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是现代心理学大师,可以说是一个已经非常接近神的世界的心理学家,尤其是生产性和破坏性的观念的建立,已经把心理学推动到哲学的层次,甚至触及到了力量的本质,很可惜没有完成最后的整合,这是心理学先天的界限使然,要真正地理解生产性和破坏性就必须进入到力量的世界。
弗洛姆对生产性的定义是一种基本的人生态度,是人在一切领域对客体的反应模式,包括对天人、对自己、对事物的心力反应方式,它牵涉到人所特有的潜能的实现,生产性可以视为人运用自身的力量的能力,也是实现内在的潜能的能力…弗洛姆提到了潜能的实现,对于天位的一而言则是处于齐乎巽的状态,也就是主动付出的时空,天位的一会觉得自己在实现一切。
弗洛姆所看到的生产性是神的境界,生产性是创造的时空,也是神爱世人的时空,所以弗洛姆谈到了生产性的爱,人所获得的力量是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经常性的处于火凤鼎-火泽睽的状态之中,不断地实现和创造。
弗洛姆所谓的破坏性是指一种企图逃避不堪忍受的软弱无力感的内在冲动,因而通过消灭一切必须抗衡的对象来寻求安全,由于持续遭受外在的威胁,产生了内在的忧郁感,之中忧郁感是破坏性的根源,这样的解释无形之中把忧郁合理化了,同时加诸了意识的成分,事实上正因为意识缺席了,才会造成破坏性。
事实上破坏性的根源在于天位的日不居正位,这是泽山咸所造成的的多重离化的产物,长此以往打乱了正常的生理运化,所以造成破坏性,天位的一所有的控制方法在此之前都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有了天位的日的合力就会产生破坏性。
破坏性是大的力量中的产物,破坏性状态本来是离化过程中的状态,目的是造成朋亡,也就是得到所谈的控制权,同时造成人的自我意识的隐匿,不过,破坏性是一种习坎,也可以成为离化过程的延伸,不只是出现在睡眠之中,天位的一虽然不居其位,歪头的大还是可以向前迈进,在没有生产性的需要的时空,例如:失业、退休、隐士…这个时候天位的一就懒得现身,自然就不会出现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模式,一旦用力就呈现兑为泽的未宁-和兑的加持模式,这样的加持模式让天位的一的根本烦恼到达了第一线,而不是真正的自我意识,所以弗洛姆观察到了施虐和受虐的问题,施虐在第二线的时候是天位的一的力量之源之一,总是忿忿不平,可以视之为激越状态,到了第一线就成为性格异常。
弗洛姆和凯伦霍妮的研究提供了认识天位的一的详细清单,都是天位的一出现问题的时候,天位的一汲汲于朋亡的时候,所以观察到的都是问题,明白了问题的核心,就可以拥有更积极的心力去面对,善于利用力量的人在这个阶段虽然也很辛苦,不过,却可以同时得到很多力量的利益,不让力量脱离生产性,而进入到破坏性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