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腊神话中石是巽为风前期的巨灵战争的成果,虽然还没有打败提丰,可是已经战胜了泰坦神,所以立石为念,这块石大有来历,当初克洛诺斯食子,当克洛诺斯将前面的五子都吃掉了,第六个就是宙斯,宙斯的母亲用石块代替,克洛诺斯以为这是宙斯就吞掉了,宙斯战胜了泰坦神之后将克洛诺斯吐出的石头放在德尔菲神殿,这块石头被称为世界肚脐,成为用六时期的宇宙中心,上方是东海,下方是南海,王假有庙时期整个世界都在水中,由于巽为风中已经有了三才阵势,已经足以形成黄风怪阻十三难、请求灵吉十四难和流沙难渡十五难,不过,还在三岁不得的阶段,这个时候的中行是得敌所造成的效果,从孙子兵法的分类来看,这是“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水上之军具有视生处高的功德,也就是告公用圭中保有顶天功德,在人位的巽中半济而击之,不会发展到坎为水,石成型之后就不一样了,石是晋如硕鼠的产物,人位的艮中的页旁有一块石,这一块石造成了酒阑效果,抑制了告公用圭的顶天功德,所以造成了艮为山的薰心时往山地剥发展,猪刚鬣时代的刚中有刀,沙僧还在流沙河为妖,杀死了九位修行人,所以一样可以产生可以产生西、丑、亏、剥、绿、平、满、石和死的效果,这一些代表字在西游记中大量地出现,都与山地剥有关,同样也频繁地出现在黄风怪阻十三难中,就是酒阑效果的产物,等到收得沙僧十六难之后取经队伍就完全地建立了,于是就完全地进入到了孚乃利用禴中,才有求小得,《西游记》第93回:三藏道:“虚度四十五年矣。…贞观十三年,今已历过十四载,苦经了些万水千山,方到此处。”由此可以推算出,唐僧出发时年仅31岁,而34岁时才完全地进入到孚乃利用禴中。
黄风怪阻的风是巽为风中的人位的巽,本身不会构成阻障,能够黄风怪阻时是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所形成的告公用圭的结果,玄反行的时候与黄离结合在一起,黄中已经带有入主的力量,成为璜,怪的时候已经拿住了注入了龙血的土,此时人位的震在拔茅茹之后变成了坎中子,人位的坎中有一、子和黄,此时怪在人位的坎中不出户庭,而人位的震进入到人位的艮中抑制住了人位的艮而不出门庭,才能形成黄风怪阻,处于不节若则嗟若中,虽然还保持着人位的巽的结构,实际上已经加入了斥泽之军的威力,所以水上之军的威力更胜于平陆之军的车循环,可以造成与江流子的父亲一样的沉江效果,或是乌鸡国救主二十六难一样的沉井效果,由于此时沙僧还没有加入,所以不是小有言的责任,而是苦节的结果,也就是水风井发展到了恒寒若所造成的结果,就会造成急的现象,文中从头到尾都有急的表现,急着完成西、丑、亏、剥、绿、平、满、石和死,这一些效果都与急有关,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眼,《易·说卦传》:“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指出了眼是告公用圭的结果,眼是限的意思,发生在艮为山的艮其限,“瞳子限限而出也”,而“目中童子眼前人”谈的就是告公用圭,收降八戒之后行者的行动就属于告公用圭的范畴,背景力量都是山天大畜,遇到了黄风怪阻告公用圭的力量也会变成为多白眼的力量,因为八戒所代表的震为雷成为来反的力量,所以八戒终不能成佛,净坛使者的封赏呈现出了震为雷的命运。
黄风怪阻十三难的十三谈的是第一层次的三,骨文中的“三”字三横等长,“气”字作“三”,中间一横较上下两横短,二字是有严格区分的,要到了火水未济时,小狐汔济之后有了乞,一在火水未济时进入到了人位的坎中才有了气,才出现三,所以《庄子·齐物论》认为:“二与一为三。”