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离化

进入泽风大过时的一大特徵就是出现了多重离化,每一次的起夜都是另外一次离化过程,强化了天位的震,与此同时弱化了人位的震,天位的震或是天位的田的力量强大了之后,高宗伐鬼方或是撞撞往来的力道就因而强化,多重离化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易经以“用行师”来说明多重离化是一种用,不是偶然,但是天人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效果,却不知道机理和机制,以至于成为一种“知进不知退,知得不知丧,知存不知亡”的努力,真正的结果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多重离化是泽风大过的特徵,要认识多重离化必须从离为火下手,日昃之离的仄是天位的田所形成的厂和一个歪头的大,歪头的大指的是天位的田底下的大,一方面意味着没有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另外一方面则意味着擎天神阿特拉斯被奥林帕斯神山压歪了头,歪着头艰辛地扛着天,随有获之下的大是上轻下重的大,加持在人位的震,人位的艮却会受到抑制,合起来是天泽履-泽天夬,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确定人的自我意识处于“臀无肤,其行次且”的力量之下,这一句话也把天风姤包含了进来,同一句话也出现在天风姤中,而且已经作用在人位的艮中,与此同时君子夬夬独行的独也把天风姤明确地包含进来,独字中的勹是天风姤中特有的现象,天风姤的出现意味着泽风大过已经出现了过涉灭顶的现象,人位的离已经把力量推送到天位的艮,造成了反司,这就意味着雷火丰的力量已经变成了离为火,这一点说明了虽然泽风大过在人生两度出现,两者的表现却完全不一样。

不鼓缶而歌指的是风泽中孚的或鼓或罢或歌或泣,这个时候也把风泽中孚关联进来,意味着有时候鼓噪,有时候平静,有时候藉着离为火进行自我加持,歌字中的哥指的是离为火,欠指的是力量加诸于人,有时候藉着撞撞往来进行自我加持,泣指的是立的心法,也就是撞撞往来,不鼓缶而歌意味着人位的艮中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出现了间歇性和变化性,这就是多重离化的机制,就会在晚上出现3-6次的起夜。

不鼓缶而歌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针对人的自我意识和生理性的力量进行削弱,才有可能得朋,于是造成了则大耄之嗟,则大耋之嗟的大指的是人位的大,耋是天位的震或是天位的兑对人位的艮所形成的匕化,这是水火既济的高宗伐鬼方或是风泽中孚中的撞撞往来所造成的效果。水火既济是风泽中孚之母,水火既济终会渐进为泽风大过,嗟字则是人的自我意识被工作之坎节制住了,进入到了巽的状态,这里指的是威嗟如。

雷火丰的力量很强,如果意识觉醒的第一时间冲到户外短跑,可以享受到凌虚御空的感觉,如同草上飞一般,即使没有练过短跑,也可以像一位高超的运动员一样,多重离化把雷火丰的力量柔肠寸断,当雷火丰的力量被转换成为离为火的时候,不仅力量被转换成为泽风大过中天位的田的力量,栋桡的效果就会过于沉重,最后一次入睡时,一刹那就睡过头了,同时反天雷无妄的效果就会过强,把人位的震剥削殆尽,一点力量都没有,散了架一般,还有可能造成视力障碍、呼吸障碍、便秘、尿频等问题,身体中所有的洞眼都会受到障碍,这就是大耋之嗟中的老至,这个时候就不能跑了,必须藉着瑜伽来保障身体功能,留得青山在,等待人生七十才开始,明白了才有可能慢慢调整,回到雷火丰的力量之中。

多重离化是顾此失彼的一种做法,目的本来是为了强化天位,方便抢夺和积极入世,却忽略了离为火的效果,以至于得不偿失,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知得不知丧”,因为从来没有成功过,无从比较,所以根本不知道心法的不当造成了天人合一重大的损失,自然也不会进行改进,所以对于天人而言明白非常重要,而明白正确的心法更为重要,事实上易经在则大耋之嗟中开宗明义地说明了其中的利害,则大耋之嗟的则是把贝用刀割除掉,就没有行动力了,在离为火的时空之中没有人位的震的存在的机会,因为离为火是反天雷无妄的力量,不会留下人位的震,以至于无法达到天泽履的境界,长于多重离化的天人必然不可能达到酒神境界,而且种下悭吝的七种恶报,其中的物恐报包括羞于见人,注定成不了大器,损失不可谓不大,能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天风姤上九的“含章,有陨自天”,泽风大过上六的“过涉灭顶”,地雷复上六的“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以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等爻辞都在提醒夜间的力量一旦发展到了天位的艮时就会带来麻烦,关键就在于启动了离为火的获匪其丑的力量,必须牢记随有获的原则,夜间千万不能运用离为火的力量。

我们很可能永远都无法谋面,不过,在75亿人之中有这样的文字缘,也是难得的缘分,所以把易经的关节之处,也是人生的关节之处,同时也是天人的修行的障碍之处,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有福者得之,全球脑梗一半在中国,与泽风大过-离为火的互动关系密切,明白可以在无形之中化解得朋之心…至于每人所欠的大餐就记在账上…

分享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