复中,善复是炼神还虚,谈的是福祸,炼神还虚的真义是化祸为福,将泽风大过时的祸转化为善复时的福;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是关键的四部曲:方而不割在雷山小过中,已经走出了泽风大过;廉而不刿在地山谦中,地山谦的鸣谦可以一直发展到天位的艮中,实际上是地雷复;直而不肆在雷泽归妹的迟归有时的阶段中,已经结束了归妹愆期的阶段;光而不耀在水山蹇,水山蹇是告公用圭的转型关节。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指的是农用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农用八政都是三的政务,三主政的时候是“水火既济人民吉”的阶段,因为还没有进入到泽水困的乱中。
政是风泽中孚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风水涣中的内容,积雷成丹的力量被用在车循环中,心在门中时已经结束了以多问于寡的阶段,意味着已经经历了山地剥,其政闷闷时心已经在回天之门中,并且已经在泽山咸中无声无息地育阳;而淳淳一般被解释为敦厚貌,善复是两阶段的过程,育阳和得一,淳淳时已经到了敦复和敦艮的阶段,敦复时已经完成了育阳,即将得一,所以必须完成敦艮,实际上是先完成天山遁,藉着第二重的有厉而进入到天地否,完成了隔离之后才得一,所以到了完成了殷见曰同时才可以“同声相应”,就遁世无闷;
察是士在人位的坎中进行稽察,正处于车循环中,告公用圭就会被用于山地剥,缺缺指的是君子夬夬独行发展到了用缶时造成了器物损坏,意味着经历了山地剥,而瓮敝漏了,所以就只能发展到有疾的高度,而无法进入到遁世无闷的境界。
这里谈的是“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的差别,“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属于五帝之政,造成了其行塞,而“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属于三王之事,因为具有宾的功德,可以在观我生进退时完成“利用宾于王”,而完成归正,恢复尧天舜日,所以淮南子在《齐俗》中赞道:“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指的是泽风大过,泽风大过在完成了火风鼎之后,就进入到风泽中孚,风泽中孚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了风水涣,来反成为善复的契机,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型之后就可以进入到善复中,所以谓之“祸兮,福之所倚。”
福指的是完成善复的过程,《易·谦卦》:“鬼神害盈而福谦。”劳谦时泽风大过发展成为雷山小过,脱离了孚乃利用禴中的“鬼神害盈”,雷山小过可以发展成为火山旅,而火山旅可以发展到“鸟焚其巢”的高度,而进入到泽山咸中“仰福帝居”,并且完成了天山遁,因为一直在德和善中,所以得福,因为过程中完成了“伏戎于莽”,没有了孚乃利用禴中的兵戎,所以谓之“福兮,祸之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谁能够知道福祸中的威用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威用六极”的时候就产生了山地剥,“向用五福”与“威用六极”合起来是“用九”,用九需要力量,所以先有向用五福,虽然造成了威用六极,但是也让告公用圭出现了转型的可能,所以老子用了问句,而一旦告公用圭用于山地剥却没有完成归正,就会进入到力量的负面,因为丹的力量被用在车循环时所向披靡,就会造成不道早已,所以政发展到正具有积极的意义,否则再好的政务也无济于事。
老子的福祸观都源自于《洪范九畴》,《洪范九畴》是王假有庙的心法的基础,力量具有全息性,千秋万载都无法超越《洪范九畴》的范畴,没有例外。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正复时已经完成了告公用圭的转型,告公用圭具有了顶天功德,在甘临时自动完成了天山遁,才能够“以无事取天下”,才有圣人口中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就可以炼虚合道,所以正复为奇;
妖指的是归妹愆期阶段的雷泽归妹,雷泽归妹具有双重性,既有雷火丰的力量,也有山火贲的力量,所以既是妖姬,也是静女,在德为祥,弃常为妖。”指的就是雷泽归妹,在归妹愆期时无法完成帝乙归妹以祉元吉,无法恢复常道,这个时候就弃常为妖,成为《庄子·人间世》中的:“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而在善复时则已经进入到了“迟归有时”中,可以一直发展到视履考祥其旋元吉的高度,完成了五气朝元,而有了元神,才有了祥,所以在德为祥,善复为妖的时候在炼神还虚中。
人之迷,其日固久。
人之迷是用拯马壮所造成的车循环所致,人位的震中的震为雷一直被用在迷复中,用行师造成了灾眚,山地剥时造成了“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所以其日固久,固指的是“无所往则固”,在艮为山中“固其结”完成了三星在天,才能完成善复,整个善复的过程长达九年,再加上三年的育阳,所以炼神还虚的时间长达十二年年,才能进入到炼虚合道的阶段。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完成了善复之后在天地否中与天为一就是真人,进入到了建立天雷无妄时就具备了圣人的身份,炼神还虚的时候是以识神的身份为之,而炼虚合道是以圣人的身份为之,这个时候就能够“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割指的是山地剥,圣人虽然在其旋元吉的时候旋中有一定程度的方,却戛然而止,不至于发展到山地剥的程度,就自动完成了天山遁,也就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可以做到方而不割;
廉指的是士在地山谦中一手抓两禾地劳谦时拥有了金节,刿是刿目,在车循环中割除了目,以至于在炼神还虚时造成了灾眚,而进入到炼虚合道的时候直接完成了天山遁,就不需要进入到车循环的三岁不兴中,而没有了无妄之灾;
肆是师出以律所造成的疑,善复时已经经历了车循环的山地剥,所以有疑的问题,必须勿疑才能发展到天位的艮中,而炼虚合道时已经没有了山地剥,所以没有肆的问题,直而不肆是在坤为地-地雷复的母政中一直都是直的力量,不再进入到交的力量中,可以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完成天山遁,所以直而不肆;
光指的是水天需的光亨,水山蹇时仍然属于水天需的光亨的范畴,耀是其羽可用为仪的两只羽手和隹的反行时造成了山地剥,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只在水山蹇-火山旅-艮为山中活动,完全免于山地剥,虽然沾光,但是没有发展到耀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