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阴符七术 符言之二 右主明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右主明。

符言是阴符七术的根本要义,必须先明白了符言七右的意义,才能进一步地谈阴符七术,符言中的顺序代表着符言七右在有言中的重要性的顺位,符言七右都是天位的坎的任务,老子口中的善士者的所作所为到了符言七右中得到了清楚的标识和排列,才能明确地知道什么是有为,善士者绝对不是一味地用恒,符言七右有有言有信,尤其是右主明,咎征者必然是忽视了右主明,右主明为用恒起到刹车作用,习坎是六耳猕猴,悟空一棒打死六耳猕猴,才有“神归心舍禅方定,六识祛除丹自成。”否则修行只是关汉卿笔下的《蝴蝶梦》:因为火水未济是车循环的轮轴,火泽睽的人位的震的力量都被用在习坎中,所以三人行则损一人必然导致“三人误大事”,无法发展到天雷无妄的境界,而习坎发展到了最后就进入到了山地剥,山地剥是用六,用六造成了耳,就无法升华到雷水解-火雷噬盍的谋中,所以谓之“六耳不通谋”,而右主明的心一发就打死了六耳猕猴。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都有贵,贵是两只羽手和贝在用拯马壮之后成为车循环的力量之源所共同完成提人,人在车循环中达到了谷的程度,必须在风火家人的力量中通过回天之门,才能完成贵,所以目明、耳聪、心智的前提是贵,“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与《洪范九畴》的敬用五事中的“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异曲同工,目如果用冥发展到视的高度,就无法明,从目发展到了视的高度经历了泽山咸中的育阳和天山遁后的得一,才能进入到天雷无妄的明中;听是多所造成的结果,丹的反行入口发展到了山地剥时就有了听,也就是说听是来反的结果,聪是明于辨察,意味着没有网,网被士监送到天位的艮中,说明了士已经完成了时归,而回归本位;获明夷之心的条件是已经离开了门庭,而且入于左腹,也就是心已经在地雷复的力量中反归于娣,与此同时天位的坎的知临也回归本位,智代表知临进入到车循环,此刻已经不复存在,一旦完成了风火家人的在中馈,目、耳和心就都回归天位了,尤其是目贵明代表着完成了天山遁,已经具备了在天雷无妄中明的所以要件,就可以从天下的视野来谈目、耳和心了,秦始皇的泰山无字碑表达了人类对封禅的敬意,封禅结束了王的孚乃利用禴,没有言说了,即使是始皇也不能置一言。

天下之目指的是天山遁,完成了天山遁的同时也得一了,才能以圣人的身份进入到天雷无妄的天下,这个时候就具有了视履考祥其旋元吉意义,见是回天,视是视地,没有具备天山遁的能力,就不具备以天下之目视地的资格,神通变化在车循环中,再高明不能称为圣人,没有一个圣人能够不先完成从有到无和时见曰会与殷见曰同;天下之耳指的是勿用之牛已经从凵中反归于娣到了泽山咸的震中,这个时候还是朴,经过了三年育阳之后才能成器,成为天雷无妄中的天下神器,这个时候就在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中,每一次的反行都会自动恢复到闻中,通过谷神不死玄牝门而完成时归;天下之心是能够完成天雷无妄的心,指的是具有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能够自动完成天地否,必须进入到天地否才有田,这个高度的思虑才能称为思虑,这个时候才能称为无所不知之谓圣。

轮辐三十以象日月,所以象其运行也,所以辐是开,辏是车轮上的辐条集中于觳上,所以辏是阖,辐辏并进与开阖并进同义,不是一直在车循环的运行中,也不是一直在惟十有三祀的祭祀中,而是两者相辅相成,就不至于造成堵塞,车循环被誉为大日神光阵,诸神的神通之源和变化之极的高光时刻,涣奔其机的意义在于“言有宗,事有君”,一方面同人于宗,同人于宗是小有言的境界,小在车循环中运用着二,可以一直发展到金玉满堂的层次,同人只是为了进入到唯用震为雷,三人行则损一人的目的在于开辟一人行则得其友,另外一方面则是以王明并受其福为最高的追求,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就在说明圣人被褐而怀玉的原因,吾言的时候已经进入到了风泽中孚,丹在直的力量中的反行,加上风水涣在用拯马壮之后进入到车循环,正是第五层次难胜地有难以来的难之所在,如果没有右主明的理想,那么就不能主动离开车循环,而丧失了藉着震为雷的仁义来添补身体的机会,所以右主明具有护生,与此同时避免不道早已的积极意义,这是善为士者的根本心法,虽然的道理很简单,只是因为无知,所以不我知,虽然不免于被褐,但是目的却是怀玉时归,才能够进入到人位的震的仁中,而有了明,所以谓之右主明。

如果缺乏易经和道德经的基础,进入到鬼谷子的世界如同入于幽谷,相反地从易经和道德经的高度进入到鬼谷子的世界就如数家珍,对于鬼谷子的思虑非常熟悉,看起来就份外亲切,古往今来的圣贤没有一个不在阐扬时归的意义,如果不能将大日神光阵提升到天地合的高度,只停留在阴阳合和日月合,那么就不是圣人的境界,而关键在于时归,鬼谷子的右主明在天雷无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