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打破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女海神刻托的力量可以达到天位的艮,成为王位的拥有者,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山天大畜的力量之中有需要转换为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的时候,需要一位女性的角色,刻托被塑造成为半蛇半鱼的外形,意味着涉足陆地和海上两界,也就是脚跨夜间的坤地行师和白天的履道坦坦,半蛇代表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所形成的两个坎,形状如蛇,半鱼则代表在大海中的形貌,也就是天位的泽和人位的泽中的形貌。
她的丈夫海神福耳库斯的愤怒并不危险,目的只是用来产生力量,藉以让大海可以抵达到天位的坎的高度,他所对应的泽天夬是一种静态的力量,他的力量虽然是大满贯的力量,莫夜有戎的重点只是抑制人的自我意识,天位的兑就是奥林匹斯神山,虽然不是那个时代,开始意义是一样的,因为天位的兑属于一种积极入世的力量,对人而言反而形成了一种保护,而女海神刻托的力量则已经完成了一步登天,具足了大满贯的力量,又获得了王的征伐特性,里面有不可控的元素,就会出现一定的危险性,山天大畜看起来非常平静,实际上风雨欲来,里面具足了大闭锁和大威至的能量和特性。
大闭锁是天泽履所造成的现象,大威至则是山天大畜发展到山地剥之后,再从山地剥中走进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这个时候就会引发火地晋,因为天位的田的力量一直在积累,像一个背在背上的大包袱,越积越多,一旦释放出来,就沛然莫之能御,成为众魔之王-众神之敌的提丰的力量,推背图的神仙之道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没有将天位的兑卷藏于天位的艮中这一件大事情解释透彻,很容易引导出来天位的艮所特具的危险,山泽损是冥王哈迪斯的冥府,山地剥则是冥渊神塔耳塔洛斯的地狱,都源自于将天位的田卷藏于心的效果,希腊神话藉着提丰的角色诠释了潜藏在山天大畜中的危险性,同时也花费了很大的篇幅来说明解决的办法,我将在冥府系列中详述。
格赖埃三姐妹分别代表刻毒、暴戾和恐怖,她们代表山天大畜中的状态,山天大畜里面有散位这样的角色,“一”很刻毒,“日”很暴戾,“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很恐怖,她们轮流共用一只眼睛和一颗牙齿,一只眼睛指的是眇能视,眇是少了一目,目代表臣子,牙指的是豶豕之牙,在易经之中豮的牙和豕的牙咬合在一起,牙字的甲骨文是两排牙咬合在一起,分不出是豮还是豕格赖埃三姐妹很忠实地反映出山天大畜的力量所造成的心理反应,山天大畜是地天泰格局之极。以明之道也发展到了最高点。
戈尔贡三姐妹是三位蛇发女妖,她们是山风蛊的力量,山风蛊的蛊字里面就是皿中有二虫,后来发展成为三虫,指的是两个半日的重量都压在人位的艮中,自然造成意识障碍,如同万蛇钻动,中西方的表述方式非常类似,为什么只有美杜莎会死,其他的二姐妹都可以永生,因为美杜莎代表人位的震,人位的震具有“有子,考无咎”的特性,日会来看人位的震,进入到人位的坎中,成为子,这个时候就造成了父死,父死曰考,父指的是日,日进入到了坎中就可以造成据于蒺藜的效果,与山风蛊中卷藏的兑合起来构成泽风大过,可以让人的自我意识变成石头,所以只要被美杜莎望一眼就会变成石头,看见天位的艮不要被它的单纯外表所模糊,实际上背后暗藏着天位的田,力量具足。
厄喀德娜是半人半蛇的怪物,上半身是美丽的女子,下半身是蛇身,为什么有时候是两条蛇身?因为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恒产生两个坎,两条蛇身才是正常,蛇身在希腊神话中具有与易经完全一样的意义,两者的相似程度令人诧异。
厄喀德娜居住于一块空心石的下面,远离不死的众神和短命的凡人,意味着居住在天位的离所形成的空心石之下,同时有不在冥府之中,所以她是处于人位的艮中,人位的的巽,合起来是火凤鼎,山风蛊-泽风大过之后进入到天位的离的自我加持时就成为火凤鼎,本身不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赫西俄德在神谱中把她定位为一位宁芙,不过在海神时空之中她是第二代具有宝座,代表着戈尔贡三姐妹在白天的力量变化,最重要的是妻以夫贵,她的丈夫是众魔之王提丰,她就是魔后,坐上火凤鼎宝座绝对当之无愧,值得一提的是海神时空的宝座与其他的时空不同。
一个瞎子握住烧红的铁棒与一个明眼人握住烧红的铁棒的效果是一样的,明白的目的是避免去握住烧红的铁棒,不会增加额外的效果,却可以有机会避免这样的结果,人生不会因为不明白而减少损失,却可以因为明白而小心避免,大海的危险对每一个在力量之中的天人合一都是潜在的,大修行人都可能碰上七地沉空,就是因为走入到了冥府关或是地狱关而无法避免,入世之心没有了自然产生大闭锁或是大威至,根本没有经过修炼,真正的修行在于明白问题根源之后如何避免这样的危险。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