第二十回的标题是《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就将唐僧与八戒摆在了标题中,在收降八戒十二难之后就出现了三,这个时候还没有沙僧的加入,还没有小有言,在人位的坎中的是黄风怪做着需于沙的事情,但是不会发展到吃,虎先锋金蝉脱壳计使了金蝉脱壳计,驾长风将三藏摄将去了,黄风大王不吃三藏,尽管如此,还是已经进入到了不节若则嗟若的心法中,也就是“当倒洞当当倒洞,洞当当倒洞当山”的心法中,意味着已经有了三,在收降八戒十二难已经出现了大量的三,不过,这个时候是黄风怪做着都总帅的工作,都是以者督邑,总是糸以束之,帅则是长子帅师往下走,不是将,三才是将,没有攻击性,要不是因为虎先锋捉拿了三藏,这个时候的三根本连招惹悟空和八戒的心意都没有,遑论吃三藏,黄风怪的法宝是三昧神风,力量中的三昧神风中的三昧不同于禅定中的三昧,在禅定中的三昧是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三昧神风却刚好相反,不断地甚嚣尘上,反复轮转,能吹天地暗,善刮鬼神愁,裂石崩崖恶,吹人命即休。若遇着他那风吹了呵,还想得活哩!只除是神仙,方可得无事,三昧神风中的三昧是三、日和未的集合体,也就是三与商兑的力量的结合,也就是三在调度告公用圭,和兑被不断地往人位的艮中调动,造成了来兑,来反的时候行者在人位的艮中,所以不敌三昧神风,巽为风在黄风怪手中不断地变异,从天风、虎风、怪风、恶风、一路变异到三昧神风,关键在于黄风怪占据了三和引的位置,可以运用告公用圭的力量,让巽为风变成鬼神愁的三昧神风。
射阳居士在收降八戒十二难中谈的《多心经》,到了黄风阻怪十三难中《多心经》仍然再次出现了,射阳居士不在心经上落一笔,却在说者的名号上减一划,曾经指点过白居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的鸟巢禅师被贬为乌巢禅师,乌是乌有,人位的艮被消陨了,鸟就成乌,从行者对待乌巢禅师的态度就可以知道射阳居士对于车循环的不屑,在不节若则嗟若中追求空的时候当然是乌巢禅师,登上了天位的艮中的时候就恢复了鸟巢禅师的身份,鸟焚其巢的时候才是鸟巢禅师,行者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明面上是纵有搅海翻江力,实际上是一棒子将乌巢禅师打成了鸟巢禅师,如果认为行者刚起步,犹有这个在,就是不理解力量,行者负责敲打,人位的离才能发挥到最大的力量,貌似无礼,实际上是托了一把,鸟焚其巢时就完成了见。
见是黄风怪阻十三难中的主题之一,在风火家人的路上遇到了四的反行,也就是天位的坎与天位的震的反反行入口,因而无法完成见,在直的力量中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回天之门完成见,见是宾礼,也就是在利用宾于王之后完成归正,可是受阻于黄风怪所形成的阻碍,这样的见属于六种诸侯见王之礼中的春见,六见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从见的种类可以看出所处的层次,六见就是六度,相应于十地中的前六地,春见是水雷屯的力量被用作不节若则嗟若之后的宾礼,整个朝廷所在的人位的震都一起完成春见,所以谓之春见曰朝;夏见则是是“甘临,既忧之”之后的见,夏和忧都是针对页的行动,夏是进行式,忧是完成式,页在同人于宗之后完成宾礼,所以谓之夏见曰宗;秋见是火凤鼎所建立了十朋之龟之后的宾礼,秋是晋如愁如的力量,正当火水未济,火凤鼎是火天大有的艰则吉的力量所完成的宾礼,所以谓之秋见曰觐;冬见是车循环之后的见,大师克相遇之后的宾礼,所以谓之冬见曰遇;时见是雷泽归妹中的归妹愆期迟归有时的时候的见,时见是婴儿姹女的相会,一切进入到泽山咸中,泽山咸是会同之所,所以谓之时见曰会;而殷见则是雷地豫所完成的见,《周易·豫卦》:“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时”的宾礼,冥豫成的时候就完成了天火同人,所以谓之殷见曰同;春见时人位的震中的整个朝廷都一起完成朝见,行者与八戒都在告公用圭中,所以需要灵吉菩萨的相助,灵吉菩萨所代表的力量是坎为水,灵吉菩萨受了如来法令,在坎为水中镇押黄风怪,如来赐了灵吉菩萨一颗定风丹,一柄飞龙宝杖,定风丹是人位的巽中的风到了坎为水就不存在了,飞龙宝杖则是在其羽可用为仪的心法之下反行的玄,中行时是丨,中行后是引,可以将告公用圭的力量引到天位,黄毛貂鼠被灵吉菩萨带走之后,就没有了火地晋的晋如硕鼠的力量了,就可以继续完成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