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庆钉钯七十四难

会是合的意思,在这里专指山天大畜的上合志也,衢地交合,交的时候在火山旅-艮为山,合的时候在泽山咸,火山旅-艮为山是交地,交地的特性是火风鼎的“我可以往”,车循环的“彼可以来”,因为火风鼎和车循环都会发展到火山旅-艮为山,在交地中决定是否可以免于山地剥,免于水地比才能在泽山咸中上合志,如果以“童牛之牿”反行入口就会重新进入到王假有庙的心法,就会从泽山咸进入到朋从尔思,而有喜,第七层次已经进入到了大乘中,有喜时就重返小乘,这是因为道之华的力量太强了,以至于使我介然有知,所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因为这个时候的施是童牛之牿,天位的大以田的身份压在人位的艮中,而且带着日闲舆卫的效果,所以造成了畏,而且这个时候就造成了“会其有极”,极是山地剥,所以“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以至于泽山咸之会成为虚会,所以在山天大畜时的合,必须完成有庆。

庆是大有之庆,也就是大有得,鹿和心都在由豫时回归天位,豶豕之牙必须回到天位的坎中,两个匕咬合在一起,从与发展成为牙,从一体分离成为咬合,才有何天之衢的道大行也,道之华变成了德之华,有了乐了,才有天下,山天大畜的亨出现在天位的艮中,“亨者,嘉之会也。”山天大畜的亨来自于拥有了嘉遁之坎,可以将口和一隔离开来,同时有了泽山咸,可以育阳和得一,所以这是得一之亨。

钉指的是泽风大过的过涉灭顶,天位的震的来反的力量像是钉子一般钉在人位的艮中,与金玉满堂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就成为钉,灭的时候则在火山旅中,人位的离的火受阻于天位的震,造成了焚如的效果,灭是用兵的结果,“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文中有强,没有弱,没有上善若水任方圆,那么就没有道德经第七十八章的受国之垢的社稷主和受国不祥的天下王,因为过涉的时候火山旅发展成为山地剥,山地剥之后要经过打才能将过涉灭顶的效果推送到天位的艮中,在有疾的心法之下进入到有喜,只有社稷主和天下王才有正言若反,正言若反是顶天功德的告公用圭的效果使然,好像是来反实际上是甘临,并且带来咸临,才有真乐,文中没有甘,却有忧,也就是说没有甘临,只有既忧之,自然没有第三十二章中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文中有4个歹,所以没有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自然也就没有“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所以谓之黄狮精虚设钉钯宴。

钯指的是有它,它是蛇的本字,巴是一种可以吞食大象的蛇,“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并不是真有这么大的蛇,而是在泽风大过中将地山谦的劳谦效果剥除了,劳谦是离为火的双向加持,可以形成撝谦,在雷地豫的由豫时牵出大象之力,车循环的山地剥将大象之力剥除了,劳而不获,要经过三岁不觌之后才能脱离泽风大过,有它才能成为天山遁的肥遁,三岁不觌不仅造成了劳而不获,空忙一场,同时还会造成失却慧兵,知临所带来的智慧都付之厥如,失却慧兵缘不谨,交地决定了是否可以免于山地剥,因为可以在交地改变告公用圭的方向,谈到火山旅-艮为山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是否出现山地剥,它是王假有庙时期与用大牲吉时期的最大分野,交地还有一个特性是无绝,不会像水风井发展到绝地的地步,也就是说可以进入到泽山咸的用留中,孙子兵法中交地的根本心法是“吾将谨其守”,也就是用禁和用严,如果不仅就会顿教魔起众邪凶,所以谨其守是第七层次的第一心要。

七十四谈的是第七层次的四,四是协用五纪,天位的坎与二在告公用圭时反行入口,而天位的坎在人位的坎中的协作时称为微明,取成为主题,“金木土计闹豹头山”的目的在取回兵器,用的是张、强、兴、与的方法,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已经说明了运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发展到了与的程度时就可以取了,与不是给与,而是藉着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来达到与,最后到了天位的坎中再发展成为豮示之牙的牙,在豹头山虎口洞阶段轻而易举地就用计取回各自的兵器,符合“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的微明模式,当取发展到了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的阶段时,就进入到了大邦与小邦的取,雷山小过的卦辞中强调“宜下不宜上”就是道德经第六十一章中的结论:“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大邦是山天大畜,小邦是水天需,能够符合两者的利益是“大者宜为下”,大邦是天下之牝,进入到天下之交,也就是鸟焚其巢的火山旅,也就是从隐隐约约的微明进入到深沉睡眠的袭明,处山之军中必须谨守“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的原则,才能完成冥豫成而取天下,可是,三人却把那百十个若大若小的妖精,尽皆打死,大圣使个手法,将他那洞里细软物件并打死的杂项兽身与赶来的猪羊,通皆带出,而沙僧就取出干柴放起火来,八戒使两个耳朵扇风,把一个巢穴霎时烧得干净的做法带来了祸事,就将豹头山虎口洞层次扩大到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的层次。

山天大畜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心法:“舆说輹,中无尤也。”说明了进入輹循环的要件的“中无尤也”,心中没有怨尤,才能自动脱离车循环,进入到輹循环中,而会庆钉耙七十四难中出现了两个恨,一个是行者失落兵器时无语暗恨道:“还是我们的不是,既然看了式样,就该收在身边,怎么却丢放在此!那宝贝霞彩光生,想是惊动甚么歹人,今夜窃去也。”另外一个是虎口洞妖精听到洞府被毁,止不住泪如泉涌,双脚齐跌,喊声振天,恨道:“那秃厮!十分作恶!怎么干出这般毒事,把我洞府烧尽,美人烧死,家当老小一空!气杀我也,气杀我也!”尤是虚设钉耙宴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有尤?“夫唯不争,故无尤。”一语道破尤的根源,所以不争成为道德经的主题,道德经的最后一句就是:“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说明了不争的重要性,孙子兵法进一步地说明不争是“不争天下之交”,天下之交是火山旅的人位的艮,也就是交地,“交地,吾将谨其守”,谨其守才能不争,不争才能善胜,不争之德是不武、不怒、不与、为之下,才能配天古之极